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让江山-第10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斥候道:“不声张那多不好啊,别人都不知道主公给我馒头了,不好不好。”

    说完笑着跑了。

    李叱起身,拿了马扎就走:“走走走,快换个地方。”

    余九龄笑道:“某年某月某日,我主宁王因管不起手下人馒头吃,落荒而逃。”

    李叱一边快走一边说道:“先不搭理你,一会儿找你麻筋儿的地方给一脚。”

    众人连忙换了个地方,一边走一边笑。

    不多时,又有斥候找到他们所在禀告军情,说是楚军的骑兵在十里外停了下来,做观望状,没有继续前行,也未马上离去。

    唐匹敌笑道:“说过了,不用理会,武亲王只是想看看,我们是不是设了伏兵而已。”

    李叱问那斥候:“我们可是才转到这里来的,你怎么直接就找到了?”

    斥候道:“臣可是斥候。”

    李叱看了看手里还没有来得及烤的馒头,那斥候问:“还没烤呢?”

    李叱嗯了一声,心说看你怎么办,想不到吧,我还没烤呢。

    那斥候看向唐匹敌:“大将军还有别的吩咐吗?”

    唐匹敌道:“没有。”

    斥候道:“好嘞,那我等会儿。”

    李叱:“”

    半日之后,武亲王军中。

    杨景元率领骑兵回到廷安县城内,见武亲王禀报军情。

    听杨景元说完后,武亲王微微皱眉。

    他的骑兵都已经距离宁军不过十里了,宁军却依然没有丝毫反应,看来宁军果然是有诱敌之计。

    又沉思片刻后,武亲王摇了摇头,叹道:“哪里有什么伏兵之计,不过是唐匹敌算准了我不敢派兵真的攻打。”

    聂启泰问道:“王爷,那我们现在若是去攻呢?”

    武亲王摇头道:“已经晚了,此时已经过了一天,宁军过河来的队伍至少数万,早已经严阵以待。”

    他起身,在城墙上来回走动。

    “不过唐匹敌如此有恃无恐,大概是他们的援兵真的已经不远了。”

    杨景元道:“王爷,不如分开行事吧,属下带兵往东南方向突围,打王爷的旗号,引唐匹敌来追,聂将军带兵往西南方向突围,也打王爷旗号,唐匹敌不敢大意,必会分兵追赶,到时候,王爷亲率大军,趁着宁军分兵东西,从正南突围过去。”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想法。

    可是不出意外的,武亲王摇了摇头。

    让自己的手下假扮成他吸引敌军去追,他做不出来,若他是能做出这种事的人,手下也不会有如此众多的死忠将士。

    他可以让他手下人假扮成他来吓唬敌人,但那和此时情况截然不同。

    说武亲王打仗不惜人命是真的,可那是为了取胜,而所有的取胜都不是为了他自己,是为了大楚。

    此时杨景元所劝之事,是让武亲王牺牲手下人而自己寻活命机会。

    就算是用刀架在武亲王的脖子上逼他,他也不可能答应。

    “此事无需再说。”

    武亲王摇了摇头,走到城墙边缘处看着外边说道:“我们还没有到必败无疑的地方,我也还没有到穷途末路,只要我还领兵,我就有责任把你们带回大兴城去。”

    说这话的时候,他脑子里忽然又恍惚了一下。

    五十年前,外草原,帽儿山土城。

    看着外边尘烟激荡处,是草原人的骑兵追来,杨迹句脸色也有些变了。

    他孤身一人返回铁鹤部去见木尔坦,把事情办完之后,他知道木尔坦必会杀他灭口。

    他故意对木尔坦说自己的弟弟因为身体不适所以走的慢了,他想请木尔坦分给他一些人去接他弟弟杨迹深。

    木尔坦要灭口就要全杀了,听了杨迹句的话,果然分派了几百骑兵,说是保护杨迹句去接人,实则下令,接到人之后就地灭口。

    杨迹句武艺超凡,骗了木尔坦之后,带着那几百骑兵出了营地。

    走几十里后,他忽然出手杀了近处几人,催马夺命而逃。

    他故意绕了个大圈子没有直接去帽儿山,甚至不惜冒险去火勒人的地盘上跑了一段。

    甩开追兵后连夜赶到帽儿山汇合,可是他没有想到,他才到,敌人的追兵也到了。

    原来草原人善用训练出来的鹰隼追踪,他以为自己甩开了敌人,却一直都被跟着。

    当时杨迹句做了一个决定。

    “敌人并不知道我们确切人数,若少一二人,他们自是难以分辨。”

    武亲王对手下人说道:“我们现在就进帽儿山,然后我带着你们引走追兵,留两个人保护我哥”

    他看向杨迹深,第一次,这么主动的叫了一声哥。

    “留两个人藏起来,保护我哥,待我引走追兵之后,你们再护着他返回中原。”

    杨迹句说完之后,手下人立刻应了一声:“是!”

    可是杨迹深却不答应。

    “你不答应也没用,历来都是我说了算。”

    杨迹句吩咐一声,众人随即骑马朝着帽儿山过去,很快就算进了山林之中。

    后边的追兵浩浩荡荡而来,至少有千余人马,而杨迹句他们只有几十个人,怎么可能打得过。

    进了帽儿山之后,那些护卫都按照武亲王吩咐行事,可就在这时候,杨迹深忽然招呼了一声:“按我说的办!”

