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让江山-第1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叱自言自语了一句。

    不管是余九龄还是方别恨,在场的人,都没能理解李叱这句话是为什么而说。

    对面的眉山,为了构建大量的防御工事,在山上挖了一圈又一圈的壕沟。

    毫无疑问的是,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想要攻破这样的防御,几乎没有可能。

    眉山被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山体堡垒,像是一层一层的梯田构造,组成了阶梯式的防御工事。

    可就因为这样,山体表面的植被被大规模的破坏。

    尤其是挖壕沟的时候,别说草都被铲掉了,草根都没有留下。

    且不说这样的大雨之下,工事有没有可能被冲开,造成山体滑坡,只说是现在他们挖的壕沟里水都满了,人怎么可能还坚守在壕沟里不出来?

    这样的情况,李叱想着如果再来三天雨的话,眉山大营里的蜀州军士兵,大概就要崩溃了。

    如果他们还没有崩溃的话,壕沟和工事也应该要崩溃了。

    余九龄坐在雨棚中,晃荡着腿,看起来心情着实不错,可实际上他心里有些淡淡的烦躁。

    “我其实很讨厌雨。”

    余九龄道:“小时候在酒楼里做伙计的时候,就开始不喜欢下雨了。”

    “每到下雨的时候,店里的客人就很少,店里就会很冷清,我不喜欢冷清。”

    余九龄看起来依然那么轻松,可是这话里的意思,倒是逐渐沉重起来。

    “人少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胡思乱想,想着想着,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事情就都出来了。”

    余九龄看向李叱:“当家的你喜欢下雨吗?”

    李叱回答:“你知道的,我和我师父原来的住处,不大支持我们喜欢下雨。”

    说完后还笑了笑。

    余九龄这才醒悟过来,自己不喜欢下雨时候的孤独,和李叱比起来,竟然都显得有些矫情了。

    因为李叱和他师父走南闯北,大部分时候都是睡在柴堆里。

    不管是大雨还是小雨,都足以让柴堆里的一老一少,蜷缩着依偎在一起取暖。

    然后还要互相开几句玩笑,让这冷变得不那么明显,不是,是变得不那么伤人。

    李叱说完那句话后,笑了笑又继续说道:“可是我师父和我,在那个时候都觉得下雨比不下雨好。”

    余九龄问:“为什么?”

    “因为百姓们需要。”

    李叱的回答,依然简单,简单中透着一种需要人深思才能体会到的情感。

    北方的绝大部分地区,其实都不足以达到渠水灌溉庄稼的程度。

    老百姓种的庄稼有没有一个好的收成,在九成九的情况下,依然是看天脸色。

    李叱和他师父曾经经历过的事,有些时候,回想起来他自己都会笑出声。

    哪怕,确实很狼狈。

    那年,冀州大旱,连续两年都没有下雨,整个北方干燥的像是被在炉火上烤了一天一夜的玉米饼子。

    长眉道人带着小丢丢儿走到方城县的时候,被一群受灾的百姓们拦住。

    百姓们已经无计可施了,看到一位道人,这就是他们能抓到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于是他们凑出来一些东西当做酬劳,想请长眉道人求雨。

    长眉道人很为难,别人不知道,他自己还不知道吗,他哪里会有什么求雨的本事。

    可是他也知道,这个时候的百姓们太需要一些安慰了,哪怕这个安慰很短暂。

    于是长眉道人硬着头皮开坛做法,小丢丢儿则站在旁边,一句一句的重复着,说如果我师父没有求到雨的话,请乡亲们不要骂他。

    可是乡亲们没有人听他说什么,甚至是不在乎他说什么,只是都紧张的看着长眉道人在那简陋的法坛上装腔作势。

    长眉道人不想让乡亲们过早失望,他就在法坛上一直走一直转一直念念有词。

    从清晨到天黑,围观的乡亲们已经失去了耐心,有人把带来的东西都拿了回去,骂骂咧咧的走了。

    有人拿起土坷垃朝着台上的长眉道人砸过去,小丢丢儿就奋力的爬上去,张开双臂,用身子为师父挡住那些侮辱。

    他依然在大声的喊着,哪怕嗓音都已经沙哑到几乎发不出声音。

    丢丢儿喊着,你们不能这样,我师父还在尽力,你们怎么能怪他呢?

    不是他主动要为你们求雨的啊,是你们请他来做的啊。

    可是这样的话从一个几岁的小孩子嘴里说出口,根本就没有任何分量。

    其实,哪怕是从长眉道人自己嘴里说出来,也一样没有任何分量。

    长眉道人有些执拗的一直在走着转着念念有词着,小丢丢儿就执拗的站在他身前为他挡住一切,甚至想要把那些人的目光都想挡住。

    到了天黑的时候,所有人都走了,他们凑出来的干粮,鸡蛋,还有其他东西,也都被他们拿走了。

    已经一天没有休息过,也没有喝过水吃过饭的师徒,终于也停了下来。

    两个人肩并肩坐在法坛上,长眉道人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然后笑了笑道:“我以为我能把老天爷骗了的。”

    小丢丢儿也笑,但是不苦涩。

    他说:“师父你尽力了啊,比我们骗人的时候,要尽力多了。”

    长眉道人也笑起来,也不那么苦涩了,可能就是因为丢丢这一句话。

    行善,我已经尽力。

    所以,懊恼什么呢?

    长眉道人说:“我以为吧,天老爷往下一看,有个人在作法呢,而且很虔诚,很认真,天老爷会被我骗了,觉得我是个正经道人,于是就下一场雨”

    小丢丢儿道:“天不好骗,下次咱们不骗了。”

    长眉道人问:“饿不饿?”

