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自2008的重来盛年-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团购、直销、特卖……这两年越来越火的电商网站的确是驯化了消费者,如今在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主流行为模式。
这对需要人流量的万达广场是个巨大的危害。
温晓光问的问题也直戳内心。
足够优秀的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都知道,企业被迫采取的行为往往不会有特别好的效果,越大的公司越是如此,因为大船掉头太难了。
然而还是会不断有人重蹈覆辙,理由也很简单。
“我总得想办法应对吧。”王总道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我觉得我们的线下场景非常丰富,可以尝试。”
“尝试是可以的,我想王总的意思大概是将商场搬到手机上,放置在a里,这样用户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是不是?”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这样想,反正思考了一下点头,“这个想法很不错。”
温晓光内心掠过一阵省略号,“王总,我们现在理解的o2o本质是连接需求,但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讨好用户很难,价格不补贴他就跑到对手平台,这样一来必是一番烧钱大战。”
“烧钱大战?有点像那么个意思。”老人家略有所悟,但并不畏难,只是说道:“听你这老板讲起来的确是很精辟的,不像我们自己讨论最后还是一团浆糊,我再看看吧。不过微拓呢,你是怎么打算的?”
“我对o2o兴趣不大。”
这是个巨他妈烧钱的事,留给王星吧。
“真就这么放过去?”
“当我投资美团的时候,就已经不准备涉足这个领域了。o2o的盈利是个巨大的问题,不开玩笑的和你说,我不能把两个同样的问题放在自己肩上。”
o2o概念并不那么高深,无非是线上到线下,但平台与平台之间很难做出差异化,你说饿了么和美团到底谁好点?ofo和摩拜呢?这个好与不好就在于你给用户的红包大不大,今天你给的大,你就好,明天他给的他就好。
所以与其甩开膀子下场和那些人血战,不如当一个每家o2o企业都梦寐以求想要争取的流量。
依靠投资增值,并在红潮褪去时抽出,那会儿谁舒服谁知道。
“如果晚上有机会,我会好好的细述一下的。然而对于您所感受到的危机,我也很难说。”
跟这位老人家其实本来说不清楚,他要问自己咋办,温晓光其实也不知道咋办,一个都不是搞互联网的人因为局势演变而想要掺和进来,他真想说您歇着吧,可又不能这么讲。
:。:
第573章 O2O(二)
在2012年o2o不是一个令圈内人陌生的概念,实际上从去年秋冬到眼下的春末,全国成立的o2o企业不下五千家,当然最后基本上全都凉了。
可这会儿人们不相信。
人们只看到3g是个过渡,4g已经来临,你去问之后的人他们都不记得3g具体是哪些时段。是的,从技术角度来说,3g就是个过渡,从基站建设的情况来看,3g建设还未结束,4g技术已经进入商用。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建设5g基站的时候,几个运营商抱怨投入实在太多了,虽然也有其他原因,但其中有一个便是技术迭代过快,前两年的投入还没赚到多少,下一个(n1)g又出来了。
2012年已经不应该再谈移动互联网是不是未来了,因为那代表着你快要错过了,百度于2013年年初意识到那块小小的屏幕是未来,对不起,请你退场。
相反,阿狸09年、10年就开始all无限,微信这张头等舱船票于2010年诞生,在去年已经风靡全国,今年则是地位无法动摇。
中国人爱讲势,
现在是这个势太猛,让人兴奋,也让人害怕。
以至于晚上这场平行会议的名字干脆命名为中国企业的生死游戏。
它是一场游戏,但事关生死。
就在一年前,温晓光曾在自己公司组织的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谈论过一些,但主要是关于微信,以及如何将微信建设成为服务于大多数群体的平台。
今天,这场并不受舆论关注、简简单单的平行会议从一开始就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因为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最好的船票,这代表它是流量。
因为微拓大胆投资了多家新生公司,这代表它有意愿。
因为温晓光个人资产已经破百亿美元,这代表他有资金。
在这个年头,许多技术宅们都在梦想用一款‘a’改变世界,请不要嘲笑他们,因为他们当中有的人真的做到了。
于是,很多人,不仅仅是爱看热闹的青少年,大学生,还是想要借此寻找灵感的创业小伙儿,亦或者是正在创业过程中的梦想青年,人们都希望看到温晓光。
这不是央视采访,这是专业的企业论坛。
在现场的椅子则是一张难求,并且千万不要觉得他们坐在下面就没什么牌面。温晓光自己也曾在下午当过那场ceo对话的观众。
今晚,这场时长两个小时,对话‘生死游戏’的主持人都不简单,他本人便是cec俱乐部的创始人,同时任着常务副理事长,同时也是正和岛的首席架构师。
他叫刘冬华,他本人戴着黑色眼镜,小眼睛,细细眯眯的,有些脱发,没有发际线,当他穿上西装出现在这里,很有成功人士的模样。
的确是这样。或许因为正和岛离普通人太远,因而有些陌生,说起来这个名字也有些怪,但解释起来则很简单它是商界高端人士的微信。
所以这不是一个岛,它是专属于企业家群体的深度社交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接受外部申请,为保证每一个岛民都是正确的人,正和岛采取的邀请制。
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企业家,都是这片小岛的支持者与参与者。
当然,不管这些人多么牛逼,温晓光还是信心满满的坐在这里。
很简单,因为他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
而且,还是重要参与者。
温晓光在刘总吓人的开幕词中进入镜头。
这个人是这么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块屏幕的背后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看似只是手机行业的变革,然而移动互联网将所有的消费者联合了起来,信息传播的速度超过人类以往任何时候,以微博为例,企业行为一旦被误解,又或者发生一些舆论事件,只用几个小时的时间
间,通过每一部手机所连接到的背后的人,舆论失控就有可能瞬间发生,要了企业的半条命,甚至招致灭顶之灾。”
“当然移动互联网也让企业变得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所以这把双刃剑,企业应该如何用好,如何去抓住未来的机遇,如何去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
这个时代,爆红更加容易了。
臭大街也更加方便。
变化太快,对于大企业的领导者压力是很大的,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某个员工的态度恶劣问题,就会有骂你的文章传遍整个微信。
“温总,你先来如何?”
