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1982有个家-第9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咱们队长。”王忆说道。
  大家伙纷纷拍膝盖:“对了!”
  喝完奶茶休息过后,社员们又纷纷的起身准备上工了:“同志们继续干!今天争取干出它个一百吨!”
  “哈哈,你这是右倾冒进了。”
  “不过确实是浑身有力气,这个奶茶不是饭,但是喝肚子里却一样能长力气!”
  王忆还不只是给他们准备了奶茶,又给他们发牛肉干、发饿货棒。
  他叮嘱道:“别舍不得吃,腊月里家里人有的是能吃的东西,咱们现在是在干力气活,必须得把力气养足了,别老是省这省那,省到最后把人省出问题了!”
  王祥赖笑道:“王老师你说话我肯定听,不过咱这条件太好了,其实用不上吃这么些好东西。”
  牛肉干他准备留给儿子。
  儿子还没有吃过牛肉干呢!
  省着回去让儿子平日里磨磨牙,打馋虫还能长力气,多好!
  王真昌感叹道:“我参加大会战得有五十场,真没有过条件这么好的时候。”
  “王老师说了,这次过来不是打会战,是来度假的,是来休息的。”有人这么一说,大家伙纷纷笑。
  有力气有精力了,人就爱笑。
  渔船散开,喊号子的声音再次响起来……
  天涯二号环绕着这片海域转动,发现水下鱼群已经彻底散掉后,他们便将渔获集中到天涯二号和三号上,继续上路。
  这次直接奔赴到了庚28海域。
  县里渔场指挥部的指挥船看到他们的踪影后赶过来,孙柏趴在船舷栏杆上喊:
  “王老师,收成怎么样?”
  王忆喊道:“行!弄的不错,十吨八吨是有!”
  听到这话,孙柏顿时露出笑容。
  有人得知了他们的收获后感叹:“难怪现在承包了渔船以后都不愿意给国家干活了,天涯岛那边一出来就弄了十吨的货,一吨两百块没问题吧?”
  “十吨两千块!啧啧!”
  天涯小队分散开来,随波逐流、搜寻鱼群踪迹。
  天涯二号开足马力在海域内探索。
  今天是风头好日子,肯定有大收获!
  果然。
  天涯二号有了探鱼仪,效率顿时提高了。
  过了一阵探鱼仪显示器旁边喇叭上再次响起提示音,王忆环绕一圈看了看,对王祥海说道:“挂丰产红旗!”
  王祥海立马出去打旗语。
  附近的渔船纷纷挂起丰产红旗向他们驶来,周边的渔船看见了,也挂上丰产红旗靠近他们。
  一传二、二传五再传十。
  更多的渔船汇聚而来,一场渔业围歼战正式展开!


第471章 在22年撞见82年的火灾
  忙活了几乎一天,到了傍晚时分风势越来越大了。
  气象预报工作组送来消息,今晚七点半开始,大风的边缘地带将抵达佛海县,出海渔船都必须赶紧返程。
  于是乘着夕阳余晖,各县渔业指挥部清点了出海渔船,又让队长和小队长们逐级清点人数,收拾起鱼钩渔网开始返程。
  赶在风头天气出海捕捞带鱼是绝对正确的选择,渔船半夜出海的时候轻飘飘,此时回归却已经沉甸甸。
  冬天太阳落山的早,他们赶着夕阳降下的脚步回岛,但等着真正看见佛海县主岛的时候,此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夜空中繁星点点。
  冬日的星空总是格外的清冷又清澈,吹来的风像冰棱一样,透明且锋利。
  而主岛的码头上灯光雪亮,大灯小灯、电灯油灯俱亮,将码头各处照耀的亮如白昼。
  此时在灯光下,堤岸处、码头上都叠放着一筐筐带鱼,银白的灯光照耀,新鲜的带鱼们反射了灯光,显得更加银白光亮。
  在鱼筐之间还有其他海货,海鳗、梭子蟹、大黄鱼小黄鱼,堆金叠银,光彩耀眼。
