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让江山-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马后蹄奋力蹬出去有多大力度?
尹容知道。
因为第一脚就踢他脑袋上了。
感觉特别清晰,但是第二脚就不知道了,因为第一脚就把他踢死了。
可惜,身为常行手下四大战将之一,常行可是许诺过将来要给他封王的。
作为一方诸侯,拥兵十几万的大豪,常行手下被他重用的人自然不会少,也不会真的那么弱。
这四人能得常行的赏识重用,其实可见其能力并不弱。
尹容只是运气不大好。
尹容,肖貌,万在,任间,这四人,其实都有在战场上往来冲杀之勇。
不少叛军士兵落坑而死,再往前冲,有人冲进宁军帐篷里,想看看是否还有人来不及逃走。
一打开帐篷的门,门帘撩开,拉起来一条绳子,绳子拽翻了油灯,油灯倒在了已经洒好的炮药上。
上次李叱去安阳城的时候,就是用这烟花的炮药烧了安阳军仓库。
有过一次经验之后,李叱觉得这东西以后说不得有大用。
放火这种事,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虽然老人们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经常会说到不要玩火,玩火会尿炕。
火药烧起来,没多久就把帐篷点燃。
这不是一座帐篷两座帐篷的事,只短短两刻时间,整片大营就到处都烧了起来。
冲进宁军大营的叛军,前边的队伍刚冲到大营另一侧,身后已经火起。
结果后边还没有冲进来的人不敢冲了,想往后撤,再后边的队伍却挤在那,想退的队伍又不好退。
而被困在大营里的那些士兵们,往前冲的往后冲的,乱作一团。
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之后,才发现在营地中只有那几条通道可以走。
别的地方,犬牙交错般挖的都是坑。
宁军为了隐藏这些坑,居然把土都运进了帐篷里。
帐篷里就是土堆,土堆上就是炮药。
而宁军士兵这几天来,根本就没有睡在帐篷里。
宁军之前就是顺着这固定的几条通道撤出去的,而叛军是付出了无数人的死为代价才发现的。
他们顺着这些通道继续往前冲,然而冲过火海的叛军,一共也没有多少人。
大队人马都被堵在营地另外一侧了,过来的不过几千人。
这些人一冲出火海,迎面而来的就是一片箭雨。
宁军根本就没有真的落荒而逃,而是在营地这一侧已经列好了箭阵。
宁军箭阵,可比叛军的箭阵威力大的多了。
一片羽箭过来,密集的好像满天飞蝗。
被火烧火燎的叛军士兵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看到一片乌云落了下来。
羽箭劈头盖脸,无数人被射翻在地。
第一轮羽箭之后的几息之后,第二轮羽箭又到了。
这几千叛军躲都没有地方躲,前边是宁军箭阵,后边是火海连营。
三轮羽箭之后,李叱一摆手:“吹角。”
进攻的号角声立刻就响了起来,然后宁军就又开始有序的撤退了。
大营这边,叛军开始往两侧迂回,他们兵多,好像一条大河正在向前奔涌。
宁军大营就好像是大河前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大河不会被这块巨石挡住,而是分开两侧,变成了两条洪流。
还没有绕过大营,就听到了宁军进攻的号角声。
“注意敌情!”
率军猛冲的叛军将军肖貌立刻喊了一声,下令队伍停下来戒备。
他们以为,宁军会趁着这一乱起来反攻,毕竟此时叛军后队已经乱的一塌糊涂。
被火海挡住的,被自己人撞乱了的,队伍连建制都没办法维持了。
肖貌的队伍算是反应最快的,绕过来后立刻摆出了防御阵列,等待迎接宁军的冲锋。
然而什么都没有。
等了好一会儿,不见宁军踪迹,肖貌立刻派人向前探查。
斥候骑马冲了出去,大概小半个时辰后回来,说宁军早就已经撤远了。
肖貌大怒,心说那贼人李叱竟然如此狡猾,以进攻号角为撤退的命令,而且把他们骗了两次。
“攻!”
肖貌一声令下。
他手下两万左右的叛军队伍立刻向前发力,而在他们的另外一侧,叛军将军万在也带着他的人马绕了过来。
两支队伍好像两条巨蟒,绕过了烧起来的宁军大营,又汇合到了一处。
“看到大王了吗?”
万在朝着肖貌喊了一声。
肖貌摇头道:“大王带着人马往你那边绕过去了,你难道没有看到?”
万在道:“明明是朝着你那边绕过去的,你是看花眼了吧。”
肖貌道:“大王在后军之中,不会有事,咱们继续追那贼兵。”
万在点了点头:“那好,且看你我是谁生擒了那小贼。”
而在他们的队伍后边,被大楚皇帝陛下封为北境王的常行,正在骂街。
此时队伍发展过快的弊端就反应了出来,虽然他有十几万大军,可确实算不上精兵。
一旦遇到什么挫折,遇到什么问题,他手下那些原本就没有领兵经验的将军们,连队伍都控制不住。
这个营的人跑到了另外一个营里,那边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将军在哪儿。
他之前就想着,要花费重金去请那些府兵的将军来他这里练兵。
可这事操作起来谈何容易,那些府兵将军,就算有重金利诱,但又怎么看得起他?
