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让江山-第8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境:“”

    他是真的头一回见识到好胜心这么强的女人,所以一时之间有些不知道说些什么。

    沈珊瑚想了想,好像还是不大公平,于是又吩咐道:“去五万人在罗境将军的队伍后边跟着,他不许你们插手你们就不能插手,我后边的人怎么呐喊助威,你们就在罗将军身后怎么呐喊助威。”

    说完后沈珊瑚看向罗境:“听你的,各打各的。”

    罗境在心里叹了口气,心说姑娘啊这还算各打各的?

    应该也算吧。

    大兴城,世元宫。

    东书房里,皇帝杨竞站在窗口看着外边,时节正好,窗外的花儿在争香斗艳一样摇曳,皇帝的心情却像是大风浪中的那一叶孤舟在晃荡。

    内侍总管甄小刀站在皇帝身边,其实有些话他一直都想说,只是他不敢说也不能说。

    皇帝是真的辛苦,也真的有力挽狂澜之心,可是皇帝欠缺的就是对人的信任。

    但是甄小刀也知道,皇帝如此又和皇帝无关。

    想想吧,皇帝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上边是一个无能昏聩的父亲,掌权的则是一个飞扬跋扈的太监。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皇帝是一个容易轻信别人的人,可能早就已经被除掉无数次了。

    后宫里的可怕,寻常百姓们看不到。

    但是百姓们都听过一个传言,说是后宫里的那些贵人们,甚至都不敢喝宫里的井水。

    后宫所有用水,都是各院里派亲信去外边拉。

    杨竞被定为太子之后,他去任何地方不敢随便吃东西,不敢喝水,甚至不敢犯困。

    百姓们以为太子会有多潇洒,只有他自己知道有多狼狈。

    要向一个大太监尊称亚父,以太子之尊,非但对这大太监要敬若生父,对大太监的手下也一样要满脸的亲和甚至是谦卑。

    甄小刀理解皇帝,所以才知皇帝苦。

    他是真的很想重用尉迟光明,但他又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去怀疑任何人。

    “小刀。”

    “陛下,奴婢在呢。”

    “朕想要个皇后了。”

    皇帝突然冒出来的话,把甄小刀吓了一跳。

    可是在瞬间之后,甄小刀就明白了皇帝的心思陛下从继承皇位至今,从不亲近女色,就是因为老皇帝过于沉迷于此,导致朝政荒废,所以这是杨竞给自己的警示,时至今日,大楚都没有皇后,不少朝臣也不止一次进谏,皇帝只是不理会。

    此时皇帝突然说想要一位皇后了是因为皇帝在担心,在害怕。

    害怕大楚正统皇族无后,断了延续。

    “朕听闻,户部尚书李尚的妹妹,端庄贤惠,知书达理,你亲自去一趟,把朕的意思告诉李尚,让他明日把人领进宫,朕亲自见见。”

    “是”

    甄小刀应了一声,心里百感交集。

    陛下原来不只是因为要为大楚皇族的延续在考虑,还在为了稳定人心在考虑。

    当初在崇文院里的那些热血少年,如今都已经到了最年富力强的时候,最有能力最有干劲的时候。

    陛下这次新启用的官员,十之六七,出自这批人。

    要说这些人的最强者,自然是尉迟光明,人人都承认他是当年崇文院第一。

    可要说领袖级别的人物,是李尚。

    李尚这个人最大的能力,不是有多强的领兵之才,也不是有多大的治国之能。

    而是他那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在崇文院里,没有人比李尚人缘更好。

    他不会因为你出身高就巴结你,不会因为你出身低就看不起你,他交朋友永远都把人放在平等的位置。

    久而久之,李尚在崇文院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尉迟光明和归元术等人。

    打个比方,如果尉迟光明喊人去打架,未必能喊上几个,但李尚若是被欺负了喊人去打架,半个崇文院的人都愿意为他出头。

    稳住李尚,就是稳住朝局。

    如今因为尉迟光明叛逃的事,整个朝廷里人心惶惶,半数以上的官员都是那一批崇文院出身的人,真要说牵连,谁都能被牵连。

    李尚和尉迟光明关系最为亲近,若是皇帝连李尚都不追究,甚至还想纳李尚的亲妹妹为皇后,这消息一出,那些在担忧的人立刻就会踏实下来。

    甄小刀领命出宫,皇帝站在窗口又愣神了好一会儿。

    就在这时候,有内侍快步从外边跑进来,俯身道:“陛下,武亲王已经快到都城了,派人提前回来送信,说午后便可到城外,武亲王派来的人想请旨,是让武亲王在城外候着,还是进城觐见?”

    “候着。”

    皇帝说了两个字。

    小太监连忙应了一声:“奴婢这就去告诉武亲王派来的人,让他即刻回去告知武亲王在城外等候旨意。”

    皇帝道:“是朕去候着。”

    他迈步往门外走:“去传旨,半个时辰之内,城中所有官员,无论品级,必须全部赶到隆昌门外恭候朕的王叔,如有人不来,有人迟到斩。”

    说完后,大步走出东书房。

    这一下,整个大兴城里全都乱了套,陛下的意思是无论品级高低,都要去迎接武亲王。

    可是这大兴城里有身份的人太多了,六部九卿大大小小的官员,还有那些有爵位无实权的人,谁都不敢不去。

    男人去了,那女人去不去?如果不去的话,会不会被陛下问罪?

