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热血时代-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识人、用人、团结人!”林伯渠主席正色说道。“凭这三点,在当今之世。润之主席的能力可谓是无人能及也!”
“晚辈受教!”戎瑞佩服得五体投地。
“要说润之主席也没有正儿八经地搞过经济建设地。当年在江西中央苏区当中央政府主席地时候。他可是从来也没有正经地搞过政务。常常是一大清早就不见了人影。哈哈!”林伯渠主席一边说着一边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为何?”戎瑞奇怪地问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呵呵!”林伯渠主席说。“他呀最喜欢下到基层去搞调查研究。所以哪有什么时间搞政务。我们那时候都叫他甩手掌柜地。呵呵!”
“呵呵!”见林伯渠主席说得有趣。戎瑞也跟着笑了起来。
“润之主席把这份关于展根据地经济地建议报告交给我们陕甘宁政府。可见他已经认识到了经济建设对于我们根据地地意义。”林伯渠主席用手指了指戎瑞面前地报告说道。“润之主席还特意在这份报告上作了重要地批示。”
戎瑞拿起报告一看。果然在第一页地右上角写有主席地批示意见。“陕甘宁政府林主席:我以为根据地地经济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之意义。这不仅仅是在民生方面地重要性。而且在政治军事上也具有极其重要地意义。陕北乃众所周知之贫瘠之地。如何经营好现有地根据地。不仅要生存。还要巩固和壮大我们地革命力量。是一个重要地和现实地课题。当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地野心已经昭然。我党和我红军之力量势必要全部地投入到保卫中华民族生存地反侵略战争中。这就需要经济上地巨大支持。依赖国民党政府给予我们经济上地支持是不现实地想法。也是幼稚地想法。这种思想是要不得地。中国地政治要靠我们自己。军事也要靠我们自己。经济上尤其如此。这叫自力更生。汉武帝地时候就曾经有人向其进谏过。可惜他没有很好地采纳这个正确地建议。今将军委特供局杨迈同志提交地关于展根据地经济地建议报告转给你们。请予审阅。希望对你们陕甘宁政府地经济建设工作有所帮助。另。如需要可直接请杨迈同志给予你们协助。**”
“自力更生……是呀,自力更生则可丰衣足食,则可不依赖于人呀!”戎瑞看完主席地批示意见,感慨地说。
“是呀,小杨。”林伯渠主席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润之主席的批示意见非常重要。可也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呀。我们根据地所处的陕甘宁地区可谓是中国最贫瘠的地区,要什么没什么,这个展经济地文章该怎么做,实在是难呀!这不,我这个陕甘宁政府主席可是登门拜访求教来了,呵呵!”
“林主席折杀晚辈了!”林伯渠主席的话。戎瑞可受不起。
“小杨,谦虚是美德,可过分的谦虚就不对了嘛!”林伯渠主席笑了。
“是!”既然林伯渠主席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戎瑞也就放开了。“林主席,那晚辈妄言几句,还请长莫怪,呵呵!”
“快讲,年纪轻轻的哪来那么多的嗦!”林伯渠主席笑着摆摆手说。
“是!晚辈以为。展经济一靠地利,二靠实力,三靠技术,四靠人才。五靠人口,六靠政府。”既然这么说,戎瑞也就不再客气了。“只要具备了这六方面的条件,并且能够很好地加以运作,晚辈以为经济想不展都不可能。”
“噢?”林伯渠主席地身体向前靠了一靠。“那你说说,这六靠怎么解释呢?”
“地利,山川地势交通渠道也!”戎瑞解释说。“林主席应该比晚辈更清楚,我根据地位于三省交界的陕甘宁地区,正如您说的那样这里是不毛之地。地利并不占优。”
“那怎么办呢?”林伯渠主席何许人也。自然听得出戎瑞后面还有话。
“其实这个说法既是现实,也是误解。”戎瑞笑道。
“误解?”林伯渠主席明显地愣了一下。
“林主席。陕甘宁之地为何被称为不毛之地呢,因为历史上的战乱。因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更因为人们的肆意耕作而没有很好地注意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当然也因为技术上的原因。还有就是气候的缘故,这里地降水不仅少,而且雨量不集中。要么长时间不降雨,要么就造成山洪泛滥造成大量的植被破坏和泥土流失。”戎瑞说道。“所以,改造陕甘宁地区的水土是展经济,特别是展农业的基础。这就是所谓地改土,改造土地!”
“好一个改造土地,说得好!”林伯渠主席大喜。“可是,小杨,你说的土地改造该怎么做呢。据我所知,你的想法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也做了一些改造的措施,可从来也没有成功过呀?”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晚辈以为关键是措施不得力,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可能改造成功的。当然了,也有客观因素的制约。”戎瑞点头道。“陕甘宁地区历来就是军事要地,自秦、汉、唐,以至明、清,这里都曾经经历无数的战火,改造工作又谈何说起。除了贫瘠的不利状况之外,作为兵家必争之地,陕甘宁其实也有其天然的地利条件地。向北可以通内蒙、宁夏、绥远,还可以远至北平和关外。向东越过黄河可至三晋之地和河北平原,向南可通秦川之地、河南和四川,向西则是甘肃、新疆。故此,陕甘宁边区也可以说是通渠之地,此可用也!。”
“不错,不错!”林伯渠主席点点头。“小杨,你还没说这个土地改造之策呀?”
