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让江山-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在抱歉,今天遇到了一些突发的事,以至于晚上八点才回到家里,急匆匆的码字,写完修改,就已经到现在了,实在对不起,也没能提前通知大家,实在事出突然又一直在忙。

 第四百六十七章 你应该自己去做了

    李叱救下虞朝宗的时候还不知道当今皇帝杨竞已经到了,所以他推测幽州军可能还会与豫州军相争,于是急匆匆带着人回到地宫,又把地宫封闭。

    虞朝宗醒了之后对李叱说起,豫州军攻入冀州的时候高呼口号,说是行天子令诛杀贼逆,他才知道原来大楚皇帝也在这。

    李叱很早之前就有所听闻,那时候杨竞还不是大楚皇帝,而是太子。

    高院长在开办四页书院后,曾经奉旨回过一次都城,当时老皇帝是想让他回去做东宫詹事,教导太子。

    高院长在都城住了一年半后,因为实在看不惯都城风气,所以告病回冀。

    但他对太子杨竞赞不绝口,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太子殿下虽然年少,却已放眼古今胸怀天下。

    李叱后来听高院长聊到过这位太子,听闻过这个人在都城的一些事,当时李叱也做过判断,这位太子殿下能隐忍。

    能隐忍的人,一旦爆发,都非同小可。

    “现在我有些遗憾。”

    虞朝宗躺在床上,一直拉着李叱的手,说话的时候也不放开,似乎怕李叱一转身的时候,自己就已撒手人寰。

    虞朝宗轻轻叹了口气道:“我不是为自己遗憾,而是为大楚遗憾,如果当今陛下能早生三十年,大楚未必会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我应该还是一个读书人,如别人一样,或是往都城大考,或是持书信求举荐,谋一个功名。”

    他语气很轻的说道:“可是晚了,连我这样的人都已经反了,大楚就算现在有了明君也已经救不回来,不是打赢了我们燕山营,大楚就可安稳,天下大势之中,燕山营不过一粒微尘。”

    李叱轻轻点了点头,燕山营无疑是北境最大的叛军势力,不管燕山营名声多好,做的多好,从朝廷的角度看,燕山营自然是叛军。

    但燕山营并不是整个大楚江山之内实力最强大的叛军队伍,最起码还有至少两支叛军比燕山营还要强大许多。

    在大楚南疆一带,有一人名为李兄虎,本是一渔村苦力,不堪欺压,带着一众苦力兄弟揭竿而起。

    因为都是苦力出身,衣不遮体,也无甲胄,所以被人成为薄衫军。

    李兄虎和虞朝宗不同,他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不会像虞朝宗这样张嘴能说出来许多大道理。

    他能被人拥戴,只因为两点。

    其一,他对众人说,我起兵不是为了想做什么劳什子皇帝,而是想救更多我这样的苦命人。

    其二,他又对众人说,既然反了,不服就干。

    他最初起兵靠的是在南疆海域一带做苦力的人,他们都身强体健又熟悉地形,与官军周旋,从不落下风。

    李兄虎起兵在虞朝宗之前,比虞朝宗早两年,如今薄衫军已经拥兵三十万,大楚南疆,数十州县都已被他攻占,官军不敢与其正面交锋。

    武亲王大军最善陆战,可是南疆那个地方,水路纵横,舟船往来,几乎没有骑兵用武之地,也少见步兵冲锋决战之地。

    所以武亲王大军就算是到了那边,也未必能把薄衫军怎么样。

    那时南疆的官场更为败坏,军队早就已经无人训练,根本打不过薄衫军,所以只能是眼睁睁看着薄衫军越来越强。

    与薄衫军齐名的是蜀州天命军。

    天命军比较特殊,因为天命军的大当家,自封为天命王

    的杨玄机的出身,既和虞朝宗不同,又和李兄虎不同。

    杨玄机是皇族出身,虽然只比当今皇帝陛下大几岁,可论辈分是皇帝杨竞的叔叔。

    杨玄机的父亲,与杨竞的祖父是兄弟,杨竞祖父继承皇位后,将杨玄机的父亲封为锦王,封地在蜀州。

    锦王本来就排行最小,比他大哥小了将近二十岁,又老来得子。

    武亲王已经六十几岁,杨玄机才将近三十岁。

    杨玄机二十几岁的时候,其父锦王病故,他上书朝廷,本以为老皇帝会下旨让他继承锦王之位。

    哪想到老皇帝听了刘崇信的话,去锦王封号,给杨玄机一个所谓的侯爵,封号为知命侯。

    意思是你就这个命,你自己应该知道,别再痴心妄想了。

    这其中讥讽之意如此明显,杨玄机又怎么能忍。

    于是杨玄机索性就反了,锦王在蜀州多年经营,愿意追随杨玄机者自然不在少数。

    况且蜀州那个地方实在难打,短短三四年,杨玄机在蜀州拥兵二十几万,自封天命王。

    他的意思也很明显,你让我做知命侯,说我就这个命,我就偏偏要让你知道,我是天命。

    李兄虎和杨玄机这两人,一个雄霸南疆,一个称王蜀州,地方上已经没人是他们对手。

    而且比虞朝宗更为有利的是地形和人脉。

    虞朝宗出身不错,可他父亲也就是个府治,其人脉关系又怎么能和杨玄机相比?

