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1982有个家-第7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项玉环嘀咕道:“我大哥这个人确实嘚瑟,自从在县城里找了个烧锅炉的活,把他给飘的厉害。不过我二哥没啥吧?我二哥这人就是势利了一些。”
  王东宝说:“对啊,你也知道孩子他二舅势利,去年还海账因为带的礼少了、轻了,让他夹枪带棒的好一顿训。”
  “我可是够够的了,今年我把礼凑齐了,可不能再落他口实。”
  想起家里那帮亲戚的嘴脸,项玉环也忍不住咂咂嘴。
  她琢磨了一下子说:“今天虽然是回去还海账,不过也是洪英来女婿,她女婿是城里人,到时候我大哥二哥肯定会收敛着的,不会再夹枪带棒的训你了。”
  王东宝一听这话顿时站起来,瞪眼说道:“他们敢!我这带着瓶装酒、带着烟卷,光月饼准备了五斤、饼干准备了五包,还有肉有粮票有罐头,他们凭什么训我?”
  “而且今年孝敬你爹娘,还带了一床新毛毯——多好的毛毯,咱自己都没舍得盖呢。”
  看着丈夫发火,项玉环的火气也起来了,怒道:“他们俩是大的,训咱小的怎么了?”
  王东宝指着山顶方向说:“大的又不是长辈,就算长辈能无缘无故训人?”
  “我去把王老师叫下来,王老师懂的多、能耐大,咱们让他来评评理,行不行?”
  一听丈夫要叫王忆,项玉环这边蔫了不少:“不是,他们也不是无缘无故训你。”
  “以前不是咱家里不行,还海账时候带的礼太轻了,他们觉得咱抠门、咱不重视亲戚关系嘛。”
  王东宝说道:“可是这次咱把礼带齐了,他们要是再训我那我可不忍着啊。”
  “媳妇我可是把丑话在这里给你撂下了,他们再把我当孙子训,我当场就发火!”
  项玉环怒道:“你怎么发火?”
  王东宝也怒道:“我把事汇报给王老师还有队长,我让我们王家人去给我主持公道!”
  这次不光是扯上了王忆,还扯上了王向红。
  得了,队里两把手全齐了。
  项玉环顿时又蔫了:“今年他们要是跟你吆三喝四,那我帮你吆喝回去。”
  “再说了,我都说了今天是洪英城里的女婿头一次上门,这样我大哥不能冲你吆喝,毕竟这是他家的女婿,他得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能让人家城里人瞧不起。”
  王新米听到母亲的话后很好奇,插嘴问:“妈,我洪英大姐真找了城里人当女婿?那我大舅以前没吹牛呀,他一直就说要让洪英大姐去城里吃商品粮。”
  “你大姐能吃个屁,”王东宝撇嘴,“商品粮那么好吃啊?你大舅在县里也只是临时工,他还没有吃上商品粮呢,还想着让他闺女吃上商品粮?”
  项玉环不甘示弱:“我打听了,洪英他女婿跟我大哥是兄弟单位的,人家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端的是铁饭碗、吃的是商品粮,洪英跟着他就是能吃上商品粮!”
  王东宝懒得跟媳妇犟嘴。
  倒是王新米疑惑的问:“妈,什么叫土生土长的城里人?城里人也土吗?”
  项玉环翻白眼,说道:“念你的书去,对了,把你那两张奖状给我摘下来带上……”
  “你可拉倒吧,不嫌丢人的。”王东宝嘬着烟屁股笑了起来,“带上相片就行了,别带奖状,你是生怕不知道你儿子拿了两张奖状。”
  项玉环得意的说:“那当然了,我娘家那边的孩子还没有拿过奖状的呢,大米一下子拿了两张,这是多大的喜事。”
  两口子拌着嘴,然后便把东西收拾好了。
  这时候有人在码头上大声喊:“客船来了!”
