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林浩的电影时代-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界环境真的会加剧你的紧张感。
只是他转角看见阿曼达,在那不听呼气吸气,就笑了:“嘿,阿曼达,需不需要速效救心丸?”
“。。。”
阿曼达蛮后悔在这做心态调整,于是瞪了一眼偷笑的经纪人,才无奈道:“也许你比我更需要吧,他们不都是冲着你和导演来的么?”
。。。
是的,无论你切瓦特电影里戏份如何出彩,或者是你阿曼达如何看重这部戏,记者们现在的重点始终都只有两个:
罗兰和林浩。
今天现场下起了雨,还好并不大。披着雨衣的记者们争相提问,热烈的氛围甚至让不少人眼镜上都泛起了一层白雾:“《再见亚特兰蒂斯》选择林浩作为男主角,是为了迎合中国市场吗?”
“反复拍摄这种末日灾难的电影,不会觉得观众们已经厌倦了这种类型的电影吗?”
“关于《史前一万年》这部电影,你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吗?上次这部电影1亿美元拍了个大烂片,这次是否会更烂?”
人群中,林科等人被彪悍的米国记者吓得瑟瑟发抖。而台上的罗兰则是笑脸相对:“选择林浩作为男主角,是因为我们觉得他很合适,我也是说过男主角是按照林浩来写的。”
“好的电影,我觉得大家不会厌倦,厌倦的只是你拍同类型电影越拍越烂。”
“上次电影的事情,我接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至于你们提的不足的地方,这一部电影里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如此这般,游刃有余。
然后一会,记者们又开始呼啦啦炮轰林浩:“听说你利用手段挤走了贝尔,与诺兰导演展开新合作了对吗?”
“你从未主演过大投资电影,而且据称你成功的电影,基本上都是你自己编剧、制片的居多。这次《再见亚特兰蒂斯》,你觉得自己合适么?你有干涉剧组编剧吗?”
“据传你接下这部戏的价格是1100万美元,这个价格你觉得自己配吗?”
。。。什么鬼?
别说林科,就是林浩已经很久没有经受过这么激烈的言辞。
不过这也不是大事,他也一一回应了。
全程其实那些记者咋咋呼呼,巴拉巴拉的各种比比,台上大家都是那么和颜悦色,慈眉善目地打太极,又各种不着痕迹地吹捧电影是强强联合。
。。。
台侧。
布莱恩在旁边看着林浩左右应对,还算轻松,就点了点头。其实今天记者攻击性强,也是很正常的:
演艺圈蛋糕就那么大,位置那么多。
上去一个就要有人被挤下来。
当林浩出演《迷雾》的时候,也是和大导演强强联合,但投资低不构成威胁。《博物馆1》没人看好,《博物馆2》没法阻挡。
等现在拍《2012》:
不想林浩上位的,不想电影票房好的,不想大家对这部戏有好印象的,都出来搞事了。
发布会记者开嘴炮的事情。。。
只是小事。
接下来暗地里的事情,还常远着呢。
第455章 《2012》开机
“请问林老师,这次你主演的《再见亚特兰蒂斯》里,刚才说有不少和国内有关的内容,能否再多透露一些呢?”
与一帮大炮火箭的米国记者相比,国内赶来的记者就和气太多了。并且在之前的发布会里他们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就只关注这个了:那就是在这部2亿美元投资的大片里,居然有不少和国内相关的部分!
这就厉害了。
与现在动不动大片就来个“中国元素”相比,这个年头电影里要出现个唐人街,国内的媒体都能发一篇报道。
但这种“自娱自乐”的消息,始终没有这种官方承认的更刺激。
林老板能量这么大了么?
大制作为他改剧本?
“这个啊。。。”
林浩也很能理解国人同胞的心情,但保密合约也不是白签的。他便换了个说法:“确实会有不少戏份,甚至说关键戏份。具体的我肯定不能透露,但这部分肯定不是打酱油的。”
“噗!”
林科一下子忍不住笑出来了,打酱油这个梗其实就是***事件,记者采访某市民的时候人家说的。所以现在还算热乎呢。。。
“嗯,就是这样了。”
主持人见他没有再问,虽然不知道这段中文说了什么,但赶快抓紧时机:“谢谢大家今天来,那我们的自由采访环节到此结束,几位可以离场了。”
“唉。。。”
跟所有发布会一样,记者们总有那么几个问题没问完,都觉得惋惜。但今天场景分外火爆,一堆该问的不该问的,国家的民族的,甚至有些敏感的都轮番上阵。
足够写一篇精彩的报道。
至于国内来的记者们,他们并不不是不关心这些外媒对林浩的讽刺挑拨挖坑,但按照自己的职业敏感,已经拟定了大标题:林浩主演大片《再见亚特兰蒂斯》中将会有大量中国元素。
然后。。。浅浅提一下这些争议好了。
毕竟国内现在都是只谈好的,不谈差的——奥运会期间,啥事都得一个基调。好消息多多益善,不太理想的就不用扫兴了。
。。。
下午3点。
上午的发布会一开就是三个多小时,等中午吃饭,收拾招呼,又好一番清场检查之后,演员这边也已经准备的差不太多,可以开拍了。
今天安排的戏份很少,就一场。
主要目的不是拍点什么,而是检验合作设备啊,道具啊,还有配合什么的是否能正常运行就对了。
因此大家也相对比较随意。
林浩身穿皱巴巴的睡衣,没有破也不算旧,但你一眼看过去就是有那么一点略显廉价的感觉。这是因为角色的形象设定所致,所以倒很正常。
等在镜子前再次确认一遍之后,林浩转了个360度的身,点头道:“我觉得不错,你觉得呢?吉文先生。”
“当然,很合适你。”
吉文·坎利夫,剧组的服装设计师,看完也就笑笑:男主人公杰克逊曾是个作家,但因为书不受欢迎改为替大老板当司机。是个狂热而执着的人,有点理想主义,觉得自己能够控制情况。
这样的人还离了婚。
所以和常规的离婚男人形象一样,他不会多整洁,经济也往往伴随困难。
“那就好。”
林浩收拾完毕,出门。
3号棚已经收拾完毕,工作人员见林浩出来也都纷纷打招呼。他们不少人都和罗兰合作蛮久,加上之前林浩请看电影之类,也累积了一波好感。
所以林老板走到哪,哪就是一片问好。
直到他走到罗兰导演面前,发现导演的心情不是很好,甚至说脸上还有一点严肃的样子。看来果然上午记者们对他的攻击,让这位已经颇有成就的导演蛮生气。
呼。。。那就,好好拍吧。
。。。
“灯光好了吗?”