  随着渔船不断靠港,随着渔民不断的喊起号子,越来越多的海货堆在了码头上。
  有的渔民在忙着卸鱼过鲜,有的在忙着过秤算账,有的吆喝着充冰、补网,有的招呼油船来给自家机动车灌装柴油,也有的是在为水舱加淡水。
  从头到尾,紧张又热火朝天的氛围贯穿了整个码头。
  相比昨天,今天的佛海县更加热闹。
  码头上送下的带鱼更多、进出的船只更多、卸货算账的人也更多。
  有民兵队扛着枪出现了,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口号在港口内外巡逻。
  一支巡逻小队十余人,王忆数了数,在他们等候期间一共碰上了五支不同的巡逻小队。
  渔船进出飞快,一旦卸货完成就必须得赶紧走,哪怕没有算完账或者出现纠纷那渔船也得离开,船老大或者当家人可以留下继续盘算,其他人得离开。
  虽然如今天冷,可带鱼容易腐坏,这几乎是最娇贵的鱼了。
  带鱼的品相很重要,它们身上那银白色的鱼皮很容易磕碰破碎或者腐坏。
  于是带鱼捕捞上岸后就得立马送入冰舱进行储存,一旦来到码头那得赶紧卸货送入冷库,然后通过来来往往的运输船和货车迅速送往市场开始销售。
  天涯二号和天涯三号列队等待,进入港口后又等待了一个半钟头才轮到它们卸货。
  一箱箱带鱼搬下去。
  力工们推着小车或者挑起鱼篓网箱,以最快速度卸货,一旦有人疲惫不堪就离开,会有歇过来的力工补上空缺。
  天涯二号和天涯三号的带鱼进行称重,算账的会计手里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然后猛的喊一声:
  “福海指挥部天涯小队,带鱼总渔获552担!”
  552担,27600千克,27吨6!
  相比以前的旺年渔汛收获这不算很多,可是对于今年的收货量来说就很可观了。
  他们全县渔业捕捞队所有小队里,没有比他们更高的,甚至其他的得三四个小队合计起来才能将将跟他们打平。
  船上的社员听到这话后欢欣鼓舞的挥拳,后面的船上顿时响起喊声:“称重完毕算账完毕赶紧走,别耽误时间啊!”
  收获好,社员们心情愉快,没人在意这恶声恶气的吆喝声。
  实际上他们很理解后面队伍的心情,大家伙都想赶紧卸了渔获好尽量新鲜的保存带鱼。
  因为好的带鱼才能卖上好价钱,才能给祖国建设工作多添加几块砖瓦。
  再一个他们希望翁洲海域出产的带鱼能锁住鲜味进入内陆人民的餐桌,他们赚不到钱,只想以后去内地走亲戚的时候听到内地人民的一句夸赞。
  王忆在领船员的引领下准备离开码头,这时候忽然有人冲他吆喝道:“老板、老板,咱们又在这里相遇了,哈哈,咱们有缘分了。”
  听着这吆喝声,他起初没有多想,整专心致志的开船。
  王祥海提醒他一句:“王老师,有个力工好像在喊你?是不是你的熟人?”
  王忆随口说:“我在这里哪有熟人?”
  他扭头看了看,看见码头上有个魁梧结实的壮汉在冲他使劲挥舞手臂——
  还真是熟人!
  王忆还记得这个力工的名字,他叫毛小方,跟传说中南毛北马中的南派除僵道长毛小方一样的名字。
  之前王忆曾经雇佣过毛小方和他的老乡搬运粮食、水泥和桌椅,当时毛小方还想跟他长期合作,但王忆没在意。
  结果没想到在这里又碰上了。
  王忆扔给他一盒烟,说道:“我们船得走了,你们整个鱼汛期都要在这里上班吧?明天不出海,到时候一起吃个饭。”
  毛小方大喊道:“好,王老师,咱们得尽快见面。我们这次过来碰到了个好机会,有国家矿厂正在招工,我们过几天就要去矿厂上班了……”
  天涯二号和三号离去。
  立马又有渔船补了进来。
  王祥海倚在门口吸烟,美滋滋的感叹道:“行啊,王老师,咱们今天捞到了一万两千多公斤的带鱼,行啊,今天好收成!”
