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过岁月的爱-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年的春天,分数下来了。秋宇考上了,通过调剂;到了外省的一所名校。王燕没能达线,这对王燕算是个小小打击,原来,这王燕性格坚韧,认定的事情,不达目的不罢休。在王燕的梦里,原本就有读研这一景,这是她深藏在心底的一个“读书人”的终身学习梦。

    陈翔原本不了解王燕,渐渐地他看出这王燕居然有点“书呆子”气息,只见那王燕呆在家里,除了做三餐陪自己外,便不停地看她的考研书,身怀甲子,呆坐一天,丝毫不累。陈翔明白,王燕这是“卯上劲儿”了。

    有时,陈翔担心她坐得太久,影响生育。便劝她出去走走。谁知,王燕却说:“没事,出去走浪费时间,我看书还能做胎教。”

    ”看考研书也能做胎教?“陈翔有些质疑,却不曾说出口,只说:“太久了,孩子在肚里会感到闷,走动走动对孩子好。”

    “哦。”王燕明白了陈翔让她走动的意思不是纯粹怕她闷,更多地是为了孩子健康。便答应一声。

    跟陈翔相处的日子久了,王燕的话也多了。有一天,王燕问陈翔:“你有过梦想吗?”

    “有啊。不光有过,现在也有啊。”陈翔眼睛泛出一丝亮光说道:“来北京后,我就想,有一天要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事业。”

    王燕笑笑说:“你会实现的。”

    “为什么?”陈翔问道。

    “还记得我第一次来你这里的时候,看见你和果果他们。就错以为你是他们的头呢,你很像个创业青年。”王燕笑着说。

    “是吗?”陈翔感兴趣地问道。

    “嗯。我觉得,你早晚会有自己的事业。”王燕笃定道。

    “我的梦想没有你那么大,但是,我想考研,然后做一个老师,最好是大学老师。”王燕向往地说道:“我很喜欢孩子,喜欢和学生打交道。”

    “那你好好考,老婆。”陈翔握住王燕的手鼓励道。

    “可是我觉得现在看书很累,脑子不像以前好使。”王燕说道,“你知道么?小时候,我只要稍微用功,成绩就很好。可,这次考研居然没考上。”王燕的态度有点悻悻然。

    “是吗?”陈翔带着探索地问道。

    ”嗯,我上小学的时候,几乎从来不写家庭作业,但是,我喜欢早读课,上课也听讲。早读课读读书,课上听下讲,语文和数学都能考前几名。那时,我便认为自己很聪明。上初一时候,开始不听讲,只在课后翻翻书,看例题,但,就是那样,我也能根据例题,自己把习题做了。上高中的时候,我把每次考试的数学,物理,化学试卷拿出来,专看错题,用心推理。我的物理,化学常常满分。“王燕回忆道。

    ”那你这次再好好复习一下,应该就能考过了。等你考上研究生了,赶明找个学校当老师,也不辛苦。“陈翔把她的理想变成了他们这个小家现在共同的理想。

    就这样,这两个刚入社会不久的年轻男女,将传说中份量极重的爱情与深若磐石的理想一起搬到了刚刚搭建的婚姻之舟上,这艘小船能承受这样的重压吗?
………………………………

第十九章   穷小子和他的担子

    这天中午,陈翔一进门就对王燕说,“遥遥奶奶早上给我打电话了,说遥遥要买课外书,家里没钱,回头下午你去邮局给寄500元吧。”

    王燕问:“咱还有钱吗?”王燕这么问,是因为现在只有陈翔上班,陈翔的工资也不高。而结婚几乎把他们那点有限的积蓄都花光了,收的那点彩礼钱又都归了家里。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年底的时候,陈翔领着王燕回他们家补办了下婚宴,所谓婚宴也就是请村里乡邻亲戚一起来家吃个热闹饭菜,喝碗温热的喜酒。

