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抗日川中铁军-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4吨中的日军坦克那里经受得起这么猛烈的撞击,一下子被撞得横着滑出几米远,鬼子坦克兵拼命地想控制住战车,但无论他猛踩油门,战车只是一阵病牛一样的哼哼,车身就是不动。沈瑞礼后面的坦克不客气的一发炮弹就砸,那辆鬼子战车的装甲轻松的被撕开一个大窟窿,火光直接点燃了坦克。
其余几辆鬼子战车惊恐的转动车身,避免和中国坦克的撞击。沈瑞礼身后的坦克不断的开火,76毫米坦克炮弹不断穿透鬼子的坦克,点燃鬼子的坦克。
沈瑞礼开了头,大大刺激了中国坦克兵,他们纷纷加大油门,操纵着重量近三十吨的t…28坦克群横冲直撞,向重量十四吨的日军九七式战车直冲,厚实的装甲撞上厚度最厚处仅二十毫米的日军坦克,一下就就把鬼子战车撞得翻了一个滚,后续的中国坦克远距离再补上一炮,将鬼子坦克炸成大火球。
远距离助战的中国装甲车,装备了45口径的坦克炮,远距离的攻击能力不容小觑。装甲车三辆对付一辆日军坦克。在这些装甲车中,一个战车小队的战术配合相当吸引人的眼球。
这个小队的三辆装甲车呈正三角形,一辆单车在前,两辆在后,车身保持4米左右的距离。前导车的火炮射向哪辆日军战车,后面的两辆装甲车的火炮紧跟着射向那辆鬼子坦克。前导装甲车的火炮成为基准炮,炮手的射击水平相当不,1000米左右的距离,行进间开炮,命中率居然达到奇准的80。
战车呼啸,炮声震天,在中**队顽强打击下,主动攻击中**队左翼的日军战车损伤惨重。西园大佐在的指挥车里铁青着脸,无奈的看着战场上不断被击中起火的日军坦克,大佐心里无比震撼。
中国装甲部队居然有如此高的战术素养,装甲兵的射击水平如此之高,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西园大佐
深知装甲部队获胜的关键在于地形、装甲厚度、火炮口径、机动能力、装甲兵射击水平。在两军装备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装甲战术的运用、装甲兵的射击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中国装甲兵经过严格的训练,炮手的命中率大大提高,在这次遭遇战中,中国装甲兵不仅能够一边行进一边开炮,首发炮弹的命中率远远高于日军装甲兵。
一个多小时的艰苦血战,平原上到处是冒着浓烟,燃着大火的受伤坦克和装甲车。
西园大佐赶紧请求飞行兵团增援,企图凭借强大的制空权,掩护的坦克突围。
短短20分钟,40架日军战机飞临战场上空。沈瑞礼立即下令,装甲车从坦克车队中分离出来,在坦克外围组成一个防空圈,凭借车载的机枪对空防护。
中国战车变阵很快,不一刻,一道半弧形的对空防御火力圈成型。一条条修长的火舌射向空中,织成一张绵密的子弹弹幕。装甲战车的天敌就是飞机,无奈中国远征军没有制空权,日军飞行员凭借高超的驾驶水平,翼翼的闯过弹幕,肆无忌惮实施超低空轰炸。
战机呼啸,一阵阵尖利的俯冲攻击的声音撕心裂肺的传来,日军飞行员娴熟的掌控着战机几乎贴着战车车顶扔下炸弹。一颗颗炸弹相继爆炸,中国战车湮没在一片硝烟和烈火之中。虽然中国装甲车车载机枪全部开动,相对于浩瀚的天空,这点防空火力远远不够。
