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家学霸-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祐回应道:“人在路上了。”
“我去去就回来。”刘秀在渔夫引领下,走到凉亭处。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看建造年代,至少是汉初惠帝时所建。
刘秀踩着九级的阶梯,仰头看见一块朱红牌匾,上书:黄泉亭;进入到亭子里面,木梁上雕龙画凤,工艺精美,这地方画风诡异,居然叫黄泉亭。
亭子周围树木参天,完全遮住了阳光,又因为背靠湖边,湿气很重。
即便是大白天,也能感受到阴森之气。刘秀不敢想晚上来此处,会是什么体验。
黄泉亭只有进来的通道,并没有直通池边的出口。说明事发地点,不大可能是亭子里面。
刘秀出了亭,在周围走了一圈,果然发现一处石阶直通池子边。
一直走到尽头,两边石头嶙峋,脚下就是三四米深的池水。
渔夫眼尖,好像发现了什么。
“大人请看,那是。。。”
刘秀顺着渔夫的指引,果然看见一处衣角,挂在如刀刻的石头上。
不用怀疑,这便是事发地点。
刘秀二人回到尸体打捞处,这时仵作也来了。
正在尸检。
这具尸体是一名男子的,泡在水里久了,变得水肿不堪。
“怎么样?”朱祐问检查完的仵作。
“此人应是失足落水而死,生前喝了不少酒。”仵作很肯定地下结论:“排除谋杀、自杀。”
“与我所料不差。”刘秀去了事发地点,心中早有定论,仵作的判断与他不谋而合。
“等一下,死者身上有东西。”仵作发现一角硬物,应该是个木匣子。
果然是一个小匣子,打开看时,里面用绸布包裹着一些来往书信、身份牌等。
这背后还藏有惊天秘密?刘秀的直觉告诉他。
立即接收匣子,并让渔夫守口如瓶。
接下来按流程,处置案发现场及尸体,刘秀则抱着木匣子离开。
这些书信内容居然全是情报信息,正准备发往长安某机构,刘秀从书信中得知,此人是新莽朝廷情报机构的一名成员,代号“011”,而与他对接的情报机构叫“伏虎”。
这不是小事,这意味着长安方面,重视情报组织建设,而明显这个机构已投入使用。
时不我待!
刘秀意识到组建情报部门的重要性。
连夜去找大哥刘縯,汇报此事,刘縯摆了摆手,让他便宜行事。
刘秀对大哥很无语,这么重大的事情,他问都不问。
只好请来一位重量级人物,正是刘秀姑姑的儿子,表兄弟来歙。
刘秀大婚之时,来歙特地赶来祝贺。
刘秀心知表兄来歙乃人中之龙,能力人品远在刘氏宗亲,及其他亲眷之上,便动了爱才之心。
举贤不避亲嘛!
“表弟找我,有何要事相商?”来歙请他入座。
“表兄,我想请你出山。”刘秀言简意赅地说。
“请我出山?”来歙有些错愕。
刘秀便把死人案件及涉及到情报机构,为来歙讲述了一遍。
来歙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不用说,敌人的间谍,已经渗透到棘阳城各个角落。
如刘秀所请,成立情报机构是应有之义。
“还望表兄不要推辞。”刘秀郑重揖拜。
“文叔折煞为兄了,快请起。”来歙想了想说:“我没干过,不知道行不行,要不我试试吧。”
“就等你这句话。”刘秀与来歙彻夜长谈,直到很晚,累了困了,二人同枕而眠。
表兄弟,如亲兄弟!
在这个时代,表兄弟比手足还金贵!
亲情很浓烈。
就这样,一个由刘秀发起,来歙具体负责的龙汉朝情报机构——黑龙诞生了。
黑龙除刘秀、来歙,还吸收来福、阴就、刘嘉、刘赐、樊宏等人为机构成员。
这些人中,有一人为陌生面孔,樊宏乃刘秀外祖父樊重之子,母亲樊氏的兄弟,刘秀的亲舅舅。
都是刘秀最信任、最亲近的人,这些人搞情报,才能让他安心。
。。。。。。
这一日,刘秀正在处理公文,来歙拿着一封情报来见刘秀。
“文叔,来伯托人送来急件。”来歙把信件交给他。
刘秀取出信件,触手质感是书帛的丝滑。
为了减轻运输成本,刘秀用书帛替代笨重的竹简,文字统一由隶体书写。
“什么?”刘秀看了信件内容大吃一惊,差点惊掉了下巴。
来歙并没有私拆信件,所以不知里面说了啥。
见刘秀反应如此之大,接过刘秀递过来的书帛。
“开科举?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来歙也被震惊了。
第51章人杰辈出
难怪表兄来歙会这么惊讶?
作为后世穿越者,刘秀也感到震惊不已。
可以确信一个事实:搞出科举制之人,绝对不是这个世界的土著,而是和刘秀一样的穿越者。
长安么?