    陛下之前在大兴城里一场好杀,已经吓破了所有人的胆子,他们也明白过来,大楚再怎么完蛋,这大兴城里的至尊,依然是皇帝陛下。

    所以这城里乱的不可开交,全都是往东城隆昌门外赶的人,男人女人,甚至还有抱着孩子的。

    归元术站在客栈窗口,看着这突然出现的乱象沉默片刻,回头看向手下人:“大概是武亲王回来了,我要出门一趟,你们都不准随意走动,就留在客栈等我回来。”

    说完后,转身下楼。

 第九百八十一章 人各有志

    满城权贵都跑去了东城隆昌门外恭迎武亲王归来,这个时候谁都明白武亲王回来的不正常,也谁都明白必须装糊涂。

    这件事用屁股想都能猜到不对劲,武亲王从苏州那边撤兵回来,号称拥兵两百多万的李兄虎谁来挡?

    如今还能在大楚官场上混迹的人,哪个是傻的?

    大家自然也都猜到武亲王回来,必然不是奉旨回来的,而是私自回京。

    陛下却还要亲自去迎接出城,这其中含义显而易见。

    那就是大楚还离不开武亲王,陛下离不开武亲王。

    隆昌门外,皇帝远远的看到武亲王的队伍过来,竟是朝着队伍跑过去。

    他这一跑,文武百官还有乡绅士族也要跟着跑,一下子,场面顿时热闹起来,也混乱起来。

    武亲王身边只带着一些亲兵,见到对面竟然是陛下亲自迎接过来,武亲王连忙下马。

    他还没有来得及跪下去,皇帝已经一把将他扶住:“王叔,朕好想念你啊王叔。”

    说这句话的时候,皇帝的眼睛里已经满是泪水。

    在这一刻,武亲王心里的担忧一扫而光,只有一心的愧疚和满怀的心疼。

    许久没见,武亲王已经老了,陛下明明那么年轻,却也是面容沧桑。

    “陛下,臣有罪。”

    武亲王又要拜下去,皇帝就又硬生生把他拉起来。

    “王叔当然有罪!”

    皇帝大声说道:“朕先后数次派人请王叔回来,可王叔却坚持要荡平贼寇之后才回京,如今王叔凯旋,朕却还是要责备你,王叔你真的太不会照顾自己了,看看你这一身征尘,看看你这满头白发,朕心疼啊。”

    皇帝说着说着,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他拉着武亲王的手说道:“王叔这次击败大贼李兄虎,朕却不知道还能如何感谢王叔,朕”

    皇帝松开武亲王的手,后退两步,抱拳俯身:“朕替大楚万万千千的子民,多谢皇叔了。”

    武亲王吓得脸上变色,连忙跪倒在地:“臣有愧。”

    “王叔无愧。”

    皇帝再次把武亲王扶起来:“是朕是朕有愧,是朕对不起王叔。”

    武亲王此时此刻,也是老泪纵横。

    他其实明白陛下不得不有这样一场戏,但是他也看得出来,陛下也确实真情实意。

    他带着队伍力抗李兄虎百万大军,没有粮草,没有后援,没有希望,如果是别人带兵的话,可能早就已经败了。

    皇帝说他有愧,确实有愧。

    “咱们回家。”

    皇帝拉着武亲王的手:“王叔随朕回家!”

    人群中,归元术看了一眼武亲王,又看了看武亲王随行的人那一身褴褛衣衫,就知道武亲王回来怎么可能是大胜而归。

    武亲王的大军都不敢靠近都城,而是在远处驻扎,就足以说明其狼狈,不敢被人看到。

    此时武亲王手下的士兵,身上连甲胄都没有了,衣服破烂,面黄肌瘦,若这般模样被百姓们见到,谁还会觉得大楚能坚持的住?

    那可是天下致锐的左武卫啊。

    归元术又看了一眼群臣最前边站着的李尚,也看到了紧挨着李尚的黄维安。

    他沉思片刻,转身离开。

    李尚又怎么可能不清楚武亲王的窘迫,怎么可能不清楚左武卫的狼狈。

    他压低声音对手下人说道:“立刻去组织人手,不管用办法,组织队伍从府库把战服甲胄送去左武卫大

    营,我也不管用什么办法,挤出来粮草物资一并送过去。”

    这话正好被从他身边经过的武亲王听到,所以武亲王都忍不住感激的看了他一眼。

    这个年轻人他似曾相识,好像有些印象,但却记不清楚,看他身上二品紫袍的官服,武亲王便明白这是陛下启用的新人。

    年轻人有如此头脑如此安排,武亲王也觉得此人可堪大用。

    大楚畸形的强盛在什么地方可以展现出来?

    兵部武库。

    没钱没粮,但是武库中的兵器甲胄多的难以计数,可这说起来值得骄傲吗?

    这其中的龌龊,只有兵部那些大人们心知肚明。

    每年,兵部都会要求制造多少兵器多少甲胄多少器械,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做。

    这是兵部那群大老爷们最大的利益来源之一,数量当然不能少,质量嘛

    反正没人查。

    假如每年朝廷拨款是五百万两,全部用于制作这些东西,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可能是五万套,从甲胄到兵器再到护具。

    如果质量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还是五万套的数量,那还需要五百万两吗?

    兵部得到拨款,上下克扣,到武工坊还是要克扣,真正用于制作这些东西的款项能剩下一百万两就是好事。

    如此的大楚,不颓败才怪。

    做皮甲的皮子,一层皮子切成三层,再说弓箭,甚至能混账到用芦苇杆来糊弄,只是看起来像是箭而已。

    但是武库的那些人会藏,每年都把以前存的品质好的东西往外挪,把新造的东西往里边运。

    如此一来,就算是有人装模作样的来查查,最起码场面上看不出问题。

    可是以前存的好东西,早晚都有用完的时候,那些糟粕,早晚都有露面的时候。

    不久之后,世元宫,东书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