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1982有个家-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文蓉也乐了。
  王忆见此便抓拍一张。
  这照片他是换了相机拍的,用上了数码相机,明天给社员们拍全家福也是数码相机。
  这得洗成彩色照。
  F-3拍相机得用彩色胶卷,王忆手里的都是黑白胶卷,而这年代拍全家福已经是彩色照了,所以他带回22年洗出来不算事。
  站在红布前,四个人拍了几张,然后王忆让小两口上天涯三号去拍了几张,又给在花前树下、搂着狗扛着鹰的拍了几张。
  这应该是当前年代最早的婚纱照了。
  虽然没有婚纱……
  想到这点,王忆陷入沉思。
  可以给社队企业再开一条赚钱的路子?
  租赁西装和婚纱拍照片?
  这事可行性还挺高的。
  王忆展望了一下,服装队马上就能做西服了,到时候假装是工厂给附赠了几套婚纱,这样就能解释衣服来路。
  拍照片的工具还得是这年代的胶片相机。
  毕竟这活他不能自己干,得找队里社员去干。
  而现在数码相机也就是无胶片相机恐怕还没有诞生呢,让社员们先拿到了不用胶片的相机,消息难免传出去,容易生出事端。
  这样在22年洗照片也好说,就说这都是以前保存完好的老胶卷,想怎么洗就怎么洗……
  王忆觉得这事可行,但不必着急,还是那句话:现在社队企业发展路子有好几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他得先把饭店办起来、把服装队和木工队的生意盘子稳定下,然后再去发展其他项目。
  这么想着,他把这事给记下来了,然后赶了一批猪上船,说收了猪赶紧送走,因为队里的猪圈规模太小养不下。
  他拉走的都是瘦咔咔的猪,最肥的十多头猪特意留下,这就是要杀了给生产队吃肉的。
  赶猪上船舱,这样他安排其他人进驾驶舱,然后准备出发去县里。
  王向红今天也要去县里,大众餐厅已经完全收拾出来了。
  他以生产队的名义托徐进步买了好些的锅碗瓢盆这些东西,这样工具到位、厨师服务员全到位,餐厅月底或者下月初便能正式开业。
  王忆先开船去了多宝岛。
  船上这次带了小舢板,王向红和麻六把小船放下去,他们开始往上送商品。
  人多力量大效率高,上岸之后一人挑起一条扁担、两个箩筐,然后便送去了李老古的门市部。
  李老古这里正有老人、孩子聚一起玩耍,他给抓了几把瓜子花生、泡了一壶茶水,于是老人们便美滋滋的嗑着瓜子扒着花生喝着茶晒着太阳聊着天。
  王忆他们上岸,便有人去通知李老古。
  李老古急匆匆出村子迎他们,说:“王老师你又来了?上次送的商品还有不少哩。王支书你也来了?来来来,快快家里去坐下歇息歇息。”
  王忆说:“这次我和支书过来送点小东西,酒醋酱油这些东西明天我安排几个强劳力给你送过来。”
  李老古笑道:“行,这个礼拜一,县里供销公司的领导过来我这里看过了,以后酒醋酱油这些东西不用从你那里走了,供销公司给我送。”
  王忆说道:“这行,不过酒还是从我那里进吧,我是从城里直接联系了一个白酒供应厂子,人家的酒好还便宜。”
  他们聊着到门市部。
  外面晒太阳喝茶水的老汉们纷纷跟王向红和王忆等人打招呼。
  王向红回敬几支香烟,对李老古说:“你这里现在行了,我看你们社员都对你很热忱。”
  李老古指了指王忆说:“还不都得感谢王老师?王老师有主意,让我办起这个门市部。”
  “现在队里人天天来我这里买东西,谁家没来买过?谁家没受到我这里的实惠?所以对我态度大变样了,又都把我当个人了。”
  王忆说道:“我今天给你送的东西,能让你左邻右舍巴结你!”
  他打开箱子将脚踏式发电机搬出来。
  这发电机是天涯岛的机密性物件,平日里不让外队人看,李老古没见过。
  可是他听说过这台机器的大名,于是看到王忆搬出这个带着脚蹬子和座椅的东西、拎出一圈电线并拿出几个灯泡,他顿时猜出机器的身份:
  “发电机!”
  王忆说道:“对,发电机,我给你送一台发电机过来。”
  “以后你找学生娃娃给你蹬着发电,一块糖蹬一分钟,十块糖发的电量够你一个人用电灯用三天!”
  李老古这边已经听不进他的话了,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扶着机器看。
  这是王忆给队里带过去的四台机器中品相最差的一台,但因为用的时间短,擦试一下还是跟新的差不了太多。
  机器造型普普通通,可却足够让李老古两眼放光、视若珍宝!
  也足够让多宝岛上所有人家都视若珍宝。
  外面闲聊的老头们听到他带来发电机也不聊天了,赶紧进来看稀奇:
  “这就是个发电机?怎么、怎么这么小?去年电影放映员带的那个发电机比这个可大多了。”
  “别看它小这家伙好使,我表妹那不是在天涯岛吗?她说这机器可厉害了,能供应好些户用电灯!”
  “老古你这牛逼了,你这用上电器了?以后晚上不用摸黑了,用上电灯了。”
  “那你可别跟金兰岛上那样一看家里用上电了,把攒的蜡烛、烧的煤油灯都给扔沟里去结果等没电了再去捡却发现没有了,哈哈。”
  听到最后这人说的话,在场的人纷纷笑了起来,王向红笑的最开心。
  王忆疑惑的问:“你们这是笑什么?”
  王向红笑着给他介绍:“金兰岛闹的笑话,最近他们那边不是在通电吗?”
