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林浩的电影时代-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名不如见面。
  林浩看他给十二个拆迁工人画的这幅画,上面情节性和镜头感很强,浓墨重彩地画着些拆迁者们。
  就觉得陈丹青说的。。。
  有那么点道理?
  。。。
  林浩带着副欣赏的架势,看着对方。。。
  发呆。
  真不是特别能看懂。
  但他如果知道这幅画后来拍了5700万。。。或许会再尝试努力分析一下。
  而一旁贾樟柯呢,就带着团队在周围拍拍拍,边道:“你不知道吧?就他有一个习惯,就每次写生,身边必带上一位导演,镜头跟着他360度摇拍,把所有东西都记录下来。”
  林浩便不太理解这些艺术家:“。。。那他之前也拍过咯?是不是也拍过电影?”
  “拍过,老王给他和他媳妇拍过。”
  老贾于是就开始介绍这个老资格了:
  90年就开始参与独立电影运动。
  93年拍过一部电影叫《冬春的日子》,王小帅导演编剧,刘小东还有他媳妇主演,然后还有一个家伙叫娄烨的也出演了。
  还当了《北京杂种》的美术指导。
  然后也就是04年,在贾樟柯曾经忽悠林浩去演的《世界》里,他与王小帅一起客串了两个人物。
  “。。。”
  好家伙,感情这电影是一个圈,真是绕来绕去又绕回来了。
  还是说,你丫省钱上瘾?
  。。。
  鉴于画家创作的时候,最好是不要打扰人家。林浩和贾樟柯就在这边嘀嘀咕咕,结果过了一会,余力为也跟过来嘀嘀咕咕。
  于是,三个男人就在后面鬼鬼祟祟。
  惹人好奇。
  你说这可不是么,带个墨镜被人围着,不知道的以为又是哪个被贾樟柯忽悠过来的投资人,实际上也有老熟人认出来了:
  这不那谁吗?林浩!
  《站台》当年好多人,也有一直跟着贾樟柯混的。不过还好,没有引起骚动。刘画家仍然对着那些有胖有瘦,身上黑一段白一段的模特们专心创作着。
  而这边,大家也聊到了别的话题:
  刘小东再有趣,也是有限的嘛!
  很快,就聊到公司的事情了。
  老贾现在有钱了,也有各种经验了。所以他连同制片人周强、余力为,要搞一个西河星汇公司,分设北京西河与香港西河,属于自己投资自己拍的那种。
  这会子,也要拍一个新片。
  新公司的第一部 电影。 
  “套拍啊?”
  林浩愣了愣神。所谓套拍,就是一堆演员集中在一起,拍了两部甚至三部电影的素材,然后再各自剪成一部电影。
  “是啊,顺便嘛。”
  贾樟柯点头承认,反正纪录片而已,顺便拍拍空镜给另一部电影用。
  “行吧行吧。”
  林浩没多说啥,反正一个纪录片和电影套拍,无所谓。便道:“《三峡好人》,这名字起的,你现在也会这些。。。诶,你盯着我干嘛?”
  “没干嘛。”
  “得了吧,你心里有鬼。”林浩撇嘴。
  于是对方就还是犹豫了会,道:“嗯。。。你要不要来玩一把?客串一下?”
