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让江山-第5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叱看他那一脸笑意,忍不住笑问道:“小真人脸色带春,是月份到了吗?”

    张玉须叹道:“殿下,你要自重啊”

    李叱哈哈大笑。

    他问道:“有事?”

    张玉须道:“有些事。”

    李叱道:“我也有些事正要和你说,你先说我先说?”

    张玉须道:“我先说吧,下午时候,叶策冷叶先生找我聊了好久。”

    李叱想了想,叶策冷突然和张玉须去聊了好久,大概就是因为西北之事。

    于是他问:“叶先生大概是问你,他该如何配合你?”

    张玉须的眼睛都睁大了:“殿下,你怎么知道的?”

    李叱撇嘴:“小聪明而已。”

    张玉须把叶策冷找他的事如实详细的说了一遍,然后又说道:“叶策冷说,是他妻弟徐绩提醒。”

    “徐绩?”

    李叱道:“那个小孩子?”

    张玉须点头:“嗯,徐绩对叶策冷说,宁王多半是要把你留在西北,你应该提前去找小张真人聊聊民治的事”

    他看向李叱道:“这少年郎,很有头脑。”

    李叱嗯了一声:“等到了西北,再看看他。”

    他对张玉须道:“你日常就不要穿这样宽袍大袖的衣服了,不是重要场合,没必要。”

    张玉须肃然道:“一是为宁王传教布道,二是为龙虎山传教布道,所以一定要自重身份,一定要”

    李叱摆了摆手:“可你不觉得有些不好吗?”

    张玉须问道:“何处不好?”

    李叱指了指:“你这衣袍实在宽大,那边衣角在火堆里都快烧没了,而你却丝毫都没有察觉。”

    张玉须:“噫!”

    噌的一声就跳了起来。

    把衣角的火踩灭了,他问李叱:“你何时看到的?”

    李叱道:“我问你,是我先说还是你先说的时候,那时候是烤焦了,后来是烧着了,我可心急了,你又一下子说那么多,也不给我个机会”

    张玉须叹道:“殿下的心急,我感受到了,心急的都快笑出声来。”

    李叱笑着说道:“瞎说,这不是已经笑出声了吗。”

    张玉须心说在龙虎山的时候,他师父老真人对他说,算到帝星在北,宅心仁厚,是一位仁义之君。

    他想着师父啊师父,你算对了一半。

    他仁义个屁噢。

    张玉须道:“我花了两三个月的月例银子,才定做了这件道袍。”

    李叱道:“你试试把长袍撕成短袍,可能很有那么点意思,比长袍更能吸引人的目光。”

    张玉须伸手:“赔我银子。”

    李叱叹了口气:“明明是你自己不小心”

    张玉须就那么看着李叱,看了好一会儿后,李叱心虚,掏了银子给张玉须。

    张玉须转身要走,李叱道:“你再烧会儿呗,我花了银子的。”

    张玉须一个踉跄。

    李叱笑了笑,心里想着的却是那个叫徐绩的少年郎。

    年少从来都不应该是被看轻的理由。

    既然他聪明,那就给他一个施展这聪明才智的机会。

    谁年少的时候不曾被轻视?

 第六百二十三章 两地战事

    李叱不是第一次来西北了,这也必将不会是最后一次。

    李叱很喜欢西北这边的风土人情,相对于冀州来说,这边更丰富。

    在冀州见不到什么外族之人,可在西北这边,许多民族的文化融合起来,别有风情。

    他跟余九龄说这些话的时候,余九龄眯着眼睛说对对对,别有风情!

    李叱当时有一种把余九龄阉了的冲动。

    其实冀州这个地方,对于如今有争霸之心的人来说,其实都不太感兴趣。

    尤其是南方的诸多豪强,比如李兄虎比如杨玄机。

    江南的人都知道,相对来说,冀州这里是极为鸡肋的一块地方。

    南方如此富庶,鱼米之乡,谁占的地方多,谁就能得到的更多。

    大楚的帝都也在南方,北疆就显得偏远且寒苦。

    冀州呢?

    冀州西北的凉州城,往西要对抗西域诸国,往北要提防塞外流寇。

    冀州正北,一边是草原豪强,一边是黑武帝国。

    冀州东北,一边是黑武,一边是渤海。

    若你拥兵二十万,在江南之地,若要出兵争雄,根基之地留兵五万,最少可带十五万人出征。

    可在冀州,你拥兵二十万,想要南下争雄,你可能连五万人都带不去。

    所以想夺冀州的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兖州那边的人,他们要想争夺中原,冀州是必经之路,不打都不行。

    一种是青州徐州那边的大贼,他们往南打困难重重,打不过李兄虎也打不过武亲王。

    所以只能往北移动,或是觊觎豫州,或是目标冀州。

    有这样打算的人,说的浅白些,就是心无大志,能得一隅裂土而治,他们就很满意。

    比如若拿下冀州,隔着南平江,南边的人不好打过来,北边的人也不想打过去。

    就在这冀州一地称王称帝。

    李叱和唐匹敌曾经为了南下之事,而仔细算过。

    在西北要最少留守兵力三万以上,时刻准备着支援凉州澹台将军。

    在冀州往北的定州,信州,幽州一线,最少要留兵五万,这样才能随时支援北疆。

    而在蓟城和碣石州,也都要常驻军队,就各算一军,又是小三万人出去。

    再加上留守冀州的兵马,分派到各地州县的兵马,二十万人这样分一分,还剩下多少?

