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高山果园-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红山股份办公室。
    叶墨坐下,泡了一杯咖啡,回到办公室,李学斌就走了进来……
    “香瓜和网纹瓜的钱算出来了。香瓜2208万5500元。网纹瓜,76万7520元。总共,2285万3020元。”李学斌说:“你手上资金还充裕不?”
    “你留1500万元,剩下的785万打到我公司账户上。”叶墨说:“我手上的钱支撑不了太久了。”
    “行。我留1500万……这1500万算是提前还上的,我就不收你利息了。”李学斌笑着道。
    叶墨双手抱拳:“多谢。”
    李学斌呵呵笑了笑,道:“有机肥工厂选址,你怎么扯那么大一块地?”
    “现在有机会将土地拿下来,那块地又不贵。”叶墨说。
    “测量土地,之后还要修路,太费事情了。”李学斌说。
    有机肥工厂在红山镇的上面,距离红山镇直线距离有4公里多远。这是直线距离……如果走公路过来,差不多十公里了。
    叶墨选得地方是一个山沟,山沟外面只有三户人家,然后要一直深入山沟里面三公里多,再爬上山……那边是阔叶林山丘,远离居住区,也远离水源。
    有机肥生产过程中,即便生产了污染,对周围居民都没有影响。周围都是山……同时,要在那里建一个大的有机肥工厂区,可以说是不小的工程。
    但是经过一圈的勘察,除了他们选定的那个潭水沟,在红山镇也没有找到适合的地方。
    除非将有机肥工厂建在五条沟有机园里面。
    叶墨说:“有机肥这种工厂,最好建在大山里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再说了,建在大山里面,我们除了拿到230的厂区建设用地,还有近3000亩的实验用地,有什么不好的。”
    “我们账面上现在只有两千零三十几万了。”李学斌说。
    “先建一条试验性的生产线,不用多少钱。”叶墨道:“要不就以公司的名义贷款。”
    李学斌做出一副痛苦的表情,说:“你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试验性生产线,用封闭式还是开放式?”
    “当然是开放式的。”
    “开放式的……能起到实验性用途?”
    建封闭式的话,那造价,就贵了。
    一个占地面积一亩的有机肥发酵车间,还需要有机肥发酵设备,槽式翻抛机或者轮盘翻抛机、铲车……
    肥料粉碎设备、搅拌机、造粒设备、筛分机,说不定还要一台烘干设备。
    室内发酵车间,那肯定采用槽式发酵。
    肥料粉碎设备,可以要,也可以不要。
    搅拌机是一定需要的,造粒设备看情况……筛分机,如果要产出高档有机肥,就需要这个东西。烘干机,很有比较。
    ……
    有机肥工厂需要一个发酵车间,如果是1亩面积的发酵车间,要产出可以拿到补贴的有机肥,投资规模在500万——900万之间。这个投资包裹了上述设备的投入。
    之后需要一间原料仓库,成品散装肥料仓库,然后需要一个包装车间,以及污水池。最后还得有一个办公区。
    如果说不想拿补贴,年产量十万吨有机肥的工厂,最低投资二三十万元就能搞定。
    叶墨和王浩还有熊宏杰计算过了,不考虑规模,只考虑规范,将工厂建设起来……大概需要1350万元。这是包含了所有的投入……
    每个月产出的有机肥,3500吨左右。产量有些低,但是完完全全符合环保要求,也能加入有机肥补贴政策当中去。
    完完全全符合环保要求,这里面就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投资是不能有水分的。
    ……
    叶墨的想法是建设开放式的,虽然说不能加入有机肥补贴政策当中去,但是先将有机肥生产出来,赚到钱以后再来完善工厂。
    现在的有机肥工厂,完完全全符合环保要求的,很少很少。
    他将工厂选择在大山里面,还拿到了几千亩的有机肥实验用地,还是因为环保的问题。
    不过也就是李学斌的说,开放式生产车间……
    “想要建设一个初等规模的有机肥工厂,这个投资是亿为单位。”叶墨看着李学斌。
    “找银行贷款,利息太高了。”李学斌说:“拉一个股东进来,怎么样?”
    “谁?”叶墨问。
    李学斌满脸的别扭,说:“郑金源。”


第四百七十八章:李学斌和郑金源
    叶墨一脸奇怪的看着李学斌。
    “你……咋回事?”叶墨说:“你和郑金源的关系,不是不对付么?”
