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1982有个家-第7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祝晚安赞叹道:“哈,队长,那生产队可厉害了,我们吃商品粮的这天天吃的还是陈粮呢!”
  王向红就喜欢听这种话。
  他自认是个低调老实的干部,可为什么每次听说生产队日子过的比城里好,他会那么开心呢?
  王忆不愿意拿出机器给外队用,不光是怕招惹麻烦、怕有人上门来咨询怎么买这台机器,还因为机器小了,出产粮食的速度慢,要是外队人也上门来打磨粮食,那压根来不及忙活。
  拿小麦来说,机器一小时出面粉一百斤,换成玉米的话出产率会更高一些。
  这速度不慢了,可生产队人多。
  一百五六十户、上千口子人,这一天下来粮食的消耗量可不少,而这机器毕竟太小了,散热需要时间,白天能工作八个小时算它已经很卷了。
  当然它可以晚上加班,但王忆不想给它安排福报,毕竟小机器、小磨轮,操练的太狠报废的会很快。
  吃早饭的时候机器便被搬进了门市部,有社员来门市部买东西看见了难免会发问。
  王忆不瞒着他们,这种机器瞒是瞒不住的,他只是不希望社员们出去炫耀。
  于是他简单的告诉来买东西的社员说这是磨面机,可以让家里老人带着粮食过来磨面,以后不用磨盘费劲巴拉去磨面了。
  但至于怎么操作要问王向红。
  王向红也很爱护机器,他准备做个规划,限制社员们不能无限乱用这机器。
  上午时分,外队的教师们开始摇橹乘船的到来,李岩京便代表多宝小学过来了,来买大字帖。
  王忆定的大字帖便宜,写毛笔大字用的是A3纸,一张A3的白草纸在供销社卖一分钱,一刀纸起卖。
  于是王忆定的就是一分五一张大字帖,多出的算电费和油墨费。
  而一个大字本是二十张纸,这样等于是来天涯小学买个本子花费三角钱,比县里定价的一块钱便宜很多了。
  从质量上来说,印刷机印出来的大字帖并不比成品大字本差多少。
  毕竟这台印刷机是外敌精心运到翁洲市里头准备搞大事的机器,现在除了印刷厂和一些出版单位,寻常单位没有这种好机器。
  有了机器还得有颜料。
  恰好陈谷所在的化工商品科能提供印染颜料,王忆要了黑色和红色两种颜料,这样他可以用红色颜料配合大白纸印刷出跟大字本差不多的大字帖。
  并且他还可以给纸张印双面!
  这样天涯小学的字帖就跟县里提供的大字本形成巨大的物价差距了!
  机器通电后嗡嗡嗡的工作,将一张张大字帖有条不紊的吐出来。
  李岩京收拾起一摞字帖后查看质量,惊奇的问:“这种字帖才要一分五一张吗?王老师,真是太便宜了!”
  王忆说道:“觉得便宜你们就可以买回去用,我们不图赚钱,就是图一个为人民服务!”
  他已经想好了,要是真有教体局领导来找麻烦,他就把当时领导们来送印刷机时候的交代拿出来——
  这机器不是给我们天涯岛的,是给公社各村各生产队小学的,我们现在就在为各小学服务!
  不过这年头印刷机的工作效率更慢,不像以后的激光打印机,印刷起纸张来跟闪电侠的手速一样,呲呲呲就能打出一堆的纸。
  像李岩京要拿一千张字帖,那他得在学校等一上午!
  其他的教师更是如此。
  没办法,产量跟不上!
  王忆对此挺不好意思的,可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外岛小学的教师们想要省钱就得有耐心、就得消耗点时间。
  教师们倒是不在意。
  能给学生省钱就行。
  王忆便跟他们说:“你们留下学校名字和需要的份数,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订购。”
  “反正每天上午下午都有客船发船,或者邮电局的张有信同志每天都会上班,那打印出字帖后,我可以让客船或者张有信同志帮你们送过去。”
  教师们排队留下学校名称和份数后交钱离开,隔壁金兰岛也来了教师,来的还是王忆的老室友黄辉。
  黄辉琢磨道:“王老师,这印刷机工作效率比较低,要等着拿字帖的话,需要比较长的等候时间是吧?”
