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1982有个家-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因为有丰富的腐殖质,这些土地土层浅但是很肥沃,可是岛上住人的历史太久了,每年都有人种田,以至于土地肥力流逝变得贫瘠了,很缺乏氮钾磷元素。
  王忆蹲在学校的菜园前琢磨。
  要发展天涯岛不光要发展社队企业,当然社队企业这条路必须走,还要走的踏实、走的长远。
  另外也要发展农业。
  岛上缺少农田不错,但不缺少山坳,可以从内陆运送土壤进行人工造田。
  现在改革开放了国家工业也要踩着油门往前突飞猛进了,化肥尿素之类的生产厂家会迅速扩大规模,只要有了肥料那土地贫瘠问题就能解决,到时候岛上也就有了农业。
  王忆想着点点头。
  嗯,虽然这只是赵括纸上谈兵,可他觉得自己谈的挺不错,这构想可以发展着试试的。
  他正在沉思,漏勺出来殷勤的冲他喊:“王老师、王老师,吃饭了!”
  王忆拍拍手回去。
  锅盖大开,大灶里满是水雾,一进去烟雾萦绕的。
  香味很足。
  锅里盘着一圈圈的大肉龙,等到海风吹走了水汽、降低了温度,漏勺拿出一条来切开:
  面层蓬松,肉馅清晰可见,就像是卷起来的果酱面包。
  一人一大块拿在手里,里面肉馅没少用酱油,所以不用吃菜了,直接吃这大肉龙就很好吃。
  徐横和孙征南去找大蒜,他们做了蒜泥,用了味精和老抽来调味,把大肉龙蘸蒜泥。
  王忆佩服,孙征南不愧是鲁省人,对大蒜那是真的热爱。
  而徐横那边还在说:“吃肉不吃蒜……”
  “等于没吃蒜。”王忆淡定的接上他这句话。
  徐横一愣,说道:“不是,王老师你这不是废话吗?吃肉不吃蒜当然等于没吃蒜,这话应该说吃肉不吃蒜……”
  “滋味少一半。”王忆又接了他的话。
  徐横没话可说:“吃饭吃饭——嗯,真香。”
  王忆也看他和孙征南用大肉龙蘸蒜泥吃的眉开眼笑,便也跟着去蘸着试了试。
  嗯,好吃。
  本来大肉龙只是香和咸,蘸上蒜泥后味道变得有一些刺激性了,确实风味更佳。
  要吃晚饭了,来买东西的人挺多。
  王忆便在门市部里一边吃饭一边卖东西。
  他又摆出了辣片和辣条,过来买东西的大人纷纷买几张带回去给家里孩子解馋。
  一分钱一张,实在是挺便宜,有钱没钱都能吃的起。
  一顿忙活进入吃饭时间,这样人就少了。
  王忆拿起大肉龙,有人进来笑:“王老师,吃着呢?”
  是昨天早上在梅花滩上见过的卢根生,王忆和秋渭水吃过人家的现煮海鲜。
  王忆答应过送他一壶酒,卢根生今晚来灯下聊,特意带着酒葫芦过来找他。
  看看天色,现在岛上多数人家刚吃饭。
  而卢根生是从外岛摇橹过来的,这意味着他很可能没吃晚饭——酒瘾就这么厉害,他绝对是让王忆答应的一壶酒给馋的,所以才这么早过来。
  其实昨晚上他就来过,但王忆当时不在岛上,于是今天他又来了。
  王忆言而有信,接过他酒葫芦打开一个新酒桶,里面是他在市场买的小牌浓香白酒。
  这种酒便宜,一斤是十几块,一桶5L装的用不了一百块,可是它们味道也不错。
  他买的是口碑比较好的一款酒,叫老窖佳酿白酒,洋河镇的酒厂酿造,说是高粱纯粮酒。
  这酒在22年可能只是不错,但在82年相比一毛烧、九零大曲这种酒那就属于好酒了。
  卢根生拿到酒壶闻了闻便露出欣喜的表情:“嗯嗯,这酒的味道真好呀,好酒,这是好酒。”
  王忆问道:“你没吃饭吧?”