“好,迪恩,你在这里就位了,我要你镜头推的时候比试拍慢一点好吗?”
“来,准备,3,2,1,action!”
“一个纪录片小组发现了这次自杀,这里是玛雅古城达格尔,我们看到了许多死者。。。据说是因为相信由于太阳的毁灭性力量,今年的12月21日会成为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
镜头从分辨率并不高的电视拍起。
先是整个屏幕和整个画面差不多大小,然后迪恩慢慢后移,后移,电视边框渐渐出现在画面内。伴随着报道的声音,镜头以及移到足够远的地方,然后缓缓往右扫过去。
可以看出是个不算大的房间。
也许是单身公寓。
那边摆了一堆厨房用具,前面应该就是吃饭用的桌椅,再往又扫是躺椅,一个雕像,摆满书的低矮木桌旁,沙发上睡着一个用衣服蒙着头的男人。
灯还开着,电视也在播放节目,而通过窗户照射进来的光线也可以看出现在已经天亮了——这个男人多半是昨晚躺在这做什么的时候睡着了,灯也没关,电视也没关。
“奇怪的是,科学家也支持这一说法。我们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太阳活动。。。”报道并没有停,一阵震动让他醒来——林浩终于迷迷糊糊睁开眼,习惯性地在头的两边摸来摸去,然后终于摸到了手表。
拿起来一看时间。
“许多人都相信玛雅预言,当太阳全部行星排成一条直线。。。”
“。。。”
电视里依旧在播放,林浩先是沉默地宕机了一会,然后含糊不清地下了个结论:“我死了。”接着,身体仿佛刚苏醒一样整个人从沙发上弹起:“我死了!我死定了!”
他直接跨过沙发冲过去。
“哗啦!”
连带着台灯被带下去,砸得。。。
“cut!台灯没砸烂,林,你要不要练习一下我们再来一次。”
。。。
显然,罗兰不是来恰烂钱的,而林浩虽然没有收到记者报道的那么高的片酬,但也是很努力。
这一下午拍的可不容易。
因为这是一个镜头,所以一连四次,每次林浩都要从沙发上苏醒,到蹦起来,到砸坏台灯地完整演一遍。
情绪要饱满。
动作更要跟上。
所以现在林好突然感谢起前段时间,布莱恩让他为《2012》健身的事情——本来是为了后来奔跑的戏份做准备,但现在你就单单“从沙发上整个人蹦起来”这件事情,就相当费力。
布莱恩,老预言家了。
第456章 入围威尼斯
林浩和罗兰的合作电影开机,在好莱坞还是引起一阵骚动的。大家都晓得估计会引发一些攻击啊嘲讽啊,毕竟这么大一部片子就要吃掉多少票房蛋糕。
但两人沉着以对,安静开机的样子,让不少人略显失望。
不过非要说的话,也是有动作的。
就是一向忙的脚不沾地的王牌经纪人布莱恩,竟然也是跟着林浩在剧组住下了——除了时不时出去办事情,基本上都呆在剧组。
反正态度是摆在这了。
这就不像之前在其他剧组的时候了,既然布莱恩亲自坐镇,不少想进剧组搞事情的也稍微消停了些。
七月份,《2012》其实拍的并不少,但林浩的戏份没那么多。主要是这部电影里,演员都是为导演,为剧情服务的:该你上,就你上,而不是为了方便主演演员就都归拢在一起。
当然了,剧组也是给了林浩最大的便利,只是在没法调停的时候,也要相互理解。至于其他主演,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大咖——阿曼达就算里面最红的了,所以就更不用在意了。
其余就没有啥不同的了。
非要说的话,就是在林浩回国之前罗兰尝试对这个角色进行了一些调整。于是乎,林浩配合着他多拍了一些镜头,以作备用,并且拍完之后也可能会跑回去重拍一些镜头:
其实就像是《花木兰》内部观看之后,刘一菲也跑过去补拍一些一样,上亿投资的电影,你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
29日夜,酒店。
林浩今天在棚内等了半天戏,又跑了半天,还去参加了一个慈善晚会,直到晚上才回家。他掏出房卡进了房间,刚准备休息,就蹦跶出一个电话。
“叮铃铃玲玲!”
靠,每当这个时候,你正要休息,听到这个声音都会觉得很暴躁。
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累积下来的怨气,这就跟上班族长年累月听到早上7点钟的闹钟,明明才睡五个小时就要再次起床挤10号线倒6号线再走500米去上班的时候,心情差不太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