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家学霸-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公怕了?”刘伯温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发笑问道。

    “哎呀先生,您老还有心思开玩笑?”刘秀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危机。

    很明显,对方的实力过于强大,刘秀有些没底。

    “主公一向睿智,怎么今儿反乱了分寸?区区80万何足挂齿!”刘伯温表情很淡然。

    手中羽扇轻摇,悠哉闲哉,明明在局中,却偏偏像个局外人。

    “先生提点的是,我应该保持冷静。”刘秀深吸一口气。

    “放心,他进不了昆阳城。”刘伯温胸有成竹地说。

    “先生有何妙计,不妨直言。”刘秀赶紧请教道。

    “你这样。。。”刘伯温在他耳边低语。

    “妙计!”刘秀大喜过望。

    立即召见张辽、冉闵,令他二人为骑兵统帅,即刻率领本部人马火速赶往长安。

    又传刘嘉前来相见,令他为特使,出使河北、山东。

    为了更好抵御敌人进攻,刘秀下令全城军民加固城防。

    同时准备滚石、圆木、黄油等攻防武器,又对城门进行加厚加固,装上了千斤顶。

    。。。。。。

    刘秀为打好昆阳防御战,全力做好战争前的动员准备。

    只希望为冉闵、张辽的长途袭击,争取时间,且创造有利条件。

    十五天后,王临大军与王邑、王寻在昆阳城下会师,八十万大军声势浩大。

    “我们能打的赢吗?”

    “是啊!昆阳城虽然坚固,也不一定扛得住,近百万大军的连日进攻。城破是迟早的事!”

    “听天由命吧。”城中散播各种悲观的论调。

    。。。。。。

    80万大军在城下安营扎寨,一眼望不到头。

    一张搭了三壁、顶盖的胡床,被几个力士抬着,到了城下2000米位置。

    其上半躺半卧一位华贵公子,此时让身边力士喊话。

    “我家主人,请文叔先生前来一叙。”震天的喊话声,隔着老远,清晰地传到刘秀等人的耳朵里。

    “请我叙话?”刘秀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个王临想玩什么花样?

    “我家主人,请先生前来一叙!”力士复述了一遍。

    “这要怯场的话,很没面子,何况三军将士都看着呢。”刘秀不顾众人劝阻,也让人备好胡床,让力士护着自己到了城门口。

    正好与王临遥相呼应。

    “不知阁下,可是当今皇太子王临?”刘秀要当面确认此人的身份。

    “在下王临,久仰先生大名啊。此次兴师动众前来,不为别的,只想一观先生的风采。”王临下轿,步行走了七八百米,弄来一个胡凳坐下。

    刘秀也学他,与他保持500米安全距离,继续闲聊着:“我刘文叔不过一介凡夫俗子,不值得殿下为我大动干戈啊。”

    “此言差矣,你我不是敌人,而是知己。”身边妖艳侍女,用纤纤玉手喂葡萄给王临吃。

    这小子真会享受人生!

    “为何如此说?”刘秀奇道。

    “如果我没猜错,先生与我同宗同源,同出一脉,同饮江河水。”王临此语让刘秀讶然。

    这种话一般人听不出其中玄机。

    但同为后世穿越者的刘秀,听明白了王临话里的意思:他与刘秀都来自地球,生活在21世纪,都是炎黄子孙,都喝着长江、黄河水长大。

    “殿下言之有理啊!不知你如何看天下形势?”刘秀在试探王临。

    王临也在试探刘秀,只见他慢悠悠开口:“你我与其斗得两败俱伤,不如划江而治,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王临的意思表达得很明确,希望与刘秀各守疆域、共分天下。

    “殿下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刘秀笑问道。

    “还请先生赐教!”王临嘴上说得客气,嘴里吃葡萄,吐葡萄皮。

    “古人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刘秀还没说完。

    王临有些不满意地说:“先生说错了,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迟早都要分家,晚分不如早分。”

    “在下不认同殿下的观点,我希望天下一统,百姓安居乐业。”刘秀坚持道。

    “哥哥说话直,你这人就是迂腐。放着享乐的日子不过,非要往死人堆里挤。打仗是为了享福,不打仗不也是为了享福?为什么一定要打仗,没完没了啊!”王临讲述着他的逻辑。

    “殿下既如此说,在下冒昧问一句,你想以何处为界?”

    “你我都知道的常识,就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归我,以南你说了算!”

    刘秀听明白了,这厮想要以南北方地理分界线,来划分双方疆域及势力范围。

    “北方归我,你去南方可好?”刘秀不是傻子,2000多年前的广大南方地区,多半都是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

    “这个不行,北方是我大新的地盘,不可能拱手让人。”王临直接回绝。

    “没得商量?”

    “没得商量!”王临语气很坚决。

    “那只能各凭本事了。”刘秀知道谈崩了。

    “哥哥我无所谓,就怕你输不起哦。”王临将身边丽人拥在怀中,不时挑逗一番。

    “那就战吧!”

    “那哥哥等下要攻城了哦。”王临嬉皮笑脸地说。

    刘秀与王临分别回归阵中。

    刘秀登上城楼,望着城下灰压压大军,脑壳有些疼!

    “三军戒备,各部准备战斗!”刘秀扯开嗓子高喊。

    “誓与将军共荣辱!”

    “誓与昆阳共存亡!”

