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1982有个家-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想了想又说:“要不然这样吧,最近一些日子你小心点,我跟我的战友联系一下,如果我们一直找不到我那位战友的家人,我会先去找你然后试着保护你一段日子,你看行吗?”
  王忆说道:“行啊,这当然行。”
  两人在办公室里又等了一会,庄满仓回来了。
  他又跟两人挨个握手,说:“这件案子的情况大概明了了,你们可以离开了,我们政委让我问问你们,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王忆说道:“我有,庄同志,我本来要去邮电局结算一笔邮递费,同时还要联系一艘船送一些粮食回我们岛上,结果我的时间被耽误了……”
  “好办。”庄满仓痛快的说,“邮递费我帮你去结算,你把信息留给我就行,至于运送粮食回你们天涯岛?这事更简单,我给你联系一艘船,免费帮你把粮食送回去!”
  王忆乐了:“那太感谢你了,不过邮递费我下周自己去结算吧,毕竟涉及到一些信息的核对,你帮我联系一艘船就行。”
  庄满仓又问孙征南,孙征南说道:“麻烦您送我回到FH县就行了。”
  这样庄满仓就去联系船了。
  对于公安局来说安排一艘船不是难事,庄满仓还跟仓管所联系找了一些力工,三下五除二将仓库里的粮食全给运上了船。
  货船起航,先去FH县码头放下了孙征南,又载着王忆回到天涯岛。
  这么一来二去等到船行至天涯岛便是晚上了。
  夕阳缓缓沉降于平阔的海面,然后月色柔纱全数落下,笼罩了大地与大海。
  清冷的银辉落在海面上,前仆后继的浪花挂上了银色,变得朦胧而温柔。
  矗立在远海之上的天涯岛一改白日风采,带上了神秘的夜色。
  白天风从海上来,吹动蓝天上白云飘荡,拨弄了漫山花影抖动、倾海碧波荡漾。而夜晚的海岛平静稳重,蛰伏海上给黑暗中的归客以难以言喻的踏实感。
  特别是天涯岛如今夜里不再只是黑暗,山脚下的四个组里都有灯光传出,码头上灯光最亮,隔得近了还有笑声压过波涛声。
  机动船靠上码头,王东阳抻着脖子好奇的问:“这是哪个队里的船啊?好家伙,开着油船来灯下聊?这是家里有油井啊?不心疼柴油啊?”
  王忆跳上码头说道:“我家里要是有油井,那咱队里不是要富得流油了吗?”
  看到他的身影码头上顿时响起欢呼声,好几个孩子扑棱着跑过来:“王老师、是王老师!”“是我们敬爱的王老师!”
  敬爱的王老师……
  王忆听到这称呼忍不住的乐,真是一句充满时代感的话!
  天涯岛的社员纷纷迎上来问:“王老师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
  “对呀,支书还让大胆带着人去县里等你了呢!”
  “大胆没回来?你们错开了?”
  王忆说道:“大胆去县里了?我不知道呀,我没碰上他们,实际上我是从市里直接回来的,没在县里的码头上停歇,看来是错开了。”
  听见他们的嚷嚷声特别是听到孩子们嗷嗷的‘王老师’,王向红披着衣裳、拎着烟杆过来了:“王老师,你怎么自己回来了?”
  王忆把今天在市里的遭遇说出来,王向红听的大惊:“现在城里这么乱了?”
  旁边聊天的人赶紧参与进来:
  “那可不是乱的很吗?城里根本没法住人,没有多少人全是车,汽车你们知道吗?市里头可多了,多的数不过来,什么样的都有,有鳖盖子、有鲨鱼车、有大带鱼车,它们到处开、到处撞!”
  “那能行吗?那撞到人可咋办呀?”
  “咋办?就撞死了呗,你们不知道,城里常出人命案子,车乱轧人,有的连头都被轧去了,听说有交通警察,但没有用,整天藏在炮楼里不敢出去啊……”
  “都说大地方好,我看它好个屁,吃好吃赖的还是得在咱家里好!”