  听到这话一家三口赶紧收拾行李出发。
  现在日子真舒服。
  顿顿粮食管够,隔三差五就吃细粮改善伙食,队里还经常发分红、发福利,生活水平是直线上升。
  十月一当天县里还开通了客船,以后走娘家、去公社、去县里不用自己摇橹了,多好的事!
  项玉环的娘家在相公岛,岛上人家都姓项,所以应当叫做项公岛。
  实际上这座岛屿历史悠久,项家老人口口相传了一段往事,一段记述了项家人定居相公岛的往事。
  项家祖上历史能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东海之滨有个小国偃国,国王姓项。
  西周时期周天子穆王扩张势力范围打到了东海一带,偃王勃然大怒,便点齐兵马奋起反抗,一路反抗一路跑到东海,反抗到了当时还少有人烟的翁洲区域。
  后来时光悠悠过去,项家人因为瘟疫、战乱、饥荒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族群没能壮大扩散,而是慢慢的人丁凋零,最终流落到了相公岛——项家人说这岛屿的本名是叫项公岛。
  但老百姓才不管,就是把它叫相公岛。
  正所谓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曾经的西周天潢贵胄之后,如今民生凋敝、子孙穷苦。
  相公岛的位置很偏远,还要从天涯岛往东北再走三四十公里。
  在陆地上三四十公里好说,但在海上这是一段很遥远的距离,相公岛几乎是隔着县政府所在主岛最远的几个住人岛屿之一了。
  隔着主岛太远,导致相公岛的居民更是难以跟县城扯上关系,这样岛上老百姓生活越发闭塞也越发困难,这方面他们跟前两年的天涯岛算难兄难弟。
  不过相公岛相比天涯岛有个好处,他们一直穷,从建国之后就一直困难。
  而天涯岛以前大集体时代是长龙公社的标兵岛,王家生产队更是榜样生产队。
  这两年天涯岛属于没落了,所以相公岛的项家人抓住机会说点风凉话来嘲讽王家人,不图别的,就图一个扬眉吐气心里爽:
  你老小子也有今天?你浓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了?
  客船航行,相公岛几乎是最后一站——
  公社的客船不是挨个生产队跑。
  像是多宝岛这种没有码头的岛屿它没法停靠,还有的岛屿比较偏远或者周边有暗礁,这种客船都去不了。
  吴风开船行驶路线是经过专家规划的,他们只跑行驶路线,在几座合适的岛屿上进行停靠,以这些岛屿辐射周围小岛。
  猎猎秋风吹荡下,客船停靠在了相公岛,船上最后的乘客纷纷下船。
  相公岛面积跟天涯岛差不多,人口少,顶多是五百口子人。
  整个小岛呈钩形,上面有山但是一片土山,但不知道为什么不怎么长树木也种不活庄稼,这样遥望相公岛宛若一座连绵的海上山丘。
  这会岛屿的小码头上汇聚了不少人,主要是孩子和少年,他们都是来看客船的。
  看到机动船靠上码头他们欢呼雀跃的跑上船赖在了座位上,码头上有大人给吴成军和吴风恭敬的递烟,递上烟卷后跟父子两人聊几句。
  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些大人给父子两人递烟不是为了拉关系,只是为了让客船能在码头上停一会,能让家里孩子在船上多玩一会。
  吴风接过烟后看了看商标,说道:“行,今天换红梅了?好烟,怎么不抽经济了?”
  一个汉子笑道:“今天我们队里都抽好烟,哈哈,没看见我们都穿上好衣裳了吗?”
  吴风说道:“这肯定看见了,我以为你们是要去县里参加物资交流会,所以都换上新衣服新鞋、都捯饬的干干净净,难道不是吗?”
  另一个汉子笑道:“不是,是翁洲市里头今天有领导下乡,要来我们队里,所以我们穿的漂漂亮亮的。”
  这时候有穿中山装、戴蓝军帽的干部走来,说道:“别瞎说啊,今天来的都是大领导,你们可不敢瞎说,到时候闹出事来咱们吃不了兜着走。”
  “吃不了兜着走?这好呀。”一个青年社员撇嘴冷笑,“我家里断粮了,吃不了的兜回家明天吃,先吃上两顿饱饭再说。”
  队里干部对这说酸话的社员瞪了瞪眼,说:“满银你小子别给我乱来,我知道你说这话啥意思,米缸里的细粮不能动,这以后要给公社还回去的。”
  王东宝听到这话后疑惑的问:“啥意思?怎么米缸里的细粮还要给公社还回去?”