    将士们齐呼道。



    第82章昆阳保卫战(一)

    

“成败在此一举,攻城!”王临剑指昆阳。

    “杀啊!”数万先头部队,人头攒动涌向昆阳城下。

    城楼上,任光指挥诸葛连弩营,连翻猛射进击中的敌兵,嗖嗖!无数箭雨从天而降,让敌兵纷纷倒在血泊中,传来极其凄厉的惨叫声。

    可是敌军像打了鸡血一般,仍然一窝蜂往前冲锋。即便有死无生,尸骨成堆,绝不后退。

    任光看得头皮发麻。

    敌军倒下数千人,后面的士兵立马替补上。

    诸葛连弩兵不过1000人,一波打击后,总得耽误些许工夫,换上箭矢,然后又是一阵猛射。

    “给我上云梯!”先锋大将高宠怒喝一声,看着无数倒地的己方士兵,高宠杀红了眼睛。

    他冲到城门下指挥,真是勇猛,而无畏。

    嚯嚯!一支20000人的登先营,奋力推着攻城云梯行至城下。

    爬墙梯子才搭上去,就被守城汉军,推下城去,和梯子一起摔下去的,还有无数登先营的士兵。十数丈的高墙摔下去,人都成了肉泥、血糊糊。

    接连几波攻城,都以失败告终。

    高宠一咬牙:“给我上火炮,狠狠打!”

    “填弹,射击!”50架火炮被推到,距城下200…300步的距离,轰轰!炮弹出膛,在昆阳城上空爆炸,传来震耳欲聋的声响。

    火炮齐发,威力巨大,但相比较加固加高的昆阳城墙,犹如蚍蜉撼大树。

    炮弹爆炸后,只在城墙上留下一圈黑印。

    “什么?”王临惊了,召唤系统给的奖励,居然轰不倒城墙。

    连续半日的进攻,没占到半点便宜,还损兵折将,王临只好下令回军休整。

    “昆阳城如此坚固,该当如何?”王临有些愁眉不展。

    贾诩半眯着眼睛说道:“强攻是不行的,我军伤亡太大。”

    “不知先生有何妙计?”王临深知贾诩为人,他只要开口说话,就说明胸中早有韬略。

    “殿下不是带来一支特殊部队吗?打昆阳正好派上用场。”贾诩一语点醒王临。

    临行前,王临带来一支工建兵,最擅长挖地道,把地下隧道挖到敌人城内,从内部攻破。

    打赤眉、铜马屡试不爽,连战连捷,人送王牌军。

    “先生所言甚是!”王临点头应是。

    王临便唤来工兵统领,让他今晚行动,限十五天内,把地道挖到昆阳城内。

    。。。。。。

    昆阳城内,征北元帅府。

    “先生,这些天我总感觉心神不宁,会不会发生什么祸事?”刘秀与刘伯温正在商量对策。

    “主公担心什么,不妨直说。”刘伯温那可是后世封神的奇人,自然猜到了刘秀的心思。

    “那王临是个强劲的对手,说直白点,如果换我攻打昆阳这样的坚城,会用巧,而不用强。”刘秀换位思考道。

    “主公说得有道理。如果城内有敌人的内应,来个里应外合。。。”刘伯温在推演着,毕竟这货号称半仙,比诸葛亮更玄乎。

    “那么还有一种可能。”刘伯温正在排卦,想通过卦象来判定事情的吉凶。

    “先生不会跟我想到一起去了吧?”刘秀哑然失笑道。

    “我数123,咱们一起说。”刘伯温眸子里有光。

    “地道攻城!”两人几乎脱口而出。

    挖地道这种方式很隐蔽,可能耗时长些,但一旦将地道打通至城内,便可神不知鬼不觉,从内部攻破敌人堡垒。

    而且这种进攻方式,很难进行针对性防御,在敌人露面前,谁也不知道地道出口从哪里冒出来,可能出口在农家房舍,可能在人烟稀少之处,更有可能在繁华场所,因为喧嚣人声,可以掩盖挖地洞时产生的噪音。

    “难办呐,先生有没有良策?”刘秀只好叹了口气。

    阴谋是小人玩的花样,真正的高手最擅长阳谋,就像地道战这种攻城方式,你知道他会用此法子,但你无可奈何。

    一座昆阳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谁能做到24小时不吃饭、不睡觉,专门盯着,谁又有精力覆盖到城内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

    这便是阳谋,往往无解。

    “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刘伯温淡然一笑道。

    这世上只有刘伯温这种顶级智者,面对最大危机时,才能做到泰然自若吧。

    “请先生赐教。”刘秀真把刘伯温,当成自己的老师。

    “一般来说,挖地道是一个大工程,耗时长,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巨大,从对方角度考虑,不大可能将地道挖得太长,估计从地道口延伸至城内1、2公里以内,而且地道出口,一定选在一些特殊的场所,具体是什么地方,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刘伯温沉思了一会儿说。

    “先生你看这样行不行?”刘秀毕竟来于后世,可谓见多识广。

    “在城内距城墙一两公里范围内,最好就是24小时有人不间断巡逻,而且每隔一段间距设置一个固定卡点,由1名放哨人员站岗,一遇到突发情况,及时传达消息。”刘秀说得很细了,也很合理。

    “我看可行。当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让巡逻的人多走几步路,没坏处。”刘伯温补充说。

    “那先生即刻着手安排吧。”刘秀点了点头说。

    在刘伯温亲自督导安排下,一支专业巡逻的队伍很快建立起来。

    白班凌晨6:00…晚18:00,每两小时一换班;晚班18:00…凌晨6:00,两小时一换。

    巡逻范围2公里以内。

    除了组建巡逻队伍,在各街道、巷口等位置设立固定卡点,由专人负责站岗,每12小时一换。

    刘伯温还要求,所有基层官员、军官定期来视察,如有突发情况及时上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