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救世主模拟器-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奈X夫人与Y先生日久生情,竟然怂恿Y先生跟他的太太闹离婚,自己也想甩了X先生,与Y先生从炮友升级为夫妻关系。
    这种不讲武德的行为彻底激怒了X先生,以破坏自己家庭的名义,向Y先生提出决斗。
    Y先生玩女人是一把好手,舞枪弄剑可不是X先生这位现役军官的对手。
    他不想白白送掉自己的小命,就主动提出与X太太断绝关系,请X先生息怒。
    但是为时已晚,向来注重颜面胜过生命的X先生,已经公开放出话来要跟他决斗,出尔反尔,岂不是让人笑话!
    Y先生没办法,就跑来找他的好兄弟波特小侯爷,请他代为雇佣时下正当红的“佩剑律师”马斯克·贾斯蒂斯,作为自己的决斗代理人。
    只要马斯克小哥点一下头,金钱、美女、奴隶、社会地位,都没有问题!
    帮他运作一个爵士头衔,跻身贵族圈子,也是很有希望的。
    Y先生开出的条件的确令人垂涎,马斯克却不以为然,打心里不想接这种案子。
    这两对荒唐夫妻,因为交换伴侣引发争风吃醋的纠纷,在贵族圈子里司空见惯,却突破了马斯克的道德底线,压根就不想跟这种人沾边儿。
    因为这种荒唐事替人卖命,马斯克自己嫌丢人,也不好向丽莎和柯尔特夫妇交代。
    可要是拒绝接下委托,就等于表态不与“地狱火俱乐部”的花花公子们同流合污,往后再想进入这个圈子就难了。
    马斯克左右为难,自己拿不定主意,就默默向“守护天使”祈求启示。
    这还用考虑吗?
    高飞上了马斯克小哥的身,提笔给保罗回信,直截了当的说:“这笔生意我做不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第88章:德雷福斯案
    除了三观不合,高飞推辞掉第一桩委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腾出精力筹备第二桩委托。
    其实保罗·波特之所以给他介绍生意,也有一个不变名言的理由,就是希望他能接下Y先生的委托,以此为借口; 推掉第二桩委托,免得将来大家连朋友都做不成。
    第二桩委托,为什么令包括保罗在内的诸多贵族公子们深感不安?
    这位委托人是一位姓德雷福斯的太太,斐真王国情报部前任军官,以塞亚·德雷福斯上尉的妻子。
    就在两个月前,一队宪兵闯进以赛亚·德雷福斯的办公室; 将他逮捕。
    罪名是勾结新大陆反贼; 替反贼收集军事情报,涉嫌间谍和卖国两项要命的罪名。
    后来又有消息传出; 举报德雷福斯通敌卖国的人,正是他的老同事亨利·弗瑞姆少校。
    弗瑞姆少校提供的证据,包括德雷福斯与友人的信件,其中隐晦的提到新大陆战事不顺,流露出了悲观的情绪。
    但是,仅从这封信的文本来看,刨除那些有意曲解的成分,顶多可以看出来,德雷福斯倾向于斐真当局与新大陆的独立派和谈,早日平息战火。
    跨海远征劳民伤财,战线拖得越长,时间拖得越久,斐真部队就越难取得胜利。
    就当时而言,这是尽人皆知的观点,除了少数主战派,社会各界都普遍对镇压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前景感到悲观。
    就连议会上; 也有好几位后座议员主张和谈。
    德雷福斯在信中表达的观点; 别说涉嫌通敌卖国; 就连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都显得老套乏味。
    既然如此,军事法庭为什么要受理弗瑞姆少校的举报,把德雷福斯上尉当成间谍关起来?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他的通信对象比较敏感。
    新大陆米德加德大学奥法学院前任院长,著名学者兼大法师,社会名流,这只是阿尔伯特·富兰克林的公开身份。
    在政治立场上,富兰克林属于殖民地“独立派”中的温和派,既参与签署了《独立宣言》,也参与起草了祈求斐真国王乔治三世免除殖民地苛捐杂税的请愿书,首创“反对议会、不反国王”的口号。
    所以,富兰克林老头到底算不算是反贼?
    如果你认为议会高于国王,这老头就是铁铁的反贼,没毛病!
    如果你认为君王高于议会,就不能说他是反贼了。
    在君主立宪的斐真王国,人人都知道议会掌握着国家的实际权力,但是人人又假装国王依旧是执掌最高权力的国家元首,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会搞得大家很尴尬。
    斐真王国当今执政的右翼秩序党,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支持动用武力镇压新大陆的独立运动,当然有理由把富兰克林老头视为间谍。
    德雷福斯上尉是富兰克林老头的朋友,频繁通信不说,还在信中流露对新大陆战争前景的悲观态度,这难道不是通敌卖国?
    包括保罗·波特在内,地狱火俱乐部的多数成员,也秉承这样的立场。
    然而另一方面,国王陛下本人都曾款待过富兰克林老头,尊这位大学者为座上宾,难道国王陛下也是卖国贼?
    斐真国内,还有一个有着广泛民意基础的左翼在野党——公平党。
    由于选举人必须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财产,再加上巧妙的选区划分和贿选盛行,公平党的代表们虽然民意呼声很高,却很少有上台执政的机会。
    作为在野党,给执政党添堵是他们的本分。
    执政党支持增兵镇压殖民地叛乱,在野党就呼吁和平解决冲突,把这场战争定性为自相残杀的内战。
    执政党控制了议会和军队,在野党则掌握了强大的舆论武器。
    社会上的文化精英,大学教师和他们培育出的学生,大多属于左翼阵营,这些知识分子掌握了笔杆子,在报刊媒体上一面倒的揭露执政党与军队高层的腐败无能,描述前线下层士兵和殖民地百姓的苦难,引导民众反思这场不义的战争。
    德雷福斯家族,恰巧是斐真报业集团的大金主,为了营救以赛亚·德雷福斯,当然要借助舆论的力量。
    如果双方的纷争仅此而已,那么德雷福斯案也不至于闹大。
    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把德雷福斯上尉调职了事。
    然而当时间来到9月末,新大陆前线传来的一则爆炸性消息,为德雷福斯案又添了一把火。
    9月22日,迦南空军抵达新大陆南方军事重地德林镇,以志愿军的名义,协助乔治·瓦萨领导的大陆军,对抗即将对德林镇发动进攻的斐真远征军。
    9月26日,新大陆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德林镇会战——爆发!
