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贫僧不想当影帝-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类角色在其他剧组里,几乎可以被称作是群演了。
  但许臻这样说,无疑是把他们所出演的角色提高了一个档次。
  几人听到这番话,看向许臻的目光顿时又柔和了不少,感觉这小伙子越看越是顺眼。
  嗯,不愧是我们江东的脸面,确实是没给我们丢人!
  而许臻这时候站在座位上,感受到了来自周围人的善意目光,也是略觉欣慰。
  ——刚才这两句话说得还算妥帖吧?
  他当然没有胡说八道,他确实是基于上述理由,把江东这边的剧本从头到尾仔细翻了一遍,并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但至于为什么会背别人的台词……
  港真,许臻没有故意去背。
  这些角色每个的台词都只有两三句,看一遍还背不下来吗?
  再拗口,还能有《楞严经》拗口?
  但是通过在演艺圈混的这两年,许臻已经逐渐明白了,这种话是不能说出来的,否则容易讨打。
  总导演高缜听到这个解释,也对许臻的态度十分满意。
  他背台词的这种行为看似笨拙,实则是精益求精、踏踏实实。
  年轻人就是要有这种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精神,
  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这样的人日后必成大器。
  高缜原本用许臻来演周瑜,只是看中了他的气质和外在形象而已。
  可如今却发现,这个年轻人不仅形象好,心性也好,台词功底过硬,演技更是可圈可点。
  此时的他比起当初在酒店中试戏时,水平又提高了一大截。
  这让高缜不禁有些犹豫:原定的拍摄计划是不是有些薄待周瑜了?
  江东组这边,各方面的配置都是全剧组最差的,别说跟蜀汉、曹魏相比,便是连前一阵子的吕布、袁绍组的配置都不如。
  是不是有点过分?
  ——这可是周郎啊!
  赤壁,是三国周郎的赤壁!
  如果拍摄得好,周瑜绝对是《三国》中一个巨大的亮点,高缜可不想由于妆没画好、光没打好、摄像角度没找对这种迷之原因,导致自家剧组的门面担当黯然失色。
  这样想着,高缜默默拿出手机来,编辑了一条信息。
  “一会儿10点半开剧务会,通知一下人。”
  ……
  接风宴之后,江东组这边没有立即开机,而是首先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礼仪风物学习。
  在这期间,武将们一人“领养”了一匹马,每天按照教练的要求,喂草料、刷马背、铲马粪……以此来培养跟坐骑的亲密度。
  这时候就又回到了当初的个令人郁闷的话题——论许臻为什么不是很想演周瑜。
  别人的马:赤兔、的卢、绝影、爪黄飞电、乌云踏雪……
  周瑜的马:萌萌??
  开个玩笑,萌萌是某部电影里的沙雕梗,《荆益风物志》是后人杜撰的伪书。
  真相是:周瑜的马不配拥有姓名……
  扎心了老铁。
  不过尽管如此,许臻也不至于把这点郁闷迁怒到坐骑身上去。
  剧组给他选了一匹特别漂亮的白马,通体雪白,只有眼睛和嘴巴附近是黑色的。
  许臻抚摸着白马柔顺的毛发,喜欢得不行,偷偷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玉狮子”。
  嗯,长得这么漂亮,每天铲马粪的时候都更不计较了呢。
  某天,许臻早上起来去晨练,偶然遇到了鲁肃的饰演者霍达。
  他瞧见许臻,笑着停下了晨跑,道:“公瑾啊,我得好好感谢感谢你。”
  许臻疑惑地道:“子敬兄何出此言?”
  最近《三国》剧组的这帮人上课上得头晕脑胀,说话已经全都变成了这种调调。
  霍达道:“我有个朋友是剧组的灯光师,我昨天听他说,等过两天咱们这边开机了,他就要调到江东组这边来了。”
  “我这个朋友是《三国》剧组最好的灯光师,他本来是不负责江东的,结果这两天忽然收到通知要调岗位。”
  “还有,不光是他,江东这边的造型、灯光、摄影、演技指导之类的一系列工作人员,全都比之前提高了一个档次。”
  霍达笑道:“我听说,是因为高导想要好好拍拍赤壁这段戏,所以调整了原定的计划。”
  “当然,高导主要想拍的是你,但是我们不也跟着沾光吗?”
  许臻听到这番话,也是有些意外之喜。
  虽说他对于抢资源没有太多的执念,但是,剧组肯给江东这边多加些预算,绝对是好事啊!
  一点一滴的区别汇聚在一起,最终形成的就是品质的差距。
  大冷的天,两人在户外简单聊了两句,就赶紧各自晨练去了。
  许臻每天早上照例还是诵经、出晨功、打拳,剧组这边晨练的人不多,只有鲁肃、孙权、张昭等寥寥数人。
  没了原先在学校时的良好氛围,许臻不免略觉遗憾。
  ……
  还有两天时间,《三国》江东组即将开机。
  率先开拍的便是孙策立业这一段的剧情。
  孙策在袁术帐下不受待见,遂以亡父留下的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了三千兵马,带着孙坚的老部下们回了江东,以图霸业。
  周瑜这时义无反顾地投奔了孙策,二人一路攻伐,连下数座城池,一步步打下了江东的基业。
  这便是后世三分天下之东吴的雏形。


第168章 “人精”周瑜
  1月30号,《三国》江东组正式开机。
  按照拍摄计划,第一场要拍的便是孙策在历阳遇到周瑜,二人围炉夜话,共谋大事的这场戏。
  开板第一场,江东组的其他人有事没事的基本都跑去了围观,想要探测一下孙策、周瑜两个灵魂人物的实力如何。
  面对着周围无数双眼睛,许臻倒是一点都不紧张。
  由于常年在剧中出演重要角色,他早已习惯了众人审慎的目光。
  并且,自角色敲定到开机,已经过去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许臻早已为这个角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为演好周瑜,他不仅仔细研读了剧本,同时也将《三国演义》的原著认真翻阅了数遍。
  总的来说,剧本中的周瑜大体上是符合原著形象的,并没有按照《三国志》来修正。
  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临终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等都没有去掉。
  毕竟,《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著作,只能看作是东汉末年这段历史的“同人”,和正史的差距甚远。
  如果想为周瑜翻案,那曹操翻不翻?鲁肃翻不翻?“玉面小生”张飞翻不翻?
