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让江山-第1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飞豹想让裴旗来牵制宁军主力的打算,足以让裴旗辛辛苦苦经营的蜀州,面临被吞掉的危险。

    “大人。”

    一名手下俯身道:“该走了。”

    裴旗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他必须放弃轻棉县,这里,没有任何死守的意义。

    轻棉县四周的地势平坦,不利于防守,而且一座县城的城墙也不足以挡住宁军的进攻。

    与其在这里布置重兵,最终伤亡惨重,不如把兵力后撤,在更为险峻的地方死守。

    就在这时候,忽然看到城外靠山关方向,有一支宁军骑兵队伍过来,打着宁军的烈红色战旗。

    可是从人数上来看,又不可能是来攻城的队伍。

    也就是几百人而已,而且在距离县城大概三四里的地方就停下来,然后又一人离开了队伍,朝着轻棉县这边过来。

    那骑马的人往这边来的时候,还不时回头看看那支宁军骑兵。

    而那支骑兵队伍领头的人,坐在马背上,还朝着那个单独过来的人不断的挥手。

    好像在说,去吧去吧,快去吧,回家去吧。

    等那单独一人到了城墙下边,一看清楚那人相貌,裴旗气的一口血几乎喷出来。

    那人抬着头看着城墙上边,也没有开口说什么,大概是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不管是这个人,还是城墙上的裴旗,大概一辈子都没有像现在这一刻这么无语过。

    宁王李叱,把楚国皇帝杨竞又给送回来了。

    你不是费尽心思的把人弄到蜀州来的吗,这人辗转又到我手里了。

    我不要,我再给你送回来。

    裴旗仿佛看到了李叱在耐心的告诉他说,如果这个人不在你手里,我打你的时候力气都会轻一些。

    杨竞抬头看着裴旗的时候,没说话,可眼神里的意思像是你还是要我的,对吧。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攻守之策

    宁军拿下轻棉县,是一个不费吹灰之力的过程,因为裴旗提前撤走了轻棉县的所有守军。

    放弃一座县城对于裴旗来说,其实已经不值得在乎了,连靠山关都丢了,他还在乎一座小小的县城做什么?

    靠山关的丢失,相当于蜀州门户大开,轻棉县只是一颗可有可无的沙粒。

    宁军进驻轻棉县之后发现,这里已经是一座废墟。

    雍州军撤走之前,把能毁掉的几乎全都毁掉了,甚至连一块木板都不愿意给宁军留下。

    房屋全都被烧毁,整个城里连一个活物都没有。

    李叱下令务必要找到那些廷尉军的尸体,就是当初葬身于此的那二百名廷尉的尸体。

    可是小城已经被焚毁成了这个样子,什么都找不到了。

    方别恨说当初尸体都埋在城东的一个荒废院子里,可他当时也不在场,并不知道是哪个院子。

    如今都是灰烬,想找到更加的艰难。

    可是李叱却下令,把城东的院子都挖了,也要挖出尸骸。

    整整两天,调动了六千人的队伍,终于找到了那些廷尉的尸体。

    虽然时隔这么久,尸体都已经腐烂,无法分辨出谁是谁。

    可从尸体骨头上的痕迹就能看出来,他们每一个,在死前都遭受了极大的折磨。

    甚至可以推测的出来,厮杀时候战死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被乱刀砍死的,连骨骼上都是伤痕累累。

    尸体都被收进棺木,在城外重新下葬,每一具棺材上都盖了廷尉府的黑旗。

    以高希宁为首的廷尉军,在下葬的时候,朝着那些棺木行军礼。

    一天后,城墙上。

    李叱手扶着城垛看向远处,夏侯琢站在他身边。

    “当我们的敌人,开始用焚毁自己的家园来阻止我们的时候,他们的害怕都已经刻进骨子里了。”

    李叱的手在城垛上拍了拍。

    “派人四散出去,对外宣传,凡蜀州百姓,在蜀州诸地城破之时,在家门口悬挂红布者,皆可得以保全。”

    李叱说完后看向余九龄:“让归元术派人,尽可能的往深处打探敌情,不只是我们要攻的方向,其他方向也要想办法去探查。”

    余九龄应了一声,转身走了。

    夏侯琢道:“接下来比较难打的是秀山和虎壁关两处。”

    李叱点了点头,这两处他都已经仔细思考过。

    虎壁关扼守在咽喉要道,要想继续往蜀州内进发,虎壁关就必须打下来。

    而在虎壁关往东有一座秀山,当初裴旗想利用韩飞豹的时候,就把地方选在了秀山之上。

    秀山并不是特别的高,也不算有多险峻,像是一个巨大的馒头一样放在大地上。

    可只要在秀山上放一支队伍,经过山下官道的宁军,就会被居高临下的打击。

    然而就是这样的地形,极为难攻。

    秀山没有悬崖峭壁不假,一个大馒头似的形状,极容易被四面围攻。

    可是攻下来要付出的代价,怕是极为惨烈。

    这种地形,守军完全可以在山上挖出来一圈一圈的壕沟,他们藏身在壕沟中往下放箭,丝毫也不会受到影响。

    而从下往上攻的宁军,却几乎看不到雍州军在壕沟里的人。

    只要粮食储备和武器储备充足,这里的守军就算只放一万人,就可以把宁军阻断在这。

    “叫方别恨上来。”

    李叱回头吩咐了一声。

    不多时,狼猿营的副将方别恨快步登上城墙,小跑着到了李叱身边。

    “主公。”

    他俯身叫了一声。

    李叱问道:“你熟悉秀山地形吗?”