他下令将北境王的大旗举高,不停的让人吹角,把队伍朝着他这边收拢过来。
这下好了,所有的队伍都往他这边涌,四面八方,他的队伍,硬生生的把自己人都堵在这了。
常行心说这样不是办法,却又一筹莫展。
就在他身边,被绑了坐在战马上的武奶鱼却又呵呵冷笑了两声。
常行暴怒:“你还敢讥讽本王,我先杀了你!”
他抽刀就要砍。
武奶鱼却冷笑着说道:“敌军就是要引你队伍混乱,他们可趁机脱身,逼你的前军后军脱节,你前军追上去的队伍没有援兵,怕是要被宁军一口吞了。”
常行一怔。
这么久了,武奶鱼第一次与他说这么多话。
武奶鱼冷笑着说道:“给你十万大军你也不会用若我领军,此时带所有骑兵追上去,从侧翼堵截宁军,一可救你的前军人马,二可断宁军退路。”
“好!”
常行来不及多想,立刻喊了一声:“所有骑兵队伍,跟我上去!”
【再预告一下,花费重金画的唐匹敌图像,会在威信共重号发。】
第六百一十五章 我懂他懂我
肖貌和万在两个人带着的叛军队伍在宁军后边紧追不舍,感觉起来,像是两头恶狼不想丢了前边的大肥兔子。
不管怎么说,这只大肥兔子都显得那么肥美。
虽然同处冀州,但实际上因为相隔甚远,两边的人都不是很了解对方。
但是既然同在冀州,就肯定又会尽力的去了解对方。
这是很矛盾的事,因为这是一个矛盾的时期。
哪怕再过半年,也不会是这样的矛盾,而是双方已经互为了解了不少。
唐匹敌在出征之前,对李叱说过的话,就包括这矛盾。
如今两边对彼此都还不是很了解,所以要快一些动手。
在双方都不是很了解彼此的情况下,那么自然是宁军更强一些。
唐匹敌是这么说的。
他还说,在彼此都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不管对谁,也当然是宁军强一些。
而若是再给常行这样的人哪怕一年时间,他在碣石州的控制力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这个人很有头脑,不同于之前冀州出现过的任何一支叛军队伍的首领。
唐匹敌对此人的判断,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高于虞朝宗。
唐匹敌还说过,常行这样的人是变数,从他懂得利用人皇传说就看的出来。
若是一开始没能把这个变数按下去,那将来这个变数就可能把很多人按下去。
当然,不是说此人比虞朝宗强,而是此人在对局势的看法上,比当时的虞朝宗看的要清楚。
虞朝宗在各方面都要超过常行,个人魅力,武艺,气度,义气,都要远远超过常行。
但是虞朝宗不如常行的一点,恰恰就是对于一支队伍的发展来说,很重要的东西。
沉得住气。
就是这四个字。
当一个人,手下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士兵,又是在这样一个乱世。
不要说沉得住气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换谁来,绝大部分人都沉不住气。
人贪念无穷。
当一个人拥兵十几万,却还能丝毫都不想扩张地盘?
常行就没有急于扩张,而是在打造一座能挡得住至少十万府兵攻打的东野城。
如果是战力一般的队伍,二十万,三十万,也未必能对东野城构成威胁。
先把脚跟站稳,这就是常行的过人之处。
在东野军追敢宁军的同时。
唐匹敌正在看着天空发呆。
燕先生看着他,他看着天空。
“你只让李叱带一军人马去,其实也在担心吧?”
燕先生问。
唐匹敌点了点头:“担心这种事又怎么可能没有。”
燕先生在唐匹敌身边坐下来,也抬起头看向天空。
他不知道唐匹敌在看什么,只是想看看唐匹敌在看什么。
如果是李叱的话,对燕先生的回答应该是自家儿子单独出门,哪能不担心呢。
燕先生道:“可你还是让他只带一军人马去了。”
唐匹敌回答道:“因为那是极限如果李叱带两军人马去,两万多人的队伍,东野城里那个家伙绝不会轻易出来。”
“一万多人,是李叱能自保的极限,也是能把常行骗出来的极限,对他们两个都是。”
唐匹敌缓缓吐出一口气:“但是真到了平原交战,我训练出来的一万两千宁军列阵防御,若是挡不住五六万叛军的冲击,那才是奇怪的事。”
燕先生嗯了一声,他相信唐匹敌的判断,但他也在担心。
“如果常行最终也没有出城一战呢?”
燕先生又问。
唐匹敌摇头道:“不可能,如果他不想出城一战,也会有人让他出城一战。”
燕先生好奇起来,他问道:“是谁?”
“两个人。”
唐匹敌语气平缓的回答道:“第一个是余九龄,余九龄这样的人用好了,就不可能有人不想干掉他。”
“李叱当然知道余九龄的本事,所以必会让他去骂阵,只要余九龄发挥正常,常行就会忍不住。”
“那第二个呢?”
“第二个是个我很佩服的人,没有见过,却听闻过他的故事。”
唐匹敌看向燕先生,停顿了一下后问道:“先生还记得武奶鱼吗?”
燕先生的脸色一变:“武奶鱼?”
片刻后,燕先生的眼睛骤然睁大:“你是说,武奶鱼就在东野城?”
他猛的站了起来:“如果武奶鱼就在东野城的话,你让李叱只带一军兵马前去,那岂不是送死?!”
说话的声音急了,连嗓音都变得沙哑起来。
燕先生当然知道武奶鱼是谁,也当然了解武奶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