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幽冥通宝-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担心,如果我们两个在车上打了汉子,胡南茜给我们的案子可能就做不下去了。

    李淮山强行忍下了一口气,气呼呼地坐下。

    汉子看来一早就知道旅店的地址,在车上,我和李淮山都不屑于和他说话,他也不理我们,可即便这样,他还是将车子开到了旅店门口。

    胡南茜果然一早就将我们的车开走了,汉子一个急刹车将车子停住,我和李淮山立即下车,上楼拿了行李。

    汉子虽然一直没好脸,但在我们两个拿行李期间,他却老老实实地楼下等着,没有离开。

    我心说这家伙可能不想来银川,是村民逼着他来的,所以从刚才开始就摆着一张臭脸,但由于一些不得已的理由,他又不能抛下我们两个不管。

    车子从旅店门口驶离,就一路向南疾驰,直奔西海固。

    起初我们走的还是比较平坦的公路,可在上路的第三个小时以后,汉子就先是将车子开上了乡道,之后又上了盘曲的山路。

    随着越走越深,窗外的景象也渐渐变成了黄土丘陵特有的大沟大壑,尘土顺着车轱辘飞扬而起,让窗外的天空也变成了山壑的颜色。

    看到这样的光影,我顿时感觉到一阵干渴。

    汉子似乎也不喜欢窗外的景象,他变得厌烦起来,开始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大概是为了防止外面的尘土钻进车里来,他抽烟的时候没有摇下窗户,以至于这个车厢里很快就聚集了浓浓的烟雾。

    我和李淮山都是烟民,李淮山的烟瘾还很大,可即便如此,车厢里过分浓烈的烟气还是让我们时不时地咳嗽两声。

    本来是不想理会那个汉子的,可我也是实在忍不住了,就伸了伸脖子,对着驾驶室说:“哥们,先别抽了,外头是沙里头是烟,没法喘气了都。”

    他抬了抬头,从后视镜里看了我一眼,然后就提高了音量,凶巴巴地说了一串我们听不懂的话。

    这一次,我又从他的话里听到了“日”和“娘”,李淮山看来也听到了。

    李淮山当场就恼了:“妈个x的,你说什么弄死你个x养的”

    说着李淮山就从车后座上站了起来,抡起拳头就往汉子后脑勺上招呼。

    我伸手压住李淮山的肩膀,将他按在座位上,李淮山的火气没地方发,就跟我瞪眼了:“你干什么”

    我拍了拍李淮山的肩膀,示意他不要太冲动。

    李淮山很不解地看着我,那眼神好像在问我,为什么要忍耐。

    我没说什么,依旧拍了拍李淮山的肩膀。

    说实话,我的脾气一点也不比李淮山好,但我比他清醒,我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也知道计算成本。

    你现在在车上打了雇主,胡南茜给咱们的第一个案子很可能就此作废。如果这次的案子作废,咱们以后还能不能接到其他的案子,如果胡南茜从此以后不再给咱们活干,咱们如何才能在这一年里积攒足够的经验。

    这就是成本。

    之所以忍耐,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但这样的话和李淮山说不通,他做事太性情,有些事他理解不了。

    不过也多亏李淮山发了一次飙,汉子很快掐了最后一根烟,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碰过打火机。

    中午一点多,汉子终于将车子开进了一个小土村。

    这是位于深沟大壑中的一个小村庄,村子建在一个倾斜度很大的土坡上,放眼望去,村里的房子全都是清一色的小土房,就连院墙都是用黄土夯起来的。

    在这一簇土房的周围,依然是黄色的土,只不过在这一抹空旷的土色中,偶尔能看到几棵光秃秃的树。

    远远望去,那些树,就像是生长在糕饼上的霉斑。

    刚进村的时候我还没有感觉到什么异常,可随着车子越走越深,我发现村子里的阳光似乎有些发乌,就连光线在一座座村宅后面投下的影子,看上去也脏乎乎的。

    路过一条比较宽的村路时,我还看到了一辆陕西牌照的小型货车,和村子里的大环境一样,这辆车的外壳上还铺上了薄薄的土层。

    汉子开着车子拐进一条小路时,路上原本有两个老人正坐在院子门口,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笑呵呵地闲聊。

    可他们一看到汉子的面包车,立即露出一副如临大敌似的表情,赶紧站起来,急慌慌地躲进了院子。

    车子从院门口走过的时候,那两个老人还靠在门前,用十分警惕的眼神盯着我们的车子。

    这两个人不是特例,之后又在路上见到了几个老人,每个人的反应都是一模一样的。

    仿佛汉子从外面请来的,不是帮他们解决问题的人,而是两尊能置他们于死地的瘟神。

    我想不通村民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反应,按照胡南茜的说法,应该就是这些村民请我和李淮山来的,既然他们将我们请来,为什么又如此排斥我们

    一直到了村子的最深处,汉子才将车停下,指着窗外的一座土房对我和李淮山说:“你们就住这。”

    这次他用的是普通话,我和李淮山都听懂了。

    我们拖着行李下车以后,汉子没有任何停留,直接开着车子走了。

    眼看着那辆面包车绝尘而去,我和李淮山都陷入了沉默。

    事情好像和之前想象得不太一样。

    直到那辆面包车彻底消失在视线里,我才转过身,看了眼身后的土房。

    用一个字来形容这座房子,破,用两个字形容,很破。

    像这样的地方,根本没办法住。

    先不说房顶几乎完全镂空,只剩下了房梁,就连墙壁看起来都是坑坑洼洼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倒塌。

