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1982有个家-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早上的时候开始它是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朝咱们国家移动,预计明天开始影响咱们翁洲,后天会正式登陆咱们这边。”
  王忆问道:“天气预报的专家有没有估计这次台风会对我们地区造成的破坏和影响?”
  袁主任说道:“影响是老一套的,主要就是海上大风和海面风浪,所以千万不能出海了,然后还有外围螺旋雨能带来的局地性降水,这下子能缓解一下咱地区的旱情。”
  王忆问道:“今年翁洲地区比较旱?”
  他想起了夏至时候王向红的那几句谚语,看来老祖宗们的生产总结还真是正确。
  王向红也再次重复一遍:“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今年芒种夏至都没有雨,我就知道会有旱情。”
  袁主任说道:“所以你们省着点水,你们岛上淡水资源紧张,不过你们岛上没有农田还行,我跟你们说,多宝岛等几个农田多的生产队为了争夺水都干架了!”
  王向红抽了口烟叹了口气:“碰到旱年哪年会没人为了争水干架?我倒是希望我们也有机会跟人家为了争水干架,可我们岛上没有那么些农田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外人都以为渔民面朝大海有数不尽的渔获可以捞取,开局一条船剩下全靠捞,然后就能过上春暖花开的日子。
  殊不知渔民很羡慕农民。
  现在还好,科技进步了,国家可以监测海上天气变化,放在以前渔民哪能确切的知道台风海啸之类的天灾什么时候来?又哪能知道来的是什么级别该怎么防护?
  建国之前每一次台风都会带走好些人命——海上打渔的船碰上烈度台风肯定得船翻人死,另一个岸上的人家也不安全,船毁家破的事时常发生。
  那时候渔家穷,一旦没了船没了房子这真是破产了,渔民只能被逼上绝路。
  所以在渔民看来农民的处境比自己好的多,有农田,只要舍得出力那就有粮食可以吃,而且不像他们这样害怕台风海啸。
  当然这种事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农民日子就好过了?像今年这样是旱年,不少农民要饿肚子!
  防汛用品被送到,袁主任扔掉烟蒂对王向红挥挥手说要去水花岛。
  王向红跟他告别,然后对王忆说:“赶紧大喇叭广播一声,让社员们准备防汛。”
  王忆说道:“上午出去上工的那么多人呢?他们……”
  “他们不用担心。”王向红安慰他,“台风来的没那么快,现在党和国家设立了天气预报站,台风出现后就会发现,于是咱渔民有了防备的时间。”
  “刚才你也听见袁主任的话了,台风明后天才会影响到咱这里,今天海上没什么事。”
  他们结伴回到大队委,一进办公室里头十好几个人凑在照片前指指点点:
  “……哈哈你看我,我当时在抠鼻子,我不知道王老师在拍咱。”
  “秀芳沾光了,她正好跟小秋老师站在队伍外面,给她拍了个正好……”
  “行了行了,”王向红进来拍拍桌子,“什么时候还在这里看照片?赶紧回去吃饭,吃了饭下午不用上工了,集体准备防汛。”
  社员们很冷静:“来台风了?”
  “嗯,来台风了。这次台风挺厉害,九级,不知道到了咱这里是几级,所以必须得做好万全准备,不能让个人和集体遭遇损失!”王向红凝重的说道。
  后面他打开广播台拍了拍话筒说道:“咳咳,全体社员都有了、全体社员都注意了……”
  吃过午饭,天涯岛忙碌起来了。
  学生们最是活跃。
  他们换上了新校服,整齐的一身绿,绿衣裳绿裤衩绿帽子,凉鞋颜色不一样,男生是土黄色女生是大红色。
  绿色上衣前是一条条飘荡的红领巾。
  王新钊很正式的把儿童团招呼在一起吆喝道:“同学们,我们现在穿上了军装,就是童子军了,这次台风来袭气势汹汹,我们有没有信心战胜它?”
  儿童团一帮孩子嗷嗷的叫:“有!”
  “准备好作战了吗?”
  “准备好了!”
  王忆倚在树上看着哈哈笑。
  很好玩,很有时代特色。
  他琢磨着要不要给王新钊弄个五条杠,这也是个五条杠少年啊。
  王状元、王凯他们换了衣服跑来,然后看到儿童团列队在派发任务感觉很神气,便凑上去商量:
  “大钊,你让我们也进儿童团吧,你当团长我当政委。”
  “不行。”王新钊坚定的拒绝,“状元你思想觉悟不够高、品质太差,你们这些人还达不到加入我们儿童团的要求。”
  天气又热人又生气,王状元几乎要冒烟了!
  王新米说道:“大钊我可以,我思想觉悟……”
  “你更不行,”王新钊摇摇头,“你还被王老师给劝退过呢,虽然你回学校后比较老实,但是组织上还是需要考验你一段时间,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你还没有接受火的检验,还不值得信任。”
  王新米急眼了。
  王状元哈哈笑:我只是思想觉悟不够高,你直接被开除出同志的队伍了。
  王凯说道:“那我呢?我没犯过错啊,我一直很积极,大钊礼拜天我还分你蚂蚱来着。”
  王新钊犹豫的说道:“你倒是行……”
  王状元直接搂住王凯肩膀说:“行了,不用跟他废话,他不让咱加入儿童团?行,那咱组建一支童子军!”
  “王新钊才是团长,我是军长,大米,你是政委!走,咱们组建童子军去,不能加入儿童团的都可以加入咱们童子军!”
  王凯讪笑道:“状元,大钊刚才跟我说可以吸收我进入……”
  “我给你一个师长的职位!”王状元当机立断打断他的话。
  王凯便对王新钊吐了口唾沫:“谁愿意加入你们儿童团,小孩才是儿童,我们是、是军人!”
