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高山果园-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这些工作在4号生产线开始之前,就应该做了。
    现在再来做这些调查,有些晚。
    但是有了这份报告,将大大方便他们公司今后展开工作。
    这两年花城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之前最高峰,花城有百万亩芒果园。现在锐减到了八十几万亩。
    可这个数字依旧庞大。
    不仅有芒果,这里还有枇杷,石榴等等大面积种植的水果。这几年还发展出了椰子种植……
    椰子种植,所有椰子树都从高山坪出去的,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花城水果在国内的名气已经很大,只要保持现在这个势头,这些果园就有对有机肥的需求。
    完全不施有机肥的果园,和施一定有机肥的果园,产出的水果质量有很明显的差别。
    现在各个种植协会都在鼓励农户使用一定量的有机肥。
    徐晓丽还提交了一份帮助下河镇竹林老板申请银行贷款的计划书。
    红山股份可以因为一份长期大额合同向银行贷款,那么下河镇的竹林老板,也可以因为长期合同向银行贷款。
    红山股份给出一份长期合同,竹林老板去贷款,这件事情以前就和银行那边聊过,银行方面当时没有答应。然后红山股份做担保,银行才贷款出了一些钱。
    “能行么?”看过这个计划书,叶墨和李学斌他们来到公司,坐下来讨论起来。
    这份计划书郑霞也有参与:“应该可以。银行当时不给我们贷款是因为风险太大了,我们现在做了详细的风险评估,银行那边看过后,有可能进行放贷。”郑霞说道:“不过还是要走一下市政府的关系。要完成下河镇竹林的全面建设,银行那边要放贷十几个亿。最好是取得市政府支持……”
    郑金源点点头:“借此机会我们公司再向市政府要一些政策上的支持。红山养殖区的企业都是三年免税,之后五年免半税。”
    叶墨也说了一些问题,那就是毛竹和巨龙竹。
    巨龙竹产量高,含水量也高。不过用巨龙竹作为竹有机肥和竹制有机肥的原料,更好。
    而毛竹的竹子密度高,但是要说产量,比巨龙竹低太多了。
    可是炭有机肥,却是一定要多年生的毛竹。
    市场会自动调节商品价格。
    如果毛竹赚不到钱,时间长了,下河镇那边的毛竹林,可能全部改种巨龙竹,或者荒废。
    “大东竹场那边都是毛竹,全部留作老竹子,不够用?”李学斌说。
    “不够。市场对炭有机肥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这款肥料是我们公司主打有机肥,效果最佳。”郑霞说:“云南那边的种植户都慕名过来采购。”
    “这件事情不用讨论了,我个人有8万亩毛竹林。”叶墨说道。小城破竹林,5。5万亩巨龙竹,剩下5万亩是毛竹。另外一个两万亩和一个一万亩的毛竹林。
    李学斌手上有5万亩毛竹林,郑金源手上也有3万亩毛竹林。
    以前就考虑毛竹需求的问题,大东竹场2号竹林,原先是准备全部种植巨龙竹,竹段都准备好了,都栽种了一些……杨凯说下河镇栽种巨龙竹的太多了,今后恐怕竹炭不够用。
    叶墨那时候没有想太多,就让全部换种了毛竹。这个决定李学斌当时还反对的,说毛竹林的产量和巨龙竹相比,太低了。
    可是他们做过实验,用老巨龙竹制作出来的竹炭,比毛竹的差了很多。
    有大东竹场的毛竹,再加上叶墨他么几个大股东手上的毛竹林,差不多足够用了。
    至于毛竹的价格,今后肯定会做出调整。并不因为他们几个大股东的原因,而是市场决定价格。
    炭有机肥销售前景良好,只要原料足够,以现在的设备,那是生产多少,就卖出多少。而炭有机肥价格高,现在还涨价了一次……
    1吨炭有机肥,利润差不多700元。
    最主要是现在就近的有机料多了,总体的生产成本也就跟着降了下去。
    再说了,炭有机肥原本的利润就很高。
    而且,要是用的大东竹场的竹子,那利润,就更高了。
    如果全部用自己的竹子,炭有机肥每吨的成本不到不到五百元。
    去年有机肥工厂的整体利润只有一个多亿,完全是因为原材料供应限制。
    一个月后,农业银行通过了对下河镇89万亩竹林的贷款申请。这些事转向贷款,银行将监督款项流动,这些钱将全部用来建设竹林轨道车。
    不过现在的钢铁涨价了一些,投放到竹林轨道车这边,原本1500万可以搞定1万亩的,现在需要1550元的样子。不过这点钱,对这些项目来说都是小事。


第六百五十章:
    叶墨的资金也投入到了竹林的建设。
    10。5万亩的小城坡竹林,因为面积比较大,主轨道就需要更大的承重。
    要不然运输效率太低。
    小城破竹林,1万亩的投入是2470万元。总2。6亿投入。
    另外还有8万亩竹林,每亩投入1700万,总投入1。36亿。
    这几年存下来的钱,就全部投入了竹林,账面上还有三千多万。
    小城坡这边的竹林已经成林。毛竹留着做老竹,巨龙竹……
    现在八月份了,竹笋长起来了,超级大的竹笋。刚长出来全嫩的竹笋,大一些的重量就好几十斤。
    不过这个竹笋不好吃,有一点甜味,竹笋的味道太澹了。
    他们这边的人都喜欢吃带一些苦味的竹笋,比如苦竹,水竹这些。
    叶墨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领导红山股份这样的大公司,现在正在看企业文化相关的书,学习,充实自己,便来到了下河镇。
    下河镇这边凉快一些,就是蚊子特别多。
