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十恶临城-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远远看着站在台上的闻廷绪,忽然觉得这位老同学开始陌生起来。虽然自从他留学回来就性情大变,不过只有我能看出,他的社交属性是努力装出来的——他越努力,越让人觉得可怜。
  但如今变了,他已经能娴熟地鼓动舆论,驾驭人群的情绪,以此来反对他所反对的,支持他所支持的东西。
  他不再是那个有阿斯伯格倾向的闻廷绪了。为了复仇,他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无所不用其极的人。
  我跟林瑛对望。的确,现在这种情况,虽然直接把顾保田带走是最好的选择,但魏阳市整个脆弱的舆情也会更加对警方不利。
  而如果把顾保田留在这里,让他讲述当年的经历,那我们的安保也比较脆弱,如果无脸男突然出手来刺杀顾保田,那一切就更加无法收拾。
  华鬘这时开了口。
  “我们保护他,不就是想让他把真相一五一十地讲出来嘛——你们不要怕,有我在他身边,什么样的危险也不可能威胁到他。”
  “沈老师,你有把握吗?”
  “试试吧。”华鬘说,“真相早一刻说出来,我们就多十五分钟改变事态的机会,别再犹豫了。”


第591章 考古真相(1)
  顾保田坐在了话筒前面,闪光灯打在他的脸上。相机快门声连绵不绝,就像大海里鱼群进食的唼喋。我和华鬘站在他的身边,准备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冲过去保护他。
  看得出来,他还有些慌张,他的腿不停颤动着,肩膀也绷得紧紧。
  他伸手想把话筒拉近点儿,但一不小心却挂到了话筒线,倒下的麦克风传来一声尖鸣,他顿时神经质地站了起来。幸亏会议室的工作人员急忙上前,帮他排除了问题,避免了尴尬。
  他终于坐了下来,开始跟记者打招呼,问好。他自报家门,不但说了自己现在的名字,也谈到了在档案和媒体上出现过的“云疆”和“黄善保”。
  “我有过一堆名字,然后把每个名字都搞砸了。黄善保坑蒙拐骗,云疆劫财越货,头箍偷越国境,顾龙飞又把一个学生逼得家破人亡,最后,我成了顾保田,只能坐在这里,跟大家忏悔我这一生……
  “在萨雷阔勒岭外的那些日子,我们抱着一堆金银珠宝,但过的却是没吃没穿的生活。我们夜里经常听到狼嚎,听到野人的嘶吼,那是一段想安安稳稳睡个觉都不能够的日子。
  “从萨雷阔勒岭回来后,政府尊重我们的意愿,我申请去学习。古人说,读诗书,知廉耻。我不想再不明不白地过一辈子了……现在,我想跟大家聊的就是一九九三年的事。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农历九月二十,正好是亚吐尔村逢五逢十的大集。就在那一天,村里来了一群不一样的人……”
  那时候黄善保已经随了母亲的姓氏,改名叫了云疆,因为是村里为数不多去过省城的人,他自诩有些见识,村里的长辈和后生也是如此看他,所以但凡有些大事小情,也都会跑来找他商议。
  那天中午,大集还没有散,黄善保正在饭摊前吃烤包子,村长就急匆匆跑了过来。
  “善保,有事儿想请你参谋一下!”
  村长说明了来意,原来村里来了一拨人,这些人拿着红头文件,说是北京来的考古队。考古队先是询问张向阳在哪儿住,村民看介绍信上盖着县里的戳儿,赶紧把他们带去了农场里。
  张向阳还在农场看羊,他没见过世面,是个腼腆的家伙,见人就慌。考古队询问他之前找羊找到古城的事儿,还想雇佣他当向导。
  结果张向阳一听就慌了,他抵死不愿意再进沙漠,他满嘴胡言乱语,说可以告诉他们路线,但自己不想再去,也劝考古队别去。
  “那地方太邪门,去了会死人!”他惊慌失措地说。
  考古队带头的人姓荀,他身边还有两个戴着眼镜的人,一个四十来岁,一个三十上下,两个人都斯斯文文的。
  四十来岁的那个人自称叫闻牧山,那个年轻点儿的说话开朗,他说自己叫做费唐。
  “凉拌西红柿,费糖。”他开玩笑说。
  闻牧山见张向阳不愿当向导,于是问村长:“你们这里还有熟悉沙漠的牧民吗?”
