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家学霸-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喂牲口的盆子,对人是何等的侮辱?

    刘秀立马撤换了狱头,让他卷铺盖滚蛋。

    “你我也算朋友一场,为何你这般固执?”刘秀劝他归降,可岑彭死活不依。

    岑彭言道:“自古以来,忠臣不事二主。”

    刘秀灵机一动,便对他说:“你知古人最大的罪过是何?”

    岑彭抬头,淡漠眼神看了他一眼。

    “不孝,谓之罪!如今你老母健在,你却一心求死,我能说你孝顺吗?”刘秀攻心为上,很高明。

    “自古忠孝难两全,既是尽忠,当然不能尽孝。”岑彭似乎没有那么排斥了。

    “尽忠?你为谁尽忠,为王莽,为汉室?”刘秀冷笑一声。

    “有何区别?”岑彭不解地问。

    “王莽实为汉贼,你却认贼作父,怎能算忠义?”

    “汉室又如何?你刘氏江山,支离破碎,回天乏力,此是定数,焉能改变?”岑彭居然与刘秀在探讨忠孝的话题。

    “平帝、哀帝本是昏庸无能之辈,当然复兴不了汉室。”

    “那你以为谁可以?”岑彭似乎看到一丝希望。

    “我刘文叔乃汉皇后裔,以恢复高祖基业为毕生理想,奈何才智有限,孤木难支啊。”

    “愿闻你的志向。”岑彭与刘秀席地而坐,两人四目相对时,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火焰,和胸中韬略。

    “谁做皇帝不重要,结束战乱,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所谓民贵君轻,一切以百姓之心为重。”

    岑彭在回味刘秀的话:“以百姓之心。。。”

    “我岑彭拜服,愿追随主公左右,共同见证太平盛世的到来。”岑彭终于归顺。

    “哈哈,我得君然如虎添翼。”刘秀与岑彭分别见礼。

    “可是伯升他未必容我啊。”岑彭有些担忧。

    毕竟刘元、刘仲等人,都死在了岑彭手里。

    这种仇恨,没那么容易化解!

    “我会说服大哥接纳你。各为其主,不得已而为之,非君然之过也。”刘秀显得很开明。



    第78章哭天大典

    

宛城、昆阳相继失守,新莽朝廷震动。

    兵败逃跑的严尤、陈茂、甄阜、严说等人被下狱,论罪当诛。

    “众位爱卿啊,现在如何是好?据探子密报,刘縯、刘秀贼子声势滔天,盘踞在南阳的贼军兵力接近50万,50万啊,大新要完了。”王莽越说越激动,伏在龙案上嚎啕大哭。

    上公哀章出班奏道:“陛下勿要忧虑,陛下乃天选之人,自有皇天后土保佑,何惧几个蟊贼?”

    “话虽如此,但朕岂能容忍他坐大?”王莽端正坐姿,恢复了帝王才有的威仪。

    “臣有一计,可剿除逆贼。”哀章继续说道:“自古以来,诸王逢大乱,都要去郊外祭祀上苍,以悲痛之情,博取上苍怜悯宽仁。臣建议陛下,办一场哭天大典,则刘姓贼众必败无疑。”

    哀章明明是在胡说八道,可恨满朝公卿,竟无一人反对,反而连连叫好。

    王莽也觉得哭天是个好办法。

    立即下令让哀章着手去办。

    哀章选在长安南郊一座山梁上,建一座锥形祭坛,谓之为“通天之台”。这座青石堆砌而成的祭坛,高5。5米,基座直径约23。2米,外侧还有一圈围墙,周围有八条道路通往山下,寓意“神通八道”。