    两天后,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回斐真首都阿瓦隆。
    之前一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远征军,竟然在德林镇吃了败仗!
    没有人会相信,或者说不愿意相信,装备简陋、缺衣少穿、形同乞丐的大陆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击败宗主国的正规军。
    德林镇之战,斐真远征军之所以输的这么难看,显然是因为反贼得到了境外势力的强力支援。
    为反贼提供了整建制空军武装的迦南王国,立刻成为斐真全民公敌!
    国王和议会,已经向迦南当局发出严正抗议。
    迦南驻阿瓦隆的全部37名外交官,都已经被驱逐出境。
    如果新大陆的战况继续升级,两大强国之间极有可能从外交争端升级为军事冲突。
    这件事跟德雷福斯案又有什么关系呢?
    很不巧,“德雷福斯”是一个标准的迦南姓氏,德雷福斯家族源于迦南王国,移民到斐真王国至今才两代人,在老家还有很多亲戚朋友,据说与迦南王室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这下麻烦大了!
    迦南已经被斐真当局视为“准敌国”,受到敌对情绪的煽动,阿瓦隆社会各界也刮起了一场抵制迦南人的风潮。


第89章:给的太多了
    自古以来,迦南人就是一个颇有商业头脑的民族,阿瓦隆的迦南裔移民,大多从事贸易、金融和新闻出版行业。
    有钱的外国佬,难免遭当地人嫉恨,更何况还是来自敌对国家的移民
    在这场风潮中,很多迦南人开办的店铺被暴徒破坏; 打砸抢事件层出不穷。
    德雷福斯案也被卷入这场政治风波,因为涉案人的迦南移民身份,其通敌卖国的嫌疑就更大了。
    面对各方压力,德雷福斯案的关键证人,艾尔伯特·富兰克林勇敢的站了出来。
    老头自愿替德雷福斯上尉辩护,愿意接受包括测谎在内的审查,证明自己与德雷福斯上尉的通信,只是朋友间的正常交流; 绝对没有刺探情报的意图。
    然而军事法庭根本就没有给富兰克林自证清白的机会; 直接将他驱逐出境了。
    其后不久,军事法庭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就判处德雷福斯上尉终身监禁,流放“魔鬼岛”。
    这一粗暴的判决,彻底激怒了社会上同情德雷福斯的人士。
    在议会里,执政党和在野党,就德雷福斯事件,展开更为激烈的唇舌交锋。
    甚至在家庭中,也频繁闹出夫妻或者父子俩,因为反对和支持对德雷福斯上尉的审判而发生激烈争执,最终闹到离婚乃至断绝父子关系的地步。
    当时间来到1627年的冬天,德雷福斯案发酵了两个多月,已经从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演变成了全民键政的大狂欢。
    对立双方都自认为掌握了真理与正义。
    在揭露真相这一最朴素的诉求之外,这起案件还关系到党派纷争,以及新大陆的战事演变。
    新大陆的战争,是按照执政党的意图继续打下去; 还是接受代表多数民众的在野党的呼声,尽快停战; 谋求和平?
    左翼和右翼,给出了针锋相对的答案。
    文艺界的人士,绝大多数属于左翼阵营。
    奔走呼吁,撰写文章,广泛参与到声援德雷福斯上尉的活动当中,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
    斐真王国的国宝级作家,当代文豪,埃米尔·爱德华,发表重磅文章《我控诉》,揭露德雷福斯事件的真相,率先公开指出弗瑞姆少校对军事法庭和社会公众撒了谎,罗织罪名诬陷德雷福斯上尉。
    这篇文章发表之后不久,这位大作家就离奇死于家中。
    警方调查后,声称死因是煤气中毒。
    左翼人士普遍认为,这个调查结果纯属放屁!
    人们更愿意相信,弗瑞姆一党害怕真相被揭露,用一场卑鄙的谋杀让试图伸张正义的埃米尔·爱德华,永远的沉默了!
    大作家之死,彻底激怒了知识分子阶层,纷纷自发投入到调查德雷福斯案的真相。
    人多力量大。
    纸里包不住火。
    越来越多调查证据表明,德雷福斯极大可能是被诬陷的,而举报他通敌卖国的亨利·弗瑞姆少校,其实是出于嫉妒,想利用捏造出来的证据搞掉这个跟自己竞争情报处处长一职的对手。
    继续调查下去,过不了多久就会真相大白。到时候不光弗瑞姆少校身败名裂,之前支持他的贵族与高级军官,保守派的议员和执政党的大佬们,也都要被打耳光。
    太多人的荣辱和颜面系于此案,德雷福斯上尉必须是卖国贼。
    如果他不是,那他就应该是一个死人。
    眼瞅着事情就要兜不住了,保守派进行了一番司法运作,授意亨利·弗瑞姆少校挑头,向法院申请发起司法决斗,用生命捍卫自己的荣誉。
    作为决斗的另一方,德雷福斯上尉在狱中感染了肺结核,身体虚弱,无法应战。
    德雷福斯上尉的妻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