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贫僧不想当影帝-第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实的故事背景,细腻的情感表达。
  这样的男主角没有魅力吗?
  不,当然有。
  而且越是真实的背景,故事给观众带来的情感冲击就越大,越让人沉浸其中。
  孙德志带着这样的心情,继续看起了《想见你》后续的剧情,逐渐被故事里一点一滴的烟火气所折服。
  他忽然感到了一股浓浓的挫败感,仿佛人家的剧情是从树上摘下来的甘甜水果,而自家电视剧是越吃越腻的人工糖精。
  会议室里一开始还有人吐槽《想见你》的剧情,大概从第一集 的后半段开始,渐渐就没人吱声了。 
  众人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往下看,完全没有要叫停的意思。
  看着看着,所有人都渐渐明白了:这部剧为什么要找许臻来演。
  17岁的少年李子维,阳光,开朗,仗义,大大咧咧,略有些“白目”。
  而当故事来到第四集 的后半段时,观众却看到了与李子维截然不同的少年王诠胜:怯懦、自卑,内心敏感细腻,面对他人的欺辱没有丝毫反抗的勇气。 
  许臻的表演,让观众轻而易举地分清了,这是两个人。
  当“王诠胜”跳海后被人救上岸,他只用了独特的坐姿、歪头倒水的动作、以及抬头后的眼神,就清清楚楚地告诉了所有人:这具身体里的灵魂,已经变成了李子维。
  附体般的演技,令这个穿越故事看上去宛如真实发生。
  会议室里,《我的初恋日记》的演技指导甚至直接拿出了笔记本电脑来,记录起了许臻塑造人物所用的一个个细节。
  教科书级的立人设!
  如何在短时间内演出两个角色的区别来,就得需要鲜明的动作细节!
  然而这还远远不算完。
  除了一人分饰两角,“李子维”这个角色的状态也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少年时代的无忧无虑;到遭逢巨变、以“王诠胜”的身份生活时的逐渐沉稳;再到穿越结束、李子维回归本体后的惨痛经历……
  每个阶段,都有着显著的区别。
  而且越到后面,角色就越厚重,表演的难度也就越大。
  短短几集的剧情,会议室里的众人像是眼睁睁看着李子维在他们眼前一点点长大,棱角被抹平,锐气被打散,半生的经历令他千疮百孔、遍体鳞伤。
  “唉……”
  看到这里,《我的初恋日记》的男主角忍不住一声长叹,感慨道:“神仙演技啊。”
  “这得是怎么磨,才能把人物演到这个份上?”
  “许臻只用几集就演了十几年,我感觉我能眼睁睁看着时间在我眼前溜走!”
  演技指导听到这话,呵呵一笑,道:“许臻演了多少年戏,你才演多少年戏?”
  “演年龄感是需要阅历的,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去磨。”
  男主角听到这话,沉默了半晌,终于还是道:“许臻演了多少年戏我没算过,但是,我知道他比我小。”
  演技指导:“……”
  话题,结束。
  ……
  会议室里很快又回归了沉默。
  时间这时候已经很晚了,但屋里谁也没提要离开的事,都在专心致志地继续看着后续的剧情。
  这时候,编剧已经扯出了会议室里的大白板,边看边梳理时间线;
  导演孙德志拿出了小本本奋笔疾书,一边看剧一边拉片;
  演技指导拿着笔记本电脑运键如飞,记录许臻的表演细节,顺带跟自家男主、女主交流经验;
  音乐指导一开始还试图记录这部剧的配乐节奏,后来看了一下职员表,发现对方的音乐指导居然是周燃,于是果断弃疗。
  这帮人本来是想要来审阅一下这部“不太火”的电视剧,居高临下地批判一下它不火的原因的。
  结果看着看着,反倒变成了教学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议室里的学习氛围逐渐浓厚。
  凌晨1点多,孙德志的助理拎着夜宵上楼,推开门,发现众人如学生上课一般在电视机前坐得整整齐齐,看得极其专注。
  助理瞄了一眼电视机屏幕,发现大家在看《想见你》,只觉眼前的气氛十分诡异。
  但他也没管那许多,拿起一个餐盒来,就递给了孙德志,道:“志哥,你的生煎。”
  这时候,一滴油脂从餐盒中漏出,滴在了膝头的笔记本上。
  “啊——!!”
  孙德志一声惨叫,道:“我的笔记!!”
  助理:……??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家老大笔记本上的内容,满心迷惑。
  我说大哥,你看对家的剧还记笔记?
  你这是在研究对敌策略,还是在朝圣??


第579章 似是送钱来?
  《我的初恋日记》剧组的几人就这样聚在会议室里,看《想见你》看了一个通宵。
  众人的心态也经历了从志得意满到如临大敌,到自愧不如,再到躺平任嘲,最后到认真学习的拉胯全过程。
  庆功会慢慢变成了一个研讨会。
  这些人虽然头一次尝到爆火的滋味,但毕竟也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了许多年,基本的眼光还是有的。
  《想见你》的前八集成片已经摆在这里了,这要是再看不出人家的成色来,那可就真是眼瞎了。
  ——这特么是一部神剧啊!!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次又一次的反转不断击穿观众的认知,整个事件的迷雾如抽丝剥茧般一点点展现在观众们面前,期待感一步步加强,让人无数次拍案叫绝,抓心挠肝地想要知道事件的后续。
  再加上许臻、何佳燕两位顶级演员的完美演绎,这个复杂精巧的故事更是有了灵魂。
  而反观《我的初恋日记》……这部剧讲了什么呢?
