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怀璧-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浮听闻,笑出了声。

    韦浮回答:“我这一生,最不怕的就是报应!”

    衣袂飞扬,他长身而立,手中剑挟持一老人,岿然之势,惊鸿之影,在一片火海与残血中,让双方军马都看得一清二楚。

    他眼中燃烧着比现实中更浓的火,那火中的疯意,让林承一方人心惊。

    韦浮道:“但是——走到今天这一步,我娘是如何死的,我爹是如何死的,泉下有知,遭到报应的人会是我吗?是我吗?!”

    他的质问,让韦松年说不出话,让林承面色微暗,稍有恍神。

    韦松年半晌后声嘶力竭:“子继,动手!韦江河,你冒犯长安的主人!韦江河,你以下犯上,不忠不孝……”

    “轰——”

    巨大的声音,吞没了他的怒骂。

    所有人震惊地抬头。

    韦松年和林承一同失神地看去,韦浮从尘烟滚滚中眯眸看去——

    长安城门被从外炸开,轰然掀倒。尘埃后,昏昏黄土后,一行人的面容一点点清晰。

    晏倾与徐清圆立在前方,卫清无手中剑尽是血,暮明姝衣袍上分不清是脏污还是血迹,风若和脸色苍白的林雨若手中都拿着剑。

    在他们身后,大批军队相候跟随。

    “上华天”残余的卫士踏着火星,踩在倒塌的长安城门上。

    一道倒下的城门前后,里外人对峙。

    熊熊火光与血海,映着这些人的面容。

    此景太过震撼,城内本对峙的双方竟一时说不出话。

    城外的人一步步向前走,城内的人竟本能向后退。

    在很后面的地方,皇城门开,内宦通话一层层向外传递,宛如渐次莲开:“陛下请诸位入宫——”

    ……

    城门口战火前,晏倾一行人步步上前。

    晏倾面色苍白,气质却沉静。他幽静的目光望着所有人,雍容高贵,云烟在上。

    他身边扶着他的徐清圆已经一身尘土污血,发髻歪,青丝拂面。野火前,她静然而立,裙裾扬乱,与自己夫君并肩,呈一种凌乱美。

    晏倾慢慢说道:

    “韦松年,长安的主人是谁?是我,还是你们?

    “长安如逆旅,你我皆过客,谈什么尊卑有序,忠孝礼仪,以下乱上!”

    寂静中,火星一点点熄灭。

    【人生天地间,一苇浮江河。富贵与功名,倏忽浮云过。】



    南国雨下1(非罪毁玉何冤。。。)

    

当站在庙堂之上,站在往日上朝的殿宇; 众人皆有恍如隔世之感。

    站在这里的,不只有晏倾一行入京的人,不只有林相、韦松年这些联手篡夺成果的人,还包括了这些日子以来惶惶不安却没有参与两方争斗的文武朝臣。

    世家与皇权之间的争斗; 寒门势微之时,难以参与。

    暮烈上朝,坐于龙椅上俯视满朝文武; 与晏倾这位旧日长安之主对视; 也凝望着那本应在长安设宴赏花、与诸多贵女一样悠闲自得的广宁公主暮明姝。

    他目光最后落在一脸灰败的林承身上。

    林承发现暮烈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他停顿了一会儿,露出一点儿复杂的笑。

    暮烈道:“子继,何必走到今天这一步?”

    林承轻声反问:“陛下; 在你心里; 是不是诸公皆贱?”

    停了一个多月的朝会重新开,本就是要见证过往; 要一个答案。

    一位寒门出身的文臣拱手; 不安发问:“陛下,这是怎么回事……晏少卿没有死,他真的是太子羡?不是都说,太子羡要复国吗……”

    这才是他们知道的林承一方人发动战争的真相。

    众人默然,目光若有若无地落在晏倾身上。

    晏倾低咳两声; 他正要开口,徐清圆握住他的手。他探目; 徐清圆向诸人行了一礼,不卑不亢道:“诸公,我夫君刚受重伤,身体与精神都不太好。这些事我其实也全程参与,我可以帮诸公还原整个故事。”

    在场诸人都认识她,目光闪烁间,见陛下没有反对,他们姑且听之。

    他们听徐清圆轻声婉婉道:“我爹是徐固,我与我爹在旧朝时都在南国王宫待过。这不是什么秘密,我的身份大家都知道。起初我想查明整桩事,是源于为我爹洗清冤屈,让他回到大魏……我当时不知道他为什么离开大家,有消息说他叛国,我便以为只要洗清他叛国的嫌疑,他就能回来了。我后来才知道,他是主动离开的。”

    徐清圆停顿一下:“是我爹与当朝大理寺卿共同筹谋此事,寻机让我爹离开大魏,前往南蛮。我爹去南蛮,是为了一件让他耿耿于怀多年的旧年事。如今南蛮四分五裂,南蛮王死,都是我爹为了挖出那件事所求的。

    “我爹从未叛国。大理寺卿左府君可以证明。”

    他让人送上自己和徐固筹谋的证据,声音疲惫地说自己和徐固的商量,众人窃窃私语。

    那位传说中已死的南国北雁将军,与死了的女相齐名的女将军。她从南蛮杀回长安,她正是徐固的妻子。

    卫清无已然恢复记忆。

    站在众人面前的卫清无,已然是真正的她。她身上血迹最多,伤处最多,却也是站得最为昂然挺拔的女郎。这是一位从血雨腥风中杀出来的战神,凝目看人时,周身都带着肃杀。

    卫清无淡漠:“徐固如今身受重伤,不方便来长安。我只说说之前发生的事。

    “天历二十二年春,我与徐固和离,从此他成了我的前夫。我将唯一的女儿留给了他,因我亏欠他们父女良多,徐固比我更需要露珠儿。何况,当时我认为,露珠儿和徐固在一起,比和我在一起安全。我以为只要和我脱离干系,他们父女就能平安。”

    徐清圆:“娘亲当年也发生过一些事吗?”

