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抗日川中铁军-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经国高兴地说,“这太好了,翰屏,那可谢谢你了。”

    岳翰屏也松了一口气,谈判的事就交给朱有骞市长去办吧,反正他和蒋经国只要掌握方向就行。蒋经国说完江西经济的事情,脸上严肃地说:“告诉你一个消息,德国进攻波兰了。欧洲战火点燃,英国、法国不会独善其身的,大规模的战争肯定要打响。”

    岳翰屏一愣,还是刚刚打起来?蒋经国看见岳翰屏惊愕的样子,微微一笑,“也难怪你会吃惊,这还是10月1号的事。”其实,蒋经国那里知道,岳翰屏是惊讶德国攻击波兰的时间与历史相比,向后推迟了整整一个月。

    岳翰屏点点头,“大公子,欧洲打起来了,世界就热闹了,小鬼子也不会甘于寂寞的,世界大战极有可能爆发,总体形势对我们有利。看来,我们江西的工业要加快发展了。”

    朱有骞和犹太人商量了组建江西钢铁股份公司的想法,这个公司首先立足铁矿开采、钢铁冶炼、军工生产,有条件再向其他行业扩展。犹太人代表非常赞同这个提议。

    在蒋经国的积极支持下,江西钢铁股份公司迅速成立,公司下辖萍乡、安福、吉安几个炼铁厂,赣州兵工厂一个军工企业。江西省府象征性的出了一部分资金,占10的股份,岳翰屏的股份占到40,犹太资本股份占30,民间资本占20的股份。格林斯潘先生被推举为公司总经理,行使经营权。蒋经国和岳翰屏想以钢铁股份公司为龙头,带动江西工矿企业大发展。

    犹太人越来越多的迁居中国,赣州犹太点迅速住满,格林斯潘先生很细心,他特地在欧洲购买了大量的机器设备,由后面来的犹太人带过来。这些新设备和机器,主要是钢铁企业、兵工企业所急需的。加上岳翰屏从九江拆除的机器设备,江西的工厂很快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在赣南兴起。

    格林斯潘考虑到工业生产,没有工业母机的生产企业可不行,于是,出资建立了江西第一家生产工业母机的机械厂。蒋经国考虑得非常周到,江西所有的工业工厂都被安置在山区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日军飞机空袭的损失。格林斯潘先生将犹太人中的技术工人作为骨干,在钢铁股份公司各个分厂担任技术指导,这些工厂都是一边调试机器,一边试生产。

    为了坚持长期抗战,保证军需民用的供应,蒋经国和江西的有识之士紧紧抓住特殊机遇,在很短的时间内建起了一大批工矿企业。设于吉安天河的江西炼铁厂,日产翻砂铁10多吨,年产7200吨,成为东南各省的重要基本工业。设于泰和的江西机器厂和江西车船厂,设备完善,动力机及工作母机就有40余部,经营各项机器的制造与修复业务,保证了东南战场我军的武器供应及修缮。战时,虽然四川、云南等省均有水泥制造厂,但由于运输困难,供给非常不便,故江西的水泥供应成为战时大户。经济部工商调整处和中华水泥厂合资在江西省天河设立水泥厂,因原料丰富,可以自己生产,战时东南战场的国防工事建设所需的基本原料主要由江西供给。赣南大余的硫酸厂,所有设备均自行设计制造,年产硫酸40吨,后因东南各省急需,进行超额生产。所生产的各项物资均能满足军民所需,极大地支持了东南战场乃至全国的持久抗战。 截止1939年底,仅仅江西一省的工业企业发展到200余家,行业涵盖钢铁、医药、食品、化工、日用轻工等等。成为继大西南工业基地之后的又一个巩固的工业生产基地。

    这天,岳翰屏兴致勃勃的到安福炼铁厂视察,这个铁厂是岳翰屏根据后世江西铁矿勘探资源信息,特地选定的,这个铁厂的铁矿石储量是江西最大的。因此安福炼铁厂成为当时江西生产钢铁量最大的工厂。正在大家看得兴致大起的时候,忽然,一阵争吵声传来。岳翰屏皱皱眉头,“怎么回事?”

