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俺男人-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队在沈阳待了一个多月,都以为没事了。当兵的大多数是东北人,他们以为马放南山,该回家了。

    部队接到命令,领导赶紧开会,让他们打起精神头,解放全中国。

    部队从山海关进关,先打塘沽,塘沽的国民党很快撤了。

    晚上战壕里冷,首长有棉大衣,他跟王奎说:“你到跟前屯子看看,找点儿柴火抱回来坐,是不是也暖和点儿?”

    王奎往屯子走,经常让东西绊住,一摸是死人,他们叫“死倒”。他走到北边一户人家,院里一点儿柴火没有,屋里黑灯瞎火,门敞着。看样子人都跑了,他想进去看看,厨房有没有柴火。

    他抹黑进屋,冷不丁让人抱住一只脚,他往上抬脚,人家也跟着起来,一声不吭,吓得他脑袋都大了。下腰一摸,这人冰凉,是个死人,他把脚插进人家胳肢窝了。那时候不怕死人,怕活人,这回他一使劲,脚就拿出来了。

    到了前院,他看见好像有几堆柴火,走过去看是个窖口。趴在窖口听听,里面有说话声,有男人,有女人,好像是没撤走的国民党兵。

    他站在窖口大喊:“你们干什么的?赶紧出来!”

    里面一点儿动静都没了。

    他接着喊:“赶紧出来,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再不出来,就往里扔**了!”

    从窖里出来一个人,王奎喊:“把枪扔下!手放到脑袋后面!”

    一共出来四个人,三男一女。幸亏是从窖里一个一个出来,先扔枪,要不他一个人,还真难对付他们哩。

    王奎把他们押到师部,首长亲自审。

    这四个人是国民党的电报员,部队撤退的时候,没人告诉他们。

    一次抓了四个人,收了一个电台,王奎立两个小功。

    一九四九年,解放桂林后,他跟首长住到白崇禧公馆。广西山多,土匪多,国民党撤退的时候,留下不少人和武器,也在十万大山里。那时候,共产党的一个连队,不敢随便住一个屯子。

    有一次,他跟首长去阳朔。县里领导汇报完工作,首长要去金保区看看,三个警卫员一个马夫跟着首长骑马去了。

    五个人先住在区长院里,这个区长以前是国民党时候的区长,新中国成立后还用他。

    首长跟王奎说:“你到屯子外面看看,有没有相当的房子,最好在今天来的路上,晚上咱们出去住。”

    王奎在来的路上真找着一个房子,两层楼房,外面是砖墙,院里很干净。房主是国民党家属,丈夫死后,她留在这儿教书。

    王奎说:“我们是下来工作的,一共五个人,想在你这儿借住一夜,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女老师说:“没什么不方便,你们想住就住吧。”

    吃完晚饭,五个人到楼上住下。首长说:“这里土匪多,你们几个轮流站岗。”

    轮到王奎站岗,他听见墙外有说话声,不是一个人。肯定听说金保区来了共产党大官,土匪盯上来了。

    王奎跟首长汇报,把那几个人也叫起来,首长悄悄说:“别惊动他们,要是他们动手,上墙一个打一个。趁他们没动手,咱们先撤。”

    首长让王奎骑马跑在最前面,那两个警卫员一左一右,骑兵师来的马夫上马快,不用蹬就能飞身上马,他在后面压阵。关键是出门就开枪,左边的往左开枪,右边的往右开枪,打他们一个冷不防。

    安排好了,五个人冲出来,王奎的马跑得最快。

    跑出来几里地停下来,一个人没跟上,不知道那几个人死活。

    他骑马往回找,半道上碰见首长他们有说有笑。

    一个警卫员想起来,文件还在那家,藏在地窖里了。

    首长说:“咱回去拿吧,逮不到咱们,他们肯定走了。”

    他们回去一看,土匪真走了。

    几天后下大雨,水淹石桥。蹚水过桥,水过膝盖。马夫牵着首长的马和自己的马一起过桥,一匹马让水冲走,马夫也跟着让水冲走了。

    首长找到跟前的村干部,说明情况,请他们帮忙打捞。

    村干部很为难。

    首长说:“我身上没带钱,捞人和棺材的费用,你明天到县**去拿。”

