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1982有个家-第10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渔民们刚过了年,吃的好喝的好,身上有力气但兜里没东西,所以他们得趁着这春天努力一把,争取给过年清空的腰包回回血。
  王忆他们开船要走,有渔船靠上来。
  船上人隔着老远冲他们挥手招呼:“王老师、王老师过来了?”
  王忆客气的回应:“嗯,过来一趟,安装点东西,你们这是在这里捕鱼?这边水不深,收获不大行吧?”
  船老大满脸的热情洋溢:“还行,这边鸟多,有鲳鱼。”
  鸟多和鲳鱼的关系在于鲳鱼是肉食性,以水母及浮游生物为主。
  而鸟多则海水中粪便多,相比其他地方的海水这里属于营养富集水域,最是能孕育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多了,自然引来的鲳鱼也就多了。
  现在多起来的鲳鱼是银鲳鱼,它们是暖水性中、上层鱼,具有季节洄游特性,平时分散栖息在水流缓慢的外海,生殖季节集群游向近岸及河口附近水域。
  因为这鱼是暖水性鱼类,所以它们渔汛自南往北逐渐推迟,像是广粤和琼州一带的渔场从现在开始已经旺发银鲳鱼渔汛了。
  翁州这边属于南海,渔汛正经来说是从四月份开始,不过三月份的时候先遣鱼群已经断断续续的出现了。
  渔汛是分阶段的,头汛、中汛和尾汛,一般来说头汛的渔获产量差但品质优越。
  很简单的道理,鱼群先遣军中都是些膀大腰圆、精力充沛的货色,它们更有活力也更好吃。
  现在外岛已经开始捕捞鲳鱼了,但收获不会很好。
  船老大摇橹过来就是给王忆送银鲳鱼的。
  他准备了一个鱼篓,靠上他们的机动船后一起给王忆拎了上来:“现在的鲳鱼最好吃,王老师你带回去吃。”
  王忆赶紧拒绝:“你们捕捞鲳鱼是为了养家糊口,送给我干什么?再说我不缺这东西,我们队里也有船,也去捕捞鲳鱼了……”
  “王老师你尝尝我们这个。”船老大非要把这些鲳鱼送给他,“刚捞上来的,你看都还在活蹦乱跳呢,这春日里的鲳鱼脂肪含量最高,最香了。”
  同船的妇女帮腔说:“王老师你回去吃吃看,红树岛这里的鲳鱼很肥,这是燕尾鲳,刺少、肉白肉多还鲜,再加上现在正合时令,怎么做都好吃!”
  又有船靠近过来,船上的人也在收拾鱼篓,里面同样是银鲳鱼。
  王忆见此不再跟船老大两口子争执,便收下这鲳鱼说道:“行,那谢了,大哥嫂子你们抽空去我那里,我那有酒,咱们一起吃鲳鱼。”
  机动船发动起来要走,结果中途又被一艘渔船给拦住了,船上的人也要送鲳鱼给王忆吃。
  王忆给他看:“已经有了,吃不了。”
  这船上的老大便笑道:“吃不了慢慢吃,鲳鱼吃法多,你变着花样吃,先来个鲳鱼四吃——清蒸、红烧、风焗、羹汤,对不对?”
  他还说:“王老师给你这鲳鱼没别的意思,就是道声谢,说起来这些鲳鱼本来该归你们队里,你们承包了红树岛,按照咱外岛的规矩,外面这一圈的海应该都是你们的地盘。”
  “我听你们社员说了,是你给我们据理力争,给你们社员做了思想动员,所以你们队里才允许我们过来捕鱼。”
  “这好意我们都记着呢,王老师你别拒绝了,这没别的意思,就是我们一点心意!”