    小丢丢儿揉了揉肚子:“还行吧。”

    长眉道人拉了他一把:“咱们去找点吃的吧。”

    小丢丢儿撇嘴道:“师父你可拉倒吧,在这个镇子里,咱们是别想再找到什么吃的了,要我说,现在还是找个舒服些的柴堆,咱俩美滋滋的睡他一大觉,明天早晨起来咱们赶路到下一个镇子去,如果遇到人傻钱多的,我们就能有饭吃了。”

    长眉道人嗯了一声,指了指远处一个柴堆说道:“我看那个就很好,从方位上来看,前有白虎后有玄武,能得一夜安睡。”

    小丢丢儿道:“是白虎和玄武这么骗你的吗?”

    长眉道人哈哈大笑,准备把小丢丢儿抱起来走,小丢丢儿却摇了摇头:“别了,算起来,咱俩都是两天没吃饭的人了,你再抱我,浪费了力气,等找到吃的了,你还要多吃一些,不划算,我自己走吧。”

    长眉道人怔了怔,眼睛微微有些湿润。

    然后他看到小丢丢儿朝着他伸出手,用奶声奶气但坚定的语气说道:“但是你得牵着我的手,我可还是个小孩儿呢,人家那些爹都是这么领着小孩儿走的。”

    长眉道人拉着小丢丢儿的手,两个人朝着那个有白虎和玄武保护的柴堆走过去。

    “师父,吃草可以吗?”

    “可以。”

    “师父,如果吃草可以的话,那我们睡在柴堆里,岂不是睡在粮食堆里了,我们可以敞开了吃。”

    “傻徒弟,那都是干草,既然吃草,为何不去吃点新草?我还是不太喜欢吃干的,喜欢吃些带汤的东西。”

    “傻师傅,两年没有下雨了,哪里来的新草?”

    “噫好像是那么回事。”

    长眉道人把柴堆挖出来一个洞,然后让小丢丢钻进去,因为在里边更能避开恼人的风。

    师父都已经那么久没吃过东西了,力气也没多少,所以也就勉强挖出来一个够丢丢儿容身的洞。

    师父就躺在丢丢儿外边,抓了一些干草盖在自己身上。

    “睡吧,明天一早咱们去找点吃的。”

    “师父,干草为什么也是苦的?”

    “你还真吃?”

    “因为我真饿啊。”

    就在这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紧跟着就是乌云密布。

    片刻后,大雨滂沱而下。

    师徒二人蜷缩在柴堆里,可是柴堆又有什么用呢,两个人很快就都湿透了。

    长眉道人一边往下脱自己的衣服给丢丢儿盖上,一边自言自语的说终于可以洗个澡了。

    丢丢怯生生的把手从柴堆里伸出去,接了一捧水喝。

    “师父,我不喜欢这样。”

    “不喜欢什么?”

    “不喜欢老百姓靠天活着。”

    长眉道人沉默了好久,没有回答丢丢儿的话,而是自言自语了一句:“按理说,雨都下了,应该给咱们送点吃的来吧。”

    丢丢儿嘿嘿笑,然后拍了拍湿透了的柴堆:“现在带汤了,挺好的。”

    师父嗯了一声,揪了一根草放进嘴里:“嗯,挺好的。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一边一个一边俩

    站在雨棚里,李叱看着对岸的敌情,忽然间就想到了自己和师父在方城县的那段过往。

    师父长眉道人后来吹牛皮七八年,一直都不觉得厌,全靠这件事。

    其实也正得益于那件求雨的事,长眉道人的名气在冀州七县之内开始流传起来,越来越响亮。

    更因为此事,后来在这七县之内行走,遇到了许多已经落草为寇的人,知道那是长眉道人,也就没有人为难他们师徒二人。

    那时候的冀州已经乱的一塌糊涂,叛军祸害百姓,百姓们无路可走,也成了叛军,然后去祸害更多百姓。

    长眉道人每每提到这件事,总是会说,也不知道是咱们爷俩的运气,还是你这小子藏了法术。

    因为长眉道人确定那肯定不是自己求来的雨,不是运气的话,那就是丢丢儿用了妖法呗。

    可是这运气,真的就保佑了李叱和他师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免于死在叛军的兵祸之下。

    最危险的一次,也是在方城县,那是求雨之事过去了四年后。

    师徒二人在方城县的时候遇到了叛军,被围住,一群人已经往前压,不是看中了他们身上有什么财物,这两个人看着都快衣不遮体了,又怎么可能像是有财物的人。

    看中的是李叱,小孩子可以吃。

    是的,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事,那就是在冀州大地上几乎每日都在发生的事。

    长眉道人后来也曾经说过,不管是因为什么,那场雨救了百姓们一命,却没有救百姓们两命。

    雨后的第二年,叛军就把粮食都抢走了,百姓们死伤无数。

    之后的冀州在没有出现过旱灾,可是却也没有人种田了。

    眼看着李叱就要被拖走的时候,叛军首领出现了,他认出了长眉道人。

    大声呵斥那支像是原始人一样的所谓叛军队伍,让他们退下去。

    叛军首领大声说,这位就是当年救了咱们的道长,当年没有道长,大旱的时候咱们就都死了。

    那叛军首领说,当年给你们筹集了一些粮食和鸡蛋,可是当时我们混账,骂了道长,也把东西都带走了。

    后来下了大雨,再想起来的时候,道长和你徒儿已经走了。

    叛军首领还说,现在我们却凑不出粮食了,更别提鸡蛋。

    他说,我给道长磕个头吧。

    于是这位叛军首领跪下来,朝着长眉道人咣咣咣磕了几个头,然后起身,一摆手带着那些难民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