一辆,又是一辆中国坦克或是装甲车被飞航炸弹炸伤,那些没有牺牲的机枪手依然顽强的掌控着机枪,一条条火舌坚毅的射向天空。有些受伤停止下来的中国战车,成为日军坦克的标靶,在日军坦克猛烈的火力袭击下,这些中国战车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成群的炮弹飞向受伤的中国战车,**撕开了战车的装甲,一个个明亮的火球接连亮起。天地之间,闪烁的火光交相辉印,绚丽夺目却又触目惊心。
沈瑞礼心在滴血,“没有制空权,中国远征军要付出更多的鲜血。这就是现在战争,很残酷却又很无奈。”
缅甸的天空看不见一架中国战机,也看不见一架英国战机,浩瀚长空成为日军飞行员的肆虐场。日军航空兵的出击,挽救了日军坦克部队被歼灭的厄运。
残存的日军坦克趁机汇合在一起,一举冲开中国装甲部队的拦截,向马圭方向逃去。
天空终于宁静下来,大地陷入沉寂。中国装甲兵并没有追赶日军坦克,没有制空权,中国战车随时会遭到日军航空兵的攻击,这将是灭顶之灾。
沈瑞礼组织战士们抓紧打扫战场,收集清理受伤的坦克。这次坦克大战,共击毁日军坦克80余辆,击伤日军坦克40余辆,中国损失坦克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
双方战车的损失相当,但中国主战坦克的损失远远小于日军,依靠中国生产和改造装甲车的能力,这些装甲车的损失1个月就可以补充,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胜利。
沈瑞礼进入仁安羌油田,组织装甲兵修理人员清理英军丢弃的坦克,并将英军丢弃的一些重型卡车也全部收集起来,装运仁安羌被英军丢弃的军事物资。在刘放吾团长的帮助下,沈瑞礼只经过了短短一天就全部将需要运回曼德勒的物资和装备全部装运完毕。
第二百五十六章中日坦克大战(二)
第二百五十六章中日坦克大战(二)
*
………………………………
第二百五十七章曼德勒外围的枪声
第二百五十七章曼德勒外围的枪声
中国装甲兵团撤离仁安羌油田之后,刘放吾团长看着冒着浓烟的油田,心里也踏实了很多。*囤积的物资和装备全部运了,仁安羌油田已是一座空城,油田都被英军破坏了,即使日军占领了油田,要想恢复生产,没有半年以上的准备是不可能的。
刘放吾团在仁安羌已经坚守了三天,一个团面对日军整整一个旅团的围攻,阵地岿然不动。再打下去,鬼子师团主力上来,要想走就困难了。
恰好这时,英军斯利姆少将打来,告诉刘团长,亚历山大将军命令他的英军第一师撤至乔客巴当,他要准备撤退了,请中国远征军也做好撤退的准备。
刘放吾团长最后检查了一遍油田的设施,看看有没有漏下该破坏没有破坏的。巡视一遍,没有遗漏未破坏的设施。刘团长立即下令,全团收缩防线,第一营固守阵地,二营和三营撤至滨河大桥北端。当天夜晚,刘放吾团在夜色掩护下悄悄撤出阵地,全团向密铁拉撤退。
日军在天明之后,依然一顿大炮猛轰,中**队阵地一点动静也没有。当日军士兵战战兢兢冲到**阵地上,阵地已经没有一个人。越来越多的鬼子兵进入阵地,忽然,一个鬼子兵直觉得脚下一紧,“有地雷”,刚刚说完,一声巨响,这个鬼子兵清晰地看见的大腿飞离的身躯,一股血箭激射而出,眼睛一黑。
鬼子兵还没反应,接二连三的又有几个士兵踩响了地雷,那一声声此起彼伏的爆炸,仿佛是在嘲弄日军士兵,又像是在兴奋的展示中国远征军士兵的仇恨。
第33师团进入仁安羌油田,除了滚滚的漫天黑烟,倒塌的钻井和钻台,没有一滴汽油,一粒子弹,一颗粮食。鬼子掘地三尺,也没有用的。鬼子军官们气得大骂狡猾的英国佬,卑鄙的支那人留下一座空城给我们。”