    那些护卫同时拨马,跟着杨迹深冲了出去,他们竟是要去引走追兵。

    武亲王要追,却被留下的两个人横马拦住。

    原来是在杨迹句赶回帽儿山之前,杨迹深就已经和手下人商量好了。

    他对手下说,我是个无用之人,就算保我回去,对大楚没有丝毫意义。

    可是我弟不一样,他有大才,有力挽狂澜之力,所以若要保一人,你们都记住,必须是保他。

    那些护卫都是杨迹句训练出来的兵,唯杨迹句之命是从,可是这次,他们选择听杨迹深的。

    纵马中,杨迹深回头喊道:“每次都听你的,历来都是你说了算,这次却不行,你莫要忘了,我才是做哥哥的。”

    他那般怕死的一个人,却毫不犹豫的带着人去诱敌,一边纵马一边哈哈大笑。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合围

    宁军大营。

    唐匹敌所部和李叱带来的队伍已经彻底渡过潘兴河,兵压廷安县城。

    对于武亲王的骑兵过来毫不理会,是因为唐匹敌现在有足够底气,因为李叱的兵都到了。

    之前赶来支援的只有四万余人,为唐匹敌缓解了压力。

    后续的队伍并没有慢上多少,到了之后,唐匹敌的兵力已经完全反超武亲王。

    别说唐匹敌算定了武亲王只是试探,就算是武亲王那支骑兵队伍真的敢攻过来,也只能是有来无回。

    因为光李叱带来的兵力就有差不多十五万人,武亲王却只看到了之前的四五万人。

    “从我领兵开始,头一回。”

    唐匹敌都不得不感慨起来。

    他看向李叱:“你总算让我体会到了一把当富家翁是什么感觉。”

    李叱哈哈大笑:“从这次开始,以后你都是富家翁,怎么富怎么打。”

    此时宁军兵力超过二十万人,唐匹敌确实是头一回打这么富裕的仗。

    从宁军成立以来到现在为止,打的全都是以少敌多的仗,从无例外。

    站在高处,看着浩浩荡荡的宁军队伍逐渐对廷安县形成半合围,唐匹敌的心情总算是轻松下来。

    他说过,打武亲王这样的人,绝对不能有任何的轻视,绝对不能给任何机会。

    他还说过,打别人,我可以以少胜多,打武亲王,若我有十万兵就一定用十万兵,若我有百万兵,就一定用百万兵。

    “如果在我们渡河之前分兵突围的话,楚军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李叱道:“可是武亲王那样的人,又断然不会抛开自己的部下独自逃命,他不是杨玄机。”

    说到这众人一笑。

    当初在京州,杨玄机就是这么跑的,乔装打扮连夜潜逃,丢下自己三十万大军都不管了。

    武亲王不是那样的人,他不会办出那样的事,可正因为如此,这一仗才会惨烈无比。

    站在李叱的角度来看问题,其实和唐匹敌还不一样。

    就比如现在这一战。

    站在唐匹敌的角度,若有杀死武亲王的机会,就绝对不能放过,武亲王只要活着就是宁军最大的敌人。

    这和唐匹敌尊重不尊重武亲王并无关系,如果非要说和尊重有关,那就是尽全力的和敌人去打,就是对敌人最大的尊重。

    事实上,可能再没有人比唐匹敌更尊重武亲王这样的对手了。

    但李叱觉得若有机会,还是应该当面劝劝武亲王,大不了把他送到豫州棋盘山去养猪。

    因为李叱确实发自真心的对这位老将军很尊敬,又觉得武亲王这样的大才,若真的保下一命也好。

    但这不妨碍李叱听唐匹敌的话,完全按照唐匹敌的意思来打这一仗。

    仗交给唐匹敌打,李叱不干预,这是早早就说过的事。

    “其实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唐匹敌站在李叱身边轻声说道:“如果能留下武亲王,对于以后入主大兴城来说,也有好处。”

    李叱嗯了一声。

    唐匹敌继续说道:“大兴城里的百姓若知武亲王都已被赦免,他们心里也踏实些。”

    他看向李叱:“最重要的是,城中楚军若知武亲王已降,

    他们投降的可能就会更大,若能不战而破大兴城,是大好事。”

    李叱又嗯了一声。

    唐匹敌道:“可此人就是隐患,他忠楚之心太重,那是不可逆转之心,将来必有图谋,也是不可逆转之事。”

    “以他那般能力,只要他不死,他就一定会暗中联络旧部。”

    唐匹敌继续说道:“对比来说,楚皇帝杨竞若肯投降,他见大楚国灭,都城已失,都不会再有反抗之念,但武亲王一定有。”

    李叱缓缓吐出一口气:“听你的,我说过,仗怎么打,都听你的,若我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不会有书信干扰,若我在你身边的时候,我也只是你帐下一员部将。”

    唐匹敌笑了起来。

    就好像当初离开冀州城的时候一样,李叱也是这样说的,唐匹敌的笑容也是这样明媚。

    “但我尽可能还是会留下武亲王的命,哪怕他自己这一战,或许已抱定必死之心。”

    唐匹敌道:“他尽力想死,我就尽力留他的命。”

    李叱忍不住问:“为何?”

    唐匹敌道看向远处说道:“我必须是个悍将,你必须是一代仁君。”

    李叱怔住。

    唐匹敌道:“战场上,我必须有凶名,这一仗的目标就是全灭武亲王的队伍,一个不留,可他不死的话,你在百姓们和以后楚军降兵心中,必有仁义之名。”

    李叱道:“你不是说,只要武亲王不死,早晚必会叛乱吗?”

    唐匹敌沉默了片刻后说道:“那时候再杀他,世人也无怜悯了吧。”

    李叱微微一愣。

    老唐的思维,确实远远的超过了这个世上绝大部分人,甚至在某些时候,也会超过李叱。

    李叱喃喃自语了一句:“若他不死,我收获仁义之名,若他不死,早晚必会反叛,那时再杀他,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