    杨玄机在蜀州,尽得各大家族支持,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而且那十万大山的蜀州之地,武亲王大军去了,亦无用武之地。

    他进可取中原,退可守蜀州,就算是在蜀州自立为帝,独享一隅,朝廷也没什么办法。

    李兄虎在南疆,得所有苦命百姓支持,说是手下有三十万大军,但只要他登高一呼,啸聚百万之众也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

    南疆那边的百姓,已是只知李兄虎,不知有朝廷,只知薄衫十二令,不知朝廷有法度。

    相对来说,虞朝宗在冀州这边就要艰难的多,有冀州军,有幽州军,后来还有豫州军和青州军,再后来武亲王大军也到了。

    北境这个地方,又比不得江南之地。

    如果虞朝宗听李叱的计策不出山,等着冀州大战结束,把这一场大战关于燕山营的所有因素都剔除掉,结局其实也一样。

    曾凌必死无疑,豫州军接管冀州,罗耿的幽州军看似被重用实则被排挤。

    皇帝不会久留冀州,武亲王也不会,到时候,燕山营再南下夺冀州,不说易如反掌也差不了许多。

    可是虞朝宗偏偏不听。

    能按照李叱想法,大概半年后,最多一年后,虞朝宗的燕山营,不管是威望还是实力,都要超过李兄虎的薄衫军和杨玄机的天命军。

    最起码,可雄踞北境。

    可实际上,目前来看,真正对大楚构成灭国危险的是李兄虎吗?是杨玄机吗?是虞朝宗吗?

    是在青州东南水泊举起大旗的樑沿寨吗?是在渔阳得渤海国支持而拥兵七八万人的白山军吗?

    都不是,而是大楚的十三州节度使,是那些已经嗅到了更高更大权利味道的名门世家。

    就算是当今皇帝杨竞有心力挽狂澜,但这狂澜他能挽住

    ?

    十三州节度使,就算是没了曾凌没了崔燕来也没了刘里,剩下的人就会老老实实重新对朝廷臣服?

    他们又不傻,曾凌刘里崔燕来,就是活生生又死翘翘的例子啊。

    他们愿意臣服,皇帝能容得他们?

    当下容得,只要朝局稳定下来,皇帝就会一个一个的把他们都屠了。

    这些人把局势看得清清楚,谁都会有所决断,他们若是傻子,也做不到如此高位。

    皇帝击败了一个虞朝宗,并不算什么大胜,因为对于天下格局的影响,燕山营的失败根本就不算回事。

    此时此刻,对于虞朝宗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可期待的事了,他还没死,心已经死了。

    但他却看得更透彻了,大概不经过这些事,也不会有更透彻的心境。

    “老三。”

    虞朝宗拉着李叱的手,声音微弱,但是却真诚的说道:“以你之才,应该自谋其事,你的本事远远在我之上,这天下,大有可为。”

    李叱道:“大哥你别胡思乱想这么多,先把身子调理好,将来的事咱们不急着去想。”

    虞朝宗摇头道:“我自知命已不久,你听我把话说完老三,燕山营败了,我输了,其实对于中原江山来说,就好像一颗小石子掉进了湖水里一样,微不足道。”

    “然而刘里,曾凌,崔燕来三人的死,就是三座大山倒下了,砸进了这片湖,掀起来的不是点滴之水,而是滔天大浪。”

    他看着李叱认真的说道:“因为这三人的死,其他的节度使就越发的明白,他们不反,皇帝也容不得他们,与其等着被皇帝一个一个把他们收拾了,不如就此反了,没人能做这中原皇帝,那就大家把中原瓜分了吧。”

    他缓了一口气后继续说道:“冀州经此大战之后,反而是最好的时候。”

    李叱懂他的意思。

    冀州燕山营败了,曾凌死了,看起来已经没有大患,皇帝接下来就会把重心放在其他地方。

    冀州这边,反而成了最适合发展的地方,幽州罗耿和豫州于玮殷必然不和,他们两个明争暗斗,也顾不得其他。

    况且皇帝绝对不会把青州军的降兵给他们,燕山营的降兵也不会,必会让武亲王全都带走。

    虞朝宗道:“我猜测着,皇帝很快就会返回都城,武亲王大军也会护驾南返,豫州青州是产粮重地,武亲王大军,怕是要留守这两地,以维持朝廷的粮食所需。”

    “所以这样一来,连武亲王杨迹句都无力顾及别处,南疆的李兄虎和蜀州的杨玄机,看到局势如此,必会出兵。”

    他握紧了李叱的手说道:“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燕山营所有兄弟,我也已无力再照看活着的人兄弟们,我写一封信,再给你大当家的令牌,你等到合适的时机离开冀州回燕山营,老七黄金甲还在家里守着,你回去之后对他说,我已经把大当家之位交给你,你带着兄弟们好好活下去,以你的能力,将来也能带着大家报仇,去和那些人争一争这中原江山。”

    李叱刚要再劝,虞朝宗剧烈的咳嗽起来,他说话太多,情绪波动又大,他此时身体哪里支撑得住,咳嗽了几声后便开始吐血。

    好一会儿后才停下来,又沉沉睡去,看起来虚弱的也只是勉强活着而已。

    李叱站在床边,看着脸色如此惨白的大当家,一时之间心中难以平静。

 第四百六十八章 该走了

    地宫是在车马行那边封上的,在沈医堂这边打不开,李叱也就只能在这等着。

    好在第二天唐匹敌就带人打开封堵过来了,还带来了沈医堂的几位医者。

    那几人给虞朝宗诊断,李叱在远一些的地方坐着发呆。

    之前李叱在人群之中寻找,过来的人里没有高希宁,他想着这个时候高希宁不过来也好。

    这边不少血糊糊的人,她过来的话,万一被吓到了怎么办,可是又隐隐的想她。

    可才坐了一会儿,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阵很奇怪的声音,李叱回头看了一眼,然后眼睛就睁大了。

    高希宁推着一辆独轮车过来,很吃力,但她显然不想麻烦别人,一路自己推过来。

    看到李叱在看她,高希宁随即笑起来,眼神都变得明亮起来,笑起来的时候眼睛自然会微微眯起来,但是眯起来的眼睛也挡不住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