  村长连忙说,农场里的人都是上班的,“官差不自由”,倒是可以回亚吐尔村,找村民商量一下,“他们闲着也是闲着,给点儿钱就可以”。
  黄善保去过省城大巴扎,知道什么是商品经济,他一听是北京来的,顿时就急了。
  “怎么能给点儿钱就行呢!进沙漠可是玩命儿的事儿!一点儿钱就能打发?!你别管了,我给你去找人!”
  黄善保啃着包子,就往亚吐尔村的小学校跑去。
  说是学校,其实那时候就是个牛棚子。黄善保要找的人叫秦大兵,是学校的代课老师,亚吐尔村为数不多的秀才。他把这事儿跟秦大兵一商量,两人都觉得是个好机会。
  “要是找到重要文物,说不定我得上报纸,转正的事儿也就有着落了!”秦大兵一拍即合,“咱得去找老吴,他腿脚利索,攒个事儿可快了!”
  老吴就是吴万春,是村里卖跑药的,不光腿脚利索,嘴皮子也利索。他一听北京来的人,眼睛立刻就亮了。
  “就是‘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的那个北京吗?”
  “废话,还有哪个北京!”
  “那可是首都啊,是不是***派来的人?”吴万春做事一向神神叨叨。
  “***他老人家已经去世十几年了!”秦大兵不满地说,“甭管谁派来的,咱们得赶紧找人。”
  “找靠得住的人,找自己人,到了沙漠里,咱们得统一行动——城里人可坏了,指挥人指挥得团团转!”黄善保在乌鲁木齐当过小工,经常因为没眼力价被工队队长痛骂。
  吴万春撒腿就跑了出去。
  但就在三个人攒队伍的时候,考古队已经找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名叫夏强,是村里的能工巧匠,既会泥瓦活儿,还能当木工——拖坯盖房、打家具修羊圈,样样在行。
  考古队还看上了一个人,那就是村里的流浪儿,哑巴萧狼子。
  萧狼子肯定还有别的名,这家伙不知道是从哪个村流浪过来的,大家只传说他姓萧,虽然不会跟人对话,但他膂力过人,干活卖傻力气。因为他有时候半夜会嗷嗷长叫,活像野狼,所以村民们叫他“狼子”。
  吴万春得知考古队已经在自己找人,顿时就急了,他撒开飞毛腿,跑街串巷,第一个找到的就是一心想参军的由长风。
  由长风是村长外甥,吴万春把这事跟他一说,最后还不忘鼓捣一句。
  “要是给国家立了功,你就是人民功臣,到时候当兵的事儿还不是手拿把攥?赶紧去跟你大舅说一声,就说民工的事儿你来张罗!”
  由长风一听就明白了,他跑到村委会,让大舅先拦住考古队,就说找人的事儿他来办。从村委会出来,他又一溜烟跑到农场,农场有一部电话,他叫人给县城打工的老同学张锁柱打电话。
  “叫他赶紧回来,村里有好事等着呢!”
  就这样,除了夏强和萧狼子,一天之后,黄善保和吴万春把剩下的八个人凑齐了,他们的名字是——
  黄善保、秦大兵、吴万春、由长风、张锁柱、王远庆、王土大和路解放。


第592章 考古真相(2)
  看得出来,考古队对这些人很满意。谈工资待遇的时候,大家都委托黄善保出头。黄善保站在队伍前头,一咬牙喊出一个数。
  “每天六十块钱,少一分不干!”
