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恶临城-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没有龙,那些怪物又作何解释?”
“这个——恐怕已经超乎科学已知的范围了。”我说。
“你这样的态度,就是骨子里有玄学思想在作祟。”沈喻鄙视地说道。
我们沿着看了一圈供物和石俑,只见那些石俑形状奇特,人俑方正高大,上肢短小,其他动物也造型各异,既像现在的动物,又不像已知的动物。
不过这也情有可原,艺术也需要改变和夸张。比如中国人尽皆知的石狮子,它其实长得跟真狮子一点都不像——因为它本来就叫狻猊,是传说中的神兽。后来西方使者带来了狮子,被中国人认为就是狻猊,叫来叫去,两者也就串了。
同样的动物还有长颈鹿,明朝人见到非洲使者进贡来的长颈鹿,见它不好斗,不伤害生灵,而且样貌奇特孔大,所以就叫它为“麒麟”——直到现在,日语里面的长颈鹿读音还是“麒麟”。
第473章 一堆疑问
我们两人走到黑棺前面,沈喻忽然犹豫了。
“现在几点?”她问。
“十一点二十,怎么了?”
我其实是明知故问,因为心里明白,她还在犹豫,还在想是不是等华鬘来再打开这口棺椁。
说实在话,刚才出现的那只触手怪物再一次超乎了想象,虽然作为逻辑专家,我们坚信科学,但刚才已经有许多超越常理的东西,我跟她都无法解释。
果然,沈喻并没有让我帮着一起打开棺椁,她围着棺台整整转了两圈,然后在黑棺前头盘腿坐了下来。
“你说,娘娘庙那群人,到底想干什么?”
“找这个鹿丘王墓吧——萧使君他们那群人,自从来到娘娘庙,就不图名,不为利,而是钉在这里,号召信徒捐建庙宇,你看现在娘娘庙的规模,是不是把整个地下宫室的地盘都占了?”
“你说的那是第一层意思,他们找鹿丘王墓,又是为了什么呢?为找到金银财宝,不像,因为满棺台的宝贝都纹丝未动。
“是为找什么秘籍?也不像,因为他们下来之后,也不见到处搜寻的痕迹;是为了占据这个千年宝穴?更不像,因为他们自从下来之后,便不见了踪影。”
“那是为什么?”我也不禁也提出了同样的疑问。
以前林瑛他们其实也有同样的问题,但是现在除了被无脸男抓住杀掉,横尸朱襄广场的吴大宝之外,萧使君、黄丰登和那个芮冬缦都没有踪迹。
他们都去哪儿了?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风险下到墓穴里面,他们想找什么,想做什么?
沈喻没有多言,她走到黑棺前,用手拍拍它,接着说:“按照简报里的说法,这些棺材里面虽然有殉葬的人,但同时也是两个洞穴相连接的出入口。
“而且它连接的空间差异都很大,甚至连地势都相当不同——竟然有在这个空间里站着走,但走出棺材就要趴倒在地上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
“这个好说,斜屋原理。人是综合使用眼睛、耳蜗还有大脑来感受三维世界的,只要有一个感官出现问题,那他的平衡感知就会出现错觉,甚至出现问题。
“如果以一个不被人觉察的陡度来设计房屋,在慢慢升高地板,完全欺骗人的视觉后,再突然改变坡度,或者恢复原状,人就会感到一种视觉落差,从而给方位判断带来混乱。”
沈喻点点头。
“那如你所说,这个巨大的洞窟里,有许多个不同的黑棺,当每个黑棺都是出入口的时候,那整个洞穴又是如何设计的呢?
“为什么有沿着一个通道,最后反倒走入两个洞窟的情况发生呢?你能想象出整个墓室的结构吗?”