  “对,咱家里好,现在城里头乱,到处是打仗的,有练少林寺和尚功的,还有练气功的,现在沪都就都在找个气功大师,他打拳能放电!”
  “这不是胡扯蛋吗?人又不是电鳐子,拳头怎么能放电?”
  “这未必啊,我们王老师拳头就能放电!”
  此时王忆完全不敢吱声:
  沪都在找的那位气功大师——大约可能十有八九我估计肯定就是自己了!


第132章 鸡蛋换平价粮
  又有一船平价粮送到,灯下聊天的社员兴奋万分。
  但他们记得王忆嘱托,对粮食没有多说。
  其他生产队的人羡慕嫉妒恨,便纷纷去发问:“这是哪里来的这么多粮食?”
  “就是,装了一船呀,把城里的粮管所搬空啦?”
  王东阳卷了支烟炮仗塞嘴里,语气淡然:“这才哪跟哪?城里粮站有的是粮食,你们只要有粮票和钱随便去买,现在粮食又不限量供应。”
  “我们队里这才买了多少粮食?家家户户一分,一家分不到一袋子呢。”
  “家里断粮了,哎呀,队里终于把粮食买回来了,要不然过两天娃娃要饿肚子呢。”
  听着这话外队的社员一个劲撇嘴。
  你家娃娃要饿肚子?糊弄洋鬼子呢,你看看灯下面你们队里娃娃闹腾成什么样,一个个简直跟老虎野狼一样,这吃不饱肚子的娃娃有这力气闹?
  天涯岛的社员脸上风轻云淡,心里其实高兴又得意。
  他们很享受外队这些人羡慕的眼光。
  没办法,多年以来外岛困苦,只有渔获产出,不能自己产粮食、不能自己生产工具,他们拥有的仅仅是尊严。
  恰好以前讲的是越穷越光荣,天涯岛一直很光荣,结果这两年社会风气忽然变了,全社会奔小康、追求富裕,这样就是越穷越丢脸、越富裕越让人羡慕!
  最后有木箱子搬上来,然后还有人问:“这箱子里装了什么?好香。”
  王向红也闻见香味了。
  他狐疑的看向王忆,王忆低声解释:“城里有卖烧肉的,我买了一点明天给学生们补补身子。都是长个子的年纪,整天吃不进点油水可不行啊。”
  王向红默默的点头。
  领袖说过,儿童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他也想让孩子吃的饱饱的、长的壮壮的,但队里没有这个条件。
  而且刚才灯下聊的时候他听到了外队人对自家娃娃们的赞叹,娃娃们充沛的精力和逐渐好看的面色让外队人很羡慕。
  这样王忆给学生加餐,他除了心疼王忆自己掏钱外只有高兴。
  就着海浪拍岸声,王忆在听涛居又是一夜安眠。
  大清早的电喇叭开始响,把他从好梦里叫醒:
  “……小平同志、紫阳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全国劳模和先进人物座谈会代表时提出一个希望,那就是希望工人阶级能开创四化建设新局面……”
  在广播员慷慨激昂的声音中,王忆打着哈欠爬起来。
  五月,暖风渡海而来,吹的天涯岛郁郁葱葱。
  王忆推开门出去,几缕春风拂面而过,海水淡淡的腥气已经被草木的清香给压住了,空气很清新。
  他深吸几口气,迎着朝阳开始打拳。
  风过无痕,吹皱了一海轻纹。
  早晨的海浪浩浩荡荡穿海而来,但是等它们到了岸边忽然变得温柔起来,拍打着礁石发出呼啦啦的脆响。
  拨动人的心弦。
  阳光照亮了海水,好些小鱼儿浮出水面随着波浪而跳跃,顿时有雪白的海鸥擦着海浪掠过,像呼啸的战机。
  青山生青叶,青叶旁边有清芽,碧绿的颜色让海岛变得活泼、变得亮堂,变得活力十足。
  大灶的烟囱冒起了烟,烟火味儿传进王忆鼻子里,老黄围着他转悠着,让他满心安宁。
  漏勺挠着屁股讪笑走来:“王校长早啊,王校长又在练功?听说沪都出了一个跟你一样的功夫高手,你要不要会会他?”