  。。。
  贾樟柯跟娄烨不一样,娄烨是没事不会找你的类型,贾樟柯则是有事没事都会找你的。但显然今天,是有事情找他。
  正赶上了。
  行吧,客串就客串一个呗。
  不是个大事。
  因为虽然现在签了布莱恩,但国内的影视这方面,林浩的自主权还是比较大。
  何况是个客串。
  一个叫王东明的角色,图书管理员,作为第三条线索出现。主要的对手戏也是老熟人了,当然大家都懂,女主角沈红的扮演者自然是万年不变的赵涛咯。
  而另一边男主角,也是熟人了。
  韩三明。
  还记得不?当年拍《站台》的时候,那一出林浩在煤矿门口,给韩三明念生死合同,然后抽烟的那场戏。就是那个韩三明,崔明亮的表弟。
  实际上,他是贾樟柯的表弟。
  人家可是真真切切18岁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下煤矿当矿工了。这次演的角色也很适合他,是名忠厚老实的煤矿工人,来奉节为寻十六年未见的前妻。前妻是他当年用钱买来的,生完孩子后跑回了奉节。
  。。。
  很有点意思的角色描述。
  只是林老板似乎不太认同。
  走过去帐篷的路上,他就摇头:“唉,你说这忠厚老实,和花钱买媳妇。。。”
  “这就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
  贾樟柯叹气:“在那时候,在那时候的教育和当地的观念里,这种事情是不是一个坏事。而且吧,这故事里面的对错,也不能简单地判断。”
  贾樟柯并非想针砭八十年代至今存在的拐卖妇女的社会弊病,他追问的是下层百姓活着的尊严问题。
  争议的点太多:
  比如把她当货物卖出去的亲人,未必比一直对他好的韩三明来的贴心。
  但这些都不是贾樟柯要表达的吧
  “这我知道,但是就是吧。。。”
  于是走到门前,贾樟柯笑了笑:
  “所以这次拍新戏,这个角色我想都没想你,因为太底层了。你可以演崔明亮这种生在大山,向往外界的文艺分子,但这种角色,你就一点生活体验都没有了。”


第371章 专业考古
  进门,喝水,贾樟柯张罗着从角落里搜集出来一叠纸,这就是他的剧本了。
  林浩一接过来看:
  呵,可真够少的。并且就这一叠纸里,一多半还是自己相关的剧情部分。
  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贾樟柯一开始就只是来拍《东》的,结果到了这发现三峡移民这个历史性的大事,城市被拆除,数以百万计人们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很多个古城也被淹没。。。
  算得上是时代的巨变。
  而时代啊,浪潮啊,巨变下的人啊。。。
  正是贾樟柯喜欢的主题。
  于是立马搭建团队,召集演员,开始拍摄。说得上是一部什么,说拍就拍的电影?
  你听完也只能送他俩字,牛逼。
  也就更不用说剧本这个事情了:这些东西都是边拍边写的,没个准数。
  幸亏林浩看过成片,不然还得无语好一阵子。这部戏整体而言,就集中在几个字上:
  烟酒茶糖。
  贾樟柯是从计划经济过来的,加上他的母亲之前就在烟酒公司工作,所以对烟酒茶糖特别熟悉。作为生活中最简单的物质基础,那时候却是要靠着发“票”才能买的。
  所以有感而发:
  他要用这四样链接剧情——因为赵涛的线和韩三明的线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所以靠着这四样物品,实现一个转场。而林浩所客串的王东明,就属于第三部 分的“茶”。 
  。。。
  次日,又是晴天。
  林浩睁眼,迷糊了一会,才反应过来自己没在重庆,而是在距离重庆400公里左右的这么一个奉节县。。。的新城里。
  “嗡嗡嗡。。。”
  空调响了一整晚,好在除了这点毛病之外,其余就没事了。和家里的差不多,妥妥驱赶了炎热。也比剧组的一些人好太多了——他们住在现场的帐篷里。
  不知道有多热。
  就这么想着,林浩起身随手搭上根毛巾,打开水龙头开始“哗哗哗”冲脸。
  “呼。。。”
  《天下无贼》之后又有好久没住这种小旅馆,虽然毛病不少,但也基本的供给还是足足的。毛巾自己买的,牙刷牙膏梳子,一次性的包装,还是够可以。。。
  “笃笃笃!”
  他抬头:“谁?”
  “我!我和王主任一起的!”