  卢根生讪笑道:“在船上啃了个高粱饼子,也还行。”
  王忆去给他拿了块大肉龙。
  卢根生不好意思的接过去、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谢谢王老师,人家都说你大方,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确实大方,我沾你光了。”
  王忆说道:“没事,以后赶海再去找你吃煮海鲜。”
  “那你来,”卢根生立马答应下来,“我绝对把最好的给你留着。”
  他看见门市部有凳子,便坐下吃着大肉龙喝了几口酒,一边吃喝一边赞叹:“这面卷子可真香,里面用了肉和大葱啊?难怪。嗯,酒也香,你这酒是高粱酒,回甘!”
  王忆觉得喝酒回甘是扯犊子的话。
  酒又没有糖没有淀粉,这怎么回甘?
  卢根生连吃带喝美滋滋,然后他顺便看了看门市部,对里面东西大感新奇,看见柜台上的辣条辣片后问道:“王老师这怎么卖的?”
  王忆说道:“两分钱一张或者一根。”
  卢根生看看手上的大肉龙,已经有这样下酒的佳肴了,不必再浪费钱买下酒菜。
  于是他摇摇头没掏钱。
  吃过晚饭社员们拎着马扎板凳出来乘凉闲聊了。
  五月下旬的晚上其实还挺清爽的,并不算热,不过已经凉气散尽,披一件衣裳出来聊聊天很舒服,所以现在灯下聊天的人多了起来。
  第二天是礼拜二了,早上王忆正在指挥着漏勺煮秋渭水带来的炒面,结果王状元急匆匆跑进来喊:“王老师、王老师,你快去臭油锅那里看看,不大对劲。”
  王忆赶紧拔腿跑,路上他问道:“怎么回事?”
  王状元说:“就是刚才我跟我爹去看臭油坑,那里面掉进老鼠和鸟了,我没去看看能不能弄上来,然后看见臭油锅里的臭油一个劲的往上冒。”
  他们迅速赶过去,这时候大胆也来了,正拎着一桶水急匆匆的要扑灭铁匣子下面的篝火。
  王忆问道:“怎么个情况?”
  说话之间他定睛看向铁匣子,铁匣子上面的沥青正在膨胀,眼看已经与铁匣子持平了,下一步就要冒出来。
  大胆问道:“王老师,是不是得赶紧扑灭火?”
  王忆说道:“扑灭火!”
  油面还在继续上涨,一旦从铁匣子流出来落入篝火中那后果不堪设想!
  他不知道沥青的成分但知道这是提炼石油或者干馏煤炭得到的化工产物,它们是可以燃烧的,而且昨天那个笤帚头燃烧后的结果已经给他们以教训了,这玩意儿燃烧起来很猛、烟雾很大!
  一桶水撒上篝火,熊熊燃烧的火焰顿时熄灭了。
  可是煮沸的沥青泡沫开始往外冒了。
  大胆紧张的问:“怎么回事?怎么还在往外冒呢?”
  王忆解释道:“火焰虽然熄灭了,可是这铁匣子底下温度还很高。”
  “那要不要打桶水倒里面去给它降降温?”大胆问道。
  “可别,让它自己冒吧,”王忆安慰他说道,“已经没什么事了,别担心,下面没有火焰了,它冒出来也不要紧。”
  这时候王东义和技术员林关怀过来了,问道:“怎么了?”
  王忆把刚才的情况说了说。
  林关怀大惊:“肯定是有人私自过来点火了,我不是说这篝火起初让我来负责吗?”
  他解释道:“这方形锅因为构造和材质问题容易出现受热不均匀问题,倒进去沥青后一旦火力过于旺盛那就会导致沥青溶解膨胀,你们看见沥青膨胀成泡沫冒出来就是这个原因。”
  “幸亏你们把火给灭了,以能够导致沥青膨胀的火势来说,一旦沥青沫子冒出来那肯定会引发一场大火!”