    然后准备三百只猪牛羊,只等皇帝确定吉日,就可举行哭天大典。

    王莽听说祭坛搞得很好,提前来视察,看过之后对哀章一通狠狠的表扬,还说要给他加官。

    哀章喜笑颜开,为皇帝办事更加用心。

    终于到了大典的这一天,王莽着袍服,戴冠冕,踩在结实的青石台阶,走上非常庄严的祭坛。

    三通锣鼓响,王莽开始倾情表演,先是对天拜了三拜,然后奉上哀章准备好的猪、牛、羊头。

    王莽像哭自己爹妈一样,声泪俱下,句句指责南阳刘縯兄弟忘恩负义,叛上作乱,请求上苍降下风雨雷电,给南阳贼众最残酷的打击。

    老天好像真有回应,本来晴朗的天色忽然变得晦暗,接下来狂风大作,黑云压城。

    哀章在一边拍手叫道:“陛下圣明,老天必会惩罚这些逆贼。”

    “哈哈,老天待我不薄啊。”王莽放声大笑。

    这话才说完,突然降下倾盆大雨,暴雨来得又快又猛,把王莽及众臣淋了个落水鸡。

    一场闹剧总算收场。

    而南阳的刘縯,并没有因为王莽哭天,就真的天打五雷轰,一命呜呼。

    反而声势更胜从前。

    来投奔汉庭的人络绎不绝。

    本计划派兵攻打颍川的定陵、郾县等,不想进兵到途中,颍川数县向刘縯开城投降。

    大半个颍川郡归汉庭。

    。。。。。。

    这种形势下于汉军百利无一害,因此诸将开始劝进,刘伯温、刘嘉等重臣,也上书刘縯,拥他称帝。

    刘縯还在犹豫,朝中文武只好先找刘秀商议。

    刘秀见大伙意见一致,也深知形势逼人,刘縯不想称帝也难。

    称帝起码可以笼络人心,人心一散,就凉透了。

    便答应拥戴大哥刘縯称帝。

    在刘秀等人劝谏下,刘縯终于决心称帝,定国号汉,改元建武,都宛城,大赦天下。

    刘縯登基后,册封刘良、刘赐、刘敞、刘秀等为宗亲王,册封大姐刘黄、小妹伯姬为大汉公主。

    众文武大臣皆有封赏。

    刘縯称帝的消息传到京师长安,皇帝及新莽朝堂大为震动。

    王莽心里最郁闷,这个刘縯,没把他哭死,还让他当皇帝了。

    这下不能忍了,天底下怎么能有两个皇帝?

    随即下令,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为统帅,率领42万大军攻打昆阳。

    为了对付刘縯,王莽是下了决心的。

    征调精通63家兵法的名士,充当军中的参谋;任用长人巨毋霸为垒尉,专门负责构筑营垒,同时统领一支由虎、豹、犀牛、象等组成的猛兽军团,以便在作战时震慑敌人。

    各州郡自选精兵,集中到洛阳的兵力达42万人,号称百万大军。

    大军逶迤千里,粮草辎重络绎不绝。

    王邑、王寻大军刚刚开拔,刘秀就已收到确切情报。

    亲自组织兵马人员,防守昆阳。

    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为了更好协同作战,刘秀自请担任征北大元帅,全权负责抵御新莽大军。

    。。。。。。

    昆阳城,征北元帅府。

    刘秀在帅案上闭目养神。

    “叮咚!系统发布主线任务:请宿主在昆阳之战,大败王邑、王寻42万军队,奖励10000点军功值,2万虎豹骑及其统帅张辽,系统提前发放奖励,请注意查收。”

    狗系统果然正常了,这一波助攻太漂亮了!

    “禀报大帅,府外有一将军自称张辽,有要事求见。”贴身护卫报告说。

    “快请!”刘秀难掩内心激动。

    张辽张文远,威震逍遥津!