  王忆停下动作问道:“沪都出了个什么样的功夫高手?你怎么知道这事的?”
  他还是昨天晚上才听见有人在码头灯下聊这件事,怎么现在连消息向来闭塞的漏勺都知道了?
  漏勺说道:“就是个气功大师呀,我听人说沪都武林界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电王!”
  王忆暗暗翻白眼。
  咋不叫电鳗呢?反正自己很会skr、skr。
  漏勺没跟他多聊,直接挽起袖子进厨房:“王校长我去忙活哈,今天早上给学生吃个啥?”
  “嘶嘶,”他到门口吸了吸鼻子,“好香呀,这、这是什么味道?熏烤的烧肉?这味道厉害了!”
  王忆暗道你小子鼻子还挺尖。
  他说道:“今天早上给学生们吃面条,鸡汤面条!”
  漏勺震惊:“鸡汤面条?校长你昨天又带了鸡回来?”
  王忆点点头:“对,不光带了鸡还带了肉,鸡我挂屋后做风干鸡了,今早上下锅的是烧鸡。”
  大迷糊嘴巴里正在咀嚼。
  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吃了两条鸡腿,这会嘴里就在嚼骨头。
  卤味店烧鸡不多,王忆去的时候只剩下十四只,他全给买了,留下两只自己喝酒、给王向红家里送一只又让大迷糊吃了一只,剩下的十只今早上全炖锅里出高汤下面条。
  十只烧鸡现在都在大盆里,漏勺拉开盖布一看,当场就流口水了。
  大清早的看到这好东西,胃和嘴巴都激动了!
  烧鸡撕巴开来,尽量撕扯成小肉条,这活要技术,所以得是漏勺干。
  王忆跟他说:“你要吃没问题,我那边给你和大迷糊留出来了,这灶台里的东西你俩绝对不能碰,该是学生的必须是学生的!”
  漏勺神魂颠倒:“不碰、校长我听你的,绝对不碰,不过能不能尝尝汤?我、我也不是馋,对吧?我是……”
  “你就是馋。”大迷糊说。
  漏勺叫道:“不是馋,这做菜的大师傅总得试试菜……”
  “行行行,可以尝尝汤。”王忆无奈。
  漏勺把鸡皮鸡肉全给撕成尽量小的条条,期间他肚子一个劲咕噜咕噜的叫,王忆在门外都听见了。
  跟灶台里藏了个蛤蟆似的。
  王忆看不下去了,回房间去拿了一块猪头肉和几张薄面饼塞给他:“你下锅把这个热乎一下,先吃两口吧。”
  漏勺一看猪头肉眼睛亮了,他下意识想擦擦油乎乎的手,但没舍得。
  正好有面饼,他就小心的将手在面饼上抹了抹,又仔细的舔了一遍。
  王忆叮嘱他:“待会你做饭给我好好洗洗手!”
  漏勺现在对他是言听计从:“是、校长、是,您放心,您怎么说我怎么办!”
  鸡架子在锅里咕噜着,熏烤的味道在高温蒸腾下随着水汽往外飘。
  海风往哪里吹,哪里就是香味!
  正在准备早饭的社员们看看自己锅里的饭,一下子觉得不香了:王老师那里有烧肉啊,咱队里可是过年都吃不上烧肉!
  学生们积极的往学校跑。
  他们知道王老师从来不会亏待自己。
  家长们的喊声很一致:“快点跑!”
  几户人家送走孩子彼此打个招呼:“他婶子吃了?”
  “没吃,正准备做饭呢,让王老师那边灶上的味儿给馋的遭不住了。”
  “王老师真有能耐,要不说人还得念书呢,大学生好,条件好、有本事,你看学生也能跟着他沾光。”
  “那是沾大光了,王老师多厉害,给家里娃一人一身新衣裳,那衣裳裤子的针眼我看了,扎实、密集,肯定是工厂里的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