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俺男人-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宋家和胡子

    宋海军的老家在山东登州府,太爷爷那辈儿来到黑龙江省庆安县丰收镇开荒种地。

    大太爷在这儿落脚后,哥们儿都跟来了。太爷爷辈一共哥七个,二十多口人,都在一个锅里吃饭。

    没过几年,大太爷去世了,大太奶奶在宋家守寡,没孩子。大太爷没了,这六个弟弟和弟媳妇,全都高看他们这个寡妇嫂。家里的事大太奶奶当家,海军的太爷是老二,种地的事他说了算。

    这个大太奶奶也是那块料,聪明能干,把这个家领得很和气。全家上下都能干活儿,省吃俭用,有房住,有粮吃,还买了一辆大车、四匹好马。

    日子刚过起来,来了很多胡子,要抢老宋家。

    老宋家有高墙大院,还有炮楼和土炮。大太奶奶站到炮楼上看了看,下来说:“咱辛苦攒下的家业,哪能白白给他们?俺跟他们拼了!他们来的人多,俺怕咱这个家保不住,家里的男人先走。”

    太爷说:“大嫂,要走也得你们女人走。胡子来了,俺大老爷们咋能先跑呢?要是外人知道了,不得笑话死俺们。”

    大太奶奶问:“老二,家里的事是不是俺说了算?”

    太爷说:“是。”

    “那为啥现在不听俺的?”

    “你让俺们先逃命,俺不能听你的。”

    “咱从山东来东北,不就是为逃命吗?万一胡子打进来,一个不留,你让俺死后咋跟你大哥交代?你们都有媳妇孩子,有牵挂,俺无儿无女,就一条老命,有啥舍不得的?老二,你领着男人赶紧走,算大嫂求你了!”

    大太奶奶说完,头都没回,直奔炮楼。

    太爷领着全家男人,从后脚门跑了。

    大太奶奶上了炮楼,一边放炮一边骂:“杂种操的胡子,不怕死就上来!”

    那时候的土炮,装的是**,药都散着,得装满了放一炮,再装满了,再放一炮。要是**多,胡子根本进不来。一炮打出去就扫到一片,两炮打出去打死四个胡子,打伤好几个。

    原以为打死几个胡子,他们就撒腿跑了。胡子头在后面喊:“弟兄们,上啊,打进院子,老宋家那些钱就是咱们的了!”

    胡子头这么一喊,那些胡子不光没跑,还更来劲了。有不怕死的,冲到大门口,死命砸门。

    大太奶奶没放几炮,**没了。

    土炮半天不响,胡子头又喊:“弟兄们,上吧,老宋家土炮没货了!”

    胡子进了院,一个男人没找到,光看见七个女人。

    胡子头把妯娌七个叫到一起,问:“谁放的炮?打死了我四个兄弟,还有几个兄弟受伤。”

    她们都说:“不知道。”

    胡子头说:“你们把手伸出来。”

    那六个妯娌都把手伸出来,大太奶奶不敢伸手。胡子头把大太奶奶的手拽出来看,手上有药末,黑乎乎的,把她拉出去杀了。

    胡子把宋家抢得鸡犬不留,全家这些年的辛苦,啥都不剩了。

    那年,海军的爷爷十五岁,大个。

    眼看着自己的家让胡子抢光,他想:“光会干活儿有啥用?还不是受胡子欺负?”

    打那以后,他不愿种地了,另找一个胡子队当胡子。

    海军的爷爷叫宋玉春,会说话,聪明,长得也好看。胡子头要认他当干儿子,玉春跪下就叫干爹。

    胡子头没媳妇,没儿没女,玉春会来事,在干爹面前转来转去伺候。

    有一天,干爹看玉春没枪,跟玉春说:“儿呀,你打听打听,你们那儿谁的枪好,我给你抢过来。”