    陈翔知道家里没钱,回家过年的时候,将撇下来的四千元工资悉数交给父母去买菜买肉,置办酒席。酒席是在自己的农院里举办的,好多人,大大小小两个院子加起来,有十多桌。在那个偏僻的农村,都是穷亲穷邻居,来吃喜酒的人虽然多,但,收到的喜钱总共才四千多。

    陈翔本想把收来的喜钱留一半给父母,来年买豆种用,还有一半自己带着,准备王燕生孩子住院用。谁知,话还没出口,父母便说他们还欠陈凤三千元。

    陈翔奇怪,明明父母去年跟自己说,债都已经还清了,就连原先从陈风那里拿用的钱也都还了。怎么又欠陈凤钱呢?但,既然母亲这么这么说了,肯定不假。只得把王燕喊过来。

    王燕刚走过来,陈翔就说:“遥遥奶奶说还欠陈风三千元。就拿咱这喜钱给还了吧。”

    “是啊,那年二哥出事,她爷爷问我借了三千元,一直没给我。”陈凤跟着说道。

    “要是你们紧张就先别给,等你们有钱了,再给陈凤。”陈翔父亲瞅一眼王燕,很“通情达理”地说道。那王燕到底单纯,只想着陈翔父母心里有债事,也不能安心过日子。她也不想人家这等于是拿媳妇的钱还闺女,竟然就满口答应了。

    陈翔又说,家里过了春,要买豆种,种豆子,那余下的一千多也留给爸妈吧。王燕觉得有道理,省得到时,家里没钱,他们还得寄,又同意了。就这样,他们带钱回家办喜事,空着两手回来了。

    自从陈翔和王燕一起过日子后,那陈翔隔三差五的就往他家寄钱,理由都很充分:遥遥(他二哥寄养在他父母那里的孩子)要买书、家里电话要交费、家里需要人情往来、家里收麦子要花钱雇人。。。。。。每个理由都充分的让王燕只有体贴的分。但,慢慢地,王燕越来越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究竟哪里不对劲,她又说不出来。

    陈翔说:“还有四百多,我下午问同志借点。”

    陈翔“借钱往家里寄”不是头一遭,王燕没觉得奇怪,就是心里感觉有些不舒服,可又说不出来,她想的是:“自己不上班,人家儿子挣钱寄给自己爹娘花,自己没理由阻挡。”王燕这种不加盘问,一味体贴的幼稚思想,差点将他们的婚姻推向不归路。这是后话,这里不细述。

    前面说过,陈翔住的地方离他上班的地方很近,下午三点左右,陈翔从公司回来,拿了500元给了王燕,对王燕说道:“你抽时间去给她爷爷奶奶寄了。省得他们着急。”

    王燕答应一声,心里却有了委屈的感觉:他们现在连买菜吃饭的钱都没了。从怀孕开始,王燕就没吃过一块肉,没买过任何营养品,更没吃过所谓的夜宵。她不是不能吃,她是不好意思吃,她知道陈翔挣钱有限,他家里还需要陈翔不断寄钱,她只想能省则省,这样,陈翔压力小些。

    陈翔他们的日子确实拮据,但,家里头老认为他在这里挣大钱,这是他后来从母亲的一句:”你们手指缝里漏电钱,都够我们花一年的。“得知的。这也许就是家里把他当成摇钱树,他实在却是穷小子遇到了”无底洞“的原因。

    对于王燕从来不要求吃什么母鸡,喝什么鱼汤补身体。在陈翔看来,那是他家王燕不娇气,他哪里知道,孕妇都是需要营养的。

    “等遥遥大了,她爷爷奶奶就不需要花什么钱了。”每次家里来电要钱后,陈翔总这么劝慰王燕。于是,王燕也这么安慰自己。仿佛抚养遥遥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事实上,陈翔明白,父母只是拿遥遥做借口,遥遥能花多少钱呢。但,不管怎样,既然他们打电话要钱,肯定是手头没钱了。他们老了,没有经济来源,自己还能有工资。这些私心的想法,陈翔是不会对王燕说的。

