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热血时代-第6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这个白脸就由我这个总指挥来做。呵呵!”朱总司令笑了起来。
“刚才总司令了。要防止进入伏击圈地鬼数量有误地情况出现个问题提得好!”主席抄朱总司令点了点头。“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靠扎实可靠地情报工作了。李克农同志。这个问题就你这个红色大特务来向军委地同志们说明一下吧。”
“哈哈!”
“是。主席!”总军事情报部李部长从角落站了起来。“根据主席、周副主席和总司令指示。为了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地对日作战行动。我情报部门早在今年年初地时候就开始了情报工作地布设目前为止。我情报部门已经在南北两大战区完成了该项工作且已经取得一定地成效。”
“李大胡。行啊你!”
“难道你们总军事情报部早在年初地时候就已经预见到抗战地爆了吗?”
“是的!”李部长微微一笑。“情报工作就是要走在前面则就成了马后炮了!”
“哈哈!”
别说是在年初,其实早在三年的时候特勤总局所属的战略研究室就已经向央提交了关于日爆全面战争可能性的详细报告。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央最高决策层就果断地作出了迎接全民族抗战到来的战略部署。除了可以公开或半公开的准备之外,秘密工作则由总军事情报部和特勤总局分工负责。战术层面的情报工作是总军事情报部的分工范围,特勤总局给予了大力的帮助,这些帮助主要是在经费上。这也是李部长最得意的地方,因为当初戎瑞就是他第一个向央推荐的。就凭这个,戎瑞对总军事情报部的经费问题就能聋做哑,更何况央已经明确总军事情报部的经费也在特勤总局的战略经费列支。对于李部长来说,由特勤总局负责经费筹集不仅仅是意味着总军事情报部不必再为经费而犯愁,而且还意味着以往许多难以实现的计划方案得以顺利启动。那些为了党的事业出生入死的无名英雄们再不必在冒着生命危险的同时,还得自己解决生活和活动经费,情报工作效率的提高是难以估量的。
“总军事情报部在北方战区的情报区域包括山西、绥远、察哈尔、北平、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我们在所有的心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站。”李部长介绍说。“同时,为了配合作战的需要,我们已经在山西北部、绥远南部、察哈尔、北平和河北等地的各个交通枢纽建立了情报点。也就是说,日军部队调遣、后勤物资转运等重要活动都将处在我们情报人员的严密监控之下。与此同时,根据国共两党的合作协定,我们总军事情报部还与国民党军统、统等特务机构建立了情报交换机制,相互通报日军的动向。”
“这会不会暴露我们的情报体系呢?”
“不会!”李部长
来。“因为我们与国民党的情报合作是一个**的作,与我们的情报体系不生交叉就避免了暴露的可能性。”
“那么你们怎么保证情报传递的畅通和及时性呢?”有人问出了关键的问题。
“各位长不知道是否还记得我们根据地开办的贸易公司曾经在全国各大城市采购过大批的收音机?”
“难道那不是收音机吗?”李部长的表情和语气似乎为大家揭开了一些秘密。
“那倒不是,我们采购的的确是收音机,这一点国民政府的贸易审查机构可以作证,呵呵!”李部长诡异地笑了起来。“不过这些收音机是特殊制作的只要将它们拆开,就可以重新装配成无线电收报机。”
“是嘛?!”听到李部的说法,就连主席和朱总司令也都惊奇地看向了周副主席们很清楚这样的大动作肯定是出自周副主席的手笔。
“不是我的主意,是杨迈策的,我可不占这个功劳,呵呵!”周副主席笑着摇了摇头。
“原来是小家的主意,难怪了!”主席当然明白周副主席话里面的意思了。
“些通过特殊渠道购进的西方先进无线电收报机不仅装备了我们的八路军主力部队,也充实了我们总军事情报部各个情报站点的无线电通讯能力,使我们的情报传递渠道基本上实现了无线电化。特别是大功率无线电台输入,使得我们的无线电波已经可以覆盖全国的各个地区面提高了我们的情报反应能力。同时,我们还与共产国际情报局建立了无线电联系。”
“嗯,正是由于特勤总局的出色工作,央现在已经建立了与共产国际的直接联系,再不必为这个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事情犯愁了,呵呵!”周副主席接口说道。
“太好了!”
“天哪,这得花多少钱呀!”
“经济意识很强嘛,哈哈!”主席一听就乐“对了得花多少钱呀?”
“这得问杨迈特勤总局了,呵呵!”周副主席微微一笑。“一百万,也许两百万,也许要三百万吧,我还真不知道。”
“你这个大管家是怎么当家的么叫一两百万也许三百万的,最后还来个真不知道呵!”一听周副主席的话,连同主席在内的所有人都乐了。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主席!”周副主席也笑了起来。“我只知道当年我们在长征途曾经向一个国民党小军阀花重金购买了两台五成新的电台,当时就化了足足……”
“一万五千大洋。”李部长接口说道件事情当时还是宗军事情报部的人经手的。
“也就是说一台崭新的军用无线电台就要接近万元的价格了?”
