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围棋传奇-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被人突然撤空的滋味当然不好受,一屁股坐到地板上还是小事,甚至很可能被闪着腰的。
而李襄屏现在的心情,那就像是被常浩闪了一下腰啊。他心说我靠,大家不都说常浩是个老实孩子吗,怎么这样一个老实孩子也会玩这样的阴招?你这样一撤空不要紧,那我后面给你准备的那些飞刀呢?那些陷阱呢?那些秀出来之后肯定非常拉风非常炫目的精妙手筋呢?现在你让我秀给谁看去?
于是在那一瞬间,李襄屏感觉自己方寸渐乱,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下的、
而他现在这种情况其实也算正常,虽然围棋看上去只是一种静态的棋类游戏吧,但是这种游戏也有节奏这一说法的。
而现在的李襄屏,他现在就是那种突然被人打断节奏的典型表现,考虑到他进入职业棋坛的时间并不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时间调整不过了实属正常。
总算还好,李襄屏毕竟是带有外挂的人,正当他茫然无头绪,一只手下意识伸向棋盒的时候,施大棋圣发声了:
襄屏小友镇定,此刻切忌心神不宁,对手此招虽然让战线拉长,然而毕竟只是亡羊补牢,你自己冷静判断,此局面依然是你优势也。
哦?!
听到老施这话,李襄屏终于回过一点神来了,他这时也没空去想,老施今天这样做到底算不算支招。他几乎是下意识按照自己外挂的提示,开始重新审视全局,冷静判断目前的形势。
慢慢的,李襄屏的精神越来越集中,而等他集中精神后,他感觉自己的头脑也似乎越来越清醒。
等他进入这种状态之后,他发现老施还真没说错,虽然常浩刚才那手棋算是不错的一手,是那种柔软的好棋,这手棋也体现了他深厚的功力,然而他之前的战略选择错误就是战略选择错误,这种错误导致的局面落后,并不会因为这区区一步棋就得到根本性扭转。
李襄屏埋着头,继续对着棋盘思考,他首先分析棋盘上的形势,由于前面双方攻杀激烈,因此到目前为止,双方的基本空都不算多,李襄屏快速清点一遍,虽然棋盘上未确定之处还有很多吧,但自己在实空方面是并不落后的。
既然实地上不吃亏,那么想精确判断目前的形势,现在主要就是看双方的厚薄。
毫无疑问,到目前为止,应该是自己的黑棋更厚些!
那黑棋为什么能更厚呢?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就是因为常浩刚才那步柔软的好棋。
毕竟这一手棋,那依然还是一种亡羊补牢的下法,而围棋就是这些,下棋是最忌讳前后思路矛盾的,就像一句俗话说的那样:你可以发动战争,但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却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而这个道理在围棋中其实也是一样。
比如今天这盘棋,常浩前面攻着攻着现在突然不攻了,发动攻击简单,不过想就这样收手却没那么容易,因为他前面用来攻击落到棋盘上的子,那毫无疑问还存在很多薄弱之处。
正是因为白棋的这些薄弱之处,可以认为目前是黑棋更厚。
也正是因为这些薄弱之处,可以判断目前黑棋的形势已经占优!
李襄屏的大脑继续在高速运转,现在判断清晰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自然就是所谓把优势转化为胜势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到了这个时候,李襄屏感觉自己今天的状态可能真的不错,因为就在那一瞬间,他就想到了两条道路,一条平和或者说相对稳健的道理,而另一条,则是相对比较激进的道路。
现在比较稳健一点的下法:目前自己的形势不是已经占优了吗?那就不要着急,保持克制的心态耐心和对方周旋,对手想拉长战线就拉长战线,反正无论战线拉德多长,他棋形上的破绽总是还在,不可能自行弥补,更不可能自然消失,只要在之后的行棋中,自己死死盯着这些破绽,揪住他这些弱点不放,那么对手总有要还债的一天。
而激进一点的下法:那当然就是现在就想办法去冲击对手的弱点,对手想拉长战线自己就偏不让他如意。
毫无疑问,把自己摆在下手位置的李襄屏,那么除非到万不得已,他是不太可能会选择第一条道路的,因为这样走下去很可能形成一盘功夫棋,虽然可能是自己形势占优的功夫棋,然而作为下手一方,没人愿意去和上手比拼功力。
因此对于李襄屏来说,这第一条道路只是备用道路,只有在找不到合适冲击手段时候才会选择。事实上从一开始李襄屏就没准备这样下,当他头脑冷静下来以后,他第一时间就开始在棋盘上寻找冲击手段。
那么李襄屏找到了吗?
下午2点40左右,当李襄屏通过长考落下下一手棋,这也是全局的第66手,等观战室众人看到这手棋后再次纷纷感慨:
强!李襄屏还是强啊!都说韩国李世石对棋形感觉之敏锐无人能出其右,但我看这一手棋,李世石就未必下得出来。。。。。。
奇_书_网 _w_w_w_。_q i_s_u_w_a_n_g_。_c_c
是啊,仅看这手棋,我认为人家李襄屏能在国际大赛中取得那么好的成绩,那真不是侥幸啊,又稳,有准,又恨!这手棋一出,白棋棋形上的破绽全暴露出来了,我看今天这盘棋,小常应该是困难了,很困难了。。。。。。
只可惜李襄屏没有听到观战室的表扬啊,不然他一定会很高兴。
因为刚才的这步棋,既不说他赛前的准备,也不是老施下出了的,而是他,他本人李襄屏在实战中临时想出了的!
