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算时间,从朕御驾抵达遵化,到今日都过去两天了,可是迁安方面,却连个建虏的毛都没见到。

    张可大所领的登莱援军,都参与到西线挖设宽沟了,你说,这皇太极脑子里在想些什么?非要跟朕死磕到底吗?”

    随行的卢象升、王洽、李邦华几人,露出各异的神情,显然对崇祯皇帝所讲,他们这几日也都考虑过,甚至私下还进行过探讨。

    大明在遵化集结的大军,都围住了三面了,摆出围城打援的架势,可建虏却迟迟不上钩,这的确是一大问题啊。

    “都讲讲自己的想法。”崇祯皇帝转过身来,看向卢象升他们,说道:“这里又不是在朝堂上,各持己见,有什么说什么。”

    卢象升眉头微蹙,上前说道:“陛下,臣觉得当前这种局势,那皇太极是摆明不相信我大明,能在短时间内攻破遵化城。

    其意图已经很明确了,就是想跟我大明撑下去,只要能攻破迁安城,那东线防务必然大乱,到时只要威胁到山海关的安定,就能迫使我大明动起来。

    对他们建虏来说,长途跋涉下进犯我大明关内,一味地打攻城战,他们是吃不消的,毕竟兵马就这么多。

    但是我大明若被迫动起来,那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

    “陛下,臣觉得卢建斗说的没错。”

    王洽紧随其后道:“此前来犯的建虏,可以说是没费太大力气,就先后攻破了大安口、龙井关等地,而随着喜峰口的告破,他们顺势就打进关内了。

    而遵化城、三屯营两地的沦陷,使得进犯的建虏上下,在心里就认为我大明此战,根本就没有招架之力。

    然在陛下的统御下,在我军机处的调配下,各地局势从动乱到安定,虽有袁崇焕那边出现些许波动,但就整体局势来讲,依旧是我大明占据优势。”

    听着卢象升、王洽所讲,崇祯皇帝眉头微蹙,陷入到沉思之中,的确,照当前这种态势,摆明就是皇太极不甘心这般。

    若进入到他们大明的节奏中,就算守住了遵化城,挡住了大明的攻势,可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怕并不是很现实的事情。

    唯有叫大明乱起来,那他们建虏才能趁乱谋势,趁乱打出新格局,这样才能谋取到更多的利益。

    “照诸卿这般说,那就是皇太极不死心。”

    崇祯皇帝面露笑意,眸中闪过一道冷芒,看向卢象升他们,说道:“觉得就这般没有任何收获,到头来被打出我大明关内,将会影响到他在建虏的地位与权势。

    这就是跟朕死磕到底啊!

    好啊,既然他皇太极,不率领建虏主力回援,那咱们就打一仗!

    这几日,从后方也转运过来不少火炮,还有震天雷等战场利器,拿下一座建虏偏师窃据的遵化城,定然不是问题!

    卢卿,叫天雄、忠勇两军,真正扬威的一战,开始了,你可有信心,能在两日内收复遵化城?”

    从卢象升、孙祖寿他们,奉军机处明发上谕,统率着天雄、忠勇两军离开神京,一路朝前线战场赶去,并跟建虏偏师,在大安口打了一仗,再到会师遵化城的这段时间,由张彝宪所领的兵仗局,那可是没少量产震天雷,还有袋装颗粒火药与袋装铅弹。

    有曹化淳提督东厂,坐镇内廷,有周延儒、温体仁、徐光启、张维贤他们,在外朝跟韩爌、李标、刘宗周他们对弈,还有骆养性领着锦衣卫,处在战争威胁下的神京,可谓是经历了很多事情。

    别的姑且不提,单说是这兵仗局,不管是有任何的需求,曹化淳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满足。

    天子御驾亲征,在前线跟建虏展开交战,若因为他们办差不利,继而导致什么意外发生,那是要受到严惩的。

    更何况在天子的身边,还捏着他们的命门,除了完成天子的各项旨意,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大明打赢了这一仗,那他们必然得到天子的重用,还有相应的赏赐。

    大明打输了这一仗,那他们必然得到天子的严惩……

    “臣有信心!”

    卢象升目光坚定,冲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若不能收复遵化,到时臣任凭陛下处置!!”



    第九十八章 明军威武

    

卢象升的态度,让崇祯皇帝很是满意,固然在大明的治下,有着众多打嘴炮、不干实事的官员,还有着贪生怕死的将领,然大明还有一群务实、敢于担当的良臣,还有着一群敢打仗、敢亮剑的良将!

    崇祯皇帝走上前,伸手托住卢象升的双臂,动容道:“好,有这样的态度,有这份担当,朕相信卢卿,一定能旗开得胜!

    此次攻打遵化城,仗怎么打,卢卿说了算,朕绝不干预,但是两天的期限,不能过,只怕此时的迁安,撑不了太长时间了。”

    “臣遵旨!”