  相公岛人口少、人家少,彼此多少沾亲带故,这队里干部认识王东宝和项玉环,就说:“玉环你没跟你家男人说咱队里的事?赶紧跟他说说,今天有事呢。”
  项玉环听了这话满头雾水:“二叔,有啥事?我不知道呀,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怎么跟他说?”
  队里干部愣了愣,说道:“你不知道?行吧,那你们赶紧去你爹娘家里,你大哥回来了,让你大哥给你说。”
  项玉环拎起包下码头,蹲在码头四周的几个人笑道:“玉环你们王家现在确实日子好过了,这回娘家走一趟,大包小包收拾多少东西?”
  “肯定有好东西,王家现在了不得,顿顿能吃细粮,他们细粮还不是一般的吃法,像米饭都要做成蛋炒饭!”
  “哎呀这真是过上小康生活了,玉环命好、嫁得好哟……”
  项玉环笑着客气几句,然后领着丈夫孩子赶紧走了。
  她直奔大哥家而去,今天父母和其他兄妹都去大哥家里,他们还海账也是还在大哥家里。
  此时项玉环大哥项信誉家里很热闹,大人七八个、小孩七八个,屋内院子里都是欢声笑语。
  一家三口进门后,正坐在客厅抽烟的项父看见闺女来了便高兴的点点头。
  项玉环这人嘴巴不饶人,进门后放下东西说道:“爹,都说咱项家人的日子不好过,我看着挺好过,这不是做个饭一家比一家舍得放醋。”
  “醋可是粮食酿造的,这么舍得放醋,肯定是家里不缺粮食了。”
  项父没头没脑听了这么句话满头雾水:“谁家舍得放醋?我没闻见酸味呀。”
  项玉环说道:“我们下船的时候,码头那边好几个人跟我说话,一开口满嘴的酸味,这不是吃醋吃多了?”
  王新米担心姥爷老糊涂了听不懂母亲的话外音,便帮忙解释道:“姥爷姥姥,我妈的意思是在码头的时候有几个人说话可酸了,看我们王家日子过的好,一个劲说酸话。”
  项父哭笑不得:“行行行,你不用多话,我明白你娘的意思。”
  “嗨,你们王家现在日子确实过的好,电灯电视电影,听说隔三差五的就要吃一顿肉,这样的日子能不让人流口水吗?”
  王新米嘿嘿笑道:“那倒是,吃肉确实香,馋人!”
  一个少年从门口挤进来问:“大米,你们队里真的隔三差五吃一顿肉?”
  王新米摇摇头:“胡扯,不是隔三差五……”
  “我就说不可能!猪肉多稀罕呀,我家一个月吃不上一回,谁家能隔三差五就吃啊?”又有个孩子跑到门口嚷嚷了一句。
  王新米瞅了瞅表弟,说:“我们不是隔三差五吃肉,是隔着一天就能吃一顿肉菜……”
  “骗人!”这孩子当机立断的叫道,“哪有那么多猪肉?”
  王新米说道:“我们队里有饭店啊,饭店里需要猪肉,然后我们王老师从外队自己买猪、杀猪,然后饭店送猪肉,天天送,有时候是邮递员给饭店送、有时候就是这个客船给我们送去饭店里。”
  “真的,你们别不信,不管邮递员还是客船驾驶员,他们跟我们王老师都是朋友,上次去县里我们坐客船还不要钱……”
  “别瞎说!”王东宝赶紧踢了儿子一脚。
  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他掏出香烟给岳父、大哥、二哥等男人各上了一支烟,项家老大掏出烟盒给他看:“自己有,你抽着就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