“黑市的价格大致是这样的。”李部长点点头。“不过这玩意儿是有价无市的东西,想买都难。
”
“特别是军委、八路军总部和各主力师部队配置的大功率军用电台更是想都别想。”周副主席笑着说道。“所以我才说真不知道,也许花不了那么多钱也说不定。不过按国内的黑市价格,这批军用无线电台的价值应该在三百万元以上,呵呵!”
“不管它了,价高价低都已经装备部队了,哈哈!”主席想起了戎瑞曾经跟他提起过的关于建立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信息四位一体的C3I指挥系统的建议,不由得会心一笑。
CSI~挥系统是二战之后美国人率先提出来的现代化军事理念,当然戎瑞不会指望在没有电计算机和尖端通讯技术的情况建立这样的系统,因为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但在戎瑞看来,即使如今的技术条件限制也并不意味着这种构想不可能实现,只不过换种思路而已。特勤总局特战司令部的建立就是这种C3I~挥系统的尝试,现在看来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当然,特战司令部C3I指挥系统的尝试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在全军推广。这种尝试所花费的代价,恐怕连戎瑞自己都觉得有些奢侈。光是两个特遣队的通讯设备费用,3I指挥系统的建设不仅仅需要先进昂贵的通讯设备,那只是基础条件而已,更重要的是各级指挥员的军事理念更新,还有掌握这些先进设备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在这一点上瑞没有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而是制定了稳步推进逐步升级的策略。他没有指望深谋远略如主席、周副主席和总司令等伟人能够接受C4IR智能指挥系统的概念,所以戎瑞把它简化成了C3I因为这更容易被当代的军事家们所理解和感兴趣。事实证明,戎瑞的思路是正确的,包括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指挥在内的军事统帅们立刻被戎瑞的构想吸引住了。
自红军初创以来,军事通讯的落后一直是党和军队统帅们心头难以撂下的一个症结。红军在以往的作战没少吃过军事通讯落后的亏,无数本来可以打赢的战斗白白丧失了大好战机,本来可以全歼敌人的精心之作结果功亏一篑,本来可以及时避免的失误却眼睁睁地看着部队遭受重创。当然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之桑榆收之东隅,党和红军的情报工作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但这并没有打消统帅们一直以来想要建设强大军事通讯能力的想法,戎瑞的计划构想为统帅们带来了一丝希望。
特战司令部的建立和尝试,秘密购置大功率军用电台、野战军用电台,研制开野战步话机,总军事情报部和特勤总局情报网点的布设,军委延安无线电学校和参谋学校的建立,军委、总军事情报部和特勤总局无线电心的建立主力部队特战队的建设,这一切看似分散而又没有太大的联系,但却都是围绕C3I~挥体系建设而紧锣密鼓开展起来的。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特勤总局一个叫做C4ISR计划的组成部分,至于为什么这个
计划被称为C4ISR这个名称,戎瑞没有解释。少数知有问他们看来这或许只是为了保密起见故意而为之,鉴于保密的规矩他们也能问。
也正是C4ISR计划的实施才让主席和军委主要长对八路军部队的作战能力有了相当的信心。但这并不是唯一的信心来源,主席的信心也来自八路军主力部队目前已经装备的特勤总局军事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暴风”1M火箭炮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打击武器系统外各部队的武器装备也有了质的改变。再加上八路军主力部队大多都是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磨练的指战员,其战斗力是绝不容小视的。
“**、聂荣臻和周昆他们这些115师的高级指挥员们认为日军的兵力不多于一个联队的情况下,他们完全有能力集三个团左右的兵力击溃之,在条件有力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歼灭之。”周副主席说道。“可以看出,他们的信心还是很大的。”
“日军的一个标准联队足足有3800人,在大约两倍于敌的情况,115师的预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主席点了点头。“关键还是在战机和情报的支持。”
“请军委和主席放心,我们总军事情报部将全力支持115师的作战行动!”李部长站了起来。“我们已经将总军事情报部的‘信天翁’特种军事侦察大队一个队派往115师随同行动,他们配备了先进的武器和通讯装备,并且各个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老侦察员,他们一定能够给予115师以强有力的战场情报支持。”
“这样很好!”主席周副主席相视一笑,同时点头道。
总军事情报部特种军事察大队是继特勤总局红箭特种作战大队之后建立的又一支特种部队,这是李部长受到戎瑞《论特种战》一书关于战场军事侦察一篇的启而创建的。对于李部长的这个设想,戎瑞自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无论是在经费、武器和通讯装备等各个方面都是有求必应。凭着戎瑞当时没经过大脑的答应,李部长从特战司令部和红箭大队愣是挖走了二十多名优秀的特战指挥员、参谋和队员,这让戎瑞被当时的参谋长王湘正和大队长冒用口水轰炸了好长时间,直到第二批特战队员补充之后才停歇下来。有了这些挖角过来的底,李部长还和三个主力师达成了协议各部队抽调了一批精锐的侦察员进入了总军事情报部的特种军事侦察大队。按照红箭大队当时命名的规矩,这支特殊的部队在成军之时被命名为“信天翁”,戎瑞后来知道后大为妒忌,这本来是他为红箭大队准备的名称只不过因为当时红军向来喜欢以红色为名号的习惯才改为第二选择的“红箭”。不过戎瑞其实误会了,不是央军委偏心,而是李部长的理由更为贴切。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