    王燕的肚子越来越大,有一天,陈凤来他们家窜门,王燕跟陈翔说:“要不要让你妈过来帮照应下,我不懂。”

    陈翔说:”晚上我给遥遥奶奶打电话问问。“

    陈凤听了后,立马拉着脸说道:“咱妈年纪大了,哪能伺候你们?你还是让你丈母娘过来照应吧。”王燕觉得这个姑子说话很是刺耳,却也寻不出个话来对她。陈翔却说道:”这倒是,她奶奶年龄大了,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

    听陈翔这么一说,王燕只得说:”那我晚上给我妈打电话,让她帮过来照应一下吧。“

    晚上,陈翔催王燕给他丈母娘打了个电话。王燕妈担心闺女,次日就买了来京的火车票。

    由于地方小,陈翔不得不重新租了个三间房:一间王燕妈住着,一间他们住着,小的那间当厨房。王燕妈妈是农民,在家劳作惯了,过了一周,王燕妈妈觉得太闷,让王燕去离住所很近的批发市场拿货由她卖。王燕觉得他们也正缺钱,卖点菜起码能挡挡日常开支,便同意了。可陈翔不同意,陈翔怕王燕累着。

    王燕认定一件事情后,是不受阻难的。她问房东借了个破旧的三轮车,背着陈翔去市场上拿菜。拿菜需要起早,一斤菜有时就挣个一两毛,为了能多卖点,王燕拿了些水果回来卖。

    后来,王燕发现拿水果卖是错误的,陈翔那同样在北京打工的妹夫也在北京打工,他妹妹不上班,时常借口来看她这个嫂子,领着孩子大口大口吃苹果。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纠错,那小外甥吃不完的就扔,王燕见了心疼,又不好拉下脸来训斥。

    王燕的妈妈不会说普通话,跟人沟通困难,卖了两天菜,便不肯去卖了。王燕妈要回家,说等生孩子的时候再过来帮他们带。王燕没法子,只得让陈翔给她买了回家的火车票,送她回去了。这样,王燕每天只能自己把菜拿到路口卖。

    村里有城管,不让卖菜。王燕不知道这事,有一天她正在边看考研的英语书,边侯在菜摊前,突然来了个城管,只见那城管凶巴巴呵斥道:“不让摆摊卖菜,谁让你摆的?”

    王燕吓一跳,抬头一看是穿着深蓝制服的城管,忙把书放到地上,说:“我这就收起来。”那城管看见王燕正在看的是英语书,好奇地问道:“你还学英语?”

    王燕说:“嗯。没事儿,看看书。”城管和王燕聊了起来,原来,这城管是本村的,姓王,是城管队长。王城管家里正有个读书的女孩,他想让王燕帮他家孩子做课外辅导。王燕答应了,这样,一到晚上,那孩子就捧着个英语习题册让王燕帮她检查辅导,自此,陈翔跟那王城管便也就熟了起来,而王燕也可以摆摊卖菜了。

    一天中午,陈翔吃饭的时候跟王燕说道:“今天我碰到田小兵了。他说城管们把他和其他几个外地的没暂住证的人抓到车上,准备派遣回去,他看到王城管,说他是咱亲戚,王那城管就把他放了。”田小兵是陈凤的丈夫。陈翔把他介绍到自己公司车间干下料活儿。“

    王燕一听,说道:”那这王城管还是蛮讲义气的,日后路上碰上了,主动跟人家打招呼。谢谢人家。“

    ”是,我也这么想。“陈翔说道。

    有一次,王燕骑着三轮车,从新发地市场批发菜回来,路上碰到王城管,王城管说,“肚子都这么大了,还卖菜啊。好好在家休息着吧。”

    王燕说,“没事,闲着也闷。”那时王燕离产期也就一个多月,她自己没有生产经验,也不知道厉害。听王城管那么一说后,忽然谨慎起来,车骑得更慢了。

    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王燕跟陈翔说了白天遇到王城管的事情。陈翔说:“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