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抗日川中铁军-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汉一时成为全国的焦点,武汉居长江中流为平汉、粤汉两铁路之交会点,乃军事、交通之中心。自京沪、徐州陷落,形势日显重要,据国防部判断,敌人必定进攻武汉,破坏我全国抗战之中心,使军事、运输、联系均感困难,以达成其军事侵略之计划。

    军委会以当时之情况判断,敌人进攻武汉使用之陆、海、空兵力据估计:陆军十个师团,海军一万吨以下之兵舰约一百艘(万吨以上之兵舰不能驶入武汉),并配有陆战队,空军至少四百架。敌人进攻武汉之方略据判断,主力将循江而上,分进合击,另一部沿大别山北部经商城、罗山、信阳威胁汉口以北之地,再以一部占领九江,向阳新、大冶进出,攻击武昌之侧背,企图包围武汉,消灭我野战军之主力。

    军委会之作战指导方针,以各军之主力分布于武汉外围,巩固武汉之核心。更利用桐柏山、大别山、九宫山、幕阜山、庐山等山脉配置重兵,预筑坚固阵地,及沿长江两岸鄱阳、大冶等沼泽地带,及田家镇、马?两岸构筑江防要塞与敌作战略上之持久战,并保持重点于外翼,争取机动。

    岳翰屏接到军委会战情通报,更是心急如焚,催促部队加紧训练,留给预备第二师的时间不多了。

    各位书友大大们:

    新人新书拜求您的鼓励和支持!!!请您多给点点击、收藏、推荐!!!小兵这里先给您鞠躬了!!!

………………………………

第八十章 天皇刀锋指向武汉



    第八十章天皇刀锋指向武汉

    徐州会战的结局,虽使日军占领了以徐州为中心的黄淮地区,但会战中,日军精锐师团屡遭败绩。尤其是,在后期报复作战中,居然被击溃一个旅团,全歼一个旅团,一个步兵联队,一个辎重兵联队。而劳师动众的日军,兵分六路围歼中**队,却被中**队安然跳出包围圈。更使日本天皇和军部大觉脸上无光。

    恼怒的天皇立即召开御前会议。日本天皇皇宫,裕仁天皇在会议室焦急的踱着步子,他在等着近卫文?首相、杉山元陆相、米内光政海相。这位年仅37岁的天皇,在位期间,创造了日本帝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侵略战功。九一八,占领中国东北;七七事变,揭开全面侵华的序幕。这一切的冒险,似乎都非常顺利,然而,徐州会战,不啻于给了天皇一个响亮的耳光。这个结局是天皇和军部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当近卫文?首相(实际称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是别称)迈着急促的步伐进入会议室不久,陆军大臣杉山元元帅(即陆相)、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即海相)等几位内阁核心人物也相继来到。天皇摆了摆手,“众位卿家请坐吧。”几人相继落座。

    天皇接着说,“今天请几位卿家过来,是想商议一下支那战争的事情,请你们都说说自己的意见。”

    杉山元首先开口:“陛下,徐州会战,皇军大失颜面,我们一定要找回来。现在,支那军队纷纷向武汉周围靠拢,我看完全可以发起武汉会战,趁支那军队疲惫不堪,损失惨重之际,给与支那以沉重的击。”

    近卫首相比较谨慎,“陛下,2月的御前会议决定,今年皇军不再发动大规模的在战争。我们的战线拉的太长,兵员严重不足,徐州会战就已经大规模补充了一次前线师团的兵员。战争物资消耗太快,国内的工厂已经转入战时体制,可是军工生产依然不足。请陛下三思!”

    天皇将目光看向海军大臣,自从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日本海军都是急先锋。而日本海军和路军的意见一直不和,因此,天皇想听听海军的意见。

    海军大臣米内光政清了清嗓子,迎着天皇的目光,“陛下,我们海军主张进攻支那。虽然,我们现在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武汉是中国的核心。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攻占武汉,可以向西进攻川陕,向北直上中原,向南直指湘赣,整个中国最富庶的地区都控制在我们手中。支那有句俗话‘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是著名的粮食产区,一旦我们占有这里,皇军就不缺粮食了,而支那军队则会陷入粮食紧缺的境地。政治上,国民政府先失南京,再丢武汉陪都,在民心上将大打折扣。蒋介石的统治就会产生危机。”

    天皇兴奋的看着海军大臣,他没想到,这次海军居然会同意陆军的意见。“米内爱卿言之有理,杉山元帅,你的看法呢?”

    杉山元元帅也没有料到,海军会这么积极,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自从中国事变以来,海军只在上海打了一仗,面对战斗力低下的中**队,海军也想积极参战。因为中国的海军相对陆军,更是实力薄弱。但海军支持进攻武汉,总是好事情。听到天皇问话,他立即回答。

    “陛下,我们陆军为了应对战争,年初就已经重建了第15师团、第17师团,新建第21、第22、第23、第27、第104、第106、第110、第116师团等八个师团,陆军实际兵力已达到34个师团。我们困难,中国更困难,他们接连失败,士气低落,而皇军虽然在徐州会战受了一点小小的挫折,但不足以对皇军形成致命损伤。现在,我们的华中派遣军、华北派遣军正形成两个巨大的铁钳,我认为华北派遣军可以抽调一部兵力,沿平汉铁路向武汉进攻。华中派遣军则可以从长江北岸直接向武汉进攻。南北两线进攻,支那军队必不能抵抗皇军的猛烈进攻。”杉山元元帅信心满满的回答道。