    在阳历的十二月八九号,西海固的最低温度已经到了零下十几度,对于吃过冰蚕蛊的我来说,这样的温度似乎勉强可以忍受,可对于李淮山来说,要在这样的低温下夜宿,绝对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眼前这栋房子我们肯定不会住的,正好正午还没吃饭,我们就在村子里逛了起来,一方面是想找点东西填饱肚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村民们打听一下情况。

    如果能碰到好心人收留我们过夜,那就再好不过了。

    可这样的想法显然有些不切实际,当我们试图和当地人接触的时候才又一次意识,我们两个在村子里并不受欢迎。

第274章 胡南茜的担忧

    

走在村子里,大部分时候只能看到上了年纪的老人,偶尔也能看到女人和孩子,起初我和李淮山一看到坐在路边晒太阳的老人就会拿着烟凑上去,有些人一看到我们就立即离开,只有极少数的人接过了我们递上去的烟,但却无法和我们交流。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当地的方言难以听懂。

    而且即便是那些愿意在我们面前开口的老人,说出来的话也十分简短,言语间,还会用十分警惕的眼神看着我们。

    转了一圈,我发现根本无法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心中顿时焦虑起来。

    盖栋只是说,在处理一件事之前,要尽可能地找到当地的知情者,问清楚事情的原委,但他没有说语言不通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这一下我和李淮山都没了主意,只能在村路上一圈一圈地闲逛,期待着能碰到转机。

    我们拖着行李箱在村路上走动的时候,偶尔会有小孩将脑袋伸出墙头,怯怯地偷看我们。可当我们试图和这些孩子交流的时候,家里的大人就会匆忙将孩子赶走。

    仿佛只要和我们接上话,那些孩子就会遭遇不幸似的。

    看样子,想从当地人口中套话是不太可能了,在村里逛了几圈之后,我突然想起了那辆陕西牌照的小型货车。

    当地人不欢迎我和李淮山,我们只能从外地人那里碰碰运气了。

    希望那辆车的车主是从外面来的。

    在李淮山的带领下,我们很快找到了那辆车,可车主不在,我站在路上朝周围的民宅喊话,问车是谁的,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没办法,等吧。

    还好我当初买的行李箱都是硬壳的,现在这些箱子正好可以当作凳子,让我们两个歇歇脚。

    李淮山坐在行李箱上,一边端着矿泉水瓶往嘴里送水,一边朝着周围撒望。

    我也不知道他在看什么,在我眼里,四周是一片视线穿不透的土黄,没什么好看的,可李淮山在四处观望的时候,脸上却带着很认真的表情。

    等了大约半个小时,车主还是没有回来,左右也没有什么事,我就围着货车仔细打量起来。

    对于别人来说,这辆小型货车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对于我来说,这种车型却承载了我的大量回忆。

    想当初我跟着鲁老板出门送货的时候,开的就是这种车,眼前这辆车显然保养得不错,我朝着车窗里看了看,发现车内的座椅应该是刚翻新过的。

    之后我又转到了货车的后车斗,发现车斗里散落着一些颜色不一的毛发。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应该是牛身上的毛。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了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你们俩要搭车吗”

    一听这动静,我心中顿时有点小兴奋,是普通话。

    终于有个能交流的人了。

    除了之前接我们进村的那个汉子,村子里的穿着大多十分朴实,衣服的颜色不是灰色就是黑色,我循声望去,却发现眼前这个人的装束和村民有着很大的区别。

    这人的年纪应该在四十上下,微胖,头发的额角微微有些发黄,面相十分和善。大概是为了御寒,他身上套着一件很厚的白色羽绒服,脚底下却蹬着一双带增高效果的圆头皮鞋,即便鞋子表面蒙了一层土,但鞋头上还是隐隐透着柔润的光泽。另外,在他的左手腕上还带着一串价格不菲的玛瑙珠子。

    总的来说,眼前这个人给我的感觉,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个脾气温和的有钱人。

    记得我初见鲁老板的时候,鲁老板也曾给过我同样的感觉。

    而眼前这个人和当地人最大的不同莫过于,村里人在见到我和李淮山的时候总是充满了警惕,可他脸上却带着十分热情的笑容。

    人家对我笑脸相迎,我也还了一个笑脸,随后又远远地问他:“这辆车是你的吗”

    他走到我跟前,笑着朝坐在远处的李淮山挥了挥手,然后说:“是啊,是我的车。哎,你们不是村里人吧,以前我怎么没见过你们呢。”

    由于我不会说谎,每到这种时候,李淮山就会很自觉地凑过来答话。

    这次也不例外,李淮山一边朝我这边走,一边从烟盒里抽出一根烟,嘴上说着:“我们是从外面来的,听说这两年西海固这边要搞开发,过来做一下实地考察。”

    真是绝了,我就是用尽毕生的智慧也编不出这样的谎话来。

    一边说着,李淮山就将手里的烟递向了对方。

    对方也没客气,接过李淮山手里的烟,嘴上说:“巧了,我也是来做生意的,呵呵,不过我这是小本生意,也不能旱涝保收。你们是做什么生意的”

    李淮山的回答依然很绝:“我们是做红酒的,听说这地方很适合种葡萄,特地过来看看。您是做什么生意的”

    当时我还以为他的话完全是胡诌,直到很久以后才意外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