  王忆说道:“对,特别是这机器运行时间过长还不行,还得休息,所以你们回去等吧。”
  黄辉笑了笑说:“我突然有个主意,既能在这里等待拿字帖又不会浪费时间。”
  他对其他教师说:“同志们,天涯小学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有退休返聘的省级优秀老教师、有县一中高学历教师、有立过功的人民功臣教师还有我们特别漂亮的小秋老师。”
  “他们在上学期的会考中取得了异常优异的成绩,我们是不是该向学校领导和有关单位建议一下,找机会过来听课学习一下呢?”
  教师们听到这话后议论纷纷,面露意动之色。
  王忆苦笑。
  还有这茬子事呢!
  不过能给外岛乡村的教育事业做点贡献是好事,他说道:“如果你们的领导答应的话,那我们欢迎你们来听课。”
  教师们便纷纷撤退。
  这是要立马回去向领导打申请报告来学习。
  王忆这边还挺忙。
  上午忙活教学,中午忙活着开始给社员们用机器打面粉。
  社员们听说队里来了一台能‘吃掉粮食自己把面粉喷出来’的机器,便在下工后三五成群的来门市部看,一下子把门市部给挤得满满当当。
  王忆对王向红笑道:“咱们得赶紧开砖窑厂,然后以最快速度改建生产队的建筑,这次得多建一些房子了,门市部太小,挤不下太多人呀。”
  王向红说道:“这事确实要抓紧,不过还得等市里领导的信儿,还不知道能不能买到机器呢!”
  王忆说道:“队长你先去打听修砖窑厂的技术人员……”
  “嚯,它真的自己往外出面粉!真快、真快呀!”社员们陡然发出惊呼声,一下子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机器顺畅工作,将玉米面粉给打出来。
  前面的几个妇女纷纷下手抓了一把,拿在手里后欣喜的大叫:“太细了,这也太细了!”
  “对啊,又快又细腻,这个机器可太好了,有了这机器,以后咱光吃细粮吧!”
  “给我家打点玉米面,我家要断粮了……”
  磨面机能震惊王向红,自然更能震惊众多社员。
  闻讯而来的社员们越来越多,而挤在门市部里的社员看到机器的神奇后又在纷纷吆喝。
  这样压根没法干活了,王向红索性把人全给轰了出去,直接宣布“保密小组接管机器”。
  下午机器又干了一下午,傍晚停工,壮劳力们回来听说了王忆给生产队买来一台神奇的磨面机都想来看看,但被王向红给挡住了。
  王忆也无心给他们演示机器的强大能力。
  他眼巴巴的等着夜幕降临、等着社员们吃完饭、等着社员们熄灯准备睡觉,然后把大迷糊哄出去,再把跟做贼一样的秋渭水带进屋里。
  秋渭水进屋后不太开心。
  王忆便哄着她说:“我们都是领过证的合法夫妻了,过夫妻生活真的很正常。”
  秋渭水说:“是正常,可我们这是夫妻生活吗?我们偷偷摸摸的跟搞破鞋一样!”
  让她这么一说,王忆更来劲了!
  什么?搞破鞋?
  来搞啊!
  秋渭水没想到自己抱怨一句话却让王忆上头了,便先是推搡然后含糊的说:
  “等等,你的那个、那个呢?那个必须要用!我们还没有办婚礼呢,我可不要给你生出个会说话的蠢猪来!”