    仗打到今日这份上,要相信自己重用的良臣悍将,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一味地干预作战,把他们当做提线木偶,那是要不得的。

    趁着当前的局势,对大明还算有利,叫卢象升、孙祖寿、周遇吉他们的名气,全都打出来,那也方便自己日后提拔他们。

    从前线坑道阵地回来,崇祯皇帝就召集军机处前指所有人,对当前的局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复盘。

    而卢象升则与孙祖寿一道,召集天雄、忠勇两军将校,并叫张可大领登莱将领,一同商讨攻打遵化城之事。

    前者是负责战略层面,后者是负责战术层面,分工明确,力图在攻打遵化城期间,大明能牢牢掌握住优势。

    攻打遵化城的前夕,对汇聚在此的大明高层来说,那绝对是紧张的一日,然同样也是兴奋的一日。

    建虏进犯大明这么长时间了,终于等待了这么长时间,要向超过数千众的建虏,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攻城战了。

    若此战能顺利攻破遵化城,重创扼守城防的建虏,那对于后续的战事,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咚咚咚……”

    “咚咚咚……”

    密集的擂鼓声,击破了遵化城维持数日的宁静,在王洽、李邦华等一众大臣的簇拥下,崇祯皇帝出现在西线坑道防线,准备近距离观战。

    “陛下,卢建斗此次攻打遵化城,是结合我军挖设的宽沟,采取围三缺一的方式,向建虏发动攻势。”

    王洽看着前方的战场,神情严肃的说道:“虽说遵化东城方向,并没有我大明的军队,但是屯驻在三屯营的建虏,却轻易不敢来驰援遵化。

    毕竟就当前的局势来说,建虏所控制进出关内外的通道,能起到屏障作用的,唯有遵化城与三屯营。

    倘若这两处要地,都被我大明军队包围,这杀进关内的建虏,就会面临无法撤离的一种境遇。”

    崇祯皇帝听着王洽所讲,那深邃的目光,却紧盯着前线战场,由卢象升亲率的天雄军,排出一个个整齐兵阵,数以百计的抛石机,还有数十门火炮,散布在中军各部,这是要主攻遵化西城。

    反观扼守城池的建虏,则在各级将校的指挥下,散布在城墙之上,准备迎击进犯遵化的明军。

    “还是时间太紧迫了。”

    崇祯皇帝眉头微蹙道:“若再给朕五天,从后方调来数百门火炮,就窃据遵化的那点建虏,根本就不够看的。”

    “……”

    站在身后的王洽、李邦华等人,脸上露出各异的神情,陛下您善良吗?

    眼下出战的各部大军,单论规模的话,都超过六万众了。

    从后方调来的百余门火炮,分散在遵化北、西、南三面,还有五百余架抛石机,随时可抛掷集束震天雷。

    就火力压制方面,绝对完爆据城而守的建虏。

    “轰轰轰……”

    “轰轰轰……”

    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在众人感慨之际,开始在遵化三面城墙出响起,虽说扼守城墙的建虏,想聚集的明军兵阵,发动了一**的箭雨攻势,只是明军前阵的将士,所组成的盾阵,有效的阻挡住建虏的箭雨威胁。

    “邦邦邦……”

    “砰砰砰……”

    “轰轰轰……”

    如同雨点般的箭矢撞击声,间断响起的实心弹撞击声,以及不间断的爆炸声,在遵化这处战场上响起,明军所发动的这种火炮攻势,直接把扼守城池的建虏打蒙了。

    “范文程,这就是你说的明军攻城优势不明显!?”

    济尔哈朗站在敌楼处,在身边摆牙勒的保护下,神情狰狞的看向范文程,沉声喝道:“你这该死的奴才,你来告诉本贝勒,这一仗,我大金该怎么打!”

    “我……”

    范文程面露惊愕,难以置信的看着上空,不断抛掷过来的‘炮弹’,心里生出阵阵的惊骇,这的确是超出了他的预料。

    跟大明在辽东那边,打了这么多年仗,在此之前,还从没有见到过明军,围攻某处城池时,不忙着调兵遣将,去攻打城池,却指挥着麾下将士,沿着被围的城池外围,开始挖设宽沟的。

    这样的一种匪夷所思的行为,以至于范文程犯了常识性错误,以为围攻遵化城的明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厉害,甚至连攻城器械都没有准备充足。

    “够了,把嘴给本贝勒闭上!!”

    垂手而立的岳托,此时神情冷厉的喝道:“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既然明军炮火迅猛,那就等他们将所携火药打完再说!”

    眼下遵化城这边,只有数千众的建虏兵马,还有两千余众蒙古兵,先前为给皇太极争取时间,岳托他们在商讨以后,并没有选择出城与明军主力交战。

    毕竟围在遵化城外的明军,规模绝对超过了五万众,有石门镇、大安口两场战败,也叫岳托他们心里,极为忌惮汇聚在此的明军主力。

    只是他们的种种谋划,终究是要错付了。

    “只怕这个时候,扼守遵化的建虏,还以为我大明的军队,所发动的火炮攻势,皆是携带的大型火炮所致。”

    看着卢象升所领天雄军,开始转换火炮攻势,崇祯皇帝面露笑意道:“只是他们哪里能想得到,我大明此番所发动的火炮攻势,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炮战。

    这一次,朕要叫这帮建虏知道,我大明在火器方面,是绝对碾压他们的存在!!”



    第九十九章 皇上建虏撤军了

    

听着那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崇祯皇帝垂着的手紧握起来,熟知历史脉络的他,很清楚以后的战场,定然是热武器称雄的时代。

    论起来,华夏是最早在战场上,使用火药、火器的民族,起源可追溯到唐朝中晚期,到宋朝有了较快的发展,而元明两朝出现的火器,就开始变得五花八门起来。

    然而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吧,西方的火器技术,慢慢的就赶超上来,甚至远远将华夏甩在了后面。

    ‘等此战结束以后,定要聚拢这一时代的火器专家,甚至是西洋火器专家,大力研制火器才行。’

    看着前方炮火连天的场景,崇祯皇帝神情严肃,心里暗暗说道:‘想要在战场上,真正战胜建虏,仅靠冷兵器是不够的,必须要设法发展并壮大火器部队才行。

    线列排枪、步炮协同这些技战术,必须要叫明军学会,不然想战胜建虏很难,但这无疑也是最烧银子的。’

    一想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