  王东义惊怒:“是谁点的火?是不是有人搞破坏?”
  王忆说道:“搞什么破坏?都什么年头了还有人来咱这岛上搞破坏?肯定是有人帮了倒忙,想帮你们早早的把火给烧起来,让你们上工以后就能直接去干活,这是好心办坏事了。”
  林关怀说道:“那你们得跟社员们说说,以后别乱碰这东西,很危险的,今天全靠你俩及时发现危机,要不然我这次的工作要出现很大失误,单位肯定要内部通报批评我。”
  说着他有些后怕,特意跟王忆和大胆握了握手。
  王忆指向王状元说道:“这学生也起了作用,他去叫的我,他今天立功了。”
  林关怀跟他握手,把王状元臊了大红脸,低着头脚底生风跑路。
  大胆说道:“就该谢王老师,本来我也没想着这么早过来看看它的情况,不过昨天王老师叮嘱我这件事必须要小心,说‘疏忽一时、痛苦一世’,真的是这样。”
  林关怀再次向王忆道谢,又赞叹道:“疏忽一时,痛苦一世,这句话说的真好,我要记下这个口号反映给我们单位。”
  “还有宁可千日不松无事、不可一日不防酿祸。”大胆听他需要口号便再次俩了一句,“也是王老师教我的。”
  王忆吃惊的看向他:“你记忆力还挺好。”
  大胆说道:“我们家里人记性都好,而且你的话我是记心里头的,肯定记得住。”
  王忆琢磨道:“你家里人记性都好?行,那我得个王状元上上强度了,这小子不是学不会,是他不学习啊!”
  危机解除,他们要离开。
  大胆、林关怀跟他一起上山,去大队委找王向红:“王支书,我得给您反应个事,今天不知道是谁去点燃了沥青池的篝火……”
  “是我,这事不用表扬了,我应该做的,这样给你们工作节省点时间,上工就能直接干活,我看前两天早上你生火花了半个多小时呢,太浪费时间了。”王向红痛快的说道。
  王忆当场就乐了。
  大胆和王东义果断转身走人。
  林关怀愣愣的看着王向红,一时之间不知道说啥好。
  王忆帮他说道:“支书,你那么点火不行,具体原因让林技术员给你说说吧。”
  林关怀苦笑着把前因后果解释出来。
  王向红也尴尬了。
  王忆说吃饭了然后就跑路了,留下俩人在大队委里尴尬。
  连同周末两天一连花费了五天时间,天涯岛上多竖起了四十条的新电线杆,遍及四个组和码头等地方。
  电力局带来了足够的电线,将全岛重要区域进行了电力覆盖。
  因为天涯岛是外岛第一个完成通电工作的生产队,电力局进行了支援,负责了电线和电闸的费用——当然,生产队内的电线是他们单位理所应当的,可是家家户户用的电线以及电闸都是要老百姓自己买的。
  电力局给家家户户拉上了电线,电线都是从电闸里走出来的,这样三个组发电机处有一个总闸,另外便是家家户户自己有了分电闸,大队委则一家发了一个电灯泡。
  星期三下午学生不上劳动课了,妇女和老人也不上工了,各自待在家里头。
  全岛家家户户用上电灯。
  王向红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件,又从库里支出一盘鞭炮。
  公社和县里也很重视这件事,公社的电力所来了人、县里的电力局也来了领导。
  随着三个组里的发电机电池储满电,各家各户都有人拉了灯绳,‘咔哒’声音中,全岛四个组都响起欢呼的声音。
  王向红陪同公社和县里的领导站在山顶路口上,他给领导们分烟,分的是王忆之前给的红塔山。
  领导们打趣他这个老革命现在还与时俱进了,竟然抽上名牌的带过滤嘴香烟。
  王向红没去多解释,抽名牌香烟怎么了?我们岛上可是今天彻底通电了,所有社员家里都通电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会他脸上的褶皱全笑开了,整个人比以往要年轻好几岁。
  王状元兴致冲冲的问:“支书伯,点鞭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