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总有刁民抢超市-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馋的坐在顾若安怀里的小成业直流口水,指着厨房门口对顾若安焦急的啊啊叫。
煤球儿蹲坐在透明猫包内,它被小顾瑾拉着在外面溜了一圈,一身长毛很容易就弄脏了,虽然外表看不出来,但小家伙从很早之前就知道,自己这样上沙发不会受人欢迎。
因此乖巧的缩在猫包内,猫包内铺着厚厚的软垫,重要的是,南方的冬天不开空调的情况下,室内室外温度相差无几,人类坐的沙发一点都不暖和,它的猫包三面挡风,厚厚的软垫插着充电宝散发着热量。
可比人类的沙发舒服又暖和多了。
虽然人类的沙发更大,但对猫来说,它们更钟爱于非常狭小的空间,否则每年也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猫咪脑袋钻进一个狭小空间出不来而嗷嗷叫的搞笑视频了。
今年除夕,顾宝年没办法回来,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发着一张张流泪表情包。
这个群里只有10个人,爷奶、顾宝年、顾爸、小顾瑾、顾若安,以及小叔一家四口,以前还有顾妈,但自从离婚后,顾妈就自己退了,后妈不好意思加进来。
这里仅仅只是顾家老宅一家子,但顾家的亲友群却不止这一个,还有一个是所有顾家人的群,群名很简单,就‘顾家’二字。
那是一个大群,其中有这边十个人之外,还有大爷爷那边,那边人数可比这里多多了,大爷爷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孙女都已经结婚怀孕了。其余两个女儿两家,加上每家都生了两个孩子,可不比顾爷爷这边多么。
顾爷爷和大爷爷是亲兄弟,太奶奶就生了她俩,太奶奶不同的是,太奶奶有五个妯娌,那都是能生的。
且顾家这边阳盛阴衰,生出来的大多数都是男孩子,女孩子很少,因此顾爷爷还有将近二十个堂兄堂弟。
同样也是顾家这一支还在联系关系比较亲近的亲戚,因此也在这个大群中,于是,这大群里有超过二百人,虽不算庞大,但规模也不算太小。
大群那边平日里没什么动静,节假日会比较热闹,今天是除夕节,一个不留神,这个群里都已经有几百条信息闪过。
大群里面有钱亲戚中,在原主记忆中比较有钱的那个发起了红包。
'快要吃年夜饭了,今年除夕,就由我抛砖引玉,先发个红包预热一下气氛吧。'
那亲戚说完,大群小群顿时安静下来,顾宝年也不刷屏了,乖乖坐等红包。
顾若安也静下来,看着微信界面,一看到红包图案出来,立马秀手速,抢到了二十多块钱。
小群里,顾宝年高兴的用‘原地转圈。jpg’刷屏。
'我抢到了三十五块多,这次我肯定是运气王!'
