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让江山-第7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能认清自己,并且在别人面前如实说出来,这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我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所以我从一开始的到现在,理想都没有变过。”

    余九龄笑道:“做当家的小跟班,快快乐乐的小尾巴,挺好。”

    归元术重重的吐出一口气,在余九龄的肩膀上拍了拍:“宁王之所以强大无敌,是因为你们也都强大无敌。”

    余九龄道:“别闹就算是,你也不能这么直接说,稍微含蓄一些。”

    归元术也哈哈大笑起来。

    人生以来第一次觉得,与人同朝为官,居然是很舒服很惬意的一件事。

    在大兴城的时候,那满朝文武,面目可憎。

    余九龄道:“我已经和我大哥说过这件事了,我大哥答应了,我回头就把谍卫的档案卷宗都交给你。”

    他后退了一步,肃立,肃然道:“现在,归元术,请你记住我接下来要说的话。”

    归元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肃立。

    余九龄大声说道:“当家的说过,谍卫的兄弟在外边,过的小心翼翼,每个人的生死其实都不由己,他们已经不容易了,我们在后方的人如果再不把他们当回事,他们得多难?”

    归元术回答:“我记住了。”

    余九龄道:“当家的还说过,谍卫的兄弟,就像是远行的家人,他们唯一的指望就是家里人,谍卫的兄弟们不能受委屈。”

    归元术回答:“也记住了!”

    余九龄道:“当家的说,敌人给我们的兄弟家人委屈,我们都不能忍,家里人更不能让兄弟们委屈了,谁委屈了自己人,那就不是自己人。”

    归元术第三次大声回答:“记住了。”

    余九龄摇头:“跟我学。”

    归元术点头:“好。”

    余九龄大声喊了一声:“呼!”

    归元术:“呼!”

    余九龄笑起来,拍了拍归元术的肩膀:“欢迎你正式入列。”

    归元术点头:“谢谢你,兄弟。”

    余九龄笑道:“谢谢我是肯定的,当然要谢谢我哈哈哈,你是不知道做谍卫大统领有多爽,每个月都能公款出去潇洒,你懂得。”

    归元术:“这”

    余九龄道:“你看起来好像还挺为难的?”

    归元术道:“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爽,哈哈哈哈。”

    两个人勾肩搭背的从城墙上下来,余九龄一边走一边说道:“一开始你问我,是有什么事需要把你叫到城墙上来说,现在我回答你”

    “当家的说,没有比城墙更威严肃穆的地方了,哪怕是和皇帝的金銮宝殿相比,城墙也更肃穆更威严,大殿是装出来的气场,城墙不是”

    “我在城墙上郑重的把谍卫兄弟托付给你了,你在城墙上郑重的答应了我,在这里,不能有负。”

    归元术嗯了一声:“不能有负。”

    宁王府。

    李叱看向高希宁:“九妹委屈他了。”

    高希宁道:“他不委屈,他很快活,没有人比他更快活,因为他知道自己最在乎什么,你如果没有我,还有师父,我如果没有你,还有爷爷,澹台没有我们,还有父亲和家,夏侯没有我们还有母亲和妹妹九妹如果没有我们,他什么都没了。”

    李叱重重的点了点头。

    高希宁道:“所以我答应了九妹的要求,如果我不答应,他会更难受,他是一个应该快乐的人,那就让他这样快乐。”

    李叱再次点了点头:“好。”

 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时候离开冀州了

    “当家的!”

    余九龄从外边跑进来,脚步欢快的真的像是个才刚刚从学堂回来的孩子。

    而且这状态绝对是今天居然难得一见的把作业写完了,一直到睡觉都可以随便玩。

    李叱看到他那样子,就想起来高希宁不久之前说的话九妹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人。

    有人说他没心没肺,可他就该如此。

    “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余九龄认真的说道:“我把”

    李叱点了点头:“你大哥已经和我说过了。”

    余九龄问:“当家的你没生气吧。”

    李叱装作板着脸的说道:“生气?这何止是生气的事,以后你什么都不做,我还得给你开那么高的工钱,顿觉大亏。”

    余九龄道:“这还算亏啊还有亏的事没和你说呢,其实我来,是想问问虽然谍卫大统领的事我不干了,但是公费出去考察的事,我还是想争取在自己手里。”

    李叱:“”

    他笑着对余九龄说道:“如果不是因为有这种好事,归元术应该也不能那么快答应你吧。”

    余九龄道:“还是当家的厉害,一眼看穿人心,所以我假装让给了,其实以后这种事还都归我怎么样?”

    李叱撇嘴道:“你是想把归元术也逼成反贼吗!”

    余九龄噗嗤一声就笑了。

    他十分认真的对李叱说道:“当家的,以后我还是就跟在你身边吧,当个跑腿的,挺好。”

    李叱:“工钱不给那么高也行?”

    余九龄点头:“不给工钱都行。”

    李叱笑着说道:“工钱肯定是不能再按照原来的给,你大哥说应该得动动,不然的话不合规矩,所以如果你不满意的话,就去找你大哥好了”

    他回身从桌子上拿了个钱袋子递给余九龄:“这个月的。”

    余九龄嘿嘿笑了笑:“多少无所谓,反正我吃你的喝你”

    话还没有说完就怔住。

    因为钱袋子里的银两数目,比他以往每个月的工钱还要多不少。

    他茫然的看向李叱,李叱笑道:“都说了,要怪就怪你大哥,非要再给你涨一倍,我好说歹说她也不听。”

    余九龄咧开嘴就笑了:“我大哥威武!”

