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位面之狩猎万界-第16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番话,让许多诸侯、大臣脸上都现出喜色,西伯侯‘姬昌’也是长出了一口气,只有冀州候‘苏护’依然冷哼一声,却是半点也不领情。
  ‘苏妲己’此时已经是满眼含泪,对着‘苏护’轻呼一声:
  “爹爹!”
  ‘苏护’身体一震,看向‘妲己’疑惑问道:“你真是妲己,我的好女儿?”
  ‘苏妲己’含泪点头,然后将之前的遭遇,从头讲了一遍。
  ‘苏护’听到女儿‘妲己’为妖狐所害,被活生生的剥了全身皮肤,老眼之中也是止不住的落下泪来。
  他听完之后,完全相信了女儿的话,因为从恩州驿开始,他就发现女儿性情上有明显变化,本来还未多想,但之前‘假妲己’那种种表现,已经让他确认那并非自己女儿。
  ‘苏护’猛然举起面前桌案,就要朝狐妖砸去,却听‘黄少宏’道:
  “冀州候息怒,这件事朕还要问清楚妖狐的目的,背后是否有人指使。。。。。。”
  ‘苏护’也反应过来,冷哼一声,将桌子扔下,然后朝‘姜子牙’一抱拳:
  “多谢监正大人救下小女,今后但有所求,我苏家全族上下,必然殚精竭力以报大恩!”
  ‘姜子牙’郑重还礼道:“说来惭愧,本官虽然救下苏娘娘,却无回天手段,真正救了娘娘性命的,乃是陛下才对!”
  ‘苏护’看了一眼‘黄少宏’并未出声,只是再次朝‘姜子牙’拱手,示意说出的话就不会更改。
  冀州候施礼之后重新就坐,却是不再向女儿看上一眼,‘妲己’本以为父亲会嘱咐自己几句,疑惑交代一些什么,可见父亲如此,不由有些心酸。
  正要落泪,便被‘黄少宏’拉她在自己身旁坐下,与‘姜王后’一左一右,同坐在大王身边,心底不由得生出一丝甜蜜,却是将那份酸涩冲淡了几分。
  ‘黄少宏’示意众人重新就坐,这才向那‘假妲己’问道:
  “朕知你是九尾妖狐,说说吧,为什么要害苏妃?”
  ‘苏妲己’倒也不怵,理直气壮的冷笑道:
  “你身为人王,昏庸无道,在娲皇宫题诗亵渎我妖族圣人,女娲娘娘使我入宫,坏你成汤江山,这一切全因为你行那荒唐之事所起,怨得谁来!”
  ‘黄少宏’嘿嘿一笑:“这么说,是女娲娘娘,让你去剥皮害命,加害苏妃了?”
  他说完之后也不用‘九尾妖狐’回答,直接大声道:“费仲、尤浑何在?”
  两个弄臣连忙起身,齐声道:“臣在!”
  “你们两个现在就去娲皇宫,务必将女娲娘娘的圣象请来宫中,朕要亲自问问她这个圣人,是不是她让这个妖狐,去害朕的苏妃,害一个没有丝毫法力的弱女子!”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大惊失色,‘九尾妖狐’惊道:“你疯了,竟敢惊动圣人?”
  这事情因她而起,如果‘纣王’真这么做了,这个人王不知道结果如何,但她绝对死定了。
  ‘闻太师’等文武大臣也开口相劝,‘黄少宏’却一意孤行,言此事已定,叫群臣不要多言。
  说完还取了一张符篆交给‘费仲’,告诉他若有不可思议之事阻挠,便将这符篆用火点燃,或是贴在圣象之上即可。
  ‘费尤’二人走后,‘黄少宏’这才发落‘妖狐’,对着‘白娘子’说道:
  “先将这个九尾妖狐,带出去剥皮抽筋,然后看押起来等着和女娲娘娘对峙,朕要她遭受的痛苦,是苏妃的十倍,百倍!”