    玉春打听完,告诉了干爹,干爹帮他抢来一支好枪。

    玉春有了枪,也跟着胡子队出去抢,抢了四年多。

    有一回,胡子出去抢,玉春受了重伤,害怕了。他岁数大了,想得多了,知道当胡子名声不好,谁家闺女都不愿意给他当媳妇,不想干了。

    他跟干爹说想回家。

    干爹同意了,伤还没全好,就把他送回去了。临走,干爹给他两匹马,还给他一些钱。玉春回到家,老老实实种了一辈子地。

    宋玉春排行老二。他大哥三十多岁死了,撇下一个八岁儿子,大嫂想改嫁。

    老宋家人都劝:“别改嫁了,家里还有孩子,守着孩子过吧。”

    大嫂说:“你们谁说啥,在我这儿都是耳旁风,都是废话。腿长在我自己身上,我自己说了算。”

    儿子说:“我就是在这儿饿死,也不跟你去当带犊子(注:对随母改嫁孩子的贬称)!”

    他们那里有个说道,寡妇改嫁从婆家走的时候,不能碰婆家的门框。

    大嫂改嫁前,玉春跟嫂子说:“嫂子,你走,俺不拦你。走的时候,你别碰俺家门框呀,碰俺家门框,对俺家不好。”

    八岁的儿子看妈真要走了,嗷嗷哭,说:“妈,你别走,你走了我咋活呀?”他拽着他妈衣服哭,“妈,我不叫你走。”

    大嫂把孩子的手扒拉开,特意往门框上撞两下走了。

    玉春拿着马鞭撵出去。

    孩子看见二叔用鞭子追打他妈,哭得更伤心了。

    大嫂跑得快,挨了两鞭子,上车走了。

    孩子哭得大鼻涕老长,玉春回来抱起孩子,也哭了。

    他把孩子拉扯到十八岁,送去当兵。

    这孩子叫宋国强,当的是骑兵。当兵这三年,骑马的功夫练得好,马跑得再快,只要抓住马,他就能上去。国强退伍回来,分到庆安县高老粮库,二十二岁,长得身强体壮,马上有给他介绍对象的。玉春没多花多少钱,就帮国强把媳妇娶回家了。国强还自学了砸白铁的手艺,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

    老宋家就国强这支人进了城里,剩下那些人都在丰收镇。
………………………………

逃了再逃

    王家以前在辽宁省通辽县。

    一百多年前,王德福带着老婆孩子逃荒,来到黑龙江省望奎县开荒种地。刚到的时候,啥也没有。大人孩子都能吃苦,没过几年,有房,有地,有车,有马。

    这天,王德福去放马,马跑到人家地里,把人家庄稼踩了。

    王德福跟这家说了很多好话,说:“你数数踩了你几棵玉米苗,秋天我赔你玉米。”

    这人说:“不行,我要金子。你不给我金子,我跟你没完。”

    王德福说:“兄弟,你要粮食行,我多给你些粮食。你管我要金子,我没处整。”

    这人说:“你整不来金子,我要你的命。”

    这人从前是胡子,让人家从胡子队里赶出来。他恨胡子,见胡子就杀,在屯子里啥事都干,是个地痞癞子。

    王德福无路可走,回家磨菜刀。磨完菜刀夹在胳肢窝里,外面披了件衣服,去找那个地痞癞子。

    地痞癞子问:“送金子来了?”

    王德福说:“是。”他掏出菜刀,一刀把地痞癞子砍倒,又砍了两刀,当时就把地痞癞子砍死了。

    地痞癞子家里人告官,王德福让人抓走,送到望奎监狱里。

    从古到今,都是杀人偿命,王德福在监狱里等着杀头哩。他小舅子程子华找到接洽人,夜里把王德福偷着放了。

    王德福到了家,程子华正在家等着,他说:“姐夫,你们快走吧,走得越远越好。”

    王德福套上花轱辘马车,拉上粮食和老婆孩子往外走。走了一夜,又走了一天,人困马乏,走到一处四下没人烟的草原,这里有条小河,河里有水,还有小鱼。

    王德福跟老婆孩子说:“就这儿吧,往后咱就在这儿过了。”