刘秀觉得很有必要去一趟,哪怕是龙潭虎穴。
是风险,也是机遇。
“表兄你与我一同去长安。”刘秀沉吟了半晌才说。
“好!”来歙深感兹事体大,便答应下来。
刘秀又唤来保镖典韦,说明事情缘由,典韦傻呵呵直乐。
呆在棘阳这个小地方,都能闷出鸟来。
一听可以出去游山玩水,典韦心情大好。
三人各自收拾妥当,于第三日启程前往长安。
棘阳到长安路途遥远,这一路上跋山涉水,经弘农郡,行至京兆尹。
半路上,刘秀遇到很多前往京师,准备参加科考的年轻士子。
刘秀多方打听得知,这场科举选在了三月的中下旬,考试内容为策论。何为策论?通俗地说就是政论性文章。
类似于后世的申论考试,这一创举刘秀都不得不叹服。
“前面就是峣关吧?”刘秀凭借优秀的记忆能力,清楚知道此关,是南阳盆地通往关中的交通要隘。
如今天色已晚,只能在关内驿站休憩一晚。
当守关士兵盘问时,刘秀称是南阳宛县赴长安的商贾。
又顺手打点一二,轻轻松松混进关内。
驿站多是传递军事情报的中转场所,一般人根本没机会住进来。但今天很不一样,除了刘秀三人,还有前往长安赶考的各地学子,今晚也在这落脚。
一群青年人杰,足以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一代人,在一个小小的关口相遇了。
“哈哈,公孙兄幸会!”一青年士子打招呼道。
“原来是次况兄,少见!”公孙是颍川父城人冯异的字,而次况指的是铫期,两人关系很好。
“我为你引荐一个人,此是臧宫,字君翁,颍川郏县人,与我同乡。”铫期为冯异介绍一人道。
“久闻公孙大名,百闻不如一见。”臧宫热情打招呼。
接下来又引荐,颍川人王霸,祭遵,傅俊等人相互认识,这听得刘秀目瞪口呆,不因为别的,这些人都是云台榜上封神的存在。
众人正说笑间,刘秀注意到一个俊俏的年轻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在下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不知足下如何称呼?”刘秀有意结交。
“幸会!我是耿弇,字伯昭。”俊秀男子回应说。
赚了!
今天终于碰见传说中的战神,堪比白起一样的常胜将军,耿弇耿伯昭!刘秀兴奋地要手舞足蹈。
正史记载,耿弇收取46郡,连下300余城,从无败绩,这是怎样光辉的战绩?
“两位兄台,不知如何称呼?”铫期发现了落单的刘秀与耿弇。
“在下刘秀,刘文叔。”
“在下耿弇,耿伯昭。”
刘秀二人自报家门。
众人立刻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开了。
“坊间不是说这个刘文叔,三头六臂,长得青面獠牙吗?”
“还说他武艺高超,刀剑棍棒样样精通。看起来不像啊!”
“就是,谣言害人,勿信谣言呐。”
刘秀快哭了,谁他喵乱传,劳资明明是小帅哥一枚,怎么还成了神魔?
小爷我素来崇尚和平、热爱和平,最讨厌打打杀杀,怎么不说我能上天?
不信谣、不传谣,眼见为实!
对刘秀仰慕已久的士子们,像众星捧月一般围着他,没完没了问一些古怪的问题。
人怕出名,猪怕壮,古人诚不我欺!
“文叔,是早上太阳离咱们更近,还是中午的太阳?”
“不用理他,你回答我的问题:马是黑马还是白马,马和黑马、白马有啥区别联系?”
“两个傻子,哪有你们这么问的,你们的问题好白痴。”
“你行你来!”
“我就问一个事:先有烛火,还是先有光?”
“你问的没技术含量,我都知道答案,眼前太黑,不点烛火,看不到光。当然是先有烛火,后有光。”
。。。。。。
刘秀无语凝噎,这些人杰精英,没一个省油的灯,问的问题一个比一个怪。
刘秀干脆不回答,静静地看他们表演。
由探讨人生哲学过渡到时政,总算正常了许多。
“你说朝廷搞出新科举,到底怎么想的?”臧宫发问道。
其他人表示同问,然后一起看向刘秀。
关我卵事?
刘秀心里骂骂咧咧。
“为了打压豪门大族,给寒门一个出仕的机会。”刘秀正待回答,不想一向话少的冯异抢先回答说。
“公孙没问你,一边凉快!”傅俊嗤之以鼻道。
“我们是在跟文叔探讨。”祭遵附和道。
这几个崽子,冲我来的?刘秀哭笑不得。
“我认同公孙的观点。”刘秀给出一个最没毛病的回答。
“文叔怎么看天下形势?”铫期换了一个话题。
“你怎么看?”刘秀反问道。
铫期不以为然地说:“我认为大新虽已千疮百孔,但并非不能挽救。”
“何以挽回?”刘秀追问道。
“比如说兴科举,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必然会赢得儒家及寒门士子的拥护。”
“次况认为,仅凭一场科举就能改变?”刘秀算是正式跟铫期展开辩论。
“最起码是一个好的开始,所以我认为大新气数未尽,还有机会复兴。”铫期得出结论。
“次况所言不忠不孝,新莽窃贼也,我汉皇刘氏才是正统。”冯异反驳道。
臧宫则站在铫期的立场,发言道:“迂腐!大汉自元帝、成帝之后,就已迅速衰败。哀帝、平帝之时,如日薄西山,回天乏术。”
“元帝宠信奸臣,怠于朝政;成帝独宠赵飞燕,荒淫无道,祸国殃民;哀帝、平帝荒诞不经,死得蹊跷。这样的大汉即使管、尹复生,良、平在世,又能怎么样?”铫期与臧宫一唱一和。
“此话不能这么说,文叔兄弟颇像高祖刘邦、武帝刘彻,说不准中兴希望在他俩身上。你们有些过了,文叔在场呢。”王霸觉得这种尖锐话题,不应该在汉皇后裔刘秀跟前提。
“无妨,既然是坐而论道,便应畅所欲言。”刘秀也深知大汉江山病入膏肓,药石枉效,即便神医降世,也无能为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