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十恶临城-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钵赖拓自诩能战,今西夜没落,不如以战养民。怛孕王将一百勇士交其训练。钵赖拓有明珠,能令勇士不死。贞观二十年,一百勇士攻入依耐国,掳掠所有人口、财宝、锅釜东归。
  钵赖拓有功,怛孕王封其为国师。国师再征伐德若,破之,又掠人口锅釜归国。西夜本来将近衰落,但两次战争之后,已经积累了众多人财,北拒疏勒,东讨莎车,在丝绸南路风头一时无两。
  贞观二十一年,钵赖拓带兵再次西征,西夜国勇士攻破了蒲犁国的公主堡,杀死王室,掳掠人口、锅釜回呼犍谷。当年秋,西夜国南征无雷国,无雷向疏勒、于阗等大国求助,三国联军打败了西夜勇士。
  疏勒国王修书,令使臣去龟兹,将西夜国的恶行向安西都护郭孝恪诉告。郭孝恪遗书怛孕王,斥其胡作非为,怛孕王害怕,自书供状,认罪求罚,并保证再不侵害他国。
  安西都护初期,唐朝对西域实行的是羁縻政策,怛孕王既然认罪归降,郭孝恪也不复追究。从此之后,让周边国家闻风丧胆的西夜勇士也不再出征。
  也就在同一年,疏勒国使者来到西夜国,但国人告诉使者,怛孕王已经让位给钵赖拓国师。如今西夜国不复有王,“唯莫罗与使卒与我等同在”。】


第611章 科学会之说明(2)
  【昭怙厘文书收录有永徽四年佉沙(莎车)国笺文,佉沙王报大都护说,自贞观二十一年,郭孝恪发牒斥问西夜后,该国“绝于通途之外,颇有悔悟之心”,并强调西夜国人“孤悬大漠,独守荒城。自闭门户,不复出行”,而且西夜人“弃子合城,收呼犍谷。熙熙于都城之内,未知其所为也。”】
  看到这里,我不免隐隐约约觉得有些奇怪。
  要知道,根据文书所载,贞观十九年的时候,叶尔羌河便因为大沙暴填河改道,原来在良田商路中的呼犍谷城已经孤悬沙漠,成了绿洲中的城市。
  绿洲并不能养活多少人,而且西夜国把第二大城子合都废弃了,还把全国之人迁移到呼犍谷城中。更何况之前西夜在吞并蒲犁、德若和依耐三国,侵略无雷国的时候,把所有人口和锅釜掳掠回城。
  这样算起来的话,小小的呼犍谷城里已经堆积了上万人口,无论人吃马喂,西夜国都负担不起这么多嗷嗷待哺的嘴巴。
  我只能想到一种可能,但显然的是,作为大唐安西都护的郭孝恪,他或许没有想到,或许已经想到,但不愿再管。
  因为当时唐朝刚把突厥的势力赶出去,在西域立足未稳,对于当地的城邦国家,安西都护府并没有统地治理的欲望,也没有设置郡县的能力。
  郭孝恪名为都护,但自己的实力也捉襟见肘,他只能采取绥靖政策,只要得到这些小邦之主们的威严和服从,一切都好说。
  而西夜国在都护发牒痛斥之后,立刻表示服从,不再侵扰邻国,而且还“闭门思过”,一副乖乖宝的样子,这种姿态对郭孝恪来说足矣。
  只要各个城邦尊重都护府的威严,服从都护府的指令,其他事情都可以不管——哪怕呼犍谷城中血流成河,哪怕那里发生着人吃人的惨剧。
  贞观二十二年,西域大都护郭孝恪带兵进攻不服都护府管理,勾结突厥的龟兹国。他在阵前不小心被流矢射中而亡,战死沙场。
  接替郭孝恪的,是大唐的外戚谯国公柴哲威。
  柴哲威是太宗同母妹平阳公主之子,平阳公主在父兄起兵建立唐朝时,立下了赫赫功勋,她训练出一支女兵队伍,号称“娘子军”。长城上的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来源于娘子军的驻守。
