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林浩的电影时代-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开幕影片是德帕迪约与乌玛·瑟曼主演的《欲望巴黎》,讲的是首位法国名厨的故事。这对于我们拥有八大菜系的国内民众来说,兴趣不是很大。
大家其实一直在窃窃私语姜文的事情。
林浩和《站台》剧组坐在一起的,所以位置比较靠后,得以小声讨论。而今天的消息太劲爆了,《鬼子来了》被放在第一天上映,然后引发了很大的波澜。
先是这部电影让人疯狂笑了好久之后,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从庆祝的狂欢坠入黑暗的残暴,这在外国电影里是十分罕见的。
然后是等人家放完,发行方就收到了RB五大暴力组织的信件,声称“如果发行,将不保证片中日籍演员的人身安全。”
得,内容+热点两个元素,不火都不行啊。这种影片在欧洲这在地方,本来就很受这些民众欢迎。期间投射出的内涵,寓意,媒体们于是也满是兴奋地开始解读。
但说句实话,也有很多不懂的就对了。
评价算是两个极端吧,但绝对是话题度第一名的了。
。。。
于是等到出了门,一行人先是从记者眼皮子底下溜走,没溜走的也是闭口不谈:没有人愿意回应周闰发为什么不来的情况吧?
林浩这次又跟上次一样,装不存在。
然后晚上准备去见姜文,结果这家伙忙了个底朝天,林浩就知趣地默默退下了。他自己也不算轻松地,毕竟国内这边也要配合炒热度,国外这边,晚上他就跟着市衫尚三要去社交。
其实戛纳他主要就在社交。
跟着江治强,市衫尚三认识一些大佬,包括电影节主席吕克·贝松他在开幕之前就已经和人家打了照面了。但也只是打了个照面而已,其余没有。
当然还有一些采访,这种都属于人情了,他现在在国外还算是个无名小卒。总之这些报道发回国内,忽悠观众,刷刷逼格还是没问题的。
有一说一,这家伙在国内大放厥词后本身关注度都不少。来了国外,人家发现诶好像外国人也挺欣赏他,还给他刊登到了一些报纸上,于是又来了关注。
所以因为林浩对宣传营销的重视,在国内这一众大咖里,他竟然是杀出一条路来。
当然还有一个意外且主要的原因。
媒体们拿了钱,办事也是愿意的——但肯定不止是林浩了,还有很多值得报道的,比如。。。算了,媒体们都把留给《鬼子来了》的版面,基本上也都排给林浩了。
。。。
《鬼子来了》在国内炸了。
谁都不敢报道。
大家一开始还想着是什么呢,虽然上个月26号,国家电影局就已经召开了紧急会议责令制作《鬼子来了》的三家公司撤回影片,但人家不是照样上了么?
话题性十足啊。
结果他妈一看,这玩意拍的是个啥?卧槽,国外观众可能不是那么看得懂,国内能有看不懂的?都是泡在里面这么多年的老记者了,都傻了。
你敢报道?
就这一个“丑化国民”的帽子扣下来,就死球了。甚至某种意义上,姜文这部电影被禁对他来说是个好事,因为一般的观众不会怀着探究的心态去看电影的,以现在大家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去看。。。
姜文绝壁要被骂死。
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电影鉴赏水平和足够平和的心态的!要知道,大家在这之前以为会是痛打小鬼子的爽文,结果一进去看是虐文。
虽然表现得是恨铁不成钢,在极尽讽刺之后是不竭的“希望”,但人理解不到啊!总之,连贾章柯的《小武》都能被定义为“国际争端”,这还得了?
事情在几天内迅速发酵。
据说总局已经亲自派人来戛纳撤片了。不说别的了,就说姜武都打电话给他,说暂时不要接触了。因为和这部电影相关的,基本上都被骚扰个遍了,更别说后面的事情。
然后林浩这边也怂了,只报道《卧虎藏龙》的事情了,毕竟《站台》也没取得拍摄许可。。。
。。。
19号,《站台》首映。
这次明显是拿到了个不错的场子,你就想想主办方还是看好的,在他们后面20号的是《花样年华》,22就是闭幕式。
王家卫在欧洲的受欢迎程度,咱们就不说了吧?他在国际上的声誉咱们不说一定咋样,但是在欧洲这边,就吃他这一套。
所以想来,主办方也是蛮看好的。
只是观众并没有很看好的样子。
虽然有几个人帮他张罗,但也主要是为《卧虎藏龙》营销,《站台》这边顺水人情也就是凑了个满场的样子。至于什么“瞬间售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水泄不通”这些事情?