  照这么翻下去,那电视剧就没法拍了。
  不过,尽管如此,许臻却依旧体会到了周瑜身上强烈的个人魅力。
  其一,自然是这个人物多谋善断,为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二,便是周瑜无论做人做事都有着强烈的目的性,读者站在他的角度,能够轻易地理解他做出某个选择的目的,内在逻辑自洽。
  日常生活中,人们当然都喜欢坦荡君子,讨厌那些精于算计的人。
  但在故事里,读者最烦的却不是“坏人”,而是误事的人、脑残的人。
  比方说,为什么讨厌关羽?
  因为他在华容道上徇私放走曹操,因个人恩惠坏了蜀汉的千秋大业;
  因为他刚愎自用,不仅拒绝孙刘联姻的善意,还以“虎女岂能配犬子”来羞辱孙权,最终败走麦城,大意失荆州。
  类似这样的蠢事,蜀汉这边除了赵云,几乎是人均两三件。
  而类似这样的事情,周瑜还真的是一件都没干过。
  不过,《三国演义》的原著里涉及到周瑜的戏份很多,但着墨却不多。
  要想要人物立得住,剧本就必须要对周瑜这个人物进行适当扩充。
  许臻认真对比了原著和剧本,发现编剧在塑造“周瑜”这个人物时,反复利用了“言语试探”这一行为,来强化他精明自负的性格特征。
  就比方说在半个月前的接风宴上,许臻最初用于“行酒令”的那段戏:江东一干文臣武将来道周瑜府邸,跟他申明自己的主张。
  文臣们一脸苦大仇深,说,应该投降啊!
  周瑜就回应说,是啊是啊,我也觉得应该投降。
  没过一会儿,武将们也气势汹汹地来找他,说,必须战!宁死不降!
  周瑜又说,同意同意,我也宁死不降。
  等这帮人全走了之后,周瑜自己站在廊下,冷笑三声。
  呵,一群傻子。
  倘若江东群臣在周瑜家装了监控摄像头,瞧见他这副嘴脸,非被他给气死不可。
  然后紧接着,鲁肃又带着诸葛亮来拜见周瑜,问他是否支持孙刘联合抗曹。
  周瑜听他们问了,偏偏摆出一副不同意的态度来,假惺惺地说,打不过、打不过,我觉得应该投降。
  然后等着看诸葛亮是何态度。
  实际上心里算计的是:刘备这边为了解除自己的灭顶之灾,肯定会苦苦哀求,这样,东吴在气势上就占了上风,到时候真的合作了,己方也能占据主导地位。
  结果这时候,喜闻乐见的“一物降一物”名场面出现了。
  面对周瑜这种老狐狸,孔明才不接招,反倒直接顺着他的话头说道:
  对头,打什么打,直接把大乔小乔往曹操那儿一送,这事儿不就解决了吗?
  曹孟德那厮最喜欢人妻了。
  周瑜没当场把诸葛亮给剁了真的是涵养很好了。
  与这段剧情类似,许臻今天要拍的这段戏,编剧也为周瑜设计了一段“言语试探”。
  孙策在途中“偶遇”周瑜,夜里,二人共进晚餐,互诉衷肠。
  当时,孙策用传国玉玺为质,从袁术那里借来了3000兵马,前去攻打扬州刺史刘繇。
  而周瑜则推说自己是要去叔父那里探亲,偶然遇见了孙策。
  倘若孙策只是去替袁术攻打刘繇,那周瑜恐怕就真的是去“探亲”的了。
  但孙策这时候却坦然直言:这一去,他就再也不打算回袁术那里了,而是要收拾先父旧部,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周瑜听到这话,立即起身拜服,表示愿效犬马之劳。
  官职不要了,家产尽数变卖,此后一心助孙策成就霸业。
  孙策听到这话,又惊又喜,与之开怀畅饮。
  许臻看完这段剧情,忍不住一阵唏嘘。
  ——天下这么大,时机这么巧,周瑜要是真的能在走亲戚的途中“偶遇”结义兄弟孙策,又真的能听君一席话、转手卖家产,那才真的是见了诡了。
  这厮十有八九是猜到了孙策此去扬州另有图谋,这才不远千里前去投奔。
  说不定他都在路上安营扎寨好几天了,守株待兔就等着“偶遇”孙策呢。
  许臻脑补了一下:周瑜每天选好盯梢点刺探孙策的行程,等他快到了,再整理好行装,骑着白马迎上去偶遇,莫名地感觉有点喜感。
  ……
  早上7点,片场中。
  许臻一边任由造型师鼓捣着他的妆发,一边翻阅着手中提前写好的人物小传。
  这个本子,他早已看得倒背如流、烂熟于心,但不妨碍他利用读小传来寻找角色的感觉。
  而另一边,饰演孙策的演员唐溢就没他这么轻松了。
  一会儿要拍的这场戏是内景文戏,台词极其之多。
  唐溢早就见识过了许臻逆天的背台词技能,这要是一会儿人家一字不错,自己错误频出,旁边这么多人看着呢,这脸还不丢大了?
  饰演孙权的高博跟他此前认识,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