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抗日川中铁军-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5……117mm。是当时轻型坦克中防护最好的,战斗全重18吨。

    这些坦克在防守中战功赫赫,面对日军缺乏反装甲武器的窘境,坦克兵配合步兵频频反击,打退日军一次又一次进攻。

    第6军军长黄杰,既是陈明仁的黄埔一期同学,又是湖南老乡,两人私交素来很好。黄杰坚决执行陈明仁的命令,频频向当面之日军展开攻击。第6军战斗力最强的预备第2师作为尖刀,向日军第18军发起攻击。

    第6军面对的日军的是第31师团,师团长佐藤幸得中将,这个师团在因帕尔战役中第一个撤退,保留了实力。不能不说师团长佐藤中将是个明智的将军。

    佐藤中将按照方面军部署,将师团的兵力分布固守钦敦江北岸的宾盖、茂格道、杜洛马等镇,这一带均在公路沿线,是钦敦江河谷走廊的要点,易守难攻。

    预备第二师直指杜洛马,这里是日军第31师团第114联队的防区,联队长大岛勤武大佐。大岛大佐在杜洛马修筑了坚固的工事群,将日军修筑工事的本事全都使出来了。

    杜洛马是个山区小弧形盆地,小镇位于盆地中心,东南西面是山形环绕,北边是穆河的一条支流,旱季河面并不宽,此时正值雨季,河面宽阔。东南方向有两座山峰,高七八百米,由东往南分别为库斯山、芒勒斯山。公路从两山之间穿过,这两座山紧邻公路,在路边仿佛守门的两只巨兽,卡住公路。

    其余方向均为山地,道路险要,也不便于大部队运动,攻坚。顾葆裕师长率领本师抵达战场,亲自带领营长以上军官查看地形。

    在进攻方向选择上,很多军官倾向于迂回北面,从上穆河渡江攻击,这里可以避开日军工事堡垒群,减少伤亡。

    顾葆裕师长则不同意,他认为,北面是穆河支流上穆河,河两岸山势险峻,不利于部队攻坚,日军在河岸沿线布设了大量暗堡群,贸然进攻,必定会遭受日军火力袭击。而从公路方向进攻,看似艰难,其实不然,只要攻占库斯山、芒勒斯山,就等于打开了杜洛马小镇的大门,随时可以进去。

    然而,全师军官大多数人不赞同师长的方案,顾师长只好将两个方案同时上报军长黄杰,请军长裁夺。经过慎重考虑,黄杰军长支持顾葆裕师长的方案,于是,军部回电,同意顾师长方案。

    为了保证预备第二师的攻坚炮兵力量,军长黄杰特地将军属炮兵团调配顾葆裕指挥,同时,黄杰向陈明仁司令官要求增加火炮数量。陈明仁只好找岳翰屏要,岳翰屏二话没说,将远征军总部直属炮兵团从曼德勒调往杜洛马一线,同时还要求史迪威将军加强预备第二师步兵配属的迫击炮、平射炮数量。

    经过史迪威将军的帮忙,美国空军乘下雨的间隙,为预备第二师空投了36门125迫击炮,24门平射炮,还有榴弹发射器60具,火焰喷射器24具。

    这下,预备第二师相当于拥有三个炮兵团的**炮兵,每一个步兵班几乎都配属了迫击炮、平射炮、火焰喷射器、枪榴弹。

    6月27日,预备第二师对杜洛马发起攻击。攻击之初,顾师长派出一个营渡过上穆河,然后向河南岸发起佯攻,给日军造成中**队将从背面进攻的假象。

    随后两个小时,三个炮兵团以及营连炮兵集中火炮,对准公路左侧的芒勒斯山猛轰。步兵则是冒着炮火,从进攻阵地挖掘坑道,迫近日军阵地。炮火声中,坑道坚定的不断向前延伸,炮兵停止炮击,步兵将平射炮顺着坑道推进前沿,平射炮则是定点清除前沿日军堡垒。

    平射炮轰轰怒吼,凡是可能像日军暗堡的,平射炮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几炮砸过去。不断有日军暗堡在炮火中露出原形,平射炮一炮下去,就有一个日军暗堡被炸翻。很快,前沿十几个暗堡被扫除干净。