  王忆确实不好拒绝了,只好又收下这一篓子的银鲳鱼。
  捕捞银鲳鱼要下网。
  大鱼小鱼一起捕捞,其中尤以小鱼为多。
  这是由银鲳鱼的繁殖期决定的,银鲳鱼的繁殖期能由冬天到翌年夏天,它们成群的在沿岸中水层产下浮性卵,等到秋天孵化成长到三四公分便往外海移动。
  它们在外海生活一段时间,到了来年春天便开始洄游,这就导致了大量小鱼的落网。
  渔民们送过来的都是筛选出来的大鱼,一条动辄就是二三十公分的长度,整体银辉闪亮,扁而肥硕,很新鲜很肥美。
  机动船开出,船上的社员们便感叹:“王老师,你的好名声在咱外岛已经传遍了。”
  王忆露出无声的笑容,他摆摆手说:“他们不是因为我的好名声来给我送礼,而是因为咱们那句老话——狗尿丑的,人敬有的!”
  不过这么说未免有失偏颇,有可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于是他便转移话题问:“冬天吃过鲳鱼了,现在鲳鱼比冬天的好吃吗?”
  船上的社员都是吃鲳鱼的老手,听到这话纷纷点头:“真的好吃。”
  还有的给他出主意:“春天吃鲳鱼就得来个四吃,里面清蒸最经典、红烧最喜庆、羹汤最鲜美,而风焗最馋人!”
  “王老师你这里都是大鲳鱼,就做风焗吧,好吃的很。”
  船头的社员笑道:“风焗鲳鱼是好东西,王老师平时应该没怎么吃,不过你只要尝过一次,你就会爱上它,因为它口味丰富,很好吃。”
  王忆没少吃鲳鱼,但还真没怎么吃过风焗鲳鱼。
  他不知道这道菜怎么做,漏勺却是清楚。
  实际上用不着他来选择,漏勺看见他拎回来的大鲳鱼后便帮他做了决定:“春天的头波燕尾鲳,那肯定得风焗着吃。”
  “风焗鲳鱼好吃,王老师,这东西有一点酥脆的香,还有一点咸味的鲜,风味可独特了,就吃这个。”
  王忆洗手说道:“行,漏老师你看着安排。”
  风焗鲳鱼做起来也不繁琐,但需要一点时间:
  得先把洗干净的鲳鱼切成块,然后放进调好的酱汁里腌制半个钟头左右,再拿到太阳底下晒干!
  于是王忆中午带回了银鲳鱼,等到了晚上才能吃。
  早春的天气,是娃娃的脸。
  风一吹,乌云从东海飘来,没飘过外岛的山,然后便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细雨。
  小雨淅淅沥沥,缱绻而有风情。
  然后又是一阵风吹过,乌云被吹散开,小雨戛然而止,晚晴突如其来。
  这一刻时光变得很神奇,就好像转眼之间便日暮西山了!
  夕阳西下,还有云彩飘荡在西天。
  这样便成了火烧云。
  连绵的云彩一大片,统统成了红彤彤,霞光遍洒海上,海水是红彤彤的,霞光照在岛上,岛上的草木渔船和社员也是红彤彤的了。
  晒好的鲳鱼块如今也变得红彤彤,银鲳变成了赤鲳。
  钟瑶瑶来收走这些鲳鱼块,漏勺拿了大盘子装上,在底下铺上满满一层香葱,开始烹饪风焗银鲳。
  王忆想看看,然而有人来找他:“王老师、王老师在这里吗?”
  来了好几个人,手里端着盘子,盘子里是酥鱼。
  这是今天做出来的酥鱼,妇女们让王忆来尝尝滋味。
  王忆把这些酥鱼一字摆开夹片试了试。
  口感有点差异,火候肯定不一样,但是滋味很相近。
  鱼都已经被酥好了,一段段的带鱼连骨头都成软的了,在嘴里用牙齿一挤便碎掉了。
  味道可口。
  王忆说道:“行,你们再统一一下火候,用料就是按照标准来,这做出来的带鱼味道很好,肯定会受到市场的欢迎。”
  这种酥鱼会热卖的,因为味道确实好,而且生产队用的鱼也好,一开始做小黄鱼和带鱼的酥鱼罐头,这用的都是新鲜渔获。
  妇女们见他认可了自己的手艺,都很高兴:“那什么时候开始做鱼罐头?”