  很简单,三个字就可以概括:姐弟恋。
  整个52集的所有矛盾都围绕着这三个字展开。
  相差12岁的男女主角对上了眼,不顾一切地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但等冷静下来,两人就发现,双方在婚恋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鸿沟。
  女主急着结婚,男主只想玩玩;女主想要孩子,男主只想养狗;女主卑微工作,男主潇洒辞职……
  双方家庭对他们的感情强烈反对,身边的朋友们也都对他们俩指指点点。
  由此引发了一批吊糟的糟心事。
  早上六点多,《我的初恋日记》的编剧吃完早饭,给自己点了根烟,看着电视机屏幕上的《想见你》,一脸沧桑地喃喃道:“我感觉我写得像屎一样。”
  导演孙德志从他那里借了个火,点了根烟,感慨道:“我感觉我拍得像屎一样。”
  男主角也摆出了同款的沧桑表情,叹道:“我感觉我演得像屎一样。”
  女主角举着一个生煎包,小声附和道:“我感觉我在吃屎。”
  屋里的其余几人:“……”
  众人一脸木然地看向了她,各自翻了个白眼。
  ……
  此时此刻,不光是《我的初恋日记》剧组在认真剖析《想见你》的剧情,网友们也在分析。
  这部剧的逻辑复杂程度颠覆了人们对于偶像剧的认知,由此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想见你》的评分也从最初刚上线时的8分开始一路走高,到播出半个月后,已经达到了8。7分的惊人数值。
  随着最后一块拼图的亮出:女主角的心理咨询师也是穿越者,《想见你》从两条穿越线变成了三条。
  而这一块拼图,如同画龙点睛之笔,瞬间揭开了前面的一系列谜团,导致整个故事终于以完整的面目展现在了观众们的面前。
  一盘大棋,关子屠龙。
  所谓剧情结构之爽,莫过于此。
  评论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千字、甚至万字长评,旁求博考、引经据典,极其严禁地剖析这部剧的剧情结构,把研究文学名著那套手法用在了分析偶像剧上。
  而且更关键的是,众人越分析,就对这个故事越惊叹,因为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想见你》的故事都能经得起分析,基本做到逻辑自洽。
  有人仿照“红学家”,将这些人戏称为“《想》学家”,甚至到后来,“《想》学”还具体细分成了两个流派:
  一派从宏观角度研究这部剧的时空轮回,一派从微观角度研究各种隐喻暗示的细枝末节。
  简称“宏观想学”和“微观想学”。
  ——别说偶像剧了,在华语电视剧史上,能引发这类现象的影视剧都极其罕见。
  这也应了那句老话:但凡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这就是经典。
  直到这时候,才有很多人回忆起《想见你》刚开播时许臻的一段访谈。
  当时主持人问他,为何会选择出演《想见你》这部剧,而许臻那时候给出的答案是,因为这个故事太精彩了。
  他还拿出了厚厚的几大摞笔记本来,笑着跟大家说,他当时为《想见你》这部剧画了七八张思维导图,写了20多万字的人物小传。
  当时有很多人不相信这个说法,觉得许臻是在作秀。
  然而时至今日,众人再重温这段访谈,则忍不住激动地在下方留言:“哥,你把你那个思维导图和人物小传贴出来,给大伙瞅瞅啊!”
  当然,贴是不可能贴的,官方严禁剧透。
  很多人出于好奇,特意去看了这部剧,然后纷纷掉进了坑里。
  “《想》学家”的队伍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
  《想见你》刚上映时,前四集的单集24小时播放数据只有200多万;到第五六集 的时候,就翻了一倍,变成了400多万;第七八集时700多万,第九十集突破千万大关。 
  到了6月30号这天,《想见你》终于更新到了第12集 ,大结局近在眼前。 
  许臻拿着最新的播放数据,发现这两集的24小时单集播放量居然达到了2300万,排在全网第一。
  至于《我的初恋日记》……
  他目光下移,忍不住挑了挑眉。
  这部剧已经播出到了第28集 ,单集播放量是,1500多万。 
  周晓曼这会儿人在京城,特意给许臻打了个电话过来报喜。
  她的声音听上去中气十足,带着明显的笑意,道:“哎呀呀,阿臻你这张嘴是开了光了吧?”
  “《我的初恋日记》的巅峰还真的就在第16集 ,然后就崩了。” 
  “之前想过它会拉胯,但没想过会这么拉,简直了,一个礼拜过去,留存量跌破一半。”
  周晓曼喜气洋洋地道:“我的宣传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啊哈哈哈哈哈!”
  许臻:“……”
  你说滑铁卢的时候这么开心,拿破仑会生气的。
  不过这部剧的数据“滑铁卢”确实对他们没什么影响,因为,周晓曼她们的宣传工作已经非常给力了。
  多点开花、真假参半,大大增强了观众粘度,这部剧拉胯完全是因为剧情不行。
  作为证据的就是:这段时间,已经陆续有三部待播剧的剧组找到了琅琊阁旗下的“逍遥阁”宣传工作室,想把自家电视剧的宣传业务外包给他们。
  现在周晓曼的档期排得比许臻还满。
  周晓曼旋即跟他聊了聊工作室近期的工作,并对最后一集的数据满怀期待。
  许臻看着表格上的数据,略觉惋惜地道:“可惜啊,《想见你》还是太短了,数据也就这样了。”
  “不过网播剧的好处就在这里:即便是已经完结的剧目,后期数据还能涨,还有翻盘的可能。”
  周晓曼:“……”
  我没太听懂,翻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