    日军配属守备的迫击炮、平射炮很少开炮还击,为了保存战力,这些火炮不到紧急时刻是不会开火的。一个步兵营很快占领前沿阵地,随后接着将坑道向前延伸,坑道越来越难挖掘,随着山势的险峻,坑道几乎倾斜四十五度以上。中国步兵只得放弃继续挖掘坑道。

    顾葆裕师长命令炮兵将炮火袭击时间略作调整,开炮不要定时轰击多长时间,不规律的开炮,反复炮火覆盖。这样,迫使日军反复进入阵地,消耗日军士兵的兵力。

    整整一天时间,芒勒斯山都笼罩在硝烟中,山腰和山岭的鬼子的工事、暗堡遭到很大损失,夜幕刚刚降临,一个步兵团悄无声息的向山腰进攻。

    日军工事白天遭到中国火炮的袭击,损伤很大,夜晚还要紧急抢修工事。中国步兵一步一滑的艰难地向上爬着,脚上都用草绳捆扎,相当于防滑链,就是这样,爬山的速度依然缓慢。

    一个步兵连距离鬼子山腰阵地仅仅50米,已经能模模糊糊的听见鬼子说话的声音。中国士兵们就在这个距离潜伏下来,等候深夜的到来。整个芒勒斯山山腰部分,距离日军50米,一个团的中国士兵静悄悄的伏在黑暗中。

    夜越来越深,淅淅沥沥的雨水敲打着灌木的树叶,前方隐隐约约传来鬼子兵的鼾声。凌晨2点15分,三发绿色信号弹升上天空,在天空雨水笼罩下,信号弹时间很短暂。

    这时,山腰的中国兵立刻站起来,向山腰的鬼子阵地发起冲击。霎时,山腰阵地,鬼子的枪口接连喷吐火焰。

    中国士兵手中的冲锋枪“嘟嘟”的喷着火舌,一步一滑的向前艰难冲锋。为了减少误伤的可能,中国兵几乎都没有使用手榴弹。枪榴弹在这时就显示出威力,一枚枚枪榴弹射进鬼子阵地,轰隆声中,火光迸闪,鬼子被炸飞的身影不时在火光中闪现。

    ……

………………………………

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线大围歼(二)



    第三百三十四章西线大围歼(二)

    顽强的中国士兵,终于冲进鬼子战壕,狭窄的战壕里,双方士兵扭打成一团,刺刀闪着寒光,刺的钝响,沉闷的哼哧声不时传来。。。

    中国兵的体能消耗太大,在肉搏中,越来越吃力,很多战士干脆抱着鬼子兵,拉响身上的手榴弹,和鬼子兵一起化为一蓬血雨。中国兵这种混不畏死的打法,令鬼子兵胆寒,勇气和决心极大地削弱。鼓起勇气的中国兵,用刺刀将战壕里的鬼子全部歼灭,还来不及喘口气儿,山岭的鬼子兵又冲过来。

    中国兵手中的冲锋枪不停的喷射火舌,密集的弹幕,将鬼子兵笼罩在死亡的噩梦中。自动武器的强大火力,再次令鬼子兵无功而返。

    占领山腰的中国兵,立即开始清理战壕,挖设防炮洞。忙完这一切,新的一天来临了。山腰防炮洞挖设成功,接到报告的顾师长,立刻命令炮兵开火轰击山岭顶部。

    又一天炮击,山岭顶部鬼子核心工事,在密集的炮弹轰炸下,工事再也顶不住了,内部的承重柱不断被压裂,压塌。有的暗堡甚至直接被炮弹击中,一炮就炸翻了个个儿。

    当旁晚时分,山腰的中国兵端着枪冲上山顶,鬼子兵的工事已经残破不堪,很多人被炮声震死。没震死的,也都头晕脑胀,昏昏沉沉。为了减少伤亡,步兵们围困住地堡出口,长官调上来火焰喷射器,对准那些地堡口就是一条火龙射进去。