    方别恨点了点头:“熟悉,从轻棉县到眉城,必过此处,我走过很多次。”

    李叱道:“能不能把秀山的地形画出来?”

    “能。”

    方别恨伸手接过来炭笔,蹲下来,就在城墙的地面上画了起来。

    作为幕营中甚至有资格成为中元官的人,方别恨所经受过的训练和他独有的阅历,让他具备了多种能力。

    绘图,对于幕营的人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秀山就相当于是一座巨大的堡垒。”

    方别恨一边画一边说道:“看起来我们可以四面围攻,可就算成功拿下,伤亡必然不可接受。”

    他甚至把自己认为可以布防的地方都画了出来。

    “如果是我的话,会如此布置,完全可以撑到我们放弃,或者是他们死绝。”

    李叱问:“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方别恨点头:“有。”

    李叱和夏侯琢都看向他,等着他的下文。

    方别恨道:“如果是在往前一个月,这地方都不好打,可现在是深秋了。”

    他看向李叱说道:“蜀州这个地方,有一半的地方冬天也不会太冷,树木花草四季常青,可现在咱们所在的这地方,秋末,草大部分都枯了。”

    听到这,李叱和夏侯琢几乎是同时嘴角微微上扬。

    “明日咱们去看看地形。”

    李叱看向方别恨道:“去搞一些衣服来,别让人一眼看出来咱们不是蜀州人。”

    方别恨立刻点了点头:“交给我。”

    第二天一早,方别恨就从附近的村子里找来一些衣服,给李叱他们送来。

    换好服装之后,李叱带着亲兵营往西出发,在距离秀山还有几十里的时候,他们就离开了大道。

    队伍进入原野之中,因为有方别恨指明方向,倒也不会迷失。

    靠近秀山后,他们在林子里停下来休息,李叱和夏侯琢带着几个人出林子,步行到了旁边一个高坡上。

    趴在坡顶,接住野草的遮掩往秀山上观看。

    “不知道领兵的人是谁,可一定是个难缠的家伙,心思居然这么细。”

    李叱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了一句。

    方别恨的意思是,像秀山这样的地方,没有多少树,可荒草丛生。

    若是雍州军在此据守的话,可以用火攻。

    然而到了这才发现,那秀山已经变成光秃秃的了,还能看出来灰黑色的痕迹。

    所以这只能说明,是雍州军先一把火把秀山上的荒草都给烧了,然后才上山修建防御工事。

    “也不是一无所获。”

    夏侯琢压低声音说道:“这种地势,守军没有办法布置重型的防御武器,只能靠弓箭。”

    床子弩在这样的坡度不可能固定。

    “看那边。”

    李叱指了指一个方向。

    顺着他的指点看过去,夏侯琢的心里就忍不住一沉。

    在那里堆积着大量的圆木,秀山这个坡度,滚木对于进攻的一方实在是太不友好。

    不能用火攻,直接进攻损失又必然惨重,看起来确实令人头疼。

    李叱仔细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招手,示意众人从坡上退下来。

    “看不出多少兵力,壕沟应该都已经挖好了。”

    夏侯琢道:“要不要绕到后山去看看。”

    方别恨道:“不用绕过去看,这个地方,从四面八方看几乎都一个模样,守军若早就已经到位,后边也必然已经挖好了沟。”

    李叱指了指林子:“回去再说。”

    他们回到林子里后,等到天黑才回,顺着来时的路返回轻棉县。

    秀山上负责指挥雍州军的将军,就是裴旗选派在虎壁关镇守的蜀州名将姚之远。

    这个人,十几岁从军,当初当兵只是因为家境贫寒,当兵能吃饱饭。

    他年少时没有读过什么书,可是学习能力强悍到令人觉得难以置信。

    他在军营里的时候,请识字的人教他,都是教一遍就会。

    后来读书,便主动去找那些有学问的人探讨,一开始众人都看不起他,后来才发现,此人的观点看法,极有见地。

    他又格外勤奋,从军之初,也不会武艺,只是反应机敏动作灵活。

    哪怕是没有任何练武的功底,他也能和一个老兵周旋,到最后还赢了。

    从军之后苦练,只一年时间,便成了他所在那标营战力最强之人。

    二十岁出头,被蜀州另一位名将高广效赏识,提拔为身边亲兵。

    后来高广效率军去剿灭一处匪患,让姚之远带着斥候队去侦查敌情。

    没想到,姚之远带着几十个人就夜袭了匪寇的营地,用如此微弱的兵力,把一支有数千人队伍的山匪给打的溃散。

    高广效对姚之远大为赞赏,破例提拔他为校尉,领兵三百余人。

    在大楚崩坏之后,蜀州之内,一开始也不是裴旗一家独大。

    蜀州诸多名门望族,见楚势微,便皆有招兵买马化家为国之心。

    裴旗见此情况,下令高广效率军出征,姚之远便是先锋将军。

    这一打就是三年,三年中,姚之远带兵连战连胜,从无败绩。

    用三年的时间,把蜀州其他势力收拾的服服帖帖,这才有了裴旗在蜀州绝对的地位。

    让裴旗能够在蜀州说一不二,那么多大家族对裴旗言听计从,姚之远功不可没。

    他原本可以坐镇虎壁关不出,但他知道,若没有主将在此,守秀山的队伍,必会军心溃散。

    他们会觉得,留在秀山的人都是弃子,没有人在乎。

    而若是主将亲自镇守秀山,这就让雍州军的士气提振起来。

    姚之远在蜀中素有威望,军中之人,都听说过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