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大利刑侦笔记7:并案侦破-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东江道:“难怪,才参加工作两年多时间就到省刑总当专案二组组长。”
林海军道:“我到江州挂过职,与侯大利有过直接接触。这人是真有本事,脾气也不小,不是全靠父亲上位。”
秦东江得知侯大利的父亲是侯国龙,内心深处的不服之气消失了一半。当然,还剩下一半仍然不太服气。
7月21日下午两点,阳州公安宾馆二楼大会议室召开“秋风…2010”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专案组全体成员大会。
省刑侦总队总队长、命案积案专案组常务副组长刘真做了动员讲话,在会上,他强调了三点:第一,要有打赢攻坚战的信心,要有艰苦作战的准备,再久也不放弃,再难也要攻坚;第二,各地上报到省厅专案组的案件普遍年份较久,且当时技术条件差,破案难度很大,要坚持以“破命案,除积案,清逃犯”为目标,认真仔细核查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一条可疑线索;第三,专案组要专,重新启动原有线索,特别重视当时提取的物证,同时大力依靠当地公安机关,重视传统手段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这三点就是各专案组的工作原则。
侯大利一边听刘真讲话,一边思考如何带好专案二组这支小队伍。参加工作以来,他很快就成为105专案组副组长、重案一组组长,在管理小队伍上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这一次担任专案二组组长,抽调人员是三个地区刑警队伍中的尖子,算是前两次职务的加强版。
如何带好这支具有很强专业技能的小队伍,破获三个地区最有难度的命案积案,是一个大挑战。
下午三点,专案二组在八楼会议室集中,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省厅刑侦专家老朴联系专案二组和三组,爽快地答应了参加专案二组第一次工作会。老朴虽然在省刑侦总队没有担任实职,可是其水平高、资历老、人缘好、见识广,在各地刑侦单位里都很有威信,其拉风的穿着与其他机关同志大相径庭。他走进会议室,几名年轻侦查员恭敬地和他打招呼。老朴笑嘻嘻地摇着折扇,与每一名侦查员都能聊上几句。
侯大利道:“朴老师,专案组的人,你全都认识?”
朴老师道:“我在全省各地到处跑,去看各地大案。凡有大案,各地都要抽力量组成专案组。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大家。同志们,我向你们郑重地介绍侯大利同志,他于2004年考入山南政法大学,读刑侦专业。如今是江州重案大队一组组长。如果这次不调入省厅,他将担任重案大队副大队长兼一组组长。”
秦东江于1999年考入山南政法大学,比侯大利早参加工作四年,是秦阳重案大队最年轻的探长,是秦阳刑侦支队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原本对自己的履历颇为自傲,听到侯大利的简历之后,既佩服又不服。佩服的原因是侯大利如此年轻能被抽调到专案二组任组长,绝对有两把刷子。不服的原因是此人背景过于深厚,稍有点本事,便会进入某些人的法眼。他笑呵呵地道:“侯组长是我的同门师弟,厉害,佩服。侯组长有什么案例,能给我们讲一讲吗?”
老朴道:“大利的案例经常被收入刑侦系的最新案例选,二道拐白骨案,最近刚上。”
秦东江道:“啊,我读过这个案子,确实不错,但也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老朴道:“每个案子都有运气在里面,如果处处倒霉,那就破不了案。话又说回来,运气终究来源于正确的方向,这一点很重要。”
吴雪打量着侯大利鬓间的白发,道:“小天姐多次用称赞的语气提起过组长,说侯组长是神探,能入我们老大的法眼,肯定有真本事。”
侯大利道:“我们是一个组的战友,不用称呼组长,太别扭。大家直呼其名,或者叫我大利也行。”
秦东江聊了几句后,盯着樊勇的脸。
樊勇最初不想理他,后来被盯得毛了,道:“喂,东江同志,别盯着我的脸,这是枪伤。当时大利率领我们在唐河打伏击,结果对方狡猾,用炸药爆了一把,我脸上还中了一枪。如果打正了,我就得睡在江州陵园里面了。”
“英雄,佩服!”秦东江这人最讲究战斗时机,讨厌鲁莽的指挥员。听樊勇三言两语说起唐河之战,暗自警惕起来,开始担心侯大利这个小年轻在指挥时轻狂冒进。
略作寒暄后,会议正式开始。
侯大利道:“交给专案二组的六个案子,每个案件都不轻松。目前,线索最多的是湖州系列杀人案,我建议将此案作为专案二组的攻坚第一案。大家有什么意见?”
吴雪道:“我没有意见。”
秦东江道:“首战必胜,这很关键,若是第一个案子就破不了,不仅影响士气,还会耽误侦办其他案件。我有个建议,我们七个人可以分成两个组,各自负责三个案件,同时推进案子。侯大利作为组长,综合协调。”
樊勇当即反对道:“我不赞成分散兵力,撒胡椒面,表面上看起来处处用力,反而难以形成合力。”
秦东江道:“三个地区,六个案子。如果只盯着一个案子,一旦迟迟未破,那就麻烦了。如果所在地公安局局长打电话询问案件进展情况,我们要如何回答?如果所在地的案子压根儿未动,局长肯定冒火,说不定还会拿出小本本记上一笔。说句实在话,我们和侯大利处境不一样,侯大利如今是省厅的人,我们都是抽调人员。专案组总有解散的那一天,极有可能存在个别案子没有破的情况。如果我们的态度不积极,当地的案子没破,被领导记了一笔,回去的日子不好过。”
樊勇龇了龇牙,道:“我们七个人,来自四个单位、三个地区。按东江同志的说法,不论先办谁的案子,另一个地方的同志都会不满意。这样就没法搞,是不是?”