  千年之后,娘子关建了一座发电厂,周围盖了电厂职工居民楼。电厂离周边的县城都很远,长夜漫漫,无法消遣。于是电厂的一位干部就坐在窗前,仰头望星空,低头写小说,打发时光。
  这个人,就是后来写出《三体》和《流浪地球》的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
  总之,柴哲威是驸马之子,是皇室嫡系,他比从瓦岗军转投唐军的郭孝恪底气足多了,起码在往朝廷要资源这件事上,他是要兵有兵,要钱有钱,要粮有粮。
  再往下看,其实呼犍谷城中杀戮并非没有上报的信息。
  【贞观二十二年春,有商队从伊州去大小勃律。商队离开莎车国向西,中途遇到大风沙,“遮天蔽日,不知西东”。队里的向导提出,“由此径北,有国曰西夜,有城曰呼犍谷,原为商道大邑,后县(悬)于大漠,闭门锁户,不复再出。今进不得,退不能,何不北向入城,暂避风沙。”
  商人和随扈接受向导建议,他们开始躲着风沙,迤逦北行,第二天午后时分,风沙减弱,他们隐隐约约望见前方有一座城市。
  “黄沙迷乱,如浮城也。城中有巨像矗立,如大浮屠,止至腰胯,双腿翕然。”】
  ……
  我继续读下去,当时风沙已经减弱,商队又急着赶路,所以他们商议,决定暂不入城,而是掉头向南,原路返回,继续自己的行程。
  可见当时的西夜国呼犍谷城,已经开始举国之力,在建造那尊巨大的神像了。
  这支商队当时不仅是做生意,而且唐朝恢复对西域的统治后,他们还肩负着从东往西,打通前往大小勃律商道的使命。所以他们将沿途的见闻都记载了下来,报送给安西都护和伊州总管,在昭怙厘文书中留下了倒数第三篇关于西夜国的文件。
  至于倒数第二篇,则是一封来自于阗国的诉状。在状文里,于阗国王子尉迟乙抗描述了自己带商队西行,因躲避风沙误入西夜国都城呼犍谷,差点儿被抓住吃掉的事情。
  尉迟乙抗拼死逃出,他已经吓得心肝俱裂,只能一路向东,逃回于阗。他将此事禀告父王,国王大惊,急忙让信使快马加鞭,给大都护柴哲威递上一封诉状。
  在诉状中,于阗国王用骇人的笔触描述了西夜国的种种恶行。
  【“国中之人,癫狂如鬼。劫掠商旅,支解脰胴。肉烹而饱食,骨刳以造像。自绝神佛,独奉魑魅。城中噍类,殆以非人。且妄言曰:待造像开光之日,则人间沦亡之时。愿我大唐都护,奋其神威,刬尽妖氛,廓清西宇……”】
  不消说,当看到这篇诉状时,柴哲威肯定惊讶得目瞪口呆。
  ——不是闭门思过了吗?不是做乖乖宝了吗?怎么又要搞事情,还要搞大事情?!
  原来侵略周围的小国也就算了。因为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所以西域城邦之间,互相攻击抢掠的事情也并不少。一般这种情况,安西大都护只要居中协调一下,大家都会听话,老老实实不再打闹,事情也就罢了。
  但现在,你这个西夜国,又在搞什么鬼名堂!
  你杀自己人,杀俘虏也就算了,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你现在还抢夺来往客商!要知道西域基本以商立国,城邦们都靠保护商旅,收取路费和商税为生。
  本来是开收费站、开服务区的买卖,你他娘的递个票、收个过路费就成了,居然在收费站公开持刀抢劫,还把商人们都杀光吃净,不打你打谁啊!
  更何况你还弄个什么通天神像,还说要把全世界给灭了,你不是杀鸡取卵,你是要把鸡窝都给端了啊!