第389章 金秋炒栗
  金秋十月,天青海蓝。
  白浪追逐渔船荡漾,清风吹拂白云漂泊,王忆早上出门后随意看去,顿时有一副山海深秋美景映入眼帘。
  山上山下很喜庆,从山顶能看到家家户户院子里挂起来、晒起来的鱼鲞和虾干,或白或灰或红或金黄或碧绿。
  看着就让人心满意足。
  其中碧绿的那些可不是鱼鲞了,也不是人头顶,是干菜,为了入冬以后还有凉菜吃,家家户户晒起的干菜。
  有些妇女同志在海边涮洗咸菜缸,也准备腌咸菜。
  秋萝卜已经成熟,队里种了青萝卜也种了胡萝卜,这都能腌咸菜,另外还有一些雪菜被晒了起来,跟鱼鲞一起被晒了个风生水起。
  有鱼有菜,这样的场景让老百姓怎么能感觉不幸福呢?
  炎黄子孙是特别好的老百姓,治安稳定、有房子住有饭吃,他们就心满意足,就愿意为集体、为国家竭尽全力。
  王向红在办公室外面背着手溜达,他沿着山边走,一个劲往山下瞅,心里头是满满的喜悦,所以脸上情不自禁挂着笑意。
  有早上来门市部买商品的人看见了跟他打招呼,他偶尔点头回应偶尔招呼一声,社员们尊敬的招呼声让他心里更加满足、更是喜悦。
  王忆也跟他打了个招呼:“支书,你发个广播,让队里人别直接腌咸菜,今年统一腌咸菜吧,我今天腌,我来出这个腌菜的配方。”
  “今天让那个咱们的销售队给王东美带个消息,通过大众餐厅买上一批调料,我来指导咱队里人腌咸菜。”
  王向红听后感兴趣的问:“你腌的咸菜肯定好吃,不过是不是要用值钱的调料?”
  王忆摆摆手:“用不着,都是简单东西,你看我的就好。”
  王东喜正好叼着个包子走上来。
  王向红冲他招手把事情安排给他,王东喜问道:“这两天都没去县里,凉菜和月饼下不动,所以今天还要去吗?”
  王忆说道:“要去,如果可以,那今天开始卖糖炒栗子!”
  学生们和一些半劳力老人们有空就去山上捡栗子,已经捡到好一些栗子了,存放在几户社员家的厢房里,存了好几个厢房,卖上一个秋冬是没问题的。
  这些板栗是断断续续收起来的,不同时间收集起来的板栗放在不同厢房里。
  王忆之所以现在才准备卖板栗不是因为销售队现在才没有产品可以卖了,而是做糖炒栗子有讲究,现在这个时间段才合适。
  首先说这个栗子成熟,最好的板栗自然是自然熟的,它们自己会在树上炸开,外岛称为‘大喷’。
  自然熟的板栗比人为采摘后焖熟的要更好吃,更面甜度更高。
  其次这大喷板栗下树之后还不能立马吃,要放进干燥的仓库里进行一个糖化和软化的过程,一般下树半个月后口感最好,用来做糖炒栗子也最好。
  现在就是前面的成批次采摘和收集的大喷板栗糖化结束了,这样王忆才准备率领队员们做糖炒栗子。
  王东喜精神一振:“好啊,今天能卖糖炒栗子了?”
  王忆说道:“对,家伙什这不是上次一起给置办回来了?我给你培训一下,然后咱们就可以卖糖炒栗子,挺简单的。”
  卖糖炒栗子有什么技术难度?
  反正他买砂锅的时候老板送了他十个小炭火炉,这炉子用来给糖炒栗子铁锅加热再合适不过了。
  铁锅、炭火炉已经准备好了,还是差点家伙什:石英砂。
  糖炒栗子分两种,一种是干炒一种是蜜炒,其中干炒就得需要石英砂。
  这东西可以在22年买,不贵,市场上十块钱就能买十斤,但王忆觉得没必要。
  外岛可不缺海砂!
  于是他跟王向红、王东喜说了说所需要的海砂,王向红听后说:“不安排社员去采砂了,这活让学生们去找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