  王忆拍拍探鱼仪自信的说:“有了这家伙助力,咱们生产队今年说不准能成为全县的捕捞冠军!”
  听到这话船上的社员精神振奋:“好啊,要是咱们能拿到全县捕捞冠军那可就太好了!”
  “对,有奖状还有奖励的,咱们队参加过那么多次的渔汛会战,就拿到过四五次的捕捞冠军、捕捞模范队……”
  “五次,不是四五次。”王真昌说道。
  时间往回退二十年,那时候拿一个捕捞模范队要比得到什么粮食工分奖励更让社员们高兴。
  这可是一份了不得的大荣誉!
  王真昌还挺看得开,说:“这次咱们虽然家伙好,有了这个能在海里看到渔获的家伙帮忙,但咱们机动船太少,王老师又是第一次担任指挥,咱们应该拿不到捕捞冠军。”
  王东虎嘟哝道:“主要是前面两天咱们掉链子了,特别是昨天,本来昨天也可以有好收成,结果让那群杂种给咱捣乱了!”
  在他们抱怨声中,引导船领着他们抛锚停靠。
  因为今晚有大风,诸多船只互相用铁索相连,彼此紧靠在海上铺垫出一片新陆地。
  这样尽管渔船停靠在了海上,可王忆他们还是能够步行上主岛,乘船摆渡。
  忙活一整天,尽管王忆又是给社员喝奶茶又是给吃饿货棒、牛肉干来补充体力,可现在大家伙依然是饿了个前胸贴后背。
  主要是牛肉干和饿货棒都是好东西,珍贵,新奇,社员们几乎都是头一次吃上,所以没舍得吃。
  他们压根不听王忆的劝说,都偷偷的给收集了起来,只想着回去给家里老人见见新奇,给老婆孩子磨磨牙、解解馋。
  王忆懒得自己造饭,他挥手说道:“走,同志们去吃顿热乎的,找找羊肉汤、牛杂汤之类的摊位,咱们下馆子!”
  听到这话社员们高兴的手舞足蹈:“好啊,下馆子去!”
  “王老师办事就是地道、大方,咱社员跟着他光过好日子。”
  “还真把渔汛会战给过成了来度假,哈哈,都带上酒了吗?待会喝个摇摇晃晃回去睡大觉,明天不用早起了!”
  穿过码头,他们进入街道。
  数百米长的环海街道两旁密密麻麻摆满了摊位,里面人潮汹涌、摩肩擦踵。
  开京腔的、说粤语的、操持吴侬软语的,南腔北调,热热闹闹。
  摊位上插满了红黄蓝绿紫的五色彩旗,并且冒出了许多海鲜摊贩,摆放着刚上市的银带、鳗鱼和肥美的红膏蟹——全是新鲜货!
  还有鱼鲞、虾米、鱼干虾干瑶柱这些东西——全是顶级货!
  王忆看到后很感兴趣,今天他正好准备回22年一趟:
  刚才社员们的话刺激到了他,既然大家伙想要拿一个捕捞冠军,那就满足一下社员们的需求。
  他可以去22年查一下今年的东海带鱼汛捕捞详情,看看哪里出现过大鱼群。
  还有王真昌的话刺激到了他:凭什么他第一次带队出征就不能拿一个捕捞冠军?
  必须得拿!
  因为这可能是他这辈子参加过的唯一一次渔汛大会战!
  后面两年还有会战,但规模恐怕越来越小、收获也越来越少,他那时候应该就没兴趣参加了。
  于是他琢磨着既然要回22年,那在这边弄点好海货,特别是大黄鱼小黄鱼的得买一些,毕竟之前他答应过给钟世平弄一批野生大黄鱼来着。
  用不着挑选。
  这个时候敢来码头夜市卖海货的都带了好东西,只要看价格就行了,没人弄虚作假。
  客人太多,而且客人们多多少少都懂渔获优劣常识,这种情况下没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