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恶临城-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事,肋骨折了,说话喘气儿都疼,没别的大伤……”
林瑛这才长叹一口气,她站起身,忽然想起什么。
“这两把枪哪里来的?!”她指着猎枪和霰弹枪问。
裴老板伸手护住枪,赖着脸皮说:“领导,包工程的仇人多,防身用的……就是两杆土枪嘛,俺知道是非法持枪,但今天亏得俺在法律边缘试探,要不咱都得交待在这!”
第381章 墓穴
邪关镇人武部的李部长是最早一批赶到娘娘庙的,此时宗所长已经被送去医院急救了,之后赶来的便是武警。
市里面的领导,公安局局长也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好在娘娘庙离周围村子比较远,所以围观的群众不多。武警围着娘娘庙拉了一圈警戒线,把村民们远远隔在了外面。
局长眉头已经拧成一团,他听完林瑛的汇报,一言不发。
“这件事先封锁消息,不要引起市民恐慌。”他嘱咐道,然后又想想说,“给各个街道、各个村的负责人发通知,就说最近有盗抢团伙,叫他们提醒大家注意人身安全,遇到可疑分子要避免冲动,不要围观、跟随,要尽快报警。”
武警支队队长也走过来,他似乎还不相信现场的人说的情况。
“怎么会有这么厉害的怪物,大白天的,说起来跟撞见鬼似的。”
“怎么会没有?”局长辩驳着,“最近网上就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视频,我还叫技术科的人查过,都不是PS的,都是真的。不管这些东西是什么,一定不要粗心大意。”
“也不能轻敌,”林瑛补充说,“那东西速度快,力量大,简直就是魔鬼一样的存在。”
余以清此时走过来,把没收的霰弹枪和猎枪拿给局长看。
局长拿起猎枪来看了看膛线,转过头问林瑛:“你瞅出什么眉目没有?”
“这枪是私造枪支,模仿的对象是原来的一些苏式枪械,工艺水平嘛……”林瑛停了下来。
“接着说。”
“从发射出的子弹情况看,这把猎枪的工艺特点很明显,前些日子街头枪杀案用的那把枪,跟它应该是一个地方做出来的。”
“非法持枪的人呢?”
“问了,他说是托人买来的——我已经打了电话,让同事们顺藤摸瓜,尽快找出这个非法仿制枪支的黑作坊。”
局长点点头,他看看林瑛衣服上的血迹,又问:“既然这是怪物的血迹,留心别感染了,还不知道那些没有面孔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我刚才跟市长汇报了,准备向省里面反映。你们一线的,除了查案,一定也要注意人身安全。”
“知道了局长,我已经简单清洗了,一部分血液已经提取了证物,让技术中心去化验了——过会儿我还要跟李工商量娘娘庙的事儿。”
局长背着手,点点头说:“邪关派出所失踪的警员和车辆,我已经跟交警部门打过招呼了——今天务必查出结果来!”
林瑛朝局长立正敬礼,局长既像赞许又像鼓励似的拍拍她肩膀。
“我马上要陪市长去淞山,找厅里面商量办法——你还要辛苦留在这里,既然怪物是边打听边找到这里的,那说明这里必然有他们想要的东西。”
林瑛送领导离开后,急忙走到后院,李工正跟两个徒弟用勘测仪器测量着。
“怎么样?”
李工沉吟着说:“真猜准了,这个娘娘庙下面果真有问题。”
“是地道吗?”
“比那个规模要大多了——这地下简直就是空膛儿的……说白了就是有个地下宫殿性质的东西。”
“那入口呢?入口在哪儿?有多深?怎么才能进去?”
李工拉着林瑛,朝前院走去。他带着她走到承圣殿门前台阶上,使劲用脚踩着石板说。
“出入口具体在哪里,我是不知道的。但测出来的结果就是,这个偏殿底下有个中空通道离着地表较浅,如果从这里往下挖三米多的距离,就能挖到那条通道。”
“那赶紧开动啊!”
裴老板大概是想将功抵过,他一个电话摇来十几个工人,在李工的指点下,他们撬开石板,扒开地砖,往下面挖了二十多分钟,果然一镐头就凿在坚硬的石头上。
李工下到里面,用手撇开浮土,果然,底下露出一块青色的石板来。
他用手摸摸石板,然后爬上来,摇摇头。
“不行,这石板不是最近新埋的东西,看样子年岁不短,下面很可能是条墓道,觉得需要文物部门的人过来。”
林瑛急着搓脚,她回头让小余赶紧给文物局打电话,催他们快点派人。
李工指挥着工人,继续沿着石板开挖,等文物局来人时,他们已经沿着石板挖出一条宽两米半、长三米左右的坑道。这条坑道贴着承圣殿的地基,朝南北方向平稳延展,直到石板突然朝地下钻下去为止。
文物局来了三个人,带头的是文保科的科长,姓冯,三十来岁年纪,留着小平头,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
他说话比较笨拙,但做起事来却十分麻利,还没跟人打完招呼,他就跳进坑道,跪在石板上面,用刷子扫出一片干净的地方,然后趴在那里观察半天。
他接着站起来,又看看挖出来的土层。
“奇怪的构造,看样子年代在明朝晚期。”
“那我们可以掀开石板了吗?”林瑛迫不及待地问。
冯科长透过厚厚的眼镜看向林瑛。
“这石板封闭得这么严实,而且这么长,如果下面有文物的话,贸然打开肯定会造成破坏——这里没有明显的盗墓痕迹,按规定不能开启墓穴进行抢救性发掘。”
余以清急了。
“你以为我们是摸金校尉呢?这庙里失踪了三十来个人!我们怀疑他们下到了墓里!”