“运气太背了!”一旁,顾爸遗憾的叹气,顾若安点开红包界面一看,运气不是一般的背,一连串好多人都抢了几块十几块钱,就他爸,孤零零的‘0。01’在行列中央。
这个亲戚发的是二百块钱的红包,二百多个人的群,只发了29个红包,大多数抢到的都是几块钱。
运气好一点的,诸如顾若安,抢到二十多年,顾宝年抢到三十多、运气背一点的,诸如顾爸,抢到一分钱,好些个亲戚,也抢到几分钱或者几毛钱。
红包不到十五秒抢完,运气王不是顾宝年,而是最后抢到红包的人——41。29元。
爷奶没抢,但也戴着老花眼镜在看战况,等看完,哈哈大笑:“这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旱的旱死涝旳涝死’。”
不知道别人家的家庭群如何,一般顾家的家庭群,经常性的会有人在群里发红包,一般都是一次一块钱,或者一次八毛八。
要是哪一次有人发了三四块,群里的人就会心跳加速,抢红包的手指头哆嗦,要是抢到一块多甚至两块多,就跟中了几万块钱大奖似的激动不已。
大群里很少发红包,一般是每年过年和家里有人办喜酒的时候才会发,一次一般都是一百以上,几百块钱的比较常见,其中最有钱的那个,由于红包最高只能发二百元,一次竟然发了九十九个红包,每个红包二百元,哪一次,把群里的人都乐坏了。
原主也在那次抢红包中,抢了一千多。
这两年,微信进行升级后,红包上限从200升级到了10万,可惜,群里再也没有人发过上万元的红包,最好的一次,也就是两千八。
有了一个发红包的,后面又来了一个,这次是二百元。
这次顾若安手气依旧不差,抢到了五十多。
顾爸这次抢到十五元,乐得直拍大腿。
统子在一旁看着,目露疑惑,只觉得人类真是一种非常难以琢磨的生物,平日里在不必要的花费上花去几百上千都不觉得心疼,抢红包抢到十几块钱就能乐的大脑多巴胺疯狂分泌。
不得不说,顾若安一边在某宝上毫不心疼的挥霍几百万,回头又因为抢到几十块钱红包高兴的在怀里小孩儿脸上亲了一口:“姐姐今天手气好,明儿个给你买好多糖吃!”
小成业瞪大眼,没怎么听懂‘手气好’是什么意思,但这不妨碍小孩儿对姐姐的崇拜,在他心中,经常能够换新的衣服鞋子和饭菜都不贵,但糖肯定特别特别昂贵,因为每天只能吃一两颗糖,因此在小孩儿的心中,糖肯定是一种特别贵的零食。
姐姐竟然能够给自己买好多好多糖,好厉害哇!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sally投了一个地雷,比心心!
小伙伴们的关心我收到啦,么么哒~
今天先更新这么一小章,等白天再更新一章吧,晚安~
第120章 珠宝
五星级大厨做的菜;在酒店里的时候,许多上桌的时候就已经冷却,且口味大多选用华而不实的选材。
今天在这里做的菜;海鲜都是由顾若安提供最新鲜不过,蔬菜也都是农村自己种的;家禽更是一些土鸡土鸭土大鹅,猪肉也是村里的家养猪;做出来的菜自然是美味无比。
关键是;摆盘还好看。
餐桌上的饮料;都是鲜榨果汁;以及大厨亲手做的奶昔,酒是小叔带过来的葡萄酒。
以前过节的时候,自家和几百块钱一瓶的酒都算是名贵酒了;小叔向来都会带两三千块钱一瓶的。
只是这一次,大概是觉得顾若安太有钱了;自觉压力大;这一次咬咬牙拿出了一瓶价值两万多的葡萄酒。
而顾若安;带的是罗曼尼康帝。
罗曼尼康帝没有拉菲有名;因为拉菲一年能产出二十多万瓶,便宜的几千块钱就能买到;最出名的也就是82年拉菲了;产量有限,但一瓶也就不到十万元。
罗曼尼康帝一年产量只有五千多瓶,一瓶就要十几万;比82年拉菲都贵,其中最贵的是1945年份,一瓶能卖一百多万。
就算是最便宜的;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普通有钱人去买,都不一定能买到真的。
毕竟罗曼尼一年四五千产量,却能卖出去五十多万瓶,而82年拉菲才18万产量。
按照惯例,酒庄收藏15%,剩余的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收藏20%。这么多年下来,实际存量可能都不超过两万瓶了,国内销量每年却都有100万瓶以上。