“我先来吗?”温晓光还客气了一番,“要不我先听一会儿吧?”
“你还听是什么,今天讨论的是移动互联网,大家都在等着听你。”
所有目光集中于此。
温晓光笑了笑,“那好吧。其实我经常被人批评年纪小、经验少。因此刘总给的畅想,我首先只谈谈移动互联网内部,我们创业者的机遇和挑战。而传统企业如何应对这场变革,这是另外一个议题,我懂的不多,会先以学习为主。”
“好。我们说回移动互联网,说回o2o。”温晓光首先立了一个基调,“我不是一个鼓吹一片大好的人,创业的人都知道o2o看似美妙,其实真正开始做的是一片狼藉,真正适合o2o的只有少数几个细分领域,其余诸如上门洗车,上门按摩,上门美甲的微拓一概不会投资。而且就在那些细分领域里,也是活的艰难。”
“我真的看过一个上门洗车的案例,它符合o2o的定义,一个a平台,多个商家,以及大量有需求的用户,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很畸形的,首先洗车本身是一个很难做出差异化的服务,而且上门洗车很繁琐,更没有多少钱,当这样的项目开始出现的时候,我就知道火候烧过度了。”
上来指名道姓的确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但你不能说他讲的就没有道理。
刘总的总结也显得很有水平,“你的意思是,这种服务实际上是降低了效率。”
温晓光竖起手指,“更关键的地方在于它的消费频次很低。我看o2o的项目是有两条基本准则的,第一,不能麻烦,比如上门洗车,弄个小捅,带那么些水,完了还没多少钱,no,这肯定不行;第二,消费频次要高,哪个私家车车主天天洗车?天天上门按摩?与此相比,外卖就好的多,每个人每天都要吃好几顿,而且上门服务非常容易,只要到地方,瞬间就完成了一单,走一趟能完成很多单。这样才能在微薄的获利中积累到可观的利润。”
这些东西看似简单,但说的简单其实看水平。
所谓深入浅出,自身不硬的人是做不到的。
“总体上看,你对o2o的态度非常悲观。”
温晓光说“o2o是个伪命题,它不是放在所有行业都适用的,要有更进一步的具体的精准行业概念,比如我们投资的本地生活服务。”
他说的大胆,所有人也都在等着看。
其实不管他说不说,都不会影响大势太多,全国人民不是听他指挥的,该往里投钱的人还是会去投。
温晓光只是希望热度降低一些,他快被那些拿着一个a就狮子大开口的人,烦死了。
不过也有人批评他,现场就有。
批评的也倒不狠,更多的大概是讽刺的犀利。
当刘冬华问他对温晓光的话有何感想,他说的是“面对新事物,温总这样的年轻人为什么没有年轻的劲头,而多了那么多中年企业家的谨慎呢?”
他说的高度叫人无法反驳。
温晓光只想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三四年后,当人们开始对o2o说拜拜的时候,当投资人听到o2o这个词还没听内容就开始摇头的时候,再后悔今日所
第574章 以我为主
有很多话,说的是很对,但细想就很错。
譬如温晓光应该多些创新的劲头,而不要那么求稳。
有人认为对,温晓光自己却不认为对。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很自然,因为2012年是这个概念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从团购到外卖,一款a连接线上与线下已经让一些人尝到了甜头。
此时讲要刹车,必然是有人反对的。还有很多人等着尝甜头。
所以这并不让温晓光感到意外,他只是一直维持着笑容,不管那人说的如何天花乱坠,我自不动如山。坐在他的位置上,听到的声音太多元了,有很多聪明人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都有道理,因而能不被那些声音引导而坚定自己其实也是一种非常厉害的能力。
刘总总结了一下旁人的发言回过头来再对话温晓光:“温总,刚刚的观点你也听到了o2o可以提高效率,网上订单给了用户便捷,给了商家更多的机会,一个平台千万用户,用企业语言说这也叫降低了信息的交流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你怎么看?”
温晓光倒也没有新的表情,也没有被别人的批评而惹毛,没有必要,而且那么多人看着呢,他只是这样回答:“这些过了无数遍。”
嚯,竟然这样说。
现在换对方礼貌性的微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