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随身博物馆-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包子,蒸馒头,都要用到它,先把生的放到锅盖上面,然后端到厨房,放到锅里的篦子上。
  包水饺的时候,也都是用这个,甚至都成了一种计量工具。
  在农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家包了多少水饺?我家包了两锅盖。
  这种计量,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炫富,慢慢演变出来的。
  在八十年代以前,家家都不富裕,哪怕过年吃饺子,也都是按个数。
  于是就衍生出来这种炫富的对话。
  邻居一问你家包了多少水饺?
  我家包了五十个水饺。
  家里八口人包五十个水饺够谁吃的?说出来也不好听。
  于是干脆说:我家包了两锅盖。
  这么一说,逼格就出来了。
  一锅盖是多少?锅盖有大有小,大的能发七八十个,小的也就能放二三十个。
  但是我不说锅盖多大,我只说我包了两锅盖。
  这也算是一种生活智慧吧。
  张俊平把包子一个个放进锅里的篦子上,然后盖上锅盖。
  张俊平端包子的锅盖,之所以叫锅盖,因为他真的是锅盖,在七八十年代以前,它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锅盖,盆盖、缸盖。
  直到后来,有了铝制锅盖,铝合金锅盖,这才把它替代下来。
  “继续烧火吧!等锅开了,看一下时间,二十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张俊平对夏国祥交代道。
  蒸包子一半是十五分钟就可以,不过张俊平用的肉馅是生的,所以才会特意多增加五分钟。
  别看包子不怎么起眼,其实在史书上都是有记载的。
  早在宋代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中就有对包子的记载:诸葛亮南征,去面画人头祭之。
  这应该就是最早的包子。
  另外,清末民初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中则提到: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其实,个人感觉徐珂这一段都是废话,宋朝时期,包子就已经大卖特卖,《水浒传》里就有人肉包子、肉馅馒头的描述,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还用他在书里专门说。
  这也侧面证明,水文,凑字数,不是后世网络作家的发明,古人就已经开始水文,凑字数了。
  扯远了。
  张俊平出了厨房,洗了洗手,继续擀皮。
  三个人通力合作,很快就把一大盆馅全都包成了肉包子。
  这边包完了,那边第二锅也已经出锅。
  热气腾腾的包子,弥漫着一股香气。
  发面包子,不光闻着香,吃着香,还好看。
  刚刚还因为受不了荠菜味呕吐的邱文燕,早已经拿着几个包子吃的喷香。
  “能吃就好,女人怀孕的时候,能吃是福!”姥姥眯着眼笑着说道。
  “燕子一看就是个有福的,比你哪会可好多了。你那会前面几个月,吃啥吐啥,可把我给愁坏了。”钓鱼回来的姥爷,也笑呵呵的说道。
  “姥姥,你也吃,这可是咱娘几个一天的劳动成果。”张俊平给姥姥拿了一个包子,又给姥爷拿了一个,“姥爷你也尝尝这肉包子。”
  “好,好!这包子看着就好吃。”姥爷笑着接过包子。
  “你们先吃着,今天我下厨,给你们露一手,给你们做个鲫鱼汤。再做个红烧鲤鱼。”张俊平挽起袖子,拎着姥爷钓鱼的网兜走到水池子边上。


第二百七十九章 张俊平的底气
  姥爷今天收获不小,六条巴掌大小的鲫鱼,还有两条二斤左右的鲤鱼。
  用姥爷的话说,其他一些杂鱼他没要,都送给其他钓友了。
  张俊平的大气,就是受了姥爷的影响。
  姥爷虽然只是一个没啥文化的老猎人,可为人处事很大方,仗义疏财。
  山里,附近十里八乡没有不知道姥爷的,提到姥爷都会挑起大拇指,说一声:好汉子。
  姥爷每天钓鱼,除了留下自己吃的,其余一些杂鱼,都是直接送人。
  而不是像一些人,钓了鱼,自己吃不了,拿到鸽子市卖了换钱。
  仗义疏财,说的就是姥爷这种人。
  张俊平接过李文娟递过来的刀,麻利的刺鱼,开膛破肚,刮鱼鳞,清洗干净。
  接过李文娟递过来的葱姜蒜,切成丝,一部分塞进鱼肚子里,又用盐把鱼里外全部擦一遍。
  先把鱼腌制一下,容易入味。
  鱼好不好吃,就两点,一个是能不能去腥,一个就是能不能入味。
  只要这两点做好了,那做出来的鱼,必然不会很差。
  张俊平动作很麻利,有煤气灶炒菜也很方便,不一会两个菜就做好了,一个奶汤鲫鱼,一个红烧鲤鱼。
  注:煤气灶也叫液化气灶,BJ从六五年就开始使用液化气,都是那种不锈钢瓶装的液化气。
  把鲫鱼汤盛到大海碗里,红烧鲤鱼装到盘子里,张俊平端着来到堂屋。
  后院的堂屋,被当成了餐厅,大家吃饭一般都在这个屋里。
  “祥子,你去把怀志他们叫过来,吃饭了。”张俊平喊道。
  “师父,我估计他俩也吃不下了,好家伙,这么大的肉包子,一个人造了四个。”夏国祥笑着说道。
  今天做饭晚了一点,怀志两个等不及,吃了几个肉包子就回屋写作业去了。
  “那也让他们过来喝点鱼汤,补脑的。师父我第一次做饭,你们不给面子?”张俊平笑道。
  其实何止是怀志两个,李文娟和夏国祥还有邱文燕都没少吃,这会吃包子都已经吃饱了。
  吃完饭,李文娟、夏国祥、怀志两兄弟开始做功课。
  刚吃完饭,自然是先做文课,马步站立,悬臂练字。
  等写完两张大字,再开始练拳。
  不管是练拳还是习文,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三更灯光,五更鸡。
  虽然张俊平没有让他们练到三更半夜,但是五更鸡是跑不了的。
  每天早上,姥爷都会把他们叫起来练拳。
  晚上也要练拳,把他们多余的精力榨干,才放他们去睡觉。
  第二天一早,张父张母听说了邱文燕怀孕的消息,也是满脸欢喜。
  张俊平结婚只能算是完了他们一个心思,有了孩子,他们才算真的完了一个大心思。
  当父母的都是,盼着孩子长大,盼着结婚,盼着抱孙子。
  张俊平是家里的老大,却最晚结婚,最晚要孩子。
  如今儿媳妇怀孕了,自然开心兴奋。
  张母更是拉着邱文燕的手,交代了一大堆怀孕期间要注意的事情,才放邱文燕去上班。
  张俊平也把晚上去邱家的事说了,张父张母自然不会拦着。
  怀孕这是喜事,自然要和娘家人报喜。
  张俊平开着车来到公司。
  到了公司,张俊平让夏国祥通知各部门负责人过来开会。
  “经理,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啊?”宋和萍一进门就开口问道。
  “宋姐,我表现的这么明显吗?”张俊平一愣随即笑着问道。
  “还不明显?经理,你就差在脸上写个大大的喜字了。”和宋和萍一块进来的陈丽君笑着说道。
  “师父要当爸爸了,我师娘怀孕了。”李文娟一口道破天机。
  “恭喜,恭喜!”