罗曼尼更是如此了。
因此,真货只能上巨富的餐桌,反而没有拉菲这么出名。
顾若安的酒窖里,就存了不到十瓶罗曼尼康帝,1945年的没有,是一年五千多瓶产量的那种,还是曾经在她这里激活过非正常商品交易订单的巨佬送的。
就算她真的有45年的罗曼尼、82年的拉菲,也都过了最佳饮用期,拿出来也就见识见识一下,真要开瓶喝了,也未必有普通红酒好喝。
当然,这酒再贵,也没有国内的一些特殊年份的白酒贵。
不过这类白酒,可比国外那些名酒难得到多了,想都不用想。
只是顾若安没有把那十几万的酒拿出来,不然就跟打脸小叔似的,也就是爷奶喜欢喝,她才给拿过来,被爷爷藏了起来。
因此,这顿饭,除了那对双胞胎姐弟之外,大家都吃的挺开怀。
小叔不怎么了解顾若安的生意,也不好意思去问,只知道自家大侄女去年暑假得了大运气,搞到了一些刺绣大师的手工汉服,然后通过有钱同学的渠道,打开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也不知道这个大侄女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她的网店在评价非常好,被上流圈子很多人收藏,其中许多汉服上的刺绣工艺更是被吹的神乎其神,最普通的,也能跟圈里比较有名气的刺绣大家相比,过去一件几千上万,就跟白菜价似的。
大概也是去年把人家刺绣大家的多年存货给清理完了,今年库存开始越来越少,价格也越来越高,而且开始只出精品,一件少说几十万,之前更是有一幅刺绣屏风,更是炒到了一千多万,被国外的一个收藏家买走。
几百万的刺绣作品更是多达将近十幅被国内收藏家抢光。
除了刺绣作品,还有古代饰品设计,小叔自然不知道几年顾若安网店里的古代饰品设计,选择的是古代名匠制作,自然精美无比,其中镇店之宝是一套公主发冠,业界估价在六千万以上,可惜店主不卖,就拿来眼馋他们。
网上有粉丝开了专门的论坛,其中有个闲得无聊的人士开的帖子,还大概估算了这家网店的今年销售额,超过两个亿!
真正名下的那一家超市一家便利店,反而被衬托的跟小打小闹似的。
每年拿那家网店的净利润去做理财,超市和便利店的净利润当成零花钱随便花,小日子当然过的比谁都滋润。
如果是别的亲戚,说不定小叔就会更对方大侃特侃,搞好关系。
他是做窗帘生意的,每年能挣到五六十万,以前觉得自己挺有钱,只有在看到特别喜欢的豪车和豪宅以及名表,想买却没钱买时会有一点不甘心,大多数时候,他还是挺满足的。
但自从出了上次双胞胎儿女为了那么点钱做出那等丢脸事情后,他在生气的同时,更反思,是不是自己挣的钱还不够多,如果他的钱挣得足够多,给的零花钱也能多一点,生活条件好一点,儿女的眼皮子也不至于那么浅,还为此留下一辈子都好不了的后遗症。
于是,他开始努力挣钱,想要把自己的生意扩大,希望业绩能翻一倍甚至两倍。
但眼前坐着的是个刚成年没多久的小姑娘,还是自家的亲侄女,他就拉不下脸来说这个事情。
顾若安可不知道小叔心里在想什么,吃完饭,到了发红包环节,爷奶给几个孙子孙女一人发了个红包,他们也不偏心,每个人的红包里都塞了一千块钱,连最小的顾成业,和不是亲孙子的统子都有。
就连煤球儿也有个小红包,那是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黄金铭牌,上面刻着‘煤球儿’三个字,煤球儿戴上脖子后,顿时觉得自己身价更高了,站起来,昂着胸,抬着下巴,小模样傲气的不得了。
相比较去年的红包,今年的红包可比去年厚实多了。
这倒不是顾若安给的钱,顾若安平日里只在物质上面满足二老,诚然,这种做法让家里很多东西都不需要买,能省下很多钱来,但在乡下,以前钱不多的时候,二老也有穷的过法,很少买东西,同样不需要花多少钱。
但今年,老姑有钱了,她觉得自己没嫁人,就待在家里,以后可能也不会嫁人,或者会找个赘婿,自己也能给爸妈养老。
于是索性把她每个月挣到的几万块钱,只留下三千块钱给自己零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