    天皇兴奋地涨红了脸,海军大臣米内光政趁机补充一句,“陛下,您是大日本帝国最辉煌的皇帝,您的颜面最重要!拿下武汉,在军事上可以打击支那军队的士气,消灭支那军队精锐;政治上可以削弱蒋介石政府的威信;皇军的赫赫战功,又可以为陛下争得颜面,一举三得,我们海军愿意当先锋,在长江上全部歼灭支那舰队。”

    杉山元心里冷哼一声,“现在你米内君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说来说去,还是想为你们海军捞参战机会。”

    天皇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杉山元的心里想什么,他果断的拔出随身战刀,一刀劈到地图上的武汉位置,说道:“好的,两位爱卿所言极是,朕心甚悦,请军部下达命令,准备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8日,日军大本营下达武汉会战作战命令:以华中派遣军新编成的第11军所属五个师团、一个旅团担任长江方面作战,第11军司令官由冈村宁次中将担任。以华北派遣军第2军所属四个师团担任淮河方面作战,该军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亲王中将担任。陆军参战总兵力为140个大队,约35万人。航空兵团500余架飞机配合进攻。海军第三舰队120余艘舰艇,从长江水路进攻,配合参战,规定初秋为攻占武汉的最后期限。

    李宗仁司令长官因于民初护法之役在湖南作战(时为连长)牙床为流弹所伤,碎牙未曾取出,日后亦未彻底医治,时愈时发。徐州会战昼夜辛苦,以致宿疾复发,退至商城痛苦万分,不能支持,经送武汉南湖疗养院施用手术医治。二十七年七月中旬蒋委员长以为前方不可一时无将,遂令白崇禧代理战区司令长官职,白崇禧于七月十七口在商城城北之岳家祠堂就职。

………………………………

第八十一章 应对日军的铁钳攻势



    第八十一章应对日军的铁钳攻势

    花园口决堤,黄河水泛滥,造成豫东、皖北大面积黄泛区,立时形成了从郑州至蚌埠地区长约1000公里的大地障。致使日军沿平汉线自北南下保卫武汉的计划被迫改变,进攻武汉的日军华北第2军主力不得不沿着漫长的黄泛区东北面向合肥集结。这一过程使日军进攻武汉的计划推迟了将近三个月。

    鉴于华北日军第2军被迫集中主力于淮河流域,并改为自东向西的进攻方向,为了统一指挥长江两岸作战,日军统帅部将华北第2军划归华中派遣军指挥。

    中国方面早在徐州会战之时,就提出了“保卫大武汉”的口号。徐州会战一结束,蒋介石就不端集结重兵加强武汉地区的防御。6月中旬,也就是花园口决堤后的两天,国民政府军委会针对日军的进攻企图,确定了集中主力于武汉外围,利用桐柏山、大别山、鄱阳湖、洞庭湖,以及长江两岸的丘陵、湖沼实施战略持久,争取作战四个月,大量消耗日军的总的战略方针。

    会战总方针确定后,蒋介石立即调兵遣将,部署会战。先是确定了安徽、江西、桐柏山及大别山北麓开始阻击的第一防御地带和歼灭日军有生力量的第二防御地带(决战地带)。

    蒋介石鉴于日军主力从东面沿长江进攻,遂以长江为界,将中**队划分为南北两个战场:

    江北战场,以23个军为基干兵力,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主力配置与大别山西北面的信阳、商城地区,另将一部兵力配置于大别山以南的长江北岸黄梅、广济、蕲春一线。

    江南战场,以27个军为基干兵力,为便于指挥,新成立第九战区,由武汉卫戍司令部总司令陈诚兼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主力配置于武汉以西的长江南岸。长江南岸是日军进攻的重点,因此,也是武汉会战的主战场。

    预备第二师作为会战的总预备队,暂时驻扎汉口,待机增援。

    另以第一战区在平汉铁路的郑州至信阳段以西地区,防备华北日军南下;第三战区在安徽芜湖、安庆间的长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东地区,防备日军经浙赣铁路(杭州一株洲)向粤汉铁路(广州一武昌)迂回。第四战区张发奎司令长官应积极在两广造成反攻之势,引诱日军进攻华南,进一步分散日军兵力。

    蒋介石极为重视武汉会战,他真是豁出去了,将凡是能调动的部队都投入了武汉会战。总计为51个军(预二师名为一个师,实则一个军),133个师(旅),总兵力高达115万余人。此外,蒋介石还倾其全部的空军、海军参战,计有战斗机、轰炸机100余架,战舰40余艘。

    马?、湖口、田家镇、富池口等长江要塞,加固要塞炮台,海军还在马?、湖口一线大量自沉老旧军舰,淤塞河道,阻滞日军军舰逆江而上。并在鄱阳湖等长江江面大量布设水雷。

    抗日战争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大会战的序幕,就这样紧锣密鼓的悄然拉开。

    汉口,预备第二师师部,岳翰屏招集几位旅长商讨战局。

    翁照垣旅长首先说话,“师长,河南因有黄泛区,日军已经转兵淮河一线。我认为,日军进攻应该以大别山为界,大别山西北有丘陵山地阻隔,利于防守,日军必不会以重兵进攻。日军重点应该在沿长江一线。我认为应该采用内线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于安徽的太湖、宿松、湖北的英山、广济狭窄地带布设重兵,将日军围而歼之。”

    向文彬也主张以攻为守,单纯防守,逐次用兵,既不利于正面的防守兵力展开,侧击日军又嫌兵力薄弱,不仅失去歼敌战机,反而会被日军各个击破。

    庞函帧的意见和翁照垣、向文彬不同,他主张,江北战场在大别山北麓应该调遣有力一部依托桐柏山、大别山阻滞日军,尤其是富金山、商城、沙窝一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