    车间主管立即解释,“岳军长,是几个安源煤矿的工人,听说这里的工资高,他们找了几次,想到工厂当工人。”岳翰屏不解的问道:“那这是好事呀,怎么不要他们呢?”主管回答说,“军长,他们原本就是要参加新四军才从煤矿逃出去的,后来听说路上遇到鬼子,被打死了两个工人,这些人命大,逃出来了。回来煤矿就不要他们了,想参加**军队的人,咱们也不敢收留啊。”

    岳翰屏轻轻哦了一声,不再说话。那几个工人依旧在工厂门口蹲着,大有不招收他们就不走的架势。岳翰屏在安福炼铁厂仔细询问了出铁量,炼钢的产量,钢铁质量等情况,就准备回去。出了大门,看见那几个工人还在那里等着,忍不住上前劝道:“你们回去吧,不行就到别处找活儿干。”

    为首一个年轻工人大声哭道:“长官,我们家里一家老小都等着我们拿粮食回去。不做工,我们哪有钱买粮食。再说,我们如果还是当工人,走远了,家人怎么办?”

    岳翰屏看他哭得悲切,就问:“你叫什么名字?你有什么特长吗?。”

    那个工人抬起头,“长官,我叫陈文铎。我是安源煤矿的车工,会开车床,车、钻、磨工艺都会。”

    岳翰屏点点头,“我是青年军军长,岳翰屏。你如果想当兵,我可以让你去我的部队。”

    旁边一个工人插话说:“长官,真得,陈文铎脑子活,手艺巧,他对机械制造很有天分。”

    岳翰屏感兴趣地说:“好啊,我的修理连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们都去吧。”

    陈文铎不敢相信,半天没做声,岳翰屏的警卫员撇撇嘴,“还不快谢谢军长,他答应了的事,还能有假?”

    这几个工人才忙不迭的鞠躬,“谢谢军长”

………………………………

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工土专家



    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工土专家

    中国政府从人道主义出发,暗中放开犹太人的签证,相对于成百上千万的犹太人可能杯水车薪,但毕竟保护了一部分犹太人。到1939年底,大约有60多万犹太人来到中国,赣州就有17万犹太人定居。大量的犹太人移居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充足的技术工人和发达的商业理念。

    这些犹太人为了解决温饱,最便捷、最实惠的就是到赣南工厂当技术工人。蒋经国一方面为了资助犹太人,一方面为了吸引犹太技工,当时开给犹太人的工资是全国最高的,一个技工每月15元银元,一个助理工程师每月薪金30元银元,一个工程师60元银元。按照当时的物价算,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200元人民币。

    岳翰屏除了军队的训练,最关心的莫过于兵工厂的建设。在格林斯潘先生的帮助下,从犹太人里挑选了一百多名曾经在德**工企业工作过的工人,作为骨干充实到赣州兵工厂。赣州兵工厂,蒋经国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亲自出面找兵工署主任俞大维,软磨硬泡,愣是从兵工署11厂、21厂等几个老牌兵工厂抽调了一批技术骨干到赣州兵工厂。

    在蒋大公子的支持下,赣州兵工厂的机器设备具有优先挑选权,九江拆除的机器,购进的机器,只要兵工厂用得上的,蒋经国发话了,兵工厂拣好的拿。短短一个月,赣州兵工厂就将造枪、子弹、迫击炮的机器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到位。11月下旬就开始试生产,当时主要还是制造技术成熟的中正式步枪、捷克轻机枪、60迫击炮、82迫击炮,还有子弹。萍乡、吉安、安福的钢材源源不断的供给给兵工厂,尤其是萍乡钢铁厂,因为起步较早,技术积累相对雄厚一些,在技术工人的加入后,