  王主任?林浩于是擦了把脸,大概收拾了下才开门。一看,除了贾樟柯,果然有个干部模样的人。
  “王主任好。”他点头笑道。
  “你好你好。”
  对方却一下子有些激动,但又想表现自己的领导风范,只能故作淡定地咳了一声,贾樟柯就赶紧介绍道:
  “正式介绍一下,这位是奉节县负责文化和旅游的王主任,王强,这位呢,是我们剧组的。。。”
  这时候,反应过来的领导一挥手:“我知道,林浩嘛,大明星。哎呀,这个小林你这么大老远来我们这拍戏,真是有失远迎啊。。。”
  “客气客气,主任进来说话?开着空调,凉快。”
  林浩也不是第一次遇见这种事情,所以处理起来还算得心应手。聊了一会,只是领导上门这事,就有点说来话长:
  王东明不是考古队的么?
  原来贾樟柯想着的是就随便糊弄两下,林浩随便演两下。但估摸着当地是有盯梢这个剧组的,一溜烟报道过去是林浩来了。
  领导立刻联系到人,了解到林浩出演王东明这个信息。
  那就必须行动了啊。
  所以今天王主任来的目的也很简单,说的就是要给林浩布置一个仿制的“挖掘西汉古墓”现场,配上齐全的设备,然后让专业的人员一起陪着拍。很快,也就只需要两三天就能弄好。
  只需要。。。
  “顺便,给我们稍稍宣传下就好了。”
  。。。
  “还有人盯梢呢?”
  送走了这个主任,林浩于是就笑了一下。又拿起毛巾继续擦一下脸,吹下空调,完事开始喝水,坐下。
  “可不是?”
  贾樟柯挺无语,挪了挪屁股给林浩在沙发上让出一块地,然后抱怨:“上头还好,当地政府可不愿意我们拍这部电影。毕竟这件事情各种争议太多了,拍出来谁知道是好是坏呢。”
  林浩就挑挑眉,问道:“那你觉得是好是坏?”
  “说不上好坏。”
  贾樟柯还没吃早饭,一大早被人叫起来也是憋着有点起床气。但还算客观公正评价:“这个,就是中国人从古到今的集体主义行为。少数服从多数嘛,就大家一起给整体做贡献。但你要说这其中的个人。。。我认为还是要关注的。”
  “了解。”
  林浩点了点头,贾樟柯说的隐晦,但他还是明白了。
  其实就还是集体主义浪潮下的个人变化,只不过这一次加上了宏大的背景。
  而且不像《站台》那种,出现在波音喇叭里,出现在衣着上,出现在戏剧中。这次是整个人物身在其中,身在这个大浪潮里。
  这种机遇实在难得。
  大家都懂,所以贾樟柯也不多言,清了清嗓子,笑道:“不过你一来就好了,这边政府听说你要出演就各种积极联系。之前申请半天不下来的,今早都带来了。”
  “哟,感情把我忽悠来,是来当招牌了。”林浩打趣道。
  “可不是么?”
  贾樟柯说完,脸色也变得认真了不少:“真的,我得谢谢你,浩子。你能来客串。。。”
  林浩就伸手把水瓶丢进垃圾桶,才不客气地打断他:“别,酸不拉几的。”
  “。。。那就请你吃饭?”
  “请呗,请大家吃顿好的。”
  。。。
  西河星汇成立之初并没有什么钱,这次600万划分给了《东》和《三峡好人》,所以平均下来也就每个剧组300万。当然,肯定《三峡好人》要多一些。
  但也同样意味着,剧组的钱不是那么宽裕。
  不过林浩还是让他们请了,全剧组吃了两千多,为的是让大家至少觉得他“吃人嘴短”,就不会那么不好意思。
  于是又是两天过去,9月15号。
  在接连几个领导拜访之后,今天一大早他们被领到了布置好的现场。
  上来就把大家吓到了:好大一个坑,好多的人,还拉上了正儿八经的防护网之类。。。
  “其实我没想这么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