老朴笑而不语,打开折扇慢慢地摇,饶有兴致地看侯大利的反应。
秦东江道:“我的意见,从秦阳那起强奸杀人案入手。”
樊勇道:“江州105专案组一直在追踪杨帆案,有很好的基础。大利没有从江州开始,说明还是考虑了大局。至于被领导记一笔,那只能说明领导没有水平。”
侯大利抛出话题后,没有说话,而是静听几位发言。他发现当过副大队长的樊勇居然变得伶牙俐齿,与初到105专案组时不太一样了。
“大家都有家乡情结,这个无可非议。争来争去没有意义,我有个建议,大家先熟悉案情,明天投票决定首案。这是民主集中制,先民主,后集中,谁都没有话说。”樊勇声音挺大,理直气壮。
侯大利作为组长,原本可以坚持自己的意见,做出决定。他没有反对樊勇的建议,也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
秦东江盯了樊勇一眼,心里想道:“我还以为樊勇真是樊傻儿,看来这家伙是张飞,用粗鲁掩饰精明。”
侯大利虽然是省刑总的编制,但是他刚从江州调来。专案组内有三个江州人,投票肯定会占便宜,湖州的张剑波和戴志肯定不会反对,省刑总的吴雪多半也会支持侯大利。秦东江将这一点看得很清楚,采取投票制,听上去非常合理,但是结果铁定依照侯大利的想法办理。而自己如果执意反对,在组内就会成为少数派,于是道:“没有必要投票,湖州就湖州。”
散会以后,老朴叫住樊勇,笑道:“我最近听过你两次发言,水平进步很快嘛,是当了副大队长的原因?”
樊勇指了指脸上的伤疤,道:“如果说有进步,那么和当副大队长没有关系。我有几斤几两,自己最清楚。脸上被打了一枪以后,我躺在床上非常后怕,不是假的,是真的后怕。若是子弹偏一点,我年纪轻轻就交待在唐河了。人的生命太宝贵,也太脆弱了,活在世上就要好好珍惜。好好珍惜不是说我贪生怕死,而是要有道家的人生观,自由自在,潇潇洒洒,不让自己憋屈。从医院出来以后,我想什么就说什么,从不看别人的脸色。我支持大利的提议,原因很简单,我相信他的判断能力。”
老朴竖起大拇指,道:“樊傻儿啊樊傻儿,你越活越通透了,是有大智慧的人。”
侯大利回到寝室后,泡了一杯茶。茶水刚泡好,老朴推门而入。
老朴上下左右打量侯大利,道:“为什么选湖州作为第一案,谈谈你的真实想法。”
侯大利道:“我们最先着手的案子应该是破案可能性最大的案子,最先着手不等于紧盯不放,我们介入以后,能够深入就持续深入,能够突破最好。一时不能突破我们也不用着急,地方会配合我们,应该有一个第二次收集证据的时间,比如采集指纹、收集DNA证据等。在这个时间段,我们可以转移到第二个案子上,以此类推。之所以强调攻坚第一案,是强化大家拿下案子的决心。”
老朴道:“你看中了湖州系列杀人案的哪一个有利条件?”
侯大利道:“我觉得不止一条。第一,系列杀人案很难收手,我怀疑凶手还做过其他的案件,甚至还有可能是正在侦办的案件。”
老朴道:“停一下,你是真怀疑凶手另有案子。”
侯大利道:“我一直在系统里做比对,暂时没有结果。第二,湖州系列杀人案的现场一直封闭,留下了很多线索,刑侦大队原副大队长卢克英在退居二线后自愿守护现场,这点非常值得赞扬。第三,戴志和张剑波都参加过系列杀人案的侦办,对此案有直接的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老朴道:“你确定第一案的理由很充分,我没有意见。二组和三组都是由我组成的团队,对所有人员都知根知底。二组的人员配得很强。凡强者都有个性,你在团队中年龄最小,带好这支队伍并不容易。今天秦东江和你唱反调,其实是在对你进行火力试探,查看你的水准,进而决定以后对你采取的策略。”
侯大利道:“我不会迎合队员,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老朴道:“团结很重要,团结才能形成合力,一个人不能包打天下。我挨个儿给你讲一讲几个队员的故事。”
侯大利把茶水端到老朴面前,静听下文。
老朴喝了一口茶水,慢慢地道:“戴志在专案二组中年龄最长,资历最深,经历的案子也最多。2005年发生的一起案子,破获得非常精彩,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简单来说,在湖州的一条小河边浮起一具男尸,男尸高度腐败,腰上还拴了一块大石头。遇到这种案子,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搞清楚男尸的身份,再查明死亡原因,寻找抛尸地点。戴志带队勘查了现场,看着那块大石头想了好半天。在案情分析会上,戴志指出这块大石头上下两半存在明显色差,一半呈深灰色,另一半呈淡黄色。出现这种色差,意味着石头曾经半截埋在土里,半截暴露在空气中。河边很多农村住房门口有这种石头,用来围院子或者围菜园,所以当务之急是沿河寻找与石头相符的坑洞。支队认为戴志的思路合理,便让诸多侦查员沿河寻找。一小时后,在上游的一处农家找到了与大石头完全吻合的坑洞。农妇看到第二辆警车上的警察带来的石头后就意志崩溃,交代了杀人的事实,至此破案。这个案件从发现尸体到破案只花了两个小时。”
讲到这里,老朴用扇子拍了拍桌子,夸道:“这是非常精彩的案例,简单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