    制造枪炮最主要的钨钢也能生产了。

    当萍乡钢铁厂将钨钢样品送给蒋经国过目时,蒋大公子摸着闪着幽光的钢材,激动得热泪横流,“我们可以自己生产钨钢了我们的步枪、机枪、还有子弹性能可以提高一大截了。”立即命人将钨钢样品送到兵工厂检测,兵工厂答复,自产钨钢完全达标,可以作为枪支用钢。

    蒋经国立即将钨钢冶炼技术推广给安福、吉安的钢铁厂,他要制造出更多的钨钢。

    赣州兵工厂启动了,可是岳翰屏始终有一块心病没有解决,那就是中正枪相比三八枪,杀伤力大很多,但因为后座力较大,新兵不好掌握,在青年军新兵训练时,甚至发生了新兵被枪支后座力震脱臼的现象。再就是中国的工业基础相对日本,那是天壤之别,枪支弹药的制造,远远弥补不上战争消耗。怎样才能有效利用日军的装备?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岳翰屏的心头。

    这天,岳翰屏到坦克团修理连随便转转。看到几个士兵在忙碌,他们将步兵损坏的步枪全部拆卸,然后挑选有用的零配件,重新组装成一支新枪。有的简易的零件,一个士兵就自己动手,制作零件。他们的行为引起了岳翰屏的好奇,于是走过去,打声招呼。

    谁知那几个士兵一见岳翰屏,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敬礼,军礼还不算标准,但也算是有个军人样子了。“岳军长好”他们大声的致敬。岳翰屏一愣,仔细一瞧,隐隐约约有印象,好像在哪里见过。其中一个士兵说,“军长,我就是陈文铎。”

    哦,想起来了,那个在安福铁厂的工人。“好哇,你们都来当兵了。怎么样,还适应吗?。”岳翰屏关切的问。

    几个人高兴的道谢,“军长,真是感谢您了,要不然,我们几个一大家子人都要饿肚子了。”岳翰屏摆摆手,“这算什么,我能做到的。你们怎么有兴趣修枪支?”

    陈文铎捏着刚刚配好的一支枪,递给军长过目,“军长,您试试,看怎么样?”旁边已经围了一大圈士兵,他们期待的望着自己的军长。岳翰屏接过枪,熟练的拉动枪栓,看看枪膛,没有子弹。一伸手,“子弹”旁边一个大胆的士兵从身上掏出一个桥型弹匣,上面黄澄澄的五发子弹。军长熟练的将子弹顶入弹仓,拉动枪栓,瞄准百米外的一根树枝,冷静的扣下扳机。“啪”一声响,树枝应声而断。周围的士兵哄的一声“好军长真厉害”

    岳翰屏得意的将步枪交还给陈文铎,陈文铎就说:“军长,我看到这些枪如果修一修,还能用,还是一支好枪,舍不得丢,就自己动手拾掇拾掇。”

    岳翰屏心里猛然一动,微笑着开玩笑说,“陈文铎,那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你看有没有办法,不改变三八枪的口径,但是又要具备中正枪的杀伤力?”

    陈文铎没有造过枪,他只是兴趣和天赋,使得他对机械制造格外情有独钟。但是军长的命令,那他一定要完成的。于是,陈文铎严肃认真的回答,“军长,我一定完成任务”岳翰屏因为心里想着这件事,也就是随口一说,也没当真。他知道要想让一个没有读过书,甚至都没有经过机器操作培训的工人去完成这件事,那是不可能的。

    陈文铎接受任务之后,找那些老工人咨询,又找士兵了解枪支威力的决定因素。最后,干脆找了一支三八枪,一支中正枪,全部拆卸开来,反复研究。陈文铎没读过书,但他对机械制造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天赋,几天下来,他就琢磨出一点门道了。步枪的杀伤力由子弹决定,射程由枪管长度决定。那要提高杀伤力,就必须要使用口径相应大点的子弹,枪膛缠距决定子弹的穿透力。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