    再就是说什么找银行贷款的利息太高了,拉一个股东进来……
    有机肥工厂这个项目,叶墨虽然没有做过系统性的评估,但是非常看好这个项目。
    在叶墨的计划里面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投资1300万元,建设一条完整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线,再找银行贷款进行扩建。
    一条小规模生产线很有必要,可以作为实验性生产线。
    只要能拿到农业部的有机肥补贴,他们的红山投资就能起飞了。
    第二个方案,李学斌如果不愿意贷款,那就建普通生产线,先将生产规模搞起来。凭借李学斌的人脉,在前期,生产多少有机肥都能卖出去的。
    可现在,李学斌竟然说拉一个股东进来,而且这人还和李学斌有仇。
    “郑金源也是做水果生意的,在花城的人脉关系不比我差。而且他和政府部门的关系很好,有他的加入,红山股份的发展会顺利很多。”李学斌答非所问,道。
    “我们公司找银行贷款,年利息应该在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一之间。这个成本,不算高。而转让股权的成本……”叶墨看着李学斌,李学斌表情扭捏,似有难言之隐。
    李学斌揉了揉眉心,坐在叶墨对面,道:“我家在农村,在我年轻的时候,农村人都想进厂,我也想进厂。但时候的我没有人脉,进不去,就混个周边打杂的工作……后来认识了一位大哥,每天跟着大哥喝喝茶,打打人……”
    李学斌有一些难言的过往。
    喝喝茶,打打人……
    嗯,按照李学斌的年纪,差不多吧。
    “郑金源是个官二代,老实讲,他那个人很不错。有一次我那个大哥要打的人就是他,当时我看到动刀子了,害怕的很……也是害怕出事,给郑金源拦了一刀。再之后就是严打了……也就是我运气好,给郑金源拦了一刀,他将我给保了下来。而之前和我一起混的人,都进去了,我那个大哥还给毙了……”
    “再之后,我就在花城到处打工,然后做起了水果生意。也就是那年,我又遇到了郑金源,他知道我做水果生意后,拿出了一千多块钱,我们一起干。等生意稳定后,郑金源说要将水果生意做大、做强,当时的花城还没有规范的水果市场……郑金源有关系,通过他的关系,我们找银行贷款了几十万元,在花城建起了水果批发市场。然后又贷款,建起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运输队……”
    “那是九几年的事情了,本地以及周边城市的生意不好做,我们赚的钱,基本上只够还银行利息,撑的很辛苦。”李学斌挠了挠脑壳:“好花城扩建,我们的水果市场正好在规划区,又赶巧了,郑金源的父亲在外面遭遇了意外……那时候,我和郑金源是结拜兄弟了,不过那时候的我还是很憷郑金源的。但郑金源父亲不在了,我可就不怕他了,水果市场有我一半的股份……”
    “那年的我,也真的是魔怔了。郑金源虽然也是水果市场股东,但那个市场,平时都是我在管理……再加上郑金源家里的市场,我就将水果市场给卖了,不仅还清了银行欠款,剩下的钱我还用来扩大了运输。等郑金源回来,水果市场早就拆除了……而且当时的团队,都是我的人。”李学斌讪讪道:“这算是我的第一桶金,也就是有了这笔钱,才有了后来的北里。”
    听着李学斌说了这些,叶墨张了张嘴,良久说不出话来。
    “我当时只想扩大运输能力。在那个年代,花城的水果很难走出去……特别是受限制于运输条件的限制,掌握了运输能力,就能在水果这个市场风生水起。当时花城的芒果产量还不高,价格也特别的便宜……将水果运到四川盆地,就花城的地理位置有天然的优势。”
    叶墨看着李学斌:“就因为这个事情,你和郑金源闹翻了?不至于吧。”
    “我们以前建的那个水果市场,其实多亏了郑金源父亲的帮忙……差不多是他老人家一手促成了水果市场的建设,这里面事情还很多,不方便说。十几二十几年前的花城,对外交通有多不方便,你应该也大概知道一些。花城的水果很难运出去,而如果只抱着本地市场,根本就难以发展。我想要走出去,他想抱着下蛋的老母鸡,再就是郑金源太稀罕他的水果市场了。反正当年的事情,确实是我对不住郑金源。”
    卖水果市场的钱,李学斌全部用来买货车了,还贷了款。不过那些车还都在公司的名下,公司也有郑金源一半的股份……
    郑金源回来后知道水果市场没有了,当场就和李学斌翻了脸。
    对了,郑金源老家在东北。
    他父亲去世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回去东北老家看一看。郑金源也是个孝子,带着他父亲的骨灰回去东北老家转了一圈……这一去就一回,就一个多月了。
    郑金源和李学斌翻脸,当年的李学斌也年轻气盛……
    两个本来好到尿一个壶的兄弟,就此分道扬镳。在当时,公司里的人都听李学斌的,没有人理会郑金源……而且李学斌的货车,在那个时候可是下金蛋的鸡。李学斌的私心也很重,郑金源要离开,他就是拖着郑金源,两年多,才将属于他的那份还给了郑金源。但这三年里,郑金源已经不参与公司的事情,而且另起炉灶做起了水果生意。
    郑金源这件事情上对李学斌影响很大,这才在成立北里公司后,李学斌就特别注重他的名声。
    而这些年,郑金源也没少给李学斌上眼药水,见面就是各种挖苦。在生意上,郑金源也经常和李学斌作对……
    就拿东门镇的芒果产区来说,最好的产区,那都是郑金源的地盘。李学斌就吃一些边边角角。
    做生意……
    特别是李学斌那个年龄,出身不好,没有资金,没有人脉……就算敢闯敢拼,如果没有一点奇遇,想赚到第一桶金,那也是千难万难。早些年的李学斌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他能将生意做起来……
    现在的李学斌有钱了,年纪也大了。他现在想做的事情,就不全是为了钱财。
    当然,能赚钱自然是更好。不过在心里,更多的却是想建设家乡,让更多人富裕起来。而且这些在北里公司的时代,就已经在做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你不会再坑我吧
    听李学斌说了那么多,更是将年轻的往事都拉扯了出来,叶墨就知道了李学斌的决定。
    可是……
    郑金源要是进来,却是将叶墨给架起来了。
    叶墨有一个硬伤,没钱。
    很多大公司,创始人并不是拥有最多股份的人,就是因为公司要发展,创始人资金不够……
    虽然叶墨和李学斌有约定,公司进来股东,在五年内,除非是叶墨自愿,不能强制他减持股份。
    “我觉得还是银行贷款的好。公司才刚成立,现在进行融资,不划算。”叶墨道。
    李学斌看出了叶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