    只是系统做了一些调整,虎豹骑原本统帅曹休、曹真,换成了张辽。

    “末将张文远拜见主公!”系统给张辽的设定,是刘秀秘密派出的骑兵将领,负责对虎豹骑的管理训练,如今算正式出道。

    “让我看看,变黑变瘦了,文远你辛苦了。”刘秀亲热拉着他的手。

    “为主公江山大业,在所不惜。”张文远赤胆忠诚。

    “好、好!”刘秀一连说了两个好。

    君臣继续说着闲话。

    。。。。。。

    “禀告大王,我军哨探发现新莽大军,如今距昆阳仅有二十里地。”

    “知道了,再探。”刘秀淡淡说了一句。

    王邑王寻不过才42万人,而留守昆阳城兵马多达20万,别说守城,正面交战都无惧。

    “报,贼军离我只有十里地。”

    “报,距昆阳5里地。”

    “新莽大军,距我2里地扎营。”

    不断有探马来报。

    刘秀心知,昆阳之战绝对不能败,败了死无葬身之地。

    一定要赢,也只能赢!

    咚咚!敲响聚将鼓,诸将齐来元帅府。

    “见过大帅!”刘伯温、刘嘉、刘稷、李通、任光、冉闵、贾复等人齐聚议事大堂。

    “诸位请坐。”刘秀继续说道:“新莽大军42万,马上就要攻打昆阳,不知众将有何应对之策?”

    “昆阳城易守难攻,我军可以据城坚守。”刘嘉第一个站出来说。

    李通点头:“我同意孝孙的意见。”



    第79章胜庞德VS关羽

    

刘秀见大多数人都同意刘嘉的观点。

    自己也认可,不过注意到沉默不言的刘伯温,便问道:“先生怎么看?”

    众人都把目光齐刷刷看向刘伯温,有些人期待,有些人却想看笑话。

    原因无他,刘伯温未建寸功,却拜为军师,很多将领不服气。

    刘伯温轻摇羽扇,对这些质疑眼神毫不在意。

    “主公啊,依我愚见,第一战必须立威。。。”

    刘祉立即打断说:“说得轻巧,对方号称百万,先生是要兄弟们去送死吗?”

    这话说得很重,也代表刘祉这些宗亲,对刘伯温这个外来者抱有成见。

    “是啊,放着一座坚城不守,要出城野战,是不是自视甚高了?”职位低下的邓奉,从看到刘伯温第一眼就很不爽。

    想自己大小战功,到现在才混个偏将军,而刘伯温只是凭三寸之舌,就得了一个军师中郎将,级别、职位远在他之上。

    “闭嘴!先生说话你们插嘴,没大没小。”刘秀怒斥道。

    “无妨,老夫自入营中,未立寸功,今日便要建功。”

    刘伯温淡然一笑。

    哼,故弄玄虚!刘祉、邓奉不屑一顾。

    “还请先生细说。”刘秀示意安静。

    刘伯温只好全盘托出:“新莽大军号称百万,不过是夸大其词,最多40来万人。再者,敌人远来,必是疲惫不堪,趁他落脚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可见士气多么重要。我军抓住机遇、主动出击,挫其锐气,则此战必胜。”

    刘秀细细回味刘伯温所说,觉得不无道理。

    据城坚守,非为不可,但容易陷于被动,如果被敌人围城,士气就会低迷,一旦断粮断水,城内必生内乱。

    在有把握的情况下,第一战主动出击,给敌人重创,对激扬士气,增强信心极其重要。

    “我看先生之策可行。”刘秀作为最高统帅,一言九鼎,他定调的事,其他人不敢多说什么。

    即便对刘伯温很不服气!

    “我有个建议,摸清楚敌人粮道及粮库所在地,派兵烧掉粮仓,粮尽敌必退。”刘伯温补充说。

    “就依先生所言。”刘秀点头应是。

    “刘稷何在?”

    “末将在!”刘稷起身,声如洪钟应道。

    “我令你为先锋大将,带领冉闵、贾复、庞德,率精兵5万前去冲击敌方大营。”

    刘秀特意嘱咐,只管杀人放火,不要与敌军纠缠。

    “领命!”刘稷高声应道。

    刘秀拨给刘稷一张令牌。

    “李通、邓晨何在?”

    “末将在!”

    “我令你二人去偷袭敌人粮道,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