  “恭喜经理添丁进口!”
  “还早呢!距离孩子出生,还有九个月呢!”张俊平笑着抱拳回礼。
  脸上却是掩藏不住笑意。
  后面进来的人也都纷纷向张俊平道喜。
  一番热闹之后,张俊平才招呼大家坐下。
  “第一届全国书画艺术家交流会的完美,离不开大家的努力。
  在这里,我向所有人表示感谢。
  感谢你们的努力付出。
  回头你们办公室,会同财务科,人事科拿出一个方案出来。
  根据每个人的付出和贡献,给予一定的奖金作为奖励。
  我这个人不喜欢画饼,我说出去的话,都会一一兑现。
  只要你们付出了,为公司做出了贡献,那么就会得到实惠,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扬。”张俊平挥舞着手臂,意气风发的说道。
  “是!”*3
  鲁国忠、宋和萍、郑冬梅三个人齐声答应道。
  “陈科长,这一次的交流会,签了多少个青年艺术家?”
  “一共有八十九个人签约,其他的都表示考虑一下。”
  “那就不用考虑了!
  如此算下来,外地的青年艺术家加上BJ的青年艺术家,已经签约超过了五百人。
  从现在开始,青年艺术家暂停签约。”张俊平果断的说道。
  “暂停签约?”
  “对!以后每年签约名额也要严格控制。
  提高签约门槛,优先签约那些没有后台背景或者家境困难,但是绘画上有灵性,基础扎实的青年艺术家。”张俊平交代道。
  吴新平,包括其他人都很吃惊的看着张俊平。
  按说,签约不应该是优先那些老艺术家的徒弟们吗?
  他们因为师承等原因,更容易出名,公司往外推也更好推。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看出大家的疑惑,张俊平笑着解释道:“没有师承又如何?我师爷也没有师承,一样成名立万,一样开宗立派。
  我们要做青年艺术家的贵人,而不是去追捧那些背景深厚的青年艺术家。
  一个没有师承,却能画出名堂来的人,我认为更有培养价值。
  师承很重要吗?
  让我师父开一次山门,收到门下,不就有师承了?”
  张俊平开了个玩笑,轻松的笑道。
  停顿了一下,才又接着开口说道:“我们的宣传资源也是有限的。
  如果签了太多人,没办法很好的宣传,还不如少签一部分人,集中资源,重点培养。
  以后,每年书法和中国画各五十个名额,西方画二十个名额,雕塑二十个名额。
  传统手工艺类的,一共每年一百个名额。
  当然,我说的只是针对青年艺人的。
  那些已经成名的,来多少我都接着。”
  “明白了经理!”陈丽君点点头。
  其实张俊平今天不提,陈丽君也要找张俊平汇报这件事。
  签约艺术家,不能无休止的签约,也要考虑公司的资源。
  签的太多了,容易消化不良,公司的成本也会急剧增加。
  要知道,签约可不仅仅只是一份合同那么简单。
  每一份合同,都代表公司要支出一笔保底金。
  而且还是按照正科级的16级工资发放的。
  五百多名一级签约艺术家,那就是五六万块钱。
  再加上其他的签约工匠,一个月就是小十万的支出。
  这在七八十年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老牛,你那边怎么样了?”张俊平又看向牛文生问道。
  “刘老他们都签约了,另外刘老还帮着介绍了四十六位老艺人。
  年轻有灵性的手艺人也签了二百三十五位。”
  “嗯!你那边青年手艺人也暂时停止签约,除非是特别优秀的人才,才能破格签约。
  陈科长,你们事业发展部要对下面的人讲清楚。
  特别优秀的人才报我或者吴书记批准后,才能破格签约。”张俊平强调道。
  “明白!”陈丽君和牛文生点头答应道。
  “老鲁,大家的护照办的怎么样了?”
  “应该快了,我一会打电话问一下局里。”鲁国忠赶紧开口说道。
  “老鲁,之前因为咱们要搞交流会的原因,我没有催你。
  现在交流会结束了,你这边得抓点紧,把出国的手续办下来。
  局里那边的关系,你该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