  底下的人们都愣了。秦大兵使劲揪了他一把,压低声音说:“也别太讹人了,农场吃皇粮的,一个月工资才一百四十块钱。我代课老师一个月才七十块钱,每天才挣两块挂零……”
  “就是,你这不是讹人,你这是勒索……”吴万春也嘟囔着,“比我他妈还黑……”
  黄善保心里也有点儿虚。他看坐在村委会里的三个人没有开口,正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他也觉得自己狮子大开口,只好低下头去小声跟同伴们窃窃私语商量着。
  “要不四十一天?”
  “开什么国际玩笑!绑票也挣不来这么多!”
  “三十?”
  “高!”
  “还高!”
  “二十?”
  “差不大离!”
  “这个数估计人家能答应。”
  黄善保松了口气,他抬起头来,刚要就地降价。但这时候只见那几个人也商量好了。
  “每天六十元,这个价格我们接受。刚才大家商量了一下,觉得沙漠里面特别艰苦,所以还想给大家一天增加五块钱的野外作业补贴……”
  在场所有亚吐尔村的人都愣住了——尤其是本来吴万春找到过,但犹豫着没有报名的那些人。
  比如张向阳的堂兄张向春,就埋怨了堂弟足足一个多月,几乎每天都要嘟囔。
  “妈的,小阳子这个傻蛋,非说那里危险,搞得老子没有进考古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当年,二十多年后,张向春终于如愿以偿,他加入了闻廷绪的考古队,然后因为贪欲惨死在了沙漠之中。
  考古队还立了一个文书,村委会替大家盖了章,每个人都按了手印。
  “给咱这多钱,一定给人好好干!”秦大兵嘱咐大家说。
  “对,希望能多干些日子,到时候俺家都能盖新房、娶媳妇了!”一向蔫儿吧唧的路解放开口说。
  黄善保记得很清楚,那天是一九九三年九月七号,农历七月廿一。
  剩下的几天,考古队就在亚吐尔村准备补给,因为挨着农场,所以粮食和水很好找。考古队出价高,村里许多人都争先恐后把东西卖给他们。
  “北京就是主席们住的地方,是第一等的好地方,所以来的也都是好人啊!”村民们纷纷数着钱,发自肺腑地赞叹着。
  三天之后,补给完成。那个姓荀的人要回叶城,所以由闻牧山和费唐带队,他们赶着骆驼,沿着张向阳指的道路出发。
  临走的时候,全村的人都站在村口送别。大家都满怀期待,觉得考古队这趟去一定能顺利归来。
  “发现了遗址,以后他们就会经常来,咱都跟着沾光。”
  只有张向阳不这么看,他在村口叨叨着不吉利的话,被长辈赏了两个大耳光子。
  “畏畏缩缩,没有一点儿老爷们的样子——要不那份钱就是你挣得!”
  黄善保赶着骆驼,他回头朝送别的家人挥手。那是他最后一次看到家乡的样子——风里卷着黄沙,把几十间土坯房和破窝棚笼罩在烟尘之中。
  他转过身,朝前走。
  那个时候,他对这个破破烂烂的地方没有丝毫留恋。
  一群人进入茫茫沙漠,当晚就住在了帐篷里面。
  那时候的帐篷还是军用帐篷,用绿色的粗布做的,死沉死沉。队里有个叫王远庆的家伙,他是王土大的堂弟,是村里有名的“小老头”,常年好吃懒做,只喜欢趴在村口晒太阳。
  黄善保看他干活磨磨唧唧,上去就踹他一脚。
  “好好干!麻利儿点!”
  王远庆哼了一声,赶紧颠颠地忙活起来。费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性格开朗,喜欢聊天,他走过来,拍拍黄善保肩膀,对大家嚷着说:“以后有什么事,大家都跟善保商量,善保再统一找我。”
  别人都明白他话里的意思,那就是“黄善保已经是你们的头儿了”。
  从此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