而作为他这盘棋的对手常浩,等常浩看到这步棋以后,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苦笑……………的确是不易觉察,至少坐在他对面的李襄屏丝毫没有觉察。
因为这个时候的李襄屏,他已经全身心投入到棋局中。
时间来到了下午4点多钟,也许是因为常浩发挥欠佳,也许是因为李襄屏今天状态真的不错,当然也可能因为这只是一盘围甲比赛而已,导致常浩的取胜欲望没有那么强烈。
当李襄屏落下全局第135手,常浩对着棋盘思索一会,然后含笑把棋枰一推:
这棋不行了,绝艺老大还是厉害啊。。。。。。
在常浩九段认输那一刻,李襄屏小的很开心,他是真的很开心。
第一六二章 韩流克星
结束了7月份最后一场围甲比赛,李襄屏在申城稍做休整之后,马不停蹄奔赴日本东京,参加本年度富士通杯决赛。
由于已经是到最后决赛阶段了,而这年头的中国围棋界,那对冠军是无比饥渴啊,因此这次出征东京的阵容也显得比较豪华。
棋院王鲁南院长特意从京城来到申城和李襄屏汇合,他将担任本次中国代表团团长,而陪同王院长前来的还有马晓飞九段以及王易五段。
要说王易五段来这并不奇怪,毕竟他现在是棋院的外事部主任,只不过等李襄屏见到马晓飞,他就稍微有点意外了,围棋界散仙一般存在的马晓飞,他什么时候对这种俗手感兴趣了?
不过李襄屏想想很快释然,在真实历史中,马晓飞大概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担任国家围棋队教练组的组长啊,可见他从现在开始,就已经做好了转型的准备。
除了代表团的正式成员,这次前往东京报道比赛的媒体阵容也空前庞大,有围棋天地的张大记者,有这年头国内最大体育类纸质媒体体坛周报的谢记者。
除此之外,李襄屏竟然还看到几位国内地方性媒体记者,例如华西日报的贾记者以及新京报的郭记者等人。
在这些记者当中,最让李襄屏觉得有意思的是新京报的郭记者,因为郭记者不仅是个女性,现在的她还是个年轻漂亮女孩,因此在一帮大老爷们中显得格外突兀。
除了性别因素外,郭记者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和其他围棋记者相比,郭记者其实根本就不懂棋啊。比如张大记者老谢老贾等人,这些人要么是资深棋迷,要么干脆就已经是国内知名业余好手。
而郭记者和这些人不同,她在当围棋记者之外,那是完全不会下围棋,可能也就在当然围棋记者之后,才稍稍懂得一点皮毛。
还真别说,可能也正是因为郭记者伪棋迷的身份,再加上她还是位女性,这反而让她的视角显得独特,在前世写出很多挺有意思的围棋报道。
出征的日子很快到了,刚过完建军节,李襄屏就在一大帮人的陪同下,浩浩汤汤杀往东京,准备和刘倡赫九段争夺今年的富士通杯冠军。
不过虽然陪同人数众多,李襄屏在赛前却并没受到什么打扰,毕竟围棋和其他项目不同,围棋比赛讲究的是静气,能当围棋记者的当然也都知道这点,因此在旅途中,李襄屏别说是接受采访了,别人和他闲聊的时候都细声细气,生怕影响到这位中国棋坛百年一遇的天才少年。
李襄屏自己对此也不知不觉。
因为这个时候的他,那还沉浸在击败常浩的兴奋中呢。毕竟相比于即将到来的富士通杯决赛,这场胜利对他个人的意义完全不同。
要说在这之前,李襄屏也不是没赢过国内一流好手,比如去年的全国个人赛赢孔二杰,赢丁伟,还有在今年的围甲赛场,他也赢下了5盘棋,是在主将位置上赢了5盘棋。
然而要怎么说呢?李襄屏以往的胜局,那基本都是一种赢棋模式,每次胜利基本都是靠逆转,靠偷袭,或者依赖对手的失误。
总而言之一句话,李襄屏以往的胜利,几乎每次都赢得稀里糊涂不明不白。
然而这次赢下常浩却是不同,真的和以前完全不同!
这一场胜利,固然有那个古老定式铁重关的功劳,也有老施中途提示的功劳,然而再怎么说,这也是一盘脉络无比清晰的胜利。
前面的那个铁重关,那是李襄屏自己赛前准备了,老施后来虽然出言提示,但他也并没有指出具体招法,后面那步打开局面的好手,那也是李襄屏自己想出来的,因此在李襄屏看来,这完全就是一盘赢得清清楚楚的完胜之局呀。
能够完胜当今国内等级分第一人,那么这样的胜利,当然有足够理由让李襄屏感到兴奋。他兴奋到什么程度?兴奋到这都已经登上飞往东京的班机了,眼见没人理睬自己,李襄屏就自己跟自己的外挂在那叨叨叨。
呵呵定庵兄我且问你,我中盘那步打开局面的好手,你在观战时可否想到此手?
没有。
没有?呵呵定庵兄谦虚吧,想你堂堂棋圣,如此简单招法怎会没想到?
呵呵此手可不简单,我之前早就说过,襄屏小友实乃天赋卓绝之辈也,此手即是明证,定庵实话实说,我在观战时确实没注意到这步棋。
哈哈真的吗?那定庵兄我再问你,你对我之前那个铁重关怎么看?
铁重关之下法我也不熟,襄屏小友厉害,竟能找到如此冷僻招法制胜,定庵佩服。
哈哈又谦虚,定庵兄又在谦虚,此招不是咱们中古棋之经典下法么?以定庵兄之高棋怎会不知。
此一时彼一时也,襄屏小友我告诉你,铁重关之下法只在前。。。。。只在明代流行,到清代已不常见矣,甚少有人采用,故而定庵不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