  王忆说道:“明天就可以了,先封装一批罐头,到时候分给咱们社员,由社员们去送给亲戚尝尝,听听他们的评价。”
  听到这话,便有妇女热切的说道:“正好,我大姑家里过两天来我们家放海账,到时候我给她家回礼几个鱼罐头,保准让她笑的闭不上嘴。”
  旁边的妇女便说:“亲戚来放海账还能拿回礼吗?我看着不一定能要。”
  “你硬给他们还能不要?”
  “就是,谁跟好东西过不去?”
  妇女们叽叽喳喳的说笑起来。
  每年春汛开始之前,外岛渔民在内地的亲戚朋友都会带着鸡蛋、白面白米和肉食烟酒这些东西来探望,送船出海,这就是放海账。
  以后还有还海账,渔汛结束,渔民带上渔获去走亲戚。
  这就叫做人情一把锯,你有来我有去。
  王忆这边没有什么意见,她们带着酥带鱼离去,剩下的要给各组组长交过去,由组长分配给家家户户都尝尝自己做的酥鱼。
  王忆品尝过酥鱼后,风焗鲳鱼便出锅了。
  一盘子鲳鱼肉块盖在碧绿的葱叶上,上面点缀着油水,香气勾人,色泽更诱人,远远一见一闻,就足以让人食指大动、口水大流!
  教师们晚饭都是吃风焗鲳鱼,一碗白米饭配上一盘子鲳鱼肉,大家伙都很满意。
  这初春的鲳鱼确实美味,风焗烹饪之后,真是外表焦香、内里又烫又鲜又嫩。
  盐巴洒在鱼皮上,吃的时候来一口米饭,火热之中有着说不出的好滋味。
  傍晚时分看着火烧云吃这么一碗饭,王忆一下子便感觉人生美好起来。
  可惜风焗银鲳没法子做成罐头鱼,否则肯定更能热卖!
  红树岛上建起了罐头生产线的消息不翼而飞,当天便传遍了社员家里。
  第二天还要开始进行罐头试灌装,这更是吸引社员们的注意力。
  恰好灌装在傍晚进行,于是不少社员顾不上做饭和回家吃饭,都在招呼着准备去红树岛看看生产线运行的概况。
  严格来说,这是天涯岛的第一份工业产线。
  社队企业生意多,社员们对此心知肚明,但谁也不敢想他们生产队还能有一条现代化的生产线。
  特别是回来的王千里等人把那生产线描绘了个天花乱坠,大家伙可太好奇了。
  王向红还谨记着红树岛上走私来的海水淡化设备,这家伙什可不能被太多人给看到。
  于是当社员们都在呼朋唤友的招呼着要去红树岛看罐头生产线的时候,他便在码头上挥手大喝:“看个屁!家里没有事啊?”
  “一些机器而已,还能比新娘子好看?没几天峰子家里要进新娘子了,到时候去看新娘子,都跑去看个机器干什么?”
  “不准去!都各回各家,忙活各自的事!”
  社员们听了他的话感觉莫名其妙:“队长,你也说了是一些机器而已,机器又不怕看。”
  “对嘛,新媳妇还会被看的害羞、不好意思,这机器又不会害羞。”
  “咱还没有见过自动化的设备呢,队长,一起去开开眼界嘛。”
  王向红摆摆手:“干活的时候没看你们这么积极!行了,这没什么好看的,就是一堆机器罢了,没见过咱们砖窑厂的那些机器?”
  “都是差不多的东西!”
  他驱散了要去看热闹的人群,让筛选出来的一批社员上船。
  这些社员都是手脚麻利的老太太和老头,他们将负责熏鱼酥鱼等鱼制品的灌装。
  傍晚这会他们跟着去试工,能干的留下干,不能干的得换人。
  老头老太们心里憋着一股气,都想着待会好好表现留下来上班。
  因为在罐头厂上班给记强劳力的工!
  他们这些人都是已经不能出海不能下地的人了,留在家里负责干家务、看孩子还有做饭,平日里不赚钱不挣工分。
  有些人是单过,有些人还跟儿子媳妇的一起住。
  不赚钱又不挣工分,这种情况下跟子女住一起多少有点没底气。
  会觉得自己是个闲人。
  想要吃点什么或者想买个什么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