    他们在这儿搭窝棚,做饭,挖井,开荒,一家人从头开始。

    苦干两三年,有了房子,有了地,手里也有俩钱了。这块的人越来越多,王德福买来一盘石头磨,给人家磨面挣钱。

    挣了钱,王德福舍不得吃,就着一个咸鸭蛋,他能喝三次酒。

    家里有钱了,开起了粉坊。怕胡子来抢,他家买了三支好枪。

    王家有五个儿子,都没念过书。王德福岁数大了,把家交给二儿子永义和四儿子永志,两个人管这个家;大儿子永民,管磨坊、碾坊、粉坊;三儿子永理、五儿子永信管种地。儿子们都是雇人干活儿。

    挣的钱多了,王家又买了两辆胶皮轱辘车,雇表大爷拉脚挣钱。活儿多的时候,永义和永志也赶车挣钱。

    永志喜欢玩枪,他用的是盒子枪,也叫歪把子,从德国进口的。这枪他总在身上带着,没事了去草原,打野鸡、野兔和狼。那时候,青冈那片草原一眼看不到边,洼地存着很多水,水里的野鸟也很多,他哪天回来都不空手,枪法越来越好。

    他们住的那个地方后来有了名,叫七排九。

    有一回,七排九好几家都去拜泉卖黄豆,王家有两车黄豆,别人家有八车。怕胡子劫道,永义、永志都去了,永义在头车,永志在第二车,后面八辆车紧跟着。

    走到半道,来了很多胡子,截住车不叫走。

    永志看准胡子头,给他一枪,把帽子打掉了。

    胡子头看了看永志和他手里那把枪,举起一只手说:“高抬枪,放两辆。”

    胡子听了这话,闪开道,把前面两辆车放走,后面那八车黄豆都叫胡子劫走了。

    给王家赶车的表大爷穷,以前大娘和儿媳妇冬天穿一条棉裤,谁下地做饭喂猪,谁把棉裤穿上。剩下那个穿着单裤坐在热炕上,用破被盖上腿。王家没少帮这个表大爷,娘儿俩不用再穿一条棉裤,也有吃有喝了。

    土地改革前,王家是青冈第一大户,有磨坊、碾坊、粉坊,有三千多亩地,还有十匹马、四辆胶皮轱辘车。那时候,胶皮轱辘车很少,胶皮轱辘都是外国进口的。听说要土改,永志把三匹好马送人了。

    四当家的王永志。王作祥提供。

    王永志的媳妇王周氏。王作祥提供。

    土改的时候,车、马、地都给分了,农民会把王家撵到一个破仓房去住,啥也没给。

    四当家的跑了,二当家的给关起来。

    他们把永义吊起来打,问:“你们家的银圆、金子都在哪里?不说就打死你!”

    家里没有那些东西,永义说没有他们不信,让他们打死了。送回来的永义浑身是血,王家用张破席把永义卷上,挖个坑埋了。

    永志跑了,农民会抓走永志媳妇,还是吊起来打,还是要那些东西。

    幸亏永志媳妇为人好,平常帮穷人,有几个穷人给她讲情,没打死她,放了。

    永志走后,四年没音信,家里都以为这个人没了。

    四年后,永志回来了。开会还是挨斗,不那样吊起来打了。

    王家的后代,都在青冈县祯祥镇七排九,现在也比一般人过得好。
………………………………

风雨隆盛河

    我家祖上在河北乐亭大王庄,在乐亭也是大户人家。以后人越来越多,分了家,地不够种,祖太爷王永庆到外面帮人家办事。

    一百二十年前,他到齐齐哈尔办事,看见这边人烟少,荒地多,没人种。回家以后,他跟祖太奶说:“咱去关外吧。”

    祖太奶说:“咱过得好好的,去关外干啥?”

    他说:“那边地多,没人种。”

    祖太奶同意了。

    他们把家里的房子和地都卖了,来到现在的黑龙江省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