  “对,林技术员这两天没在咱校舍睡觉,他在金兰岛上忙活吧?”王忆说。
  王向红说道:“是的,金兰岛正在施工,他有咱岛上的经验,所以这次金兰岛架设电网的活就是他在负责。”
  “然后他们岛上前两天就已经架起一条电线了,通在了黄志武家里。黄志武一看家里通电了,他骚情的竟然把家里蜡烛、煤油灯给扔他们队的沟里去了。”
  “他当时还放话呢,说,他家现在通电了,家里存的柴油多,以后夜里就不用点蜡烛点油灯了,以后天天用电灯了!”
  “结果前两天电线改路,那个暂时不能通电了,这家伙有意思了,哈哈,黄志武家里到了晚上没电用了,摸黑了,他这时候又想去把扔掉的蜡烛油灯找回来——”
  “可是他去哪里找呀?早被队里人给捡走了!”
  “他又打听着上门去要蜡烛油灯,人家不承认,哈哈,当时两个人打起来了,黄志武真是丢尽脸了!”
  李老古笑道:“这事都传到我们队里来了,真是丢人了。”
  王忆无语。
  黄志武真是人才。
  脚踏式发电机的使用简单,只有李老古家里一条电路,不用考虑什么电路网。
  于是他把脚踏式发电机的位置给固定好,衔接了储电池,又把电线给接上,踩着梯子把电线给固定在墙壁上,最后把电灯给接好、安装上现在最常见的开关,开关绑上绳子——
  李老古拉了下绳子。
  ‘咔哒’一声响,凑在门口的老人们纷纷惊喜的叫:“亮了亮了!”
  “这灯真漂亮,你看黄澄澄的跟个大金泡子一样!”
  “哈,咱庄里也有人家通电了,老古,以后我上你这里来吃晚饭,我来你家里耍,耍到睡觉再回去!”
  李老古激动的不成样子,连连说:“行行行,你们过来耍就行了,我、我这里准备上点咸菜和酒,咱老哥们喝两盅!”
  他现在在庄里孤独一人,恰恰他最怕的是孤独。
  有了门市部他白天倒是不孤独了,可是晚上人家回家去吃饭,他还是得孤身一人熬到天亮。
  但现在有了发电机、通了电一切就不一样了,毫无疑问,以后他这里晚上将比白天更热闹!
  以前天涯岛通电后,好些外队社员特别是年轻人去他们岛上灯下聊,在灯下聊天。
  现在他家里也有电了,那晚上肯定很多人来他家里聊天。
  这样他以后别说孤独了,他得想想怎么能清净一点。
  李老古拽着灯绳就像拽着自家亲戚的手一样,迟迟没有松开,一个劲的高兴的跟老汉们约定着晚上过来喝酒聊天。
  王忆说道:“老古叔,你晚上还有活呢,可少聊天吧,我给你带了一些东西过来,你帮我雕刻一下。”
  “你说的那些劣质红珊瑚?”李老古问道,“行呀,没问题,你给我就行了,我一辈子都在雕刀的刀把子上转悠,对这老伙计熟透了,我聊天雕刻两不误!”
  王忆去把另一个箱子打开,里面全是一块块的珊瑚树。
  李老古拿起来只看了一眼就笑了:“王老师你让人骗了,这不是红珊瑚,这都是些假货!”
  毕竟把玩了一辈子的红珊瑚,他是绝对的行家,比22年绝大多数的红珊瑚收藏家都要更了解这有机宝石。
  王忆说:“确实是假货,不过我准备雕刻以后当家里的装饰品用,给老百姓用的,一个卖个十块八块,不多要钱,咱不是拿着当红珊瑚去卖。”
  李老古说:“那行,要是这样的话我只能简单雕琢了,卖的这么便宜,花费心思去雕不值当。”
  王忆说道:“对,你就简单雕琢即可,争取一天雕一个出来。”
  听到这话李老古开怀大笑:“王老师你比周扒皮还狠,你是真不准备让我晚上跟我这些老伙计聊天了。”
  王忆把箱子下面一个盒子搬出来,说:“聊什么天呀?听广播,听戏!”
  盒子拆开,里面是一台收音机。
  本来他准备给李老古弄一台自己组装的收音机,但邱大年给他收购了好一批的老旧收音机,这样他索性给李老古带过来一台成品。
  毕竟自己组装的收音机配件不稳固容易坏,能接收的频道也少,还是给人家弄一台名牌收音机更好一些。
  有老人一眼认出了这收音机品牌,惊奇的叫道:“哎哟,红星牌收音机、这是大牌子的收音机!哎哟,老古,你真是有钱了,买上收音机了!”
  红星牌收音机如今并不是大牌子,不过这机器在老人们眼里名气很大,因为它在53年研制出了国内第一款收音机,当时还是电子管的收音机。
  而53年的时候,老人们还是壮汉,他们那时候很关心国家大事,所以对红星牌记忆深刻。
  如今的收音机都是半导体的了,王忆送来这部便是半导体收音机。
  外形方方正正,上面有个很大的红色五星,然后也有领袖的头像和一句‘敬祝领袖同志万寿无疆’。
  收音机在82年不算是紧俏物资和新奇物件,现在电视已经开始出现在城里,而录音机也取代收音机成为了结婚四大件之一。
  但是现在收音机也不是说谁家都能有的普通物件,它还没有飞入农村百姓家,只是从79年开始收音机的销量大增了,这一年的销量比78年多了40%。
  自然,这是改革开放的功劳。
  改革开放之前是大家都穷都没钱,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于是一些消费品就开始热卖了。
  电子产品增加的销量主要在城市里,农村地区占比较少,毕竟现在买收音机还要票,农民渔民有钱没有票,一样买不到收音机。
  所以现在的外岛不管哪个生产队,家里有收音机的已经是大户人家,谁家里再有一台录音机?
  那绝对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