我闭着眼睛,想了半天,但我的空间想象力不行,所以到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沈喻提醒我:“还记得那怪物出现前,那个水滴石穿的孔洞吗?你说透过孔洞,看到了闪光,听到了声音。
“如果这个洞穴仍旧符合万有引力定律的话,那泉水肯定是往下滴的,所以咱们当时所在的位置,应该在有亮光洞穴的上方。我们跟他们之间,只不过隔着一个石壁而已。”
沈喻这么一说,我恍然大悟。
“你是说,这个墓穴类似一个楼层结构?”
“不,不像。”沈喻摇摇头,她指指棺材,“打开吧,里面反正只是尸骨,没有僵尸——你刚才那么看着我,是不是以为我怕了?不敢打开棺材了?”
“不不不,”我赶紧否认,“只是在等着倾听您老人家的看法。”
“放屁!你眼珠子一动,我就知道你想干什么!”沈喻瞪我一眼——这娘们真是属狗的,脸说变就变。
我在供桌下面搜罗一圈,没有找到传说中那根特别好使的撬棍,看来不是每个工匠都那么马虎。
“找撬棍吗?你忘记咱们包里装了起压器了吗?”
我这才想起来,这次下墓之前,每个人都背了一个战术包,开会时林瑛和邱万昌还分别讲了战术背包里面的工具——我光顾心里吐槽领导们讲话,把这么重要的事都埋藏在记忆里了。
我从包里翻出起压器,摸到那个凹槽,将它斜着固定在棺盖和棺身之间,然后拉着沈喻跑远,一按启动装置……
“砰!”起压器发出巨大的响声,那个沉重的棺材盖瞬间就被掀开,然后一个翻转,重重摔在了棺台之上。
谁说人类力量渺小?谁说现代不如古代?古代怎么会有这么事半功倍的小装置呢?!
我正在得意的时候,沈喻早在旁边架起支架,把一个大灯固定在上面。她不光脑子好使,行动起来也迅捷得厉害。
“走吧,去看看吧!”她指着棺材那边说,“反正也没什么东西爬出来,不是吗?”
我点点头。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相当小心地靠近棺材。
尽管有了简报里的种种描述,但一旦接近那神秘的黑石棺椁,我的心脏还是跳得厉害。
跟林瑛他们看到的一样,棺材里果然尽是破碎的锦衣棉絮,不过,它们显然破碎得相当厉害,而且分布得十分混乱,就像被什么癫狂的人硬生生撕碎似的。
在棉絮中间,一具有些凌乱的尸骨呈坐姿趴在棺身上面。
是的,没有看错,这个人死亡的时候,是坐着的……
不光是坐在那里,而且姿势相当诡异,它的胸骨和肋骨旁边,是掉落的尺骨、桡骨,还有碎掉的手骨——更可怕的是,有一节白色的小骨头此时此刻正躺在棺板上面。
我戴上手套,将那寸许白骨捡起来一看——这是一节指骨,而且是最顶尖的那节指骨。
从这个人的死后的形态来看,他临时之前,正奋力伸着手想要推开棺板,甚至不惜忍住剧痛,将一根手指塞进了沉重的棺盖和棺身接合的地方……
这不只是殉葬了,这更像是活埋。
没有想到,一个明朝的郡王,为了什么风水,为了造出什么疑冢,就能做出这么残酷的事情——殉葬也要将人杀死再埋入墓穴,而这里却是把活生生的人关进沉重的棺材里,让他死前还要经历漫长的痛苦和绝望。
想到这里,我就恨不能将那个什么鹿丘王找出来碎尸万段。
沈喻已经不知何时跳进了棺材里,她好像发现了什么,招手叫我道:“你快看,这里有块东西!”