    地堡里顿时浓烟滚滚,烈焰升腾,残存的鬼子兵在烈焰中凄惨的哀嚎,中国兵听了也不禁暗暗低头。这就是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有些坚强的鬼子兵,带着满身的烈火爬出地堡,还没打滚,就被外面的中国兵冲锋枪射成带血的刺猬。

    有些地堡里的鬼子兵不想被火活活烧死,壮着胆子冲出地堡,迎接他们的是一阵阵密集的弹雨。随后,不管地堡里是否还有人,火焰喷射兵再射几条火龙到地堡,将地堡变成火海,一切罪恶在大火中化为尘土。

    拿下芒勒斯山,鬼子一个加强中队,300多人全部被歼灭。顾葆裕师长使用相同的战法有拿下库斯山。

    敲开杜洛马的大门,顾葆裕师长稳扎稳打,13天时间,全部占领杜洛马镇。一个步兵师全歼一个日军步兵联队,这在国内,大部分的**部队想都不敢想。中国远征军再一次证实了只要有先进的武器,勇敢的中**人其强大的战斗力,足以令列强侧目。

    与此同时,英军第14集团军也顺利推进,歼灭一个日军师团,和中国远征军第6军会师。第18军仅有一个残破的师团防守蒙育瓦、瑞保。瑞保日军为了增强防守力量,主动撤出瑞保城,增援蒙育瓦。

    英军第14集团军团团围困蒙育瓦,中国远征军第二集团军所属的新6军、第6军立即扫荡瑞保至平黎铺之间的日军小股守军,和第一集团军一起将日军第33军围困在平黎铺、文多两大据点。

    从发起攻击至今,已过去2个多月,连番血战,中国远征军和英军部队在雨水里和泥泞里打滚,部队困苦不堪。史迪威将军也被中英士兵的吃苦忍耐感动,西线大势已定,不急于一时。史迪威将军下令,中英两军暂时休整一个月,补充粮食弹药,运送伤员至曼德勒救治。

    史迪威将军在部队休整期间,召集西线高级将领,讨论下一步的进攻计划。其实也没有大的改变,英军第14集团军围困了蒙育瓦,担任围歼任务的肯定是斯利姆将军。北线平黎铺和文多两个据点,是中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缺一个71军)包围的,只是具体由谁指挥,史迪威将军不好选择。

    第二集团军司令官陈明仁和第一集团军司令官郑洞国都是黄埔一期同学,都是战功赫赫的将,论成名,陈明仁要早于郑洞国。史迪威将军的眼光在郑、陈之间来回逡巡,陈明仁将军性子直爽,他被美国老头看得极为不自在,唰的站起来,“史迪威将军,您直接指定就行了,我和郑将军是同学,我们俩不论誰指挥谁,都不会有意见。”

    郑洞国比较持重,为人厚道,不喜多言。他此刻也站起来,“史迪威将军,就让陈明仁将军统一指挥,他的能力我认同。”

    两位中国将军如此谦让,史迪威将军看着两人微微一笑。他对陈明仁的印象比较深,当然,这也是岳翰屏经常在美国将军面前提起的原因。他缓缓吸着烟,眼睛盯在陈明仁将军身上,“陈将军,就由你统一指挥两个集团军如何?”

    陈明仁将军站起身,大声回答:“坚决完成任务!”郑洞国将军欣然一笑,也跟着站起身,“保证完成任务!”

    史迪威将军高兴的笑笑,“好,那我就祝两位将军旗开得胜!”

    西线转入修整,东线岳翰屏压力可不小,马圭城内增加至2个日军师团,近四万人。马圭城外,南、北三个方向,日军在四十华里处设立前哨阵地。依托城外各个制高点构筑第二道防线,城墙为第三道防线,城内房屋按照巷战标准加固重要建筑,形成层层火力点。

    马圭西部背靠伊洛瓦底江,伊洛瓦底江支流蒙河从西北注入伊洛瓦底江,东北方向有支流桂河注入伊洛瓦底江,日军在桂河东岸的沙山建立阻击阵地,作为东面的前哨阵地。

    伊洛瓦底江西岸建立前哨阵地,主力防守在江东,依托城墙工事建立防线。

    岳翰屏的目的只是牵制日军,尽量阻止日军突围。西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