  ‘白娘子’知道自己相公心思,提着‘九尾妖狐’点了点头,就走出九间殿剥皮去了,九尾狐皮做的大衣,她也很是喜欢呢。
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纣王杯酒释兵权,苏护摔杯反殷商
  感谢:‘08a’兄弟的打赏,夏天拜谢。
  ※※※※※※※※※※※※※※※※※
  等‘白娘子’提着妖狐离开,文武百官和天下诸侯,都不由得唏嘘,感觉刚才所经历的就像做梦一样。
  ‘黄少宏’传令开席,一个个宫女、内侍为殿中席位端酒上菜,等酒菜上的差不多了,他这才举起酒樽,朝诸侯一侧敬道:
  “诸公为我大商牧守一方,劳苦功高,皆朕之栋梁也,朕在这里敬诸公一杯!”
  满朝文武闻言,都拿起酒樽,随着‘纣王’一起,朝诸侯那边做敬酒状。
  天下诸侯也不敢怠慢,人王敬酒,即便心怀叵测的西伯侯和冀州候,都随其他诸侯一起,举起酒樽,随着‘黄少宏’一饮而尽。
  ‘黄少宏’放下酒樽,见到所有人都喝了,忽然朝诸侯们笑道:
  “你们就不怕朕在这酒中下毒?”
  一瞬间不少诸侯都勃然变色,甚至有诸侯因为激动,打翻了案几上的酒菜。
  西伯侯‘姬昌’却道:
  “陛下说笑了,陛下以勇武文明天下,托梁换柱,倒曳九牛,有万夫不当之勇,千军辟易之威,如此武功,岂会行那宵小之事!”
  “再说陛下已经阐明我等功绩,我等代人王牧守一方,陛下又岂会心口不一,是非不分毒杀功臣,以陛下仁德,必不会如此行事的!”
  ‘姬昌’说完,给自己倒满了一杯酒,然后拿起酒樽,对天下诸侯,与满朝文武示意,又对‘黄少宏’道:
  “臣信陛下!”
  说完仰头一饮而尽。
  其他诸侯一见,都纷纷点头,言西伯侯之言有理,更有人学那‘姬昌’一样,倒满酒樽,然后满饮杯中酒,最后也来一句:“臣信陛下!”
  ‘黄少宏’心道厉害啊,这‘姬昌’先是对‘纣王’武勇一顿夸赞,然后又附和‘纣王’之前所言,将自己是功臣之事坐实。
  最后一句‘臣信陛下’,若非‘黄少宏’这个‘纣王’乃是穿越的神魂,怕是也要龙颜大悦,生出知己之感,甚至于将西伯侯之前那句‘凤鸣西岐,姬昌当兴’的话忘到脑后去吧。
  ‘黄少宏’看着一脸风轻云淡,神色从容的‘姬昌’,心里的想法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滴很’!
  此时东伯侯‘姜桓楚’拱手道:
  “敢问陛下,将臣等万里迢迢,唤来朝歌,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要与臣等商量?”
  其实天下诸侯都抱着这种疑惑,但是没人敢问,只有‘姜桓楚’即是天下诸侯之首,又是当今国丈,这才敢于直言不讳的问出来。
  说起来,天下诸侯多有与满朝文武通好者,就如‘姬昌’,若是没有‘黄少宏’横刀夺爱,已经与丞相‘商容’结了儿女亲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所以这些诸侯在进入朝歌之后,等待大王接见这些时日里,也通过各自的门路,向朝中官员打探过大王召天下诸侯入朝歌的目的,但是一无所获。
  少数几个猜出‘黄少宏’真是意图的重臣,如‘商容’、‘比干’、‘姜子牙’等,却心怀忠义,俱都守口如瓶。
  是以这些诸侯倒现在为止,也不知道商王让自己来朝歌是为了什么,都心怀忐忑。
  此时一听‘姜桓楚’问了出来,便都朝‘黄少宏’看来,等待这位大王的回复。
  ‘黄少宏’其实正想说这个话题,当即笑道: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朕担心你们会造反啊。。。。。。”
  ‘纣王’第二次语出惊人,刚才说在酒里下毒,如今直接言明担心诸侯造反。
  一句话,让天下诸侯再次色变,上千诸侯之中,有一多半起身跪在案几之后,对着‘黄少宏’叩拜,都表示自己一片忠心,其中以西伯侯‘姬昌’表现的最为激动。
  ‘黄少宏’心中冷笑,影帝啊,若不是知道这老头心有反意,说不定就以为他是个忠臣呢。
  冀州候‘苏护’却没有如那些诸侯一般激动,只是淡淡说道:
  “若陛下以仁德治天下,天下人人感恩,恩服四海,又有何人敢反?”
