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热血时代-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构,下到战区去当司令官的。自从西安事变之后,最高当局对何应钦的不满与日俱增,只怕连地上的蚂蚁都看得出来。

    “文白,你是作战前线总指挥,这件事情你怎么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蒋介石开口问道。

    说起来,张治中也是国民党内军事将领的元老人物已经是黄埔军校的学生总队总队长、军官团团长了。蒋介石定都南京之后,张治中又被任命为中央军校的教育长、第五军军长、第四路军总指挥和第九集团军的总司令。论资格,张治中可说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很多多高级将领都是他的学生。张治中虽然是蒋介石比较亲信的将领,党内军内的地位都很高,但是却始终不能取得最高当局蒋介石的信任。原因也很简单,在蒋介石看来,张治中虽然才德兼备,忠心耿耿,但张治中忠心的对象并非是他蒋某人个人,而是国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里面的区别在外人看来也许并不大,但蒋介石自己的心中自然是有一杆秤的。对于张治中这个人,蒋介石既爱惜又无奈,因为他太需要有才德的将领了。张治中有才有德,又有拉帮结派的实力和政治资本,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完全是国民党内的一个异类。不过,这也和蒋介石本人对张治中颇多顾忌和限制有关,因为他很清楚张治中一直对**报有同情。而那些虽然忠心无但在才德方面连蒋介石自己都觉得看不下去的将领们,他又不得不用不能不用,那份无奈的心情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有苦说不出。

    “委员长,白健生的建议绝对是个好主意。”张治中对蒋介石说。“如果能够在华北敌后牵制日军的行动,将对我军在上海的攻击有非常大的意义。可问题是,戴局长的特别行动队能不能胜任这样的纯军事行动,毕竟他们只是一支特工队。”

    “这个我知道,所以我才同意你说的补充建议,要汤恩伯派一支部队穿插敌后。”蒋介石伸手端起了桌上的白开水。

    “能不能请**方面……”张治中看了蒋介石一眼。

    蒋介石没有任何反应,对张治中的话既不反对也不赞成,这是他在下属面前向来的作风。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直接下令或提出正面的要求。”张治中想了一下说。“您看能不能这样,让中央社一条社论,内容嘛……就拿平西抗日敢死队做文章,在表彰的同时,号召在敌后军民向平西抗日敢死队学习,团结起来,坚决响应委员长庐山抗战讲话的精神,随时随地拿起武器打击日本法西斯侵略。”

    “文白好心思!”蒋介石的眼睛一亮,这不正是当初**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新闻的手段嘛。

    “委员长,我想毛润之先生是一定会读懂这条社论的。”张治中松了一口气。

    介石点点头。“来人,去把布雷先生请到我这里来!”

    “你就是罗卓英罗将军?”

    第一眼见到罗卓英,戎瑞对他的印象相当不错,自然大多是因为此公在历史上是位鼎鼎有名的抗日将军的缘故。

    早在二十年前,罗卓英在保定炮科学习的时候,就跟同校的陈诚结为莫逆之交。此后就一直跟随着陈诚,陈诚到哪儿他就跟到哪里,可谓是忠心耿耿。倒不是罗卓英会拍马屁,此公还是很有些水平的,就连很多**的将领对他的评价和非常高,是一员绝对的悍将。过不了多长时间,日本人也会领教到罗卓英的彪悍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名垂千古的罗店争夺战就出自罗卓英的手笔,虽然罗店最终还是失守了,但此战打出了中**队的威风,虽败犹荣。要说戎瑞对该国民党军队的将领们之中哪些人有好感的话,罗卓英就是其中的一个。

    “真是久仰了,戎瑞将军,敝人正是罗卓英!”罗卓英的性格跟陈诚很相似,也就是所谓近朱赤的道理。

    “呵呵,来来,你们两位都不要客气了,自己人嘛!”陈诚大笑着让戎瑞和罗卓英落座。

    戎瑞的督察办公室自从昨天最高国防会议之后已经正式被蒋介石改名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督察办公室,虽然少了委员长特命的名头,但意义却完全不一样了。原先的督察办公室是戎瑞的私人机构,只不过是挂了蒋介石特命的名头罢了,军委会、高级军政官员们谁也没有把这个办公室放在心上。如今可不一样了,督察办公室正式得到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赋予的督察权力,有了军委会批准的人员编制,而且督察的对象还是戴笠的军统局。更有意思的是,督察办公室原有的职能也没有更改,这一下,没有人就没有人敢忽视戎瑞的存在了。这不,陈诚一大早就把电话打到了戎瑞的办公室,让他到自己这里来,说是要请他吃饭。

    戎瑞明白陈诚的意思,无非是想要占据第一个要请自己的名份,以显示他跟自己的关系

    。面子无论如何还是要给的,说实话戎瑞对陈诚并没t除了双方的立场不同之外。再说戎瑞自己还有些事情要跟陈诚商量一下,现在形势紧迫,这督察办公室下一步该如何开展工作,还得请教一下陈诚这个老江湖,顺便要他帮一下忙。

    为戎瑞老弟荣升干一杯!”陈诚倒也实在,一开口就先祝贺起戎瑞来了。

    “为戎将军晋升,也为我们的初次见面!”罗卓英笑着举起了酒杯。

    “陈将军、罗将军,这酒肯定是要喝的。”戎瑞端着酒杯站了起来。“不过,不是为戎瑞的晋升,而是为马上就要出征抗日沙场的罗将军和第十八军的全体**将士!”

    卓英也站了起来。“想不到戎将军这么看得起罗某和十八军的弟兄,罗某在这里也就不客气了!”