不存在的。
就连开个记者会,都只有林浩一个人用英语流利作答,其余几个就像秋天里打了霜的茄子,蔫巴巴的没什么精神,也主要有那么点怂了的意思。
开场前,林浩看着里面的观众,其实还算不错的了。毕竟拍的位置比较靠后,无论是请来的影评人,还是自己主动来的,都不算少。
甚至他还看见了两个电影节评委,乔纳森·戴米,就是那个《沉默的羔羊》的导演;还有芭芭拉·苏科瓦,这位他不太熟悉。
还有谁。。。那就是前排那个戴墨镜的,还有巩利这两位大佬了。
第108章 首映
墨镜王是之前剧组之间见面的时候认识的。毕竟大家都在一个电影节嘛,还同是参加主竞赛的,无论如何大家都会尽量创造条件见一面的。
于是就还真的见了一面。
和王墨镜见的,当时他好像也很忙,说是下午要去谈卖片什么的,所以其实就很短暂地见了一面就散了。
当天下午也果然传出《花样年华》被片商便砸下重金120万买下美国版权的消息,《站台》这边还都在观望呢。
但说回见面,那是贾章柯很怂林浩还算好,但总归也就那么十来分钟。之后人家客气地说了一声,到时候会去支持《站台》的首映。大家也只当客气话,结果没想到人还真来了,幸好不管人家是不是客气,林浩都坚持票都肯定要留着,这才没出问题。
贾章柯也是舒了一口气,再往三四排看过去,那里坐着一群明显就带着商人气息的人——相对于林浩注意的影评人和评委,他也十分看重现场的片商。
“。。。我有些紧张。”
两人一起站在门口,贾章柯最终是缓缓道。这俩隔了一段时间再见面,再一起相处一阵,关系又缓和了很多。
而如果抛开来了那天的事情来看,贾章柯也是觉得林浩为人可以了。毕竟如果林浩跟着《卧虎藏龙》剧组行动,无疑会获得更多关注,但这几天无论是颁奖礼还是宣传,他都是跟着《站台》的。
而贾章柯,很看重《站台》。
眼下不同于林浩有两手准备,贾章柯就赌这一把,如此高昂的投资,如果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可能他就完犊子了——下一个项目不说难不难,至少资金上会很难。
所以开映之前,忐忑还是有的。
“没事,我看了,我觉得很好。”
。。。
纠结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很久,两位主创很快入座。和巩利以及王家卫招呼了两句之后人家无意多聊,大家便安静地等待开演。
不过林浩还是忍不住瞥了瞥王家卫,好吧,他并没有多说话,而是安静地等着看电影。
这大忽悠。。。
哦不,大导演,接触两次怎么感觉也还比较实诚?错觉,一定是错觉。
林浩摇了摇头不去多想,再转过头看看其他观众,每个人都抱有一定期待,但也不是那么抱着那么高的期待。
期待是因为档期靠后。
至于不是那么高的期待。。。这是一个三个小时的电影,宣传也并不多,也不是大导演知名演员的组合,能主动来观看这个电影的观众肯定不是什么浮躁之人。
然后灯光熄灭,电影开始。
上来就是拥挤在一个礼堂里人群,青灰色的画面,方言的聊天,配上后面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图,还有背景音乐里欢快喜庆的笛子声。接着画面一黑,屏幕上出现“献给我的父亲”几个字。
主持人上台,小学生一般报幕。
就从这一首《火车绕着韶山跑》开始,一群演员骑在凳子上手搭着手用屁股和腿,蹭着凳子往前走以此来模仿货车,嘴里还唱着歌。这些乡土甚至有些浮夸搞笑的表演,对于外国人来说也是新鲜的。
不少人不由得开始笑了起来。
。。。
这种七八十年的调调,弥漫在整个片子的氛围里。
时代的气息是他的主题。
开场就是一群年轻人的故事,他们想时髦看电影,穿喇叭裤,跳迪斯科还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不喜欢父母的那套观念。抛出一个代沟之后,就自顾自做自己的了。
“方言说的不错。”巩利扭头夸了一句。
“谢谢。”林浩并不喜欢居功,但也不会过度谦虚:“学了差不多两个月,马马虎虎了。”
“挺好的,听说你之前也学了方言?”
“嗯,不过后来导演说老师还是用普通话的好,就还是改了。”
两人并没有多谈,又继续看电影。
看着看着巩利就发现,剧情什么的都是弱化了的。导演时不时把镜头移到别的地方,然后这些地方就会是故事之外的时代进展;还没等你看清,他又会马上移动回来,让你看看这些人在时代里没有改变;然后又飘到另外一处去了。
这部电影其实情节都是很跳跃的。
一旦你的情绪将要奔涌而出,他就马上转换视角和关注点,让你的情感卡在咽喉里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然后你就会觉得很难受。
这对于不了解国内历史的老外来说可能会轻松一点,但时不时捕捉到的细节,也可以品味一二。对于巩利来说,还是颇有一些感慨的。
。。。
这些镜头的运用,主要是因为贾章柯的更改了剧本。如果按照原来的剪辑,肯定会前后转变很突兀,所以干脆放弃了剧情的一些东西,把情绪和整体故事把握好就行了。
但其实也是好的。
之前当崔明亮努力奔跑,攀上了火车的时候,整个电影其实就来到了一个高潮。林浩能感觉得到这时候后面的人屏息凝神的那种气场,以及看着他上去的欢欣,当然也有离去后又出现在画面里的错愕。
这是第一个情绪出来的点。
所有人都记得追着火车奔跑着一段,更记得过一阵子,画面里又出现了崔明亮——贾章柯不愧是导演,没有用林浩想的那个一瘸一拐回来的画面,而是就这么默默地让他出现。一下子就打翻了众人内心的瓶子,并且更自然。
因此故事到了这里,如果只是讲一个人的变化,或许就再也不会有什么惊喜了。林浩也开始理解,贾樟柯为什么要改剧本了。
。。。
于是这就开始是一个时代了。
各种情节的加入,比如三明这个角色是肯定很会震撼到不少人的。其实也就是在时代变革的现实下,还有很多被现代化所遗忘的角落。
它们或许在深山之中,或许在偏僻角落,有那么一群人了解了一点外面的信息,还带了诸如喇叭裤和迪斯科的东西进来。但这只是假象,内里依旧落后且愚昧,就像周围发生事情的一样。
就像。。。深藏在心里的想法一样。
年轻者的探索,是注定越不过这一个断层的。唯一冲上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