  这话虽然没有明说,却好似在说‘纣王’做贼心虚,乃是自己不仁,所以才会有这种顾虑一样。
  ‘黄少宏’心里冷笑,冀州候此言看似有理,实则都是狗屁,古今帝王仁德者,不过三皇五帝,也就是没有能超过这几位圣王的。
  其中‘舜帝’被誉为华夏道德文化的鼻祖,其提倡‘德为先,重教化’,乃是推动人族由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推手,《史记》中赞他:“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另外‘舜帝’还是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的主角。
  这样一位‘仁之标杆,德之鼻祖’,开创仁德施政的一代人王,实际上却很可能是造反篡位才登上的人王宝座,并非人们孰知的禅让。
  这可不是笔者胡说八道,有一部历史上唯一留存,未经秦火焚书的编年通史,名曰《竹书纪年》,此书在远古历史方面要比《史记》更为权威,其中就记载了有关‘尧、舜、禹’三位人王的帝位传承经过。
  其中明确写道:“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意思就是‘舜’将‘尧帝’囚禁在平阳,自己取而代之,并让‘尧帝’与他的儿子不得相见。
  《荀子·正论》中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
  意思就是有人说‘尧帝’将人王帝位禅让给‘舜’,这话是假的,是浅薄之人传的、鄙陋之人的说法。
  ‘韩非子’说的更加直白,他在《韩非子之说疑》中说道:“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这话不但说‘舜帝’得位不正,也明确说了‘禹王’也是如此,同时还说了‘商汤’放逐‘夏桀’,‘武王伐纣’都是臣弑君。
  ‘尧、舜’都是五帝之一,千古以来公认的仁君圣王,可这又怎么样,一个被自己的继任者所反,另一个乃是造反上位,也同样被继任者推翻。
  这充分说明了会不会被臣子造反,被推翻王位,和仁德治天下什么的关系不大,心有反意的人,该造反还是会造反,重要的是王者的实力和手段,能不能震慑住心怀叵测之人。
  所以‘黄少宏’才会将‘苏护’之言,当成狗屁。
  他只是呵呵一笑,淡淡道:
  “朕是否仁德且留待后世评说,至少天降功德做不了假,亩产千斤的谷粟出于我这一朝,此。。。。,即是仁德,诸公以为然否?”
  他这么问,诸侯中只有少数表示赞同,更多的却是不发一言,因为对于天降功德、亩产千斤云云,他们没有亲眼见到,多半还是存疑的,只有满朝文武,都点头称是,歌功颂德。
  ‘黄少宏’一摆手,叹道:
  “虽然朕如此仁德了,可朕还是担心天下诸侯会造朕的反,这才将诸公召到朝歌,共商此事。。。。。。”
  ‘姜桓楚’沉吟道:“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呢?”
  在座诸侯与满朝文武,全都将目光集中在‘纣王’身上,等待‘黄少宏’的答复。
  ‘黄少宏’自顾自的饮了一口酒,然后把玩着手中的酒樽,似笑非笑的说道:
  “不如这样,诸公都来朝歌居住,朕赐你们良田美宅、保你们荣华富贵,你们的子孙还可以继承爵位,只要为朝廷尽忠,必定世代荣华!”
  “至于诸公封地,可留一幺儿,朕会派遣官员,协助镇守,今后便以此为常例,到时我等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岂不美哉!”
  ‘黄少宏’的意思,就是让这些诸侯都把家搬到朝歌来,只留下最小的儿子继承爵位,名义上做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