冯科长冷笑一声:“三十多个人下到墓里?你们以为是开派对呢?从墓道来看,这最多也就是个郡王墓。就算是藩王大墓,在专业人员清理出来之前,也没办法进去几个人。”
冯科长边说边继续在坑道里走走、停停、看看。还没等林瑛发话,余以清早就等不及了,她直接朝工人招呼,让他们下去把石板掀开。
“你们干什么?干什么?!”冯科长火冒三丈地喊着,“想去墓里找人?!懂不懂科学?墓穴常年封闭,氧气稀薄,贸然进去会死人的。三十多个人失踪,一辆卡车就能载着跑了!就算没有卡车,他们可以躲在周围啊,比如直接跑这后山上头……”
他愤而抬手指着后山,但忽然一下子僵在那里愣住,他忙不迭爬出坑道,前后左右打量着周围。
“天啊……魏阳还有这种地方?”他嘴里喃喃地说着。
第382章 风水
据冯科长说,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考古控。
他在一个山脚下的村庄长大,村子地势比较高,而且土壤质量不行,砂石太多,灌溉困难,不利于耕耘,大部分都是荒地。
村子周围最多的,就是大大小的石碑,大部分石碑都已被砸断,这还是几十年前“破四旧”时候留下来的“功劳”。
自冯科长记事儿起,他跟小伙伴们就在石碑上打打闹闹,要不就围着石碑捉迷藏。
当然,石碑四周经常有白骨散落,有时候还会看到雪白的骷髅头。
这些都是年代很久的无主坟墓。三爷跟他说,破四旧的时候,不光要砸烂封建主义的石碑,还要将封建主义的遗骸暴露出来示众。
“其实老百姓们也没那么强的意识,他们更多地是浑水摸鱼,挖几个大坟,顺点儿东西过日子——那时候大家都穷啊,一个玉壶春的大胎瓶,能换十几个玉米面饼子就不错了。”
三爷是村里有学问的人,他近视得厉害,看东西都要贴在脸上。听说他原来有副近视镜子,但早年斗臭老九的时候,眼镜被小将们砸烂了,还捎带脚砸掉了他两颗门牙。
他从小到老都是孤身一人,独自住在村口的两间瓦房里。他没娶媳妇,也没有子女。冯科长的父亲是他侄子,平时负责照顾他的生活。
冯科长小的时候,三爷却从臭老九变成最受人尊敬的人之一。经常有小汽车开进村子,然后从车上走下特别豪气体面的城里人,他们跟干瘪瘦削的三爷鞠躬握手,嘴里不停叫着“大师”。
村里人不叫“大师”,他们叫三爷“老神仙”。
冯科长问过三爷,当初砸断你门牙的那些后生到底是谁,也是叫你老神仙的人吗?
三爷只是呵呵一笑,他告诉冯科长,砸他门牙的,名字叫做“时势”。
“时势是什么人,男的女的,多大岁数,哪个村的?”小冯问。
三爷不说话,他只是捋着胡子,哈哈大笑。
除了三爷,冯科长是村里第二个坐上小轿车的人。因为每次有人请三爷“出山寻龙”,他都会带上这个“小跟班”。
“我侄子,也是关门弟子,看他有没有悟性。”三爷每次都如此解释,然后那些显贵的人也会对小冯恭敬起来。
但冯科长大概没有悟性,三爷根本没收他当弟子,也没教过他什么东西。
虽然三爷不教东西,但常年跟他左右,耳濡目染之际,小冯也学了不少。他有时候技痒,想试着点点宝穴。可每当此时,三爷就会拦住他。
“寻龙算卦命数奇。”三爷对他说,“你看,我就是个孤老头子,无牵无挂,也不怕泄露天机,迁祸家人。你是冯家的后代,不能像我一样。”
三爷是八十八岁那年去世的,直到去世前,他还一个人住在那两间瓦房里。有很多人提出把他接到城里享福,或者帮他改建房子,可都被三爷拒绝了。
“天地悠悠,安身立命之所就够了。我就这么一个三寸丁老头儿,有四寸高的房子住着都富裕一寸。”
他无疾而终,死前的头一天晚上还拄着拐杖,出来晒太阳遛弯。
但那天下午,他专门去了侄子家一趟。
“我里屋门槛上,有个暗龛,这些年的积蓄都在那里头。”他若无其事跟侄媳妇聊着。
冯科长那时候在上初中,他们四点半放学,一般五点就骑车回家了。但那天几个同学相约去玩,所以耽搁到七点才回家。
据母亲说,三爷一直在他家待到六点多,最后他站起身来,佝偻着腰,把五本用蓝粗布包着的书放在炕头上。
“这一趟没缘咯,给我侄孙子留几本书,先回家去咯。”
冯科长母亲当时也没拿这当事儿。小冯回来,他打开蓝布兜,发现那是三本线装书,上头都是竖着手抄下来的繁体字。
“你三爷坐了一下午,一直念叨你,估计想你了。明天放学早点回家,去看看他。”母亲叮嘱说。
但是第二天下午回来,小冯看到的是满屋子白花花的孝服。
“你三爷走了。”母亲眼泪汪汪地说。
三爷给小冯的那五本书,既有堪舆术法的秘籍,也有自己多年的实践心得。他不想让后代学风水,但大概也舍不得自己手艺失传吧。
谁能想到,冯科长最早的考古学启蒙,竟然是五本跟科学毫不相关的寻龙点穴的著作心得。
风水这东西,基本贯穿了中国的整个历史。《尚书》里面,周王朝为了营建成周雒邑,就派召公去东方“相宅”。
而历代帝王将相,无论是建都城、营宫室、修陵园,无不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去选择地点。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掌握了风水学,就能摸清历史发展中的一条脉络。
三爷留下来的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