“林主席,土地改造固然难之又难,可说白了,无非是治水、固土、养肥三法。”戎瑞信心十足地说道。“治水就如同大禹治水一般,可采用改道、引渠和疏导之策,在现有地技术条件下,关键是要集中投入大量人力。固土,就是不能让水土在继续流失下去了。固土的最好方法除了前面说地治水之外,大量植树造林和改造边坡地是上策。”
“小杨,这个边坡地在咱们陕甘宁地区可到处都是,如何改造呢?”林伯渠主席的兴致上来了。
“改造边坡地之策在治水、固土、植树和梯田多级多层次治理。”戎瑞心中早已打好了腹稿,为这个报告地事情。戎瑞可没少费心思,还好后世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比如说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可以先治理河道沟渠,再改造梯田,种植深根果树。深种浅耕,尽量避免破坏土质和加强土质。”
“果树?”林伯渠主席哪里听过这些后世的经验之说呀。
“是呀,种植深根果树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扩大土地的利用价值,增加土地地有效产出,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起到稳定农村的作用。”戎瑞解释说。“噢,对了,这是有关这方面的一些材料,林主席可以具体看看。”
戎瑞一边说着,一边把早已经准备好的材料递交给了林伯渠主席。
“咦?”林伯渠主席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看来,我这个登门客是无备而来。而你小杨局长却是有备而待哟,哈哈!”
“实不相瞒,晚辈地确是有所准备才向中央提出这份报告的。”戎瑞不好意思地点头道。有些事情戎瑞还不能告诉这位陕甘宁政府的主席,党内的纪律戎瑞可不敢破坏。尽管他很想告诉眼前的这位谦谦长。
“这就是了嘛!怪不得润之主席让我来找你,看来我今天是来对了,呵呵!”林伯渠主席笑道。“小杨呀,你说的这些其实我也不太懂,不过我看还是很有门。这样好了,你地报告和材料我先带回去,我们陕甘宁政府的同志们先看看,然后再召集一个联席会议讨论研究一下,到时候请你参加。你看怎么样?”
“好!”戎瑞点点头。有很为难地说道。“不过,林主席。这个……恐怕会议我就不能参加了,中央有规定……”
“对了。我还差点忘了这事,润之主席跟我说过这个的,可是……”林伯渠主席拍了一下脑袋。
“您放心,林主席!”戎瑞笑了。“相关的材料和人我都已经给您准备好了,到时候他们随时可以参加这方面的工作。”
“是吗,太好了!”林伯渠主席高兴地站了起来。
“我们特供局在一年前成立了一个专门从事陕甘宁经济建设的部门陕甘宁经济建设规划处,这个部门包括了水土改造、农业经济和工业、手工业经济三个专门的课题组。”戎瑞笑着说道。“您可能没有注意到一件小事,我们特供局不是经常到陕甘宁政府开介绍信的吗,呵呵!”
“是啊,有这事,可这跟你说地有联系吗?”林伯渠主席想了一下,果真有这事。
“其实那是陕甘宁经济建设规划处的同志们去各地搞调研用的,呵呵!”戎瑞微微一笑。“对不起了,林主席,这件事情隐瞒了您这么久,晚辈……”
“慢着!”林伯渠主席睁大了眼睛,忽然又站了起来。“小杨,隐瞒不隐瞒我就不计较了,呵呵!你这个陕甘宁经济建设规划处……”
“噢,陕甘宁经济建设规划处成立于去年的八月份,是经过军委专门批准地机构。”戎瑞搞不懂林伯渠主席这么激动做什么,只好对他解释说。规划处的人员都是我们特供局特意搜集的工业、手工业、农业、商业和地质工作等各个经济建设所需专业的专家,这里面好多人都是利用陕甘宁政府登记的进入根据地人员档案找来的呢,呵呵!”
“敢情原来是你小杨局长做的怪,我说那些专家和人才明明在咱们根据地的,怎么一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哈哈!”林伯渠主席恍然大悟地指着戎瑞说。“行了,这些打劫的事情我就不跟你这个晚辈计较了,这么着吧,你地陕甘宁经济建设规划处归我们陕甘宁政府了!”
“什么?!”戎瑞愣住了,这都是谁在打劫呀。
林伯渠主席这可是明摆着要打劫特勤局地陕甘宁经济建设规划处呀,整个一锅炖,好大的胃口。要知道这个陕甘宁经济建设规划处可已经花费了特勤局巨额经费地,整个规划处的技术专家和人员就有几十人。林伯渠主席还真敢开口,不过戎瑞估计多半这个事非得被打劫不可,主席那边地意思已经很明了。倒不是戎瑞舍不得,陕甘宁经济建设规划处本来就是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准备的,当初开始筹备的时候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军委把陕甘宁地区经济建设的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战略角度来考虑,所以就由特勤局秘密牵头而已。民政府军委会大楼,国民政府第七次国防会议正在这里召开。参加国防会议的都是目前国民政府各个方面的要员,朝会议室内一看,除了一些深灰色或黑色的西服中山装之外,大多数人的领章上都镶这金灿灿的将星,而且还不止一两颗。要说国民政府的将军还真是不少,光上将就不下几十个,更别说一般的中将少将了。在这些将军中间,有一位比较特殊,他身上的军服跟其他人根本就不一样,那是德意志国防军的上将军服。能坐在这里参加中国的国防会议,此人当然是德国顾问团的团长法肯豪森将军了。恐怕这时候所有的与会人员都不知道,半年以后,这位法肯豪森将军将会被希特勒召回柏林,曾经是中国合作伙伴的纳粹德国不可避免地抛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