    卫清无:“一些细枝末节,让我觉得甘州军队有异。不知诸位认不认识世代坚守甘州的李家人,他们在去年年尾的甘州观音案中被朝廷革职。南国末年的时候,李家人仍当着将军。

    “那年大魏和南蛮战得激烈,我发现李家态度有异。我怀疑李家和朝廷中大臣勾结,一同卖国。如果我的猜测是真的,那我深陷战局,一定不可能平安活到战局结束。我思来想去,想挖出他们背后的阴谋……我和徐固和离了,我才能放心去行事。

    “后来,太子羡死,我成俘虏,又失了忆……这些年,我一直被南蛮囚禁着。”

    徐清圆目中隐露哀意,望着卫清无。

    卫清无这些年被折磨了多少伤,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不愿多说。

    晏倾则沉静无比,众人听到“太子羡”就将复杂的目光落到他身上。他承着这种窥探,心神恍惚,已然飘远。

    左明代替众人询问:“南蛮囚禁卫将军,是因为卫将军查出了些什么吗?”

    卫清无嘴角露出一丝笑:“我失忆了,他们以为我是装的,这便是理由。他们和大魏某些人有协议,绝不能放我这样不利于社稷安定的人回大魏。南蛮在前年与大魏建交,以交换我作为条件……这不是送给大魏的礼物,只是和大魏某些人重新合谋的证据。

    “但是他们没想到,我逃了。我被徐固救了,徐固代替了我。这个条件仍然可以谈。”

    徐清圆轻声:“谈的条件其实本就是促进两国建交。南蛮想成为西域之王,大魏在必要时会派兵援助他们,助他们登顶。我不知道陛下的态度是什么,但是显然,大魏的态度是默认了南蛮成为西域之王的可能。”

    暮明姝漫不经心地笑了一声。

    她道:“父皇的态度,自然是不可能。我去南蛮和亲,就是为了阻止南蛮强大的可能。大魏的态度不一定是我父皇的态度,大魏的意志,是由一位位公卿组成的。三省六部,层层递审,他们审出来的答案,才是大魏会给出的答案。

    “在大部分不知道的时候,大魏维持着和南蛮的这种暧、昧……直到后来,南蛮王死,这种默契被打破,棋局重开。”

    她垂下眼,心不在焉地握了握自己的手腕。

    当日正是这只手,用匕首杀了云延。

    暮明姝低声:“云延也死了。南蛮其他王子不成气候,南蛮至少会乱百年,不可能统一。我和亲的目的已然完成……我当重归大魏。”

    公主回归,前所未有,众人不知如何评判。

    韦浮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一刻,她抬起眼,他移开了目光。

    韦浮开口:“与南蛮做交易的人,是朝堂上以林相为主的朝臣,世家中以我外祖父韦松年为代表的领袖。这些应有证据。”

    卫清无:“不错。徐固从南蛮王那里冒死拿回来的名单,大部分人我们还没查出来,但是林承与韦松年的字迹……徐固已经标了出来。”

    又是一份证物递交。

    满朝文武中有人开始惶然不安,满头冷汗。

    而有不明所以的人追问:“他们叛国?”

    徐清圆:“严格来说,这不叫叛国,这是一种重建的新秩序。他们有一个组织,我想在场很多人出身世家,其实都参与了这个组织,但你们未必清楚这个组织的最终目的。这个组织叫做——行归于周。”

    果然,“行归于周”四字说出来后,满朝堂一片死寂。

    明明是春日,却凛冽如严冬。

    多少人意识到了什么,闷着头不敢抬头;多少人迷惘地看向林相,不知道这个组织有什么问题;还有人痛恨地盯着晏倾,到了此时,依然怨恨晏倾为何不是真的死了。

    如果太子羡真的死了,秘密就不会公之于众。

    皇帝暮烈的声音,召回诸公:“这个‘行归于周’,朕是参与过的。”

    林承蓦地抬眼,冷然看他——林承本没打算说什么,但是暮烈自己承认他参与过。

    林承表情变得古怪,荒唐,复杂。

    徐清圆轻声:“不知诸公如何看待南国末年的整个朝政环境?

    “在当时,世家已经由盛转衰很多年。这个‘衰’,仅仅指的是不学无术的世家子弟大幅增多,朝廷官员冗杂却不做实事。世家把持了朝廷所有官位,一个个却不求实务只求‘清闲’。似乎做实务的官位降低他们引以为傲的身份,而清闲的官位则是他们彰显自己高贵出身的证明。

    “放眼望去,南国末年,朝堂上尽是这样的人把持着朝局,当着官。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大家其实做出了两个选择。”

    徐清圆望一眼晏倾:“太子羡的选择是开科考,迁都,摆脱世家控制,让更多新鲜血液进入朝局。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女相韦兰亭成为那一年的状元郎……女子入朝的最开始,本就是一种与世家的妥协。

    “女相的入朝,应是太子羡答应了韦家什么条件,韦家这样的世家之首,便帮他说服其他世家,暂时稳住这个局面,让世家不要制止科举。”

    韦松年苍老的面上,思及过往,浮起很多自嘲之色。

    他为了维持那个局面,将女儿送入了朝堂。他以为世人的注意力放在女子入朝上后,世家与皇权的争夺问题便暂时平安,谁知道……

    这是一个恐怖的既定模式。要打破一个固有的局面,只有智慧与善意是远远不够的。

    晏倾低咳一声。

    恢复太子羡的身份后,他似乎也没有多少变化,说话一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