    李叱道:“正好有件事要你跟我出去一趟,大概要出门几天,你回去收拾几件衣服。”

    余九龄立刻问道:“咱们又要去祸害谁?”

    李叱:“呸是去青牛山大营,数万新兵在那训练,都是战后招募上来的,得去看看了。”

    “好嘞。”

    余九龄立刻应了一声,转身就跑了出去。

    与此同时,距离安阳城大概七十里左右有一座山,当地人称之为临江山。

    山下就是南平江,这一带的水流湍急,河道明显变窄,所以连渔民都没有。

    在山上有一座道观,名为摇清观,观主是个看起来六十岁左右的老人,除了他之外,这道观里一共就还有四个道人。

    平日里这里也没什么热闹的,道观里的五个人过的清闲自在。

    可是这道观只是明面上的东西,出道观后门之后走大概七八里的山路,在密林中有一片规模很大的建筑。

    规模大但是不恢弘,因为都是木屋,看起来每一个院落都很朴素。

    这里的人基本上不出去,也不和外界的人有接触,知寒暑而不知岁月。

    这里,就是圣刀门的所在。

    没有人想到,圣刀门会在这样一个隐秘的地方,而且还以一座小小的道观作为遮掩。

    门主在院子里负手而立,已经有大概两刻的时间一动都没动。

    “师父。”

    一个看起来二十六七岁年纪的男人从后院跑过来,俯身一拜:“小师叔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他想请师父过去说话。”

    门主嗯了一声,转身朝着后远走过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走过的地方,好像留下了一片暗影,久久都不能消散。

    就算是他走过的之处两侧的那些花草,似乎都在瞬间黯然失色。

    后院,元见离坐在藤椅上抬头看着天空,他身上还有很多绷带,走动也只能是靠拐杖支撑。

    可是看起来精神还不错,脸色也不似以前那么苍白。

    “师兄。”

    看到门主进来,元见离问:“查清楚那人是谁了吗?”

    门主微微摇头:“没有,不过有个推测。”

    他看向元见离说道:“青州之内,那些对甘风不服气的人,也就是其他几个被封王的人,手下都不可能有那般高手,不然的话,他们早就想办法去除掉甘风了。”

    “甘风之前率军去了冀州,然后就出了那么大的事,所以思来想去,大概是宁王李叱的人。”

    元见离声音很低,但格外笃定的说道:“让我去。”

    门主摇头:“你伤好之前,哪里也不能去了。”

    元见离缓缓闭上眼睛,他没有对师兄说过,他能杀出重围,其实靠的是敌人给他的一颗药。

    这件事像是一根刺一样扎在他心里,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双重的羞辱。

    那个人,让他以为要杀他的是元甘风,所以他才会杀入青州王府。

    这是第一层羞辱,被人家耍的团团转。

    然后又扔给他一颗药丸,他还是靠着这颗药才能硬撑着杀出去青州王府。

    这是第二层羞辱,比第一层还要更加让他难熬。

    “我先让介衣去冀州城探探。”

    门主在元见离的肩膀上拍了拍:“如果有消息回来,确定是宁王李叱派去的人,那我会让他们不要急着动手,等你康复之后,你亲自去冀州了结此人。”

    “好。”

    元见离点了点头,再次闭上眼睛。

    “我不杀他,心境不平。”

    门主嗯了一声,转身看向外边:“去把介衣找来。”

    手下人立刻就跑了出去。

    秋去冬来又是三月一晃而过,这一年的冬天好像格外的冷,才进冬月,冀州这边的百姓就不得不把最厚实的棉衣找出来换上。

    余九龄带着人正在整理院子,见有一处不平的地方,找来了铁锹想铲一下,一铁锹下去,地上就是一道白印,还把铁锹都崩了起来,可见这地冻的有多结实。

    “军报!”

    有亲兵从外边快步跑进来,余九龄立刻问了一句:“哪儿来的军报?”

    亲兵回答道:“从豫州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大将军的军报。”

    余九龄道:“给我吧。”

    他把军报接过来,快步朝着正房那边跑过去。

    李叱正在书房里看书,一本李先生留给他的书册,他看过好多遍了。

    这本书里写的都是一些故事,很有意思,李先生没有给这本书取名字,李叱根据这些故事,把这本书叫做贤臣录。

    书中讲述很多人的故事,但这些人李叱一个都没有听说过,显然都是李先生杜撰出来的,所以李叱对李先生大才,更为敬重。

    比如,这书中有一个杜撰出来的大臣叫魏征,敢于和皇帝叫板,皇帝都怕他。

    李先生对魏征的评价是天下第一杠头,敢和皇帝如此杠,三分靠刚直七分靠命硬。

    李叱却觉得,如果是真的有这样一位御史台的都御史大人,如此的胆魄,那确实是做皇帝的人有福了。

    余九龄拿着军报进来:“当家的,老唐派人加急送来的军报。”

    李叱立刻就从思绪中抽离出来,伸手把军报接过来看了看。

    “好事。”

    李叱笑道:“前阵子老唐与杨玄机交手,三战三捷,杀敌七万余,他已经带兵夺回所有被杨玄机抢走的城池,还把杨玄机逼退上百里。”

    余九龄也笑起来:“老唐就是牛皮。”

    李叱把军报放在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