    “哈哈!”陈诚高兴地跟着站了起来,难得地焕出了一丝曾经的豪气。“我辈军人,保家卫国责无旁贷,自当奋勇杀敌,在所不惜家一起干这一杯,为我十八军能打出威风,为我出征的抗日将士干杯,干!”

    瑞和罗卓英跟着陈诚举杯一饮而尽。

    “辞修公跟我说很多次戎将军的事情,罗某深感佩服,只是一直以来军务繁忙没能与戎将军见面,今天总算是遂了心愿了。”因为陈诚的关系,罗卓英知道戎瑞为土木系筹措资金的事情,只是并没有明说而已。

    “罗将军……”戎瑞说道。

    们这么客气干什么,将军来将军去的,呵呵!”陈诚笑着打断了戎瑞的话。“大家都是自己人用不了这么正式,生分了,哈哈!我们三个当中属尤青的年龄最大,相比之下呀,你戎瑞老弟就只能做小咯,呵呵!”

    “做小?”戎瑞差点没喷出来。

    哈!”陈诚和罗卓英愣了一下,随即大笑起来。

    一阵寒暄之后,只有三个人的饭局气氛就轻松了许多。吃饭的都是军人,而且都是高级军官,这话题自然也就转到了当前的抗战战局上来了。罗卓英是员战将,精于战术指挥和带兵,而陈诚站在军委会的高度自然把大局看得较为清楚,两人各有所长。看来陈诚一直以来把十八军部队的指挥权放心地交给罗卓英还是很有眼光的,而罗卓英也没有辜负陈诚的信任,把十八军早就成了当前**中数一数二的精锐部队。看得出,十八军将来的战绩决不是偶然的,跟陈诚的舍得投入和罗卓英的能力密不可分。

    “戎瑞老弟,你对此次上海的会战怎么看?”罗卓英知道戎瑞虽不是真正的军人,但作为军火商应该还是有一些独特眼光的,所以才有此一问。

    “怎么看?呵呵!”戎瑞笑了起来。“这一次淞沪会战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卓英感兴趣地看着戎瑞。

    “很简单,即使我们不想打,日本人也会在上海动手的。”戎瑞放下筷子说。“上海是我国乃至东亚的重镇,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西方列强在远东利益的集中地,可见上海的地位绝非一般城市可比。换个不太恰当的说法,十个北平城的意义也比不上一个上海。”

    “戎瑞老弟的话很有道理!”陈诚点了点头。

    “正是如此,上海就成了中日两国必争的战略要地。”戎瑞继续说道。“之所以说是战略要地,不是因为上海的战略位置,而在于其战略作用。对于我国来说,一旦失去上海,都南京和江南富庶之地将直接受到日军的威胁。从而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陷于被动的境地。故此,上海之战不可避免。对于日本人来说,占据上海,除了可以在军事上的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战略上的极好立足点以在军事上威逼我国都和腹地,与北方日本陆军南下集团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可以掐断我国的大部分对外贸易,威慑我政府、军队和国民,在政治上逼迫我国作出妥协,从而不战而屈人之兵。无论胜负,上海之战我国必须打。一来在军事上可以消除日本人盯在上海租界的楔子——海军陆战队,消除日军在京沪杭地区的桥头堡。二来,在国际国内可以彰显我国我军鉴定的抗战决心,以此号召全体民众相应国府号召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战救亡运动,同时获取国际上的同情,争取国际援助和国际介入。”

    “戎瑞老弟的见解十分老到呀!”陈诚笑着点头说。

    “辞修公就不必夸我了,这些见解在报纸上写得清清楚楚呢,呵呵!”戎瑞摇摇头说。

    “是吗,这记能有这份眼光?是哪份报纸呀,我怎么没看过?”陈诚愣了一下。

    “〈芝加哥观察家周刊〉的中文版。”戎瑞回答说。是份美国在中国出版的报纸,有中英文两种。”

    “〈芝加哥观察家周刊〉?”陈诚想了一下,这才想起来。“呵呵,这还不是你戎瑞老弟克林福兰集团旗下的那份报纸嘛!”

    “是的,辞修公。”戎瑞笑笑说,这个没有隐瞒的必要。

    “不会就是你老弟的手笔吧,呵呵!”罗卓英笑了起来。

    “不不,是报社的军事评论员撰写的。”戎瑞摇摇头,这还真不是他写的。

    “话是不错,在战略上的确是如此!”陈诚耸了耸肩膀。“这一仗非打不可,这是早已经定下来的,军委会和德国顾问团年前就已经定下了基调,相信日本人也是早有预谋。不过,这一仗不好打呀,我们的劣势还是很明显的,除了部队的数量之外。”

    “是啊!”罗卓英的脸色也暗了下来。

    “呵呵,辞修公说得不错,不过我们还有一项优势!”戎瑞却笑了起来。

    “什么?”陈诚和罗卓英几乎同时脱口问道。

    “那就是民心!”戎瑞敲了敲桌子。

    “正所谓众志成城,其利断金!”
………………………………

第三百三十四章 乡下鬼子

    众志成城,其利断金!”陈诚点点头。喜欢该书,请到秀…书…网阅读最新章节当年北伐t尽为我所用,北军攻无不克。”

    “可是民心再好,眼前的劣势还是无法弥补的,”罗卓英似乎是个纯粹的军人,三句话不离军事。

    “当然了,民心主要是一种战略资源。”戎瑞笑了笑说。“29军在北平抗击日寇进攻的时候,这老百姓送粮送弹,还帮着修工事,甚至一些民众自地组织起来直接参加战斗。这还说明,民心实际上是可以从战略资源转化为战术优势的。”

    “戎瑞老弟还是一位战略家呀,呵呵!”陈诚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多谈下去,自从上次国共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