  王忆这边一边笑一边摇头。
  六零后们真有趣。
  王新钊对于童子军的挑衅表示极度的不屑。
  他说道:“我们儿童团是支书组建的,我这个团长是领导任命的,是组织上委任的,你们童子军是野路子,有啥好得意的?”
  然后他很郑重其事的给团员们安排工作,有去降国旗的、有去加固猪圈的、有的去拆卸门窗的,等等等等。
  正在看热闹的王忆一听要拆卸门窗顿时懵了,问道:“怎么还要拆门拆窗户?坚壁清野呀!”
  旁边走过的王东喜给他解释说:“校舍建的比咱家里房屋高,承受的风的压力大,很容易被刮碎玻璃,而学校门窗刚换了新玻璃,可不能被刮坏了,所以要卸下门窗来,让风从屋子里通过。”
  “对,王老师,咱们教室里的桌子都是砖头水泥的,不怕风吹。”王新钊说道。
  然后他打眼一看着急了:“王凯,你怎么降国旗?”
  王凯领着两个人在降国旗,他说道:“台风都要来了,不降国旗干什么?大风大雨的……”
  “不用你们降,这是我们儿童团的任务!”王新钊感觉自己的工作被冒犯了。
  王凯说道:“那你跟状元说去吧,状元是我们的军长……”
  王新钊急忙问道:“状元呢?”
  “在猪圈里忙着呢。”
  “草!”
  学生们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他们并不觉得台风可怕,反而觉得今天因为台风动员起来让他们多了一个展示新校服的机会。
  他们积极的想要表现自己,王新钊本来想领着儿童团好好露露脸,结果王状元下手太快。
  但王新钊还是很聪明的,他挥手说道:“团员们跟我走,台风天打水不方便,咱们给寿星爷他们家里打水去!”
  猪圈里冒出个人头。
  是王状元。
  他吆喝道:“童子军的同志们不要着急,我会修屋顶,台风天要加固屋顶,我领着你们给寿星爷他们家里加固屋顶!”
  一旁的王忆表示惊叹:
  卷起来了,服务卷起来了。
  学生们这边还有心情较劲,社员们这边可就真忙碌了。
  加固屋顶、加固墙壁、加固鸡舍、疏通排水沟,等等,活很多。
  除了家里的活还有生产队的活。
  生产队这边猪圈也要加固、猪要关起来,然后还得加固电线杆、卸掉路灯的纸壳灯罩、拧下电灯等等。
  活更多。
  学校的工作王忆指挥,他去拿了一卷粗胶带领着学生来打米字胶,这样就不用拆卸门窗了。
  王向红对此颇有疑虑:“这样贴上胶带就行了?”
  王忆说道:“对,你没有见过这样的玻璃防护方法吗?”
  王向红摇摇头。
  他拿起粗粗的胶带看,说:“我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大塑料胶,咱社员家里的塑料胶跟小手指一样细。”
  王忆说道:“这是沪都单位给支援的,支援的挺多,这样吧支书,让四个组的组长都来领点胶带回去,都把门窗玻璃给贴一下,以防万一吧。”
  王向红说道:“可它们是沪都的同志支援你们校园建设的,咱社员们私下里分了它们?不好。”
  王忆说道:“咱不是私下里分了,这不是特事特办吗?先保护玻璃,要不然暴风雨结束还得买新玻璃,多浪费钱。”
  王向红又问道:“那这样贴个米字型,玻璃就被风吹不碎了?”
  王忆说道:“对,这是科学保护玻璃的方法,支书你快点去安排吧。”
  他直接拖出来一箱子的宽胶带。
  22年这些东西便宜,他都是成箱成箱的买。
  除了王向红,组长们都不在家,于是妇女担任的副组长来领了胶带,她们学会了打米字胶后便又去忙碌了。
  人人都很忙,没人顾得上注意王忆,这样他便抽空回了一趟22年。
  回去后他便上网开始搜索1982年的台风。
  这一搜还真搜出信息来了。
  最多的信息跟翁洲甚至跟中国没有关系,跟日本有关系。
  82年7月份的台风很厉害,如袁主任所说,它现在登陆日本后风级很高,长崎市等地遭遇了强降雨然后相继引发了泥石流和河流泛滥,造成了城市内涝!
  这在世界暴风雨破坏史上都很有名,叫长崎水灾。
  然后王忆的心揪了起来。
  继续往下看:
  长崎水灾共造成死者和失踪者达到了299名。
  草,没多少。
  他很失望的关了网页改换了关键词。
  网上没有翁洲和江南地区关于82年台风的资料,应该没什么大事,否则不至于没有相关新闻。
  不过他往下拉着看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来自翁洲论坛的帖子,是几个六零后、七零后在回忆往昔,其中第六楼里有人说:
  “82年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七月台风结束后有人造谣说是引发海底地震了,然后会有大海啸出现,当时翁洲上下紧张坏了,特别是佛海、海福几个外岛的县,老百姓纷纷拖家带口去投奔亲戚,就怕海啸把岛屿给吞了。”
  围绕着一层楼有几个讨论。
  王忆专门看这讨论:
  十一楼:这件事我有印象,是82年吗?反正那年台风挺厉害的,听说把小鬼子那边搞的够呛,然后传到江南了,把江南弄的人心惶惶。
  十五楼:是的哈哈,那时候人真的没有科学常识很愚昧,那么大的江南省竟然被几个特务用流言给弄乱了。
  二十二楼:当时消息是特务放出的流言吗?没有印象了,就记得我妈带我回江右娘家避难,当时我妈哭了一路,说是以后就没有房子了。
  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