一直以来,占领一地必有大量物资的丰厚收获,占惯了便宜的鬼子时候吃过这种亏?同样暴跳如雷的还有饭田军司令官,这位中将,在心底里就没有想过会一无所获。
司令官的脑海里幻想着打下仁安羌油田,有比马圭还多的枪炮子弹,油料、粮食堆积如山,然而日军占领一座军事重镇,居然没有一点军事物资缴获,他认为是前线的军官们作战不尽心,贻误战机所致。饭田中将以异乎寻常的语调,严厉训斥了33师团的樱井中将。
第56师团、第18师团在进至仁安羌一线后,第18师团立即摆出一副和中**队决战的态势,气势汹汹的直奔曼德勒而来。第56师团则是轻装简从,静悄悄的向东枝迂回攻击。第33师团则是在仁安羌稍事休整,留下600人的守备兵力,师团主力立即向西追击英缅军。
饭田祥二郎中将为了尽快实现缅甸占领区的稳定,立即安排着手扶持昂山建立缅甸**政府,组建缅甸国防军。为了巩固日军占领成果,尽量缩小日军守备兵力,饭田司令官准备仿效中国战场的经验,编练日军的守备旅团,大量从国内移民,建立拓荒团。
4月8日,德钦昂山在仰光成立缅甸**政府,德钦昂山担任新**政府的总统兼任国民军总司令,日军少将西野圆成担任缅甸国民军顾问。为了尽快巩固占领区,饭田祥二郎特地从盟国泰国,调遣一个师的泰**队进入仰光,帮助日军担任守备任务。
4月10日,日军第18师团在密铁拉遭遇刘放吾团长的轻微抵抗,随后112团逐次抵抗后退,日军几乎没有遇到重大抵抗就攻击至曼德勒外围。
12日,日军第18师团前锋第55联队第2大队细川振雄少佐率领本部进至洋米町。担任洋米町防守的是中国远征军新编第49师第145团第1营。
营长李振全是贵州军校九期毕业生,作战勇敢。新编第49师先是在梅苗担任战役总预备队,随后被岳翰屏调至曼德勒西南,担任曼德勒外围作战任务。接受任务后,师长向文彬就带领全师连长以上的军官查看了地形,做了精心的准备。
洋米町扼守密铁拉至曼德勒公路的要冲,是一个古镇,小镇相当繁华,原先就有坚固的寨墙。向文彬为了依托古镇狠狠的教训一下鬼子,加强了5个排给1营。川军驻扎小镇后,严守军纪,不占民房做营房,不扰民。
缅甸当地居民医疗条件很差,多有感冒发烧的镇民得不到及时医治,李振全营长吩咐军医尽力帮助镇民就医治病,遇到家里贫穷的居民,部队还赠送药品。憨厚淳朴的川军弟兄用实际行动向土著居民证实了中**人的善良,赢得了缅甸当地民众的支持。
得知中**人要和日军开战,小镇的居民纷纷主动帮助中**人修筑工事。李振全利用缅甸石头多的特点,在当地民众帮助下,用巨石环绕小镇修筑了坚固的城墙,周长12里,墙厚7米。
城墙上设立哨楼,碉楼,城墙中间设夹层暗堡。城墙上明暗火力点交叉覆盖,没有死角。
镇内重要的街口用巨石垒成砌蛇形甬道,与两侧的房屋连接。拐角处多设暗火力点,屯兵坑,与甬道火力点形成火力的交叉补充。镇外环城墙挖掘一条护城壕沟,宽约6米,壕沟建成,注水形成一条护城
河。
镇外距离护城河100米的地方,建筑物、树木、土坡全被抹掉,形成一片宽约5华里,深100米的开阔地。开阔地前沿依托地势挖掘壕沟,设立暗堡,建立火力支撑点40多个。这些火力点射界开火,交叉覆盖,牢牢控制了小镇外围可以进攻的攻击场地。
镇外6华里有一个小高地,地形险要,扼守公路要冲,是小镇的门户。可这里兵力放置多了,又不便于防守。李振全琢磨着最好放一个加强排,既能好好利用地形教训一下小鬼子,又便于兵力隐蔽。
正好,一个排长来主动请战。李营长看看来人,原来是3连3排长王新庵。王排长早就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