    来下河镇,叶墨也在参与大东竹场的工作。
    大东竹场的工作很简单,这边建设了四个粉碎厂。叶墨参与了财务部和人事部联合展开的人力资源优化,现在的工作就在下河镇。
    这个工作还是比较简单的,而太过复杂的工作,叶墨也做不了。先就一些简单的工作上上手,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
    林小眠和老妈她们也带着孩子来了小城坡竹林度假。在高山坪,太热了。
    最近几年总是很容易出现极端的高温,今年又是如此,高山坪那边气温到了44摄氏度。
    下河镇这边也很热,不过这边有下雨,两三天就下一场雨,每次下雨都在晚上。白天最高气温也就是三十七八度……
    而且有竹林,在竹林里面,感觉还是挺凉快的,似乎没有那么炎热。
    人力资源优化并不等于裁员,调整足够结构框架这些,也属于人力资源优化的一部分。
    大东竹场现在的负责人杨凯,他本身就不是什么高素质身材,不过做事情踏实肯干。总公司这次是过来帮助大东竹场调整组织结构框架,并且制定一些规章流程。
    红山股份想要长久,那就要内外兼修,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现在这段时间红山股份很忙,大东竹场这边同样很忙,人力资源优化方案暂时做出来,等到忙完了之后再具体的落实下去。
    如何优化人力资源是一门大学问,叶墨在工作组里面也就是学习。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说到底,叶墨是始终是老板,不用事事亲力亲为,所有很多事情不需要特别的专业,但是得懂。
    红山股份的有机肥工厂,一直忙碌到十月份。
    去年签订的秋肥合同全部完成交付,还有多余出来的产能也被抢购一空。
    十月份了,工厂这边就不忙碌了。
    不忙碌的主要原因还是原料供应的问题。闲暇后,公司组织了企业文化的讲课。并组织了管理层外出学习……
    研发部的郭兴也在此次管理层学习班里面,而且是第一批外出学习的人员。
    叶墨在下河镇一个多月,然后就回来了高山坪,对郭兴考察了较长的时间。
    郭兴的业务能力暂且不知道,但他确实肯干,经常带着研发部工作人员加班……
    他们现在的工作还是竹有机肥发酵菌剂。
    从确定这个项目开始……
    有机肥工程建设完成,就开始这个项目的开发了。期间断断续续的,有过停顿,但也有过较大投入的时候。
    这么多年了,项目进展缓慢。
    现在郭兴接手了研发部,研发部也没有别的工作要做,就专心投入这个项目的研发。
    不过在郭兴这里,进展也很缓慢。
    要是算上王浩在这个项目里花费的钱,其中一部分是浪费了……该项目总共投入,应该已经超过四千万。
    除了这个项目,研发部现在还负责有机肥的品控。
    听他们部门的工人说,郭兴的业务能力很强。但是因为项目的难度,郭兴现在还没有做出成绩,具体的业务能力,叶墨也不清楚,他也不是专业人员。
    上个月,叶墨将张春梅弄了过来,让她参与竹有机肥发酵菌剂的开发,更主要是过来学习。
    听张春梅,郭兴的能力是很不错。
    所以他才有了这次管理层外出学习的机会。
    只要竹有机肥研发成功,研发部对他们公司来说就不重要了。之所以没有撤销这个部门,就因为还有这个项目的存在。
    郭兴如果可以将菌剂开发出来,证明其业务能力,今后可以升做副厂长。负责品控,以及一些技术性的工作。
    不过这个菌剂要不知道什么才能出来……
    这一次前往广州学习,红山股份总共有13人出去。
    叶墨也出去了,同时叶墨还给叶染报了名,李学斌也给李山北报了名。
    出去学习了二十几天。
    叶墨个人的感觉,收获颇丰,但又好像没啥收获。
    叶墨就是个学渣。
    ……
    不知不觉的又一年快要过去了。
    今年是高山坪最后一年种植大棚瓜。明年,就不重了。
    今年夏天的时候,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拥有浓郁香味的绿宝石香瓜。那些香瓜比高山坪的香瓜要差一些,但是浓郁香味,以及口感,都和高山坪香瓜非常相似。这说明有人用高山坪香瓜的种子进行了培育。
    再种一年,今后不种植了。
    一来,有人对高山坪香瓜进行育种。
    二来,叶墨准备多存储一些灵泉,,用于海南的榴莲种植园。
    大棚这边消耗灵泉太多了。
    用灵泉栽种一年生的瓜,太不划算。
    用于果树才是最好的选择。像高山坪的椰子,今年的椰子卖了5200万元。
    之前栽种的椰子苗也已经长了起来。就前不久才发现有两棵超矮种椰子树冒出了花包……
    不过山庄那边的椰子树,叶墨大概看了一下,还没有发现长出花包的。
    高山坪这边有灵泉,山庄那边没有用过灵泉。
    高山坪的新椰子林,明年应该开始批量开花。山庄那里就不知道……


第六百五十一章:
    还有半个月就过年了。
    现在家里的事情都是林小眠在管。
    今天的椰子卖了5200万元。
    海南的4块榴莲园,总共是447亩,实际栽种面积400亩的样子。
    今年榴莲的亩产量达到了1950斤。这些榴莲还是卖给了魏建明,每斤70元,全部要求树上成熟。
    榴莲卖了5460万元。
    树熟榴莲采摘成本比较高,再扣除明年需要的管理费,肥料钱等等,叶染和林小眠各分了一千五百万。
    这笔钱就是林小眠自己的小金库了。
    去年卖榴莲分了钱,林小眠拿的是大头,叶染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