第474章 活葬的鹿丘王
我听她喊,也连忙翻进里面,只见沈喻带着白手套,手里拿着一块碎裂的白色石板。
她把石板递过来,我拿起一看,发现这并不是石板,而是一块被砸碎的长方形玉板,板面还镌刻着字,因为上面丢失,所以只能看到下面的“王之笏”三个残字。
这敢情是块笏板。
所谓笏板,就是古代大臣们上朝时手持的东西。它一方面标明官员身份,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随手记一些重要事情。
慢慢到了后来,笏板就成了大臣们穿正规朝服所用的必要配件,所以礼仪的意味更大了一些。
再到后来,王公贵族死后,一般也要穿生前或者死后赏赐的朝服下葬,所以笏板有时候也在配饰之内。
林瑛和小余他们之前发现的两个疑冢,里面并没有什么笏板,但这个黑棺里却有——难道这里面下葬的人是真正的鹿丘王不成?
我心里忽然一颤,如果这里面是鹿丘王,那他又何必将自己活封棺中,受这千重苦难?
但如果不是鹿丘王,这笏板又作何解释?
我打着电筒,在死者随身器物里详细翻找。果然,他穿戴的衣服虽然朽烂,但仔细看去,样样都不是常人用度——我没有见过别的疑冢,可单凭这个来看,此人应该就是鹿丘王本尊无疑!
明清时候,风水之学正盛,各种阴宅流派也层出不穷,不过大部分流派理念比较端正,寻龙点穴以平安向吉为主。
所谓向吉,就是趋利避害,所谓平安,就是不损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即使是大吉大利的墓穴,也讲究平安渐发,就是慢慢积气成脉,用几代人,甚至十几代、几十代人的时间去将墓穴的潜力激发出来。
当然,也有一种赚快钱的流派,他们只注重解决现实的问题,给人立竿见影的感受,但这种往往是剜肉补疮,按下葫芦浮起瓢,解决了一个小问题,却埋下太多隐患。
举例来说,许多开国君主,往往是一人位登尊九,但全家遭殃,死个精光,或者一人成功,后代断绝——用科学的话来说,就是质量和能量都是守恒的——物体如此,人事也是如此。有所获得,就必定有所失去,一个人不可能处处占到便宜。
但话说回来,还有一种激活墓穴“速发”的办法,那就是所谓的“活葬”,就是在墓主人未死的时候直接埋了,然后至亲们享受风水红利。
鹿丘王是不是这种活葬的情况呢?
毕竟明朝的藩王,表面上衣食富足,吃喝玩乐,鱼肉乡里,在封国之内可以为所欲为,但实际上,他们也有痛苦不堪的地方。
他们的活动范围,往往只局限在小小的王府之内,而且地方上虽然尊崇他们,但他们并没有任何权利。
说白了,如果藩王跟皇帝关系好,那地方官还能高看你一言;如果关系差,地方官没准时常还上到奏折,给你点点儿眼药水呢。
所以如果藩王们想有所作为,那自然就是摆脱被动地位,将来能够“入继大统”。
明朝入继大统的藩王并不多——太宗朱棣是武力夺权,代宗朱祁钰是国难当头被拥立,世宗朱厚熜是因为伯父绝嗣。
穆宗朱载垕实际上已经成了皇室独苗,但因为父皇迷信,就是不立他当太子,所以算顶着藩王名义继位。
至于最后一个成为皇帝的藩王,那就是自缢煤山的崇祯皇帝了。
所以,明朝一代,藩王虽多,但被管控得相当严格,他们无兵无权,有时候还要受地方官的气,朝廷把他们当猪养,他别说造反的能力,连造反的心都没了。
当然也有不服气想夺得大位的,比如明宣宗的叔叔朱高燧,还有在《唐伯虎点秋香》里被黑成炭的宁王朱宸濠。他们都曾经揭竿而起,然后很快被镇压。
这样看来,明朝的藩王要想翻身,等着正统一支绝嗣不太可能,想起兵造反也不太现实。所以,弄点厌胜之术,搞点巫蛊之道,或许就是唯一的出路了。
鹿丘王属于淮王一系,而且是哥哥淮王帮他力争来的一个郡王王位,如果按照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来理解,他被哥哥淮王逼迫入墓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