第612章 科学会之说明(3)
  柴哲威勃然大怒,立刻传令各国派出人马,浩浩荡荡杀向呼犍谷城。
  这是一支各国的联军,也是一支庞大的军队。自从击败突厥、进驻西域以来,这还是大唐第一次在西域召集如此多的人马。
  这支军队遮天蔽日,像沙暴一样朝着西夜国进军,他们先来到疏勒国南部暂驻,等汇集了于阗、佉沙、无雷等国的人马后,直接向东挺进大漠。
  他们先是经过一座废弃的城市,疏勒人说,这里就是子合城。
  柴哲威命令军队在子合城安营扎寨。他在城里巡视,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根据之前的牒报,这里已经废弃了三年了,三年的风沙已经让城里房倒屋塌。柴哲威发现这里的大部分生活用品都留了下来,唯有灶台上面空空如也。
  他叫来疏勒人和莎车人,这两个大国离西夜最近。他询问这些人,西夜军队是不是每到一处,都会把各国的锅碗瓢盆全部掳走。
  两个国家的人说,好像是。这时候无雷国的人站出来说话了。
  无雷当初受过西夜的侵略,虽然保住了国家,但几个城镇都遭到洗劫。无雷的将领们恨得牙根痒痒,他们说,西夜人不是掳走锅碗瓢盆,而是只掳走锅!
  ——西夜人可不是玩意儿了!俺们收复了城池,都吃不上热乎东西啊!
  永徽元年九月初五,联军从子合废城开拔,继续朝呼犍谷城前进。
  据曾与西夜交战的无雷国说,西夜国有一只特殊的军队,名叫“魈人团”。这个魈是山魈的魈,不是专门削人的削。
  山魈是传说中的怪物,它们蒙面反踵,能徒手撕裂虎豹。西夜的“魈人”也是戴着蒙蔽五官的面具,它们行动迅疾,力大无穷,所到之处,无不以一敌百。西夜国虽小,但正是因为有魈人在,所以才短短一年吞并三国,称霸西隅。
  所以柴哲威一路也十分谨慎,他没有催促军队急行,而是避开地势复杂之处,沿着大路堂皇行军。同时他也加强了对主帅营帐的戒备,“遴健儿三百余人,护卫牙帐”。
  但一路上却平平安安,既没有遇到什么山魈,连个西夜国的斥候都没发现,大军所到,一路畅通,完全没有遇到什么风浪。
  就这样走走停停,到了九月十四日,西域各国联军终于兵临呼犍谷城下。
  这次的联军共有一万人,但是号称五万,相比之下,西夜国虽然号称万人,可实际上能拿起武器抵抗只有不到一千人,剩下的老弱病残有两千人左右。
  “天兵满营,譬如沙数。三军呼号,声似奔雷。匡正驱邪,士气张天。失道之国,城破旦夕。”
  一万人马顿时将小小的呼犍谷城围了个水泄不通,用文书上的原话便是“围城如笼网,鸟兽不得入。”
  完成围城的时候已近黄昏,副将阿史那社尔认为力量悬殊,此时攻城也不失仓促。但柴哲威还是决定次日天亮再行攻击。
  文书上记载了柴哲威在军议中说的一句话。
  “令邪魅之徒,睹我天威,或可不战屈人之兵。”
  当然,跟后面那句话相比,这更像一句面子上过得去的话,因为他又嘱咐了另外几句。
  “观城中魔像,妖气森然,白骨累累,邪氛张天,复有无雷言山魈之事,传兵将勿卸铠甲,枕戈而眠,勿怠勿忽,防夜袭也。”
  阿史那社尔本是东突厥王子,他甚至称过可汗,后来在突厥内斗中失败,投奔唐朝,成为驸马。郭孝恪在龟兹战死的时候,唐军一度群龙无首,还是副元帅阿史那社尔镇住了阵脚,平定了龟兹、于阗等国。
  社尔一生戎马倥偬,已经是一名老将了,所以他深知柴哲威的用意。他传令下去,让将士们燃亮火把,照得大漠里亮如白昼。
  “加派斥候,彻夜觇望,一动一静,悉数知之。”
  这些斥候都在沙丘上瞭望,虽然夜色迷茫,但因为将近十五,月光如水,照亮孤城。
  他们惊讶地发现,西夜人对外面的重重围困完全无动于衷,他们依旧在那尊神像上忙碌着。这些人趁夜将一个巨大的头颅安在神像的颈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