    半里地外有个坝,村民在坝根捞到马夫的尸首,就地埋了。听说马夫也是绥化人,家里就一个老娘,王奎不记得他的名字了。

    第二天,村干部到县**拿钱,钱没拿到手,还让县领导教育了一通。

    王奎标准照。1954年摄于海南岛。王奎提供。

    王奎与媳妇合影。1954年摄于海南岛。王奎提供。

    新中国成立后,王奎到长沙第五步兵学校学习二年零七个月,头半年学文化,后两年学军事。毕业以后,他去了海南岛,在那儿当中尉连长。

    领导专门给他假,让他回家找媳妇。介绍人介绍了好几个,人家姑娘听说结完婚要去海南岛,都害怕,谁都不知道海南岛在哪儿,怕他是个骗子。

    后来还是在四方台找到媳妇,一是两边知根知底,二是姑娘没爹没妈。他们在海南岛待了几年。

    一九六〇年,上级号召家属回乡参加生产劳动。媳妇家里没啥人,她回绥化,王奎也跟着复员回了绥化。他在绥化食品厂当书记,当到退休。
………………………………

投奔

    王立,一九二二年出生在天津宝坻,后来家搬到望奎,他在莲花高小上学。念完高小到绥化考国高,三十多个学生去,就他考上了。

    一九四四年,王立从“国高”毕业。那时候,咱中国还是小日本的天下,东北叫“满洲国”,啥都得听小日本的,不听整死你。

    “国高”毕业后,学生得给日本人当兵,现在叫伪满兵。

    年底检查身体,王立合格,训练三个月。真正当兵,已经是一九四五年四月五号。

    他们去的地方在富裕。富裕北边是山,从山上排下来的,有一站、二站、三站、四站、五站,到了五站,就出山了,王立他们在四站。

    山上没有房子。军官有帐篷,帐篷跟蒙古包似的。正营长是日本人,副营长是中国人,他们都住在帐篷里。听说副营长是讲武堂毕业的,讲武堂是张学良办的,日本人信不着他。

    王立他们当兵的,住在地窨子里。地窨子里铺些干草,他们就睡在地上。

    有时候听见炮弹声,离他们还远,他们一仗没打。

    有天晚上,中国军官给大伙开会,说有情况了,小心点儿。

    半夜里,中国军官领着他们偷偷走了。

    他们绕着山走,从富裕的四站走到黑河。

    黑河已经不是日本人地盘,让苏联人打下来了,他们到这儿来,是投诚。排长以上的,安排到别的地方住;他们当兵的,都住在黑河西郊粮库。

    王立那时候知道,中国有个毛**。他以为,离开日本人就能见着毛**了,没见着。

    有的说:“咱在这儿等着吧,等毛**来接咱们。”

    粮库里还有不少粮食,苏联人让他们天天往船上扛粮食,船把粮食运到苏联。

    有人小声嘀咕:“日本人来咱中国刮地皮,苏联人这不也刮地皮吗?”

    等了很多天,越等越难受,王立偷着问刘国清:“咱得等到啥时候?毛**啥时候能来呀?”

    刘国清是克东人,也是“国高”毕业的。俩人一商量,还是偷着跑吧,回家等毛**去。黑河在北边,家在南边,一直往南走,准能回到家。

    他俩偷着跑了,跑到黑天,走到一个屯子。

    他俩想找个人家住一夜,站在人家门口喊:“家里有人吗?”

    喊了半天,没人出来。

    他俩进了院里,喊:“家里有人吗?”

    喊了半天,还是没人出来。

    屋门没锁,他俩推门进去,屋里一个人都没有。

    他俩在这家住了一夜,这一夜也没人回来。第二天早上起来,在屯子里碰见一个老爷子,老爷子看见他俩赶紧走。

    他俩紧着追,老爷子紧着跑,听见他俩喊大爷,老爷子才停下来说:“吓死我了,以为你俩是日本人呢。老百姓怕打仗,都跑山上去了,我岁数大,跑不动了。”

    他俩打听完道,接着往南走,碰见老百姓,离老远喊话。遇到俩人个头差不多,他俩商量人家换衣裳穿,人家摸摸日本人的军服,又拽了拽,就把自己的衣裳脱下来给他们了。

    穿上便衣,他俩舒服多了。

    有人问他俩干啥的,他俩说是劳工,日本人倒台了,他俩也回家。

    走了好几天,他俩走到孙吴,找到火车站。火车站上人可多了,都往南去。他俩好不容易挤上火车,坐到北安火车站。在北安下了火车,刘国清直接回克山,王立走着奔望奎。

    外面兵荒马乱,家里人以为王立没了。

    王立回到家,家里杀了一头猪,请屯子里的人吃喜。

    回到家,王立还是打听,毛**在哪儿,他好去投奔。毛**没来,林枫和刘咸一回到望奎,在高贤成立了滨北专署,管哈尔滨以北的事。

    刘咸一跟王立都是海丰人,还是屯亲。听说刘咸一以前留过洋,有本事,王立去高贤投奔他,说:“我要跟你做事。”

    刘咸一说:“我们这是干革命呢。你要是跟我干,一是很苦,二是很危险,你怕不怕?”

    王立说:“不怕。”

    刘咸一说:“你要是不怕辛苦,不怕危险,明天你就来吧。后天我就走了,还有别的工作。”

    王立在专署里看见几个人很面熟,有的给日本人当过警察,现在也给专署做事。他想:“到底是几个留洋学生,连这样的人他们都要,他们做的事好像不牢靠。”

    第二天,王立没去高贤,以后后悔也晚了。

    一九四六年,村干部找到王立,让他在信五村当老师。时间不长,县教育科来电话,让他到高贤当主任教员。主任教员就是校长,那时候不那么叫,就叫主任教员。他在高贤烧锅上吃饭,顿顿有酒喝,就是一分钱不开。他白干活儿,晚上住在学校。

    暑期,县里培训老师,培训了半个月,白天黑天上课,讲革命史。这下,王立明白了,刘咸一和毛**干的是一样的事,他要是早点儿知道就好了。

    一九四七年,高贤成立了区,王立成了学校校长。

    那时候,高贤光有高小,没有国高,高小毕业以后都不念书了。王立当校长以后,让村干部通知下去:高小毕业的学生,愿意上学的都可以回学校来,接着念书。十里八乡的学生回来几十个,有的都是孩子爹了,回来接着念书。

    到了秋天,区长找到王立:“区里马上收粮,找不到开票记账的人,你能给我找几个学生不?”

    这回王立敢吹了:“你要多少人,我这儿都有。”

    高贤这个学校,培养了很多人。

    后来,王立当了高贤区副区长,又做了望奎县的政务秘书。

    他当政务秘书的时候,赶上抗美援朝。丁国裕刚从朝鲜战场下来,到望奎县征兵。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望奎报名当兵的人很多。

    在县**食堂吃饭,只剩丁国裕和书记、县长、王立了,县长问:“老丁,朝鲜战场上怎么样?”

    丁国裕说:“第一次战役,我的一个团,死得没剩下几个。”

    老丁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