    如果宁军现在有二十万大军,南下的时候,在保证冀州不会有事的情况下,最多能有三四万人而已。

    三四万人要面对的是豫州,武亲王的大本营。

    相对于东北来说,西北要更为要紧。

    东北兖州一带,要面对的只是渤海国,陆路虽然连着,可是要穿过山峡,防守起来不是难事。

    西北这边,面对的是数十国势力。

    澹台压境看了一眼在马车上沉思的李叱,他问:“你这样面面俱到,何时才能南下?”

    李叱道:“我在冀州两年多,已让冀州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的日子,来之不易。”

    他看向澹台压境道:“如果我只有稳住冀州一地的能力,那就让这一地的百姓过几年安稳日子。”

    澹台压境叹道:“你可知道,别人争雄,要的是天下。”

    李叱笑道:“我要的是人。”

    澹台压境摇头。

    李叱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再等等,等我能抽出八万以上的兵力,我必会南下。”

    澹台压境叹道:“我算过,我能在你身边帮你几年。”

    他抬起头看了看天空,有些淡淡伤感。

    “我父亲身体还好,再守凉州十年不成问题,这十年中,你要在冀州经营数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看向李叱道:“留给我能陪你南下的时间,不过还有六七年而已。”

    李叱笑道:“你猜,若是老唐在,他会如何回答你这句话?”

    澹台压境想了想后说道:“大概他会说,打个江南,需要六七年吗?”

    李叱道:“不,他会说只有六七年了?唔那你还能在大楚都城住上五六年。”

    澹台压境哈哈大笑起来。

    李叱笑道:“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宁军是重器,非但要重还要锋利,所以要多打磨。”

    澹台压境点头:“我也明白这道理,只是心里着急若是真的被罗境那家伙一口气打到京州”

    他有些不服气的说道:“难道就真的把这中原天下让给他了?”

    李叱道:“他若能打到京州我会好好谢谢他。”

    澹台压境眼睛微微眯起来,然后又哈哈大笑起来。

    李叱道:“老唐对罗境早有判断,是天下第一勇将,但绝非帅才他可能连豫州都啃不动,何况京州重地。”

    他往后靠了靠,让自己躺的更舒服了些。

    “让小境境先打。”

    李叱笑道:“他打不动了,我们再打。”

    澹台压境道:“小境境”

    李叱:“噫,竟是忘了,你也是小境境。”

    澹台压境:“”

    李叱看向澹台压境道:“小境境,别愁眉苦脸的,笑一笑?”

    澹台压境:“”

    与此同时,安阳城。

    连续三个月来,罗境下令队伍沿江搜寻收集船只,不管是什么船都要。

    小到村民的渔船,大到商队的货船,只要看到的,一律暂时收缴。

    这一下,可把来往于南平江的商人给害苦了。

    他们的船被罗境借去,天知道什么时候会还给他们。

    就算是还给他们了,他们还敢轻易去南边做生意吗?

    除非是罗境一口气打到京州灭了大楚,在都城大兴的城墙上插上罗字大旗。

    不然的话,他们因为把船借给了罗境这事,武亲王若是知道了,还能饶得了他们?

    可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在这样的世道,谁手里兵多,谁就能说了算。

    从冀州返回安阳之后的三个月间,罗境在江北岸汇聚了大量的船只。

    他并不怕武亲王的人看到,他就是要正大光明的渡江南下,他就是要正大光明的击败武亲王。

    “关飞成。”

    罗境看向手下大将之一。

    关飞成立刻俯身道:“属下在。”

    罗境走到巨大的沙盘前,用棍子指了指南平江:“渡江之战,你为先锋,我给你五万人。”

    他问关飞成道:“你若还有什么想要的,只管跟我提。”

    关飞成道:“属下确实有件事要求王爷。”

    罗境道:“直说!”

    关飞成道:“属下知道,王爷往东进攻束县的时候,得一少年,名为高真”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罗境就哈哈大笑起来:“你倒是贪心!”

    罗境道:“高真他才十六岁,我本来是让他留在后军,既然你想要他”

    他回头看向那少年将军问道:“高真,你可愿意跟着关飞成去打这第一战?!”

    那少年立刻说道:“属下愿往!”

    这少年郎,才刚满十六岁。

    是罗境派人率军沿江往东扩充地盘的时候,偶然间收获的良才。

    他亲自带着一支斥候队伍探查情况的时候,路过一个小村子。

    高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真是这村子里的渔夫之子,误以为他们是水匪流寇要来村子里劫掠。

    这少年郎一人放翻了罗境手下二三十个精锐斥候,把罗境都看懵了。

    罗境来了兴致,亲自下马动手,这高真竟然和他打了数十个回合。

    当然这也是因为罗境有爱才之心,再加上不是生死拼斗。

    罗境对他赞不绝口,把他带回了安阳城。

    回来之后,罗境就让他做了自己的亲兵营校尉之一,熟悉军务,他也好亲自培养。

    距离将高真纳入麾下才将近一年,罗境倒是想看看,这小子可又有了长进。

    见高真愿意去,罗境笑了笑道:“关飞成是先锋将军,你要听他调遣,不可莽撞。”

    “是!”

    高真应了一声,他看向罗境笑道